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別人不順眼,其實就是看自己不順眼?───讀《揭開自己的謊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

生活總是不盡人意。
另一半永遠不夠貼心;孩子永遠不聽話、家人不和睦,老闆咄咄逼人……
生活中的不順心不計其數,但你是否想過,這些問題全都是 「自己」的問題?

.
書中作者提到:「我們會透過將自己生活的真相歸咎於他人,來逃避面對自己人生的真相我們將自己的願望歸結到他人身上,等待他們按照這些願望採取行動。」


也就是說,我們習慣把理想的樣貌投射在外在他人,若他人不按照我們的方式生活,我們的生活就開始了一連串的失落。(所謂自討苦吃)


承認自己有病很難,治療別人的病卻很容易?

我們好像更傾向成為他人的治癒者,來掩飾我們自己的不完美。
作者提到一個概念我很有感觸:我們總想改變他人,
其實我們要改變的是不願面對的自己。
像我很討厭看到別人虛度光陰、耍廢,當我看到另一半或是家人,
攤爛在沙發無所事事,我就會莫名的怒火中燒,開始(自以為)苦口婆心的勸說,希望對方改掉耍廢陋習。
看似一切我是為了對方好,對方能因為我的一席話,成為更好的人,
但其實不是的。

「為了對方好」是假象,我只是需要對方符合我們幻想出來的理想模樣。
進一步想,我討厭的,是耍廢的自己,但這是我不願面對的真相,
不想承認我很懶惰,於是我把問題投射在耍廢的伴侶身上,
把責難、批判砸向對方,我看似受害者兼治癒者,但如同作者一語道破的:

「那些我們評判別人身上的特質,往往就是自己抗拒的;我們抱怨別人傷害了我們,以逃避面對自己是如何傷害自己。」


我是愛上這個人本來的樣貌,還是愛上他符合我理想伴侶的條件?


再來面對我的控制慾:
既然不愛對方的原貌,為何當初還要在一起呢?

看完書後我深深反省,「一起變得更好」這句話有盲點。
一起變好當然好,但如果對方不願意改變,我們為何不願意接受原本的他就已經夠好的事實呢?
如果覺得他真的那麼糟,當初為何還要選擇他在一起呢?

作者提到,當前很多文章都在教我們「如何成為完美的伴侶」、「如何重振婚姻」,殊不知,當我們想要完美馴服、操縱婚姻時,這段關係就會消失。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鐘穎在《#傳說裡的心理學》是這樣說的:

「我們將異性靈魂投射在對方身上展開浪漫愛,但若關係要前進,我們要將這個投射給收回來,否則就只是在跟自己談戀愛。」

當我們下意識地想控制他人、改變他人,要好好想想,
我們是愛上這個人本來的樣貌,還是愛上他符合我理想伴侶的條件。
我們的控制慾是出於愛,還是出於自我滿足?


接受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


接受我們彼此都是本來的樣子,讓我們是我們自己,
不需要改變,甚至不需要理解,
對,不、需、要、全、盤、理、解。

只要接受就好了,因為我們本來都是謎,即便在戀愛關係裡,我們也只是一個謎愛上另一個謎而已。

最後,想引用作者的一段話:

「大家來到這個世界上,並不是為了成為我們覺得可愛的樣子,也不是為了要如我們抗拒他們那樣地抗拒自己。我們降臨在世是為了愛他們本來的樣子,並臣服於真相:他們應該成為自己、而不是我們希望他們成為的樣子。」

收起我們的投射,不再執著幻想,放過他人,也就放過自己。
非常衝擊,也非常赤裸的一本書~~

┅┅┅┅┅┅┅┅┅┅┅

揭開自己的謊言:那些我們自欺欺人的方式,以及如何從痛苦困境中解脫

揭開自己的謊言:那些我們自欺欺人的方式,以及如何從痛苦困境中解脫




⌲ 出版社|遠流
⌲ 作 者| 喬恩‧傅德瑞克森
⌲ 推薦指數| 🤍🤍🤍🤍

⌲ 歡迎關注我的IG|

𝙈𝙞𝙨𝙨 𝙎𝙝𝙖𝙬𝙣 |閱讀|美食|書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覺衝擊,我倒沒什麼太大訝異,作者的思維方式我常有之。 愛的成分本就不「單純」,沒有「因為」,何來所以「愛」,不用「苛刻愛」。 人與人投射是正常,不用訝異也不用壓抑,容易發現也容易理解,不用寫到一本書也不用看到一本書。
avatar-img
𝙎𝙝𝙖𝙬𝙣。日常碎念的沙龍
8會員
6內容數
𝙈𝙞𝙨𝙨 𝙎𝙝𝙖𝙬𝙣 |閱讀|美食|書寫 𝘼 𝙇𝙞𝙛𝙚 𝙍𝙚𝙖𝙙𝙚𝙧 普通讀者,專業吃貨。
2024/05/07
「我們每個人都在某種程度上,有一台自慰機器。」 當我們指責那些乎麻的公眾人物、戒不了煙的癮君子和毒蟲酒鬼時,有沒有想過,我們的過度消費、熬夜追劇、滑手機、暴飲暴食,也未嘗是一種該被正視的癮症呢? 追求無痛的世界? 1800年代的醫療主張一定程度的痛覺是健康的, 但現在大家對醫療的要求
Thumbnail
2024/05/07
「我們每個人都在某種程度上,有一台自慰機器。」 當我們指責那些乎麻的公眾人物、戒不了煙的癮君子和毒蟲酒鬼時,有沒有想過,我們的過度消費、熬夜追劇、滑手機、暴飲暴食,也未嘗是一種該被正視的癮症呢? 追求無痛的世界? 1800年代的醫療主張一定程度的痛覺是健康的, 但現在大家對醫療的要求
Thumbnail
2023/05/01
本書作者是位社會心理學家,在書裡面有很多關於溫度與人類生活、社交、行為、文化、人際等諸多研究和探討,溫度的確影響我們的生活、健康甚至是人類演化等等,儘管以結論來說,溫度的影響只
Thumbnail
2023/05/01
本書作者是位社會心理學家,在書裡面有很多關於溫度與人類生活、社交、行為、文化、人際等諸多研究和探討,溫度的確影響我們的生活、健康甚至是人類演化等等,儘管以結論來說,溫度的影響只
Thumbnail
2023/01/10
《忿恨的囚徒》借鑒心理治療經驗,釐清認知偏誤。透過理解、釐清和修正這些過程蘊含的原始信念體系,提供相應的矯正方法。透過認知療法覺察忿恨真正要傳達的意義。
Thumbnail
2023/01/10
《忿恨的囚徒》借鑒心理治療經驗,釐清認知偏誤。透過理解、釐清和修正這些過程蘊含的原始信念體系,提供相應的矯正方法。透過認知療法覺察忿恨真正要傳達的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生活總是不盡人意。 另一半永遠不夠貼心;孩子永遠不聽話、家人不和睦,老闆咄咄逼人…… 生活中的不順心不計其數,但你是否想過,這些問題全都是 「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生活總是不盡人意。 另一半永遠不夠貼心;孩子永遠不聽話、家人不和睦,老闆咄咄逼人…… 生活中的不順心不計其數,但你是否想過,這些問題全都是 「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或許都能很輕易說出對他人的印象與評價,也容易在他人對我們做出負面評論時感到氣憤不已,但當真正有機會靜下心來捫心自問,我們喜歡自己嗎?還是我們只是很努力地戴上假面具而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呢?作者在這本書名中直接破題把許多人不喜歡自己的真實心情表露,果然第一時間就吸引到我的目光,進而翻開這本書瞧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或許都能很輕易說出對他人的印象與評價,也容易在他人對我們做出負面評論時感到氣憤不已,但當真正有機會靜下心來捫心自問,我們喜歡自己嗎?還是我們只是很努力地戴上假面具而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呢?作者在這本書名中直接破題把許多人不喜歡自己的真實心情表露,果然第一時間就吸引到我的目光,進而翻開這本書瞧
Thumbnail
你是不是交往了、又分手,交到下一個以為是真愛,但卻又以分手收場。如果你在感情路上一直都很不順遂,原因可能是源自你「不夠愛自己」。我們常常聽到大家說:「要先愛自己,才可以愛別人」,但到底什麼是愛自己?其實所謂的愛自己,並不是透過在外事物上「寵」自己,而是打從「心底」、「心靈上」真正的愛自己。
Thumbnail
你是不是交往了、又分手,交到下一個以為是真愛,但卻又以分手收場。如果你在感情路上一直都很不順遂,原因可能是源自你「不夠愛自己」。我們常常聽到大家說:「要先愛自己,才可以愛別人」,但到底什麼是愛自己?其實所謂的愛自己,並不是透過在外事物上「寵」自己,而是打從「心底」、「心靈上」真正的愛自己。
Thumbnail
我發覺自己有老是看啥都想評斷二句的毛病,直到前段時間,通過心理學許多學習才知道:『所有對他人的評判,都來自於對自己內在的不滿』也就是人常說的:『親愛的,外面根本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已』 My happiness project : 為了讓我自己更快樂,我決定先放過自己, 原來我過去,真的很討厭我自己
Thumbnail
我發覺自己有老是看啥都想評斷二句的毛病,直到前段時間,通過心理學許多學習才知道:『所有對他人的評判,都來自於對自己內在的不滿』也就是人常說的:『親愛的,外面根本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已』 My happiness project : 為了讓我自己更快樂,我決定先放過自己, 原來我過去,真的很討厭我自己
Thumbnail
看完這本書我真的倒抽一口氣,因為心境太真實。 通常我們把忌妒、自卑、比較的心態藏在內心最深處,認為這些是不堪的,就連對親密的人也羞於開口承認這些情緒,而作者卻完全把這些攤在書中,分享給大家。 以下分享閱讀後我延伸出的兩個體悟+兩句我喜歡的金句。 我是Louna,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Thumbnail
看完這本書我真的倒抽一口氣,因為心境太真實。 通常我們把忌妒、自卑、比較的心態藏在內心最深處,認為這些是不堪的,就連對親密的人也羞於開口承認這些情緒,而作者卻完全把這些攤在書中,分享給大家。 以下分享閱讀後我延伸出的兩個體悟+兩句我喜歡的金句。 我是Louna,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Thumbnail
一切的生命關係,最終是為了遇見你自己 這是一個常常聽到「愛自己」的時代 這也是一個在「做自己」標籤大放異彩的時代 我們在各式各樣的關係中 試著界定「自己是誰」的種種 在原生家庭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兒女 在伴侶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伴侶 在朋友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朋友
Thumbnail
一切的生命關係,最終是為了遇見你自己 這是一個常常聽到「愛自己」的時代 這也是一個在「做自己」標籤大放異彩的時代 我們在各式各樣的關係中 試著界定「自己是誰」的種種 在原生家庭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兒女 在伴侶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伴侶 在朋友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朋友
Thumbnail
不要過於把你身邊的任何一個人"理想化",因為,當他無法完成與符合那樣的理想時,你便會把他"妖魔化",他因此成為你極度厭惡與極度唾棄,極度否定的一個人。 但其實,他本來就既不理想完美,也不妖魔可惡,他僅僅只是一個平凡不過的"人",擁有他多面貌的人性,擁有他的光明和黑暗。
Thumbnail
不要過於把你身邊的任何一個人"理想化",因為,當他無法完成與符合那樣的理想時,你便會把他"妖魔化",他因此成為你極度厭惡與極度唾棄,極度否定的一個人。 但其實,他本來就既不理想完美,也不妖魔可惡,他僅僅只是一個平凡不過的"人",擁有他多面貌的人性,擁有他的光明和黑暗。
Thumbnail
昨天我發了一篇很短的內容,是:「男人眼中的你,其實是你看見的自己。」一發文之後,發現很多人不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笑)我後來想想,這個應該不分男女,所以改成:「你伴侶眼中的你,其實是你眼中的自己。」但意味可能仍然不明,就讓我擅長的大篇幅來解釋它吧。這句話意思是,對方對我們會是什麼感覺,基本上會直接映
Thumbnail
昨天我發了一篇很短的內容,是:「男人眼中的你,其實是你看見的自己。」一發文之後,發現很多人不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笑)我後來想想,這個應該不分男女,所以改成:「你伴侶眼中的你,其實是你眼中的自己。」但意味可能仍然不明,就讓我擅長的大篇幅來解釋它吧。這句話意思是,對方對我們會是什麼感覺,基本上會直接映
Thumbnail
你常常渴望有一段完美的感情、穩定的關係,卻總是在一段又一段的以分手告終的戀情後,把自我的內心摔得粉碎,甚至覺得自己不配擁有一段美好的愛情,這樣的機會是屬於別人的…。
Thumbnail
你常常渴望有一段完美的感情、穩定的關係,卻總是在一段又一段的以分手告終的戀情後,把自我的內心摔得粉碎,甚至覺得自己不配擁有一段美好的愛情,這樣的機會是屬於別人的…。
Thumbnail
大家都說要愛自己 但好難 怎麼學? 糟 我連怎麼愛自己都有困難。 大家口中的"愛自己"我個人認為其實大部分的人都認知錯誤 愛自己不是自私也不是所謂的為自己多著想一些 我們把安全感成就感依賴在他人身上後 發現自己怎麼一直被這個人影響好大 很不自由 於是就會產生另一個的反彈 而身邊許多看似正常人的大
Thumbnail
大家都說要愛自己 但好難 怎麼學? 糟 我連怎麼愛自己都有困難。 大家口中的"愛自己"我個人認為其實大部分的人都認知錯誤 愛自己不是自私也不是所謂的為自己多著想一些 我們把安全感成就感依賴在他人身上後 發現自己怎麼一直被這個人影響好大 很不自由 於是就會產生另一個的反彈 而身邊許多看似正常人的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