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aida 展「IMAGINARIUM」|世界是無限,我只能存在過

更新 發佈閱讀 12 分鐘
raw-image

Hi,Slow Walkers !

看完日本插畫暨繪本作家 junaida 的展覽 「IMAGINARIUM」後,選擇用文字記錄看展的感受。
這也是我首次寫展覽相關的文章,文章偏向感受型的紀錄,沒有藝術理論的內容 ( 我也寫不出來,哭 ),純粹讓自己在 junaida 畫中感覺到的一切,用文字流瀉出來。

由於這次感受很強大,不知不覺就寫了近三千個字,非常希望你能夠從文字中感受到 junaida 的插畫中,那股看似負面卻很強大的能量。

如果這樣的內容有碰觸到你的靈魂,希望你起身,開始與藝術做朋友。

藝術類型各式各樣,享受的方式也沒有標準答案。即使沒有理論知識,仍然可以找到你的方式,感受藝術。


出發

住在一個多山的地區,每一次出門都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先確認出門跟回家的溫度,確保有穿夠保暖的衣物,接著再確認電動腳踏車的電是否充足,否則騎到半山腰突然沒電,真的會欲哭無淚。

出門前將剛洗好的衣物,逐一掛到微熱的曬衣架,再看一眼天氣預報,滿滿的晴天符號,頓時將陰鬱多日的心情通通曬乾。

安心地鎖上門,牽起電動腳踏車,愉快地踏上今天的旅程 — 立川車站附近的插畫展,junaida 展「IMAGINARIUM」

搭上電車之後,戴起耳機、打開電子書,一路上隨著電車搖搖晃晃,人群也進進出出。

看著人潮,腦中響起,東京都一千四百多萬的人口,再加上附近的神奈川、琦玉、千葉,即使再小的車站、再離峰的時間,一眼看去,始終觸及不到,空曠的藍天,這是大都會的某種日常吧。

從立川車站下車後,一路往北走。這個車站太大又太方便了,不需要落地馬路,改閘口外是一座又一座的高架橋。

在看似沒有盡頭的高架橋,一個瞬間往下,就直抵寬廣的人行道 San San Road。這條 San San Road 寬敞無比,路上穿插了許多樹木與長椅,舒適放鬆的氣氛跟高架橋的冷酷呈現極大對比。

我順著路,搭上手扶梯踏進 junaida 展的展示空間「PLAY ! 」所在的都市公園 GREEN SPRINGS 。

GREEN SPRINGS 左右兩邊是獨立的店家居多,家用品、露營用品、腳踏車、寵物用品、咖啡店、餐廳等等,中間則是大大小小的樹木、草叢,以及讓人休息的涼亭,跟 San San Road 一氣呵成,彷彿置身在都市綠洲。


PLAY ! 展覽空間

GREEN SPRINGS 一路直走到底,就能看到「PLAY !」。
「PLAY !」是一個複合式的文化空間,空間主題為繪畫與語言,搭配小朋友玩樂的室內遊樂場,讓每場展示都能五感全開,創造出藝術零距離的觀展體驗,是最適合繪本展示的方式。

junaida 展的展間分成四大區塊,分別是入口的紅色圓形布幕、主展區的淡金色橢圓形展示間、正方形的白色展示間以及紅色圓形布幕展示間。

踏進展覽後,首先會看到頭頂上方有一個巨型的紅色圓形布幕,懸掛於空中,接著走到布幕正下方,一抬頭就能看見這次 junaida 展的主視覺插畫 — 三個戴著城堡帽子的小孩。

站在布幕下方的人,也好像主視覺的孩子們一樣,帶著皇冠。 緊接在圓形布幕後的是,細細長長的銀色推門,只需要輕輕一推,就能墜入 junaida 的世界裡。展覽的門是一種宣示,門前與門後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只允許好奇心進入。


❝ 交 錯 的 走 廊 ❞

門後登場的是第一篇章『交錯の回廊』( 交錯的走廊 ),呈列了 junaida 早期的作品,像是『TRAINとRAINとRAINBOW』等等。

『TRAINとRAINとRAINBOW』是一個長長的列車,每一節車廂是一幅圖像,車廂上載著不同的城市、氣候、人與動物。
這條列車讓人驚喜的是,各種非人類生命體的擬人化,穿上衣服、戴上帽子,並行走在同樣的街道,所有生命平等的享受同一片天空。

這個開場就能強烈感受到 junaida 在意與尊重每一種型態的生命體、或者說靈魂。

raw-image

順著走廊往前走,或大或小的影子開始闖入眼簾,轉一個彎就看見影子的主人 — 各式各樣的怪物們正在遊行。
色彩繽紛的怪物們一前一後的走著,我也順著他們的方向走,走著走著就抵達展覽的中心,橢圓形的宮殿。

橢圓形的宮殿由細長的淺色木紋格柵搭建而成的牆壁,配上淡金色的布幕,整個展場的氣氛又嬉鬧又寧靜,就像是孩子們上一秒還在吵吵鬧鬧,下一秒就倒頭睡著,日復一日,世界是如此平和。


❝ 漂 浮 的 宮 殿 ❞

在第二篇章『浮遊の宮殿』( 漂浮的宮殿 ),展示 junaida 創作的四個繪本故事的畫作,包含『怪物園』、『街どろぼう』( 城市小偷 )、『の』( 的 )、『Michi』( 道路 ),以及主視覺插畫的大型尺寸畫作。

心想著,繪本通常都怎麼展示呢 ? junaida 會怎麼展示 ? 是繪本中的每一張圖象與文字一一陳列出來嗎 ? 還是只挑選幾張受歡迎的圖像展示呢 ?
帶著滿腦疑問,開始閱讀『浮遊の宮殿』( 漂浮的宮殿 )。

首先是『怪物園』跟『街どろぼう』( 城市小偷 )的故事,這兩個故事選用繪本中數個重點圖像,捨去文字後,按照故事發展順序,上下左右的方向進行排列。 看展的當下,有點像是偵探辦案,仔細觀察圖像內的人物、動作、建築、天氣與環境,按照順序一一看完每張圖,在自行推理出完整的故事,最後回頭看作品的說明文字。

被自己也被 junaida 給震懾了,我對於這三個故事是全然陌生,竟然可以在去文字的狀況下,光靠圖像與排列順序,就拼湊出完整的故事。

raw-image

junaida 的插畫說是一幅畫,反而更像是一篇故事,文字們迫不及待地從圖像上直奔入腦中。

被這麼強烈的文字猛烈衝撞下,只能先停下腳步,將腦中的文字們一個字一個字的輸出,寫在 Keep 記事裡。

安頓好這些不請自來的文字刺客,再次開始繼續宮殿的漫遊。

往下走,看見一面層層疊疊、上下起伏的牆面,牆面上佈滿插畫。刻意不閱讀作品的說明文字,直接由左往右開始看每一幅插畫,腦袋拼湊著故事全貌。走到最後一張插畫時,不經意地往左一瞥,一串串的文字靜靜躺著、注視著。

沿著原路,把躺在牆上的文字一個個摘起來……。

我『的』最喜歡『的』大衣裡『的』口袋裡『的』城堡裡『的』視野最好的房間裡『的』……。

無數的『的』把看似不相關的各種故事都連結起來了,彷彿只要有了『的』,故事不可能有終點。

『的』讓故事永遠不會結束,它是延續人類文化最重要的單字,也是人人可以施展的魔法 !

raw-image

走到最後一個繪本故事『Michi』( 道路 )。

插畫裡的小男孩與小女孩同時出發旅行,但各自邁向不同方向,接著只會看到小女孩一個人在旅行,沿路上在各個城市裡,體驗不同的活動。
我就像尋找威利一樣,得在繁複的城市插畫裡,找出小女孩的所在位置,品味著她的活動。

小女孩的旅途就在遇到小男孩那個瞬間,嘎然而止。

接著往下看,則換成小男孩了,必須再次耐著性子陪小男孩旅行,繼續玩著尋找威利遊戲。

但是,看著小男孩時,會不自覺想起小女孩,就像愛情電影裡會有的劇情,即使兩個人在同一個城市裡,卻永遠不曾相遇。

錯過讓人得以累積生命經驗的厚度,畢竟命運的瞬間只會發生在厚度相當的人之間

raw-image

❝ 殘 像 的 畫 廊 ❞

看到這裡,我已經深深地愛上 junaida 的世界,帶著滿滿的期待,走進第三篇章展區。

第三篇章『残像の画廊』( 殘像的畫廊 ),陳列的是 junaida 的繪本以外的圖像作品,像是致敬宮澤賢治大師的『IHATOVO』系列、伊坂幸太郎作家的『反蘇格拉底』,以及各種平面廣告、故事的插畫等等。

此處的陳列較為簡樸,白色牆面上掛滿了 junaida 替其他創作者打造的插畫,也從這一區開始,圖像從可愛繽紛的繪本感,轉向超現實、晦澀的風格。

這裡會不會才是更接近 junaida 本人的思想呢。

有為數不少的作品都是將眼睛遮蓋住的插畫,可能是用布、面具、水晶、書本、皇冠,並且在這些有形物件上長出一個城市或者說一個世界。

是不是能夠這樣解讀, junaida 將每個人物的世界觀直接畫出來,表白給世人觀看,成為一個被凝視的對象,真的能夠這樣解讀作者的思想嗎 ?
還是這樣的解讀也只是反射出我的世界罷了。

這趟好奇心之旅即將要結束,走向最後一個篇章,『潜在の間』( 潛在之間 )。


❝ 潛 在 之 間 ❞

這裡是 junaida 最新創作『EDNE』與『UNDARKNESS』。
牆面由正紅色的光澤布料組成,每一幅插畫彷彿懸浮在空中般,被吊掛著。

這裡的氣氛比第三篇章來得更幽暗,彷彿來到異世界。有被遮住眼睛人們,還有像是裙底下是鳥類腳掌的少女、蓋著棉被的小孩躺在鋼琴上、鏡子裡人們一邊的表情一邊則沒有……等。

獵奇感緩緩地從腳底一路往上蔓延開來。

在表面之下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

女人的裙底下一定就是一雙人類的腿嗎 ?

裙底下的裙底下的裙底下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 ?

raw-image

junaida 的眼中,世界是層層疊疊組織而成的,每一層裡面都還有個世界,每個世界裡面又是一個世界,如此無限擴張、延伸而去。

書架是放書的地方,也是住的地方。
拿著書的生物是各種尺寸的人,還有是貓咪與烏龜。書既是世界的框架也是世界的中心,書的型態到底是什麼?

書是一種載體,可以置換成音樂、戲劇、城市、氣候……等。

在平常不過的事物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靈魂,用著我不得而知的方式,與世界互動。 我們彼此只是不曾相見,如同『Michi』( 道路 )的故事,生命厚度還不足以讓我與他們相遇。

raw-image

在深不見底的無限世界,我的一秒即使再耀眼,也只是世界的一秒。

世界的一秒集合了無數靈魂的當下,開心的、難過的、憤怒的、絕望的、忌妒的、無所謂的,世界對所有靈魂不抱持任何想法,接受每一種靈魂的存在。

世界並不是人類所擁有的,而是世界允許了人類,一如世界允許各式各樣的靈魂。

junaida 的畫在耳邊呢喃著:「萬物皆有靈」

是啊,每一幅畫裡面都住著一群靈魂,提醒著所有人類,這一秒鐘的凝視是不分主客,世界是共有的。

離開 junaida 展,心情激昂又寧靜, 與 junaida 的畫中靈魂激烈交談,我的靈魂也與之起舞,而被靈魂包圍著的溫暖,也在心中久久不散。這個世界遠比我想的溫暖太多了。

有的時候,就是得親眼目睹藝術作品,才能跟作品中的各種靈魂交流,而這樣的交流無法虛擬,也無法隔空。得用肉體帶上靈魂,進行真實的見面,與內心對話,屆時再不安的靈魂也能舒緩下來吧。

我的靈魂永遠記得,每一次被安撫的溫柔,也會永遠懷念,每一次逝去的相遇。


祝福每一位 Slowly But Surely 慢行者
也能與其他靈魂交流時,感受到活著的美好

展覽相關資訊


展覽相關文章


關於文章的轉載:授權網友非營利的轉載利用,請保留完整授權資訊,禁止刪改文章內容,並且標註來源、作者、文章網址。

Hi,我是 Pini|ピンイ 感謝今天的收看。
如果喜歡或認同文章的內容,按下🧡,大方表達你的喜歡。
也可以留言跟我交流,期待討論帶來更多創意火花。

❚ 對緩緩前行計畫有任何想法、問題、或者分享你的故事,都可以透過這個表單私密留言給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lowly But Surely. 緩緩前行計劃
14會員
19內容數
一本書、一部影劇,抑或是一場關係、一句話,都帶上好奇心,細細品味其中的故事、想法與文化,悠長且緩慢地書寫,每次靈魂躁動的軌跡。即使速度不快,卻存在著。歡迎加入慢行者行列,一起漫步人生,為每個小里程碑而歡呼。這一個關於#生活#人生#工作#活著這件事的部落格。
2025/01/21
從台灣到日本,我在語言與身份之間尋找平衡。日語不等於日本人,中文不等於中國人,那語言是誰的?使用語言的我又是誰?
Thumbnail
2025/01/21
從台灣到日本,我在語言與身份之間尋找平衡。日語不等於日本人,中文不等於中國人,那語言是誰的?使用語言的我又是誰?
Thumbnail
2024/08/20
在山梨縣度過的三天,首次與伴侶的母親深入相處,感受70歲婆婆的理想生活方式。這篇文章分享與婆婆相處的點滴,以及對長輩如何自主選擇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希望每個人的家長都能自由自在地掌握人生。
Thumbnail
2024/08/20
在山梨縣度過的三天,首次與伴侶的母親深入相處,感受70歲婆婆的理想生活方式。這篇文章分享與婆婆相處的點滴,以及對長輩如何自主選擇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希望每個人的家長都能自由自在地掌握人生。
Thumbnail
2024/08/18
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舉辦的『翻訳できない わたしの言葉』展覽。這場展覽匯集了來自不同背景的藝術家,探討語言如何形塑個人身份和文化認同。透過這篇文章分享我對語言的反思以及如何在多元語言中理解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2024/08/18
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舉辦的『翻訳できない わたしの言葉』展覽。這場展覽匯集了來自不同背景的藝術家,探討語言如何形塑個人身份和文化認同。透過這篇文章分享我對語言的反思以及如何在多元語言中理解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人們不得不面對彼此的面龐、不得不去珍視耀眼的陽光,從第一會場的幽暗空間,到第二會場的挑高展場上方的窗戶,最終到第三會場的落地窗,整個觀展順序讓觀眾漸漸由室內走向戶外,由人造到自然。我想,這個展覽的終點就在窗外 - - 人造的庭園之外、里山的光輝中。
Thumbnail
人們不得不面對彼此的面龐、不得不去珍視耀眼的陽光,從第一會場的幽暗空間,到第二會場的挑高展場上方的窗戶,最終到第三會場的落地窗,整個觀展順序讓觀眾漸漸由室內走向戶外,由人造到自然。我想,這個展覽的終點就在窗外 - - 人造的庭園之外、里山的光輝中。
Thumbnail
雖然是無料的展覽,在規劃上很完善,展出作品以一動一靜的顯現搭配,除了兩件動態巨型作品,另外也有水彩畫、油畫、素描、舞台美術,以牆面、玻璃櫃、電視畫面陳列。 室內光線突顯作品的樣貌,室溫適中不破壞作品,參觀人也感舒適與專注,中間還有服務人員細心提醒洗手間方向,從規劃平面圖就可感受策展的用心。 作品
Thumbnail
雖然是無料的展覽,在規劃上很完善,展出作品以一動一靜的顯現搭配,除了兩件動態巨型作品,另外也有水彩畫、油畫、素描、舞台美術,以牆面、玻璃櫃、電視畫面陳列。 室內光線突顯作品的樣貌,室溫適中不破壞作品,參觀人也感舒適與專注,中間還有服務人員細心提醒洗手間方向,從規劃平面圖就可感受策展的用心。 作品
Thumbnail
雷陣雨中走進沖繩博物館+美術館,遇到不少當地學生來博物館二樓做生命起源的作業。好奇心驅使下,博物館跟美術館的票一併購入,計畫先逛完博物館後再到二樓museum café吃個簡易午餐,最後逛美術館。  博物館裡展示著曾經琉球王國的興衰史,美軍進駐後的歷史,以及沖繩的近代史。本來覺得博物館已極其精彩,
Thumbnail
雷陣雨中走進沖繩博物館+美術館,遇到不少當地學生來博物館二樓做生命起源的作業。好奇心驅使下,博物館跟美術館的票一併購入,計畫先逛完博物館後再到二樓museum café吃個簡易午餐,最後逛美術館。  博物館裡展示著曾經琉球王國的興衰史,美軍進駐後的歷史,以及沖繩的近代史。本來覺得博物館已極其精彩,
Thumbnail
在無目的的漫遊中遊蕩到國立台灣美術館妄圖想要沉澱並浸染藝術氣息,沐著近日難得的陽光走進,想起已很久沒獨行不受牽絆......
Thumbnail
在無目的的漫遊中遊蕩到國立台灣美術館妄圖想要沉澱並浸染藝術氣息,沐著近日難得的陽光走進,想起已很久沒獨行不受牽絆......
Thumbnail
東京上下班時間的電車擁擠程度全球知名,因此每日出門總是避開尖峰時間。但今天預約了位在城市另端的吉卜力美術館,只得趕早搭電車,體驗一下上班族生活。 吉卜力美術館座落在緊臨三鷹井之頭恩賜公園的一幢花園別墅,門票限量預約,日日額滿,參觀者來自世界各地,光看遊客組成,便能瞭望宮崎駿的魅力。 美術館內除有短片
Thumbnail
東京上下班時間的電車擁擠程度全球知名,因此每日出門總是避開尖峰時間。但今天預約了位在城市另端的吉卜力美術館,只得趕早搭電車,體驗一下上班族生活。 吉卜力美術館座落在緊臨三鷹井之頭恩賜公園的一幢花園別墅,門票限量預約,日日額滿,參觀者來自世界各地,光看遊客組成,便能瞭望宮崎駿的魅力。 美術館內除有短片
Thumbnail
▌當代藝術館與台北展覽 – 介紹 The MoCA當代藝術館位於捷運中山站走出來約5分鐘的一棟復古風紅色磚牆建築,進門可以放傘具,接著到販賣紀念品的隔間有服務台,可購買入場門票。門票很可愛是一張紙卡可以折成三角錐,不過要注意邊邊的一塊半橢圓標籤,是給售票員撕票的。買完票隔壁可以放包包,很難得的竟然有
Thumbnail
▌當代藝術館與台北展覽 – 介紹 The MoCA當代藝術館位於捷運中山站走出來約5分鐘的一棟復古風紅色磚牆建築,進門可以放傘具,接著到販賣紀念品的隔間有服務台,可購買入場門票。門票很可愛是一張紙卡可以折成三角錐,不過要注意邊邊的一塊半橢圓標籤,是給售票員撕票的。買完票隔壁可以放包包,很難得的竟然有
Thumbnail
▻ 超越語言的感受與察覺 ◅ 在展覽裡面,以此句話作為序言: 由藝術家王德瑜與建築師林柏陽共同解放「忠泰美術館」這個場域, 讓其從原先承載物件的載體與展覽配角,轉換為另一種觀看可能。 ▻ 解放觀展路徑,從中試錯與重新感受 ◅ 展覽的開始,從脫鞋並走上陡峭且近乎看不見盡頭的樓梯開始。 樓梯一次僅能承載
Thumbnail
▻ 超越語言的感受與察覺 ◅ 在展覽裡面,以此句話作為序言: 由藝術家王德瑜與建築師林柏陽共同解放「忠泰美術館」這個場域, 讓其從原先承載物件的載體與展覽配角,轉換為另一種觀看可能。 ▻ 解放觀展路徑,從中試錯與重新感受 ◅ 展覽的開始,從脫鞋並走上陡峭且近乎看不見盡頭的樓梯開始。 樓梯一次僅能承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