學習接觸核心情緒,練習自我療癒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諮商時,我經常帶著個案去覺察與感覺自己的情緒,
卻發現我們常常卡在「想法」,太容易把情緒跟想法搞混。
我們的文化中,「情緒」經常是被壓抑或推開的
你考第一名很開心的時候,媽媽教你要謙虛,你學到興奮與喜悅不可以太張揚,
當你工作受到挫折悲傷的時候,朋友告訴你不要想那麼多,你學到要壓抑脆弱與悲傷。
小時候我們的照顧者(大多數是媽媽)對我們情緒的回應,會形塑出我們長大後面對自己情緒的樣子,我們學到的總是情緒是危險、不好的。
「感受情緒」對我們來說變得好難,而我們總是被情緒控制
但情緒需要被關照,我們可以透過情緒三角的概念來練習接觸自己的情緒,理論提到以下概念:
情緒三角概念
1.核心情緒:被事情所引發的內在真實感受,不容易被覺察到,通常有悲傷、害怕、恐懼、厭惡。
2.抑制情緒:因為核心情緒常常被視為危險的,所以抑制情緒是用來壓抑要冒出來的核心情緒用的,通常是「焦慮」,所以焦慮的時候很多人會「斷線」,感覺不到其他情緒。
3.防衛機制:這個概念或許大家有聽過,可以理解為,用來不用去感受核心情緒跟抑制情緒的方式,可能是你的一些合理化的想法,又或是某些轉移目標的事情。
[舉例來說]
小時候功課沒有寫完(核心情緒:害怕)而大哭(表達核心情緒),結果被媽媽狠揍一頓,
如果這樣類似的經驗常常發生,自然而然,你會連結起來
「核心情緒=被罵、不可以的、有危險」
那麼你就會學著壓抑,長大後當你感受到核心情緒時,你會很快地用一些方式來逃避或是轉移目標。(如果當時媽媽是以「好啦不要害怕,我們一起寫好它!」的態度來回應你的核心情緒,那人生可能就會不一樣喔)
但是好消息是,大腦對於情緒的反應是可以學習的
所以當生命中有幸可以遇到「貴人」,可以透過與他人的互動有不一樣的新經驗時,就可以學到因應情緒的新方法。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步驟照顧自己的情緒:
1.發現自己的防衛機制:這是過去用來保護自己,不要太快接觸核心情緒的方式,你可以嘗試去發現自己有哪些防衛機制,比如否定、轉移目標、假裝沒看到、或是想像事情沒有那麼糟。

2.安撫自己:因為大腦會認為核心情緒是緊張的,所以我們身體會很快地有反應,你可能會感到焦慮、心跳加速、雙手發抖等等(抑制情緒出現),這時候你可以告訴自己,現在不一定是危險的,我長大了可以保護自己,或是嘗試深呼吸、雙手環抱自己拍拍的動作。

3.覺察核心情緒:等安撫好自己稍微冷靜下來後,你可以感受一下核心情緒是甚麼,是害怕?脆弱?悲傷?恐懼?興奮?並且嘗試去接納自己的情緒。
當核心情緒出現時,我們下意識的會想要快點過去」、「忘記,但如果我們總是假裝沒事,不去感受時,我們是沒有機會讓這些情緒go through的
當你越可以覺察自己的核心情緒,你就越能跟自己靠近,也越有機會去改變過去事件對你的影響。
如果下一次,你因為某些事情感到焦慮到不行時,安撫自己,嘗試覺察核心情緒、用身體去感覺,試著自己關照自己的情緒。
接觸真實情緒時可能不會是好受的,
但是當情緒好好的被看見跟照顧時,它是可以過去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情緒7—從經驗中學習有3種情形:1.一定要從經驗中學習;2.沒做過,就不會做;3.不會吸取經驗,時常犯同樣的錯誤,甚至不知道錯在哪裏?
Thumbnail
avatar
紀餘
2020-11-20
學習畫炭筆素描的心情心情就像是洗三溫暖一樣乎冷乎熱
Thumbnail
avatar
Celine
2020-08-29
品味與學習母親的心情人生是不斷體驗與學習的歷程 原來這就是母親等待我回家的心情        看著孩子長大可以勇敢離巢,其實是件開心的事,我總想下次回來應該就是寒假的時候吧!         期中考週突然接到你的訊息,星期三考完期中考要回來,第一個反應是:是不是有事?我可以幫忙處理省得你要專程跑一趟!第二個反應是:高雄
Thumbnail
avatar
青雲
2019-11-12
練習心安- 從接納自己的情緒開始在心安之前,我們先試著接納自己的情緒吧!聽聽看自己現在的情緒是什麼?無力感、煩躁、焦慮、傷心、憤怒、自卑、不安或是害怕,每一個當下我們都同時存在著很多情緒。
Thumbnail
avatar
吳青原
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