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low Walkers !
這篇文章是展覽【無法被翻譯的我的語言】的延伸,看完展覽後我開始研究起日語究竟是什麼。
我想知道自己身上的日語到底該怎麼定義,我該怎麼發展自己的日語,看著讀著,也想記錄下現在我的想法。
2024年的八月,參觀了東京都現代美術館的展覽「無法被翻譯的我的語言」。
這個展覽探討了在單一語言社會中,個體語言差異的存在,鼓勵觀眾思考語言如何塑造個人身份和對文化的理解。
我開始反思語言與自我認同的關係。
我意識到,語言不僅是溝通的工具,更是歷史和文化的載體。然而,語言也可能成為思想的限制。
如今,我在日本生活,同時使用中、日文工作,跟台灣家人溝通,使用著台語。
在這樣的多語環境中,哪個語言才能代表我?這個問題引發了我對自身語言和文化的深入思考。
在展覽的最後,有一些跟此展相關的書籍放在架上,『我住在日語裡』就滑入我的眼中,成了我拿起這本書的契機。
『我住在日語裡』是一本以作者使用日語時的思考為主軸的散文集。
作者溫又柔出生於台灣,在日本長大成人。她以日語作為第一語言(國語)來學習知識、經營人際關係。當她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狀態時,發現自己是個擁有台灣國籍的非日本人,卻用日語思考、處理生活大小事。同時,她也很熟悉中文、台語的語調與旋律,即便不太會說這些語言。本書記錄了她用日語生活時的種種思考與情緒。
『他們的日本語』是日本作家安田敏朗從尊重他者文化的角度出發,重新審視日本帝國時期在殖民地台灣實施的國語教育(日語教育),並對現存於台灣的日語世代所使用的日語提出新的論述。
他捨棄了「殘留日語」這個帶有日本人歷史觀的詞彙,改以「他們的日本語」來描述日本殖民時期台灣人所習得的日語。他更希望能讓讀者理解:語言不僅屬於民族、國家,更是屬於個人的。
這兩本書帶我看到日語更多的面向與日語的無限可能,日語並不只屬於日本人,非日本人也能在日語裡找到歸屬。
高中畢業後不久,我就飛到日本關西地區學習日語,一年半後進入京都精華大學人文學部文化表現系就讀。
在大學留學期間,日語不只成為我的日常用語,更成為我夢境中的唯一語言。那時的我極欲融入日本、渴望被日本認同,如何說得更像日本人、做得更像日本人,成了我的奮鬥目標。
在留學生(或說非日本國籍的外國人)之間,日語程度往往被視為能否與日本人無障礙相處的指標,彷彿「成功」的象徵。
在尚未建立自我認同時,「流利的日語=成功」這樣的符號已深深烙印在我心中。
然而追逐這樣的符號其實是徒勞無功的。
在大學期間,我在商務飯店的櫃台打工,從接電話、辦理Checkin、排解客人的各種問題等,各式各樣的日文考驗著我。經由反覆自我練習、與飯店的日本同事進行角色扮演,將各種對話練習到如反射神經般流暢。
然而每次的Checkin,常常一秒就毀掉我日積月累的自信心。
每次幫日本客人辦理Checkin時,客人的眼光都會不由自主的落在我胸口上的名牌。
沒有任何表情、也沒有任何動作,『你…不是日本人,難怪….』不經意地,就從他們的眼角喊出了聲。
沒有惡意、下意識的舉動更傷人。
在京都待了快五年,我從未把日本當成第二個家,也不認為這裡是我的歸屬。與此同時,我卻又渴望著被日本人認同,他們的認同代表著我的成功。
日語跟我之間的巨大矛盾,讓我對日語無所適從,不知該拿它怎麼辦。
2022年底,成為日本人的配偶,我第二次來到日本,並決定在此長居。但這次的處境似乎變得更加複雜。
跟日語之間的矛盾在尚未化解,我又替自己增加了新的煩惱,那就是我對中文的懷疑。
在新冠疫情期間,我重拾閱讀習慣,一點一滴累積新知識。這些新知識卻動搖了我的自我認同。
台灣人究竟是什麼?台灣人使用的中文真的是台灣人的語言嗎?如果不是,那麼會是台語嗎?
中文本身似乎並不代表台灣,或許更接近中國?
我最喜愛的中文,其實是統治者的語言,曾經壓迫過台灣島上的人民,包括原住民語、客語、台語、日治時期的日語,以及其他我尚未知曉的語言。
意識到自己可能是迫害者的後代、具有加害者的身分,讓我慌張了起來。
在我過去學習到的歷史觀中,從未被告知自己是加害者的後代。
這個新發現的身分讓我徬徨不安,卻也使我更深入認識台灣。比起過往,我感受到自己與台灣的連結是更加緊密。
但這份緊密的情感,無法舒緩我對自我認同的焦慮。
展覽【無法被翻譯的我的語言】或許想表達的是:讓語言回歸使用者本身,回到個體。
語言不屬於國家、民族或特定群體,而是屬於使用者個人。只有使用該語言的人才是語言的真正擁有者。
日語不等於日本人。
中文不等於中國人。
台語不等於台灣人。
如果社會能包容每個人的語言,理解個人的語言只代表個人而非全體,也許言論自由才能真正實現。
我身上的日語、中文、台語只屬於我。
出生長大在台灣,上學用中文、在家聽台語,大學在日本用日語念書。
時不時中文講成日文、日文講台語、台語講中文。
看似互相干擾的三個語言,其實早就簽好和平協議,並存在我的腦內,少了其中哪一個就不是我了。
原來我的人生是放在台語、中文跟日語裡了,這三個語言都是我的家、我的歸屬。
我的語言之旅還在進行,我對自己的探索也尚未結束,也許未來會多出新的家也不一定?
展覽心得文章
關於文章的轉載:授權網友非營利的轉載利用,請保留完整授權資訊,禁止刪改文章內容,並且標註來源、作者、文章網址。
-
Hi,我是 Pini|品尼
感謝你的收看。如果喜歡今天的內容,請大力拍手/按🧡,也可以留言跟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