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何要懂數據營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老闆說要數據驅動(Data Driven),想要什麼Data?怎麼Driven?」企業訂定績效目標前,首要釐清哪些指標是需要關注,蒐集有價值的資料,不能只觀測流量與用戶行為,更要從更高視角,將眼界提升至營運經營層級,數據驅動決策才有實現的機會。

Luke Chesser on Unsplash

Luke Chesser on Unsplash

互聯網時代面對用戶行為、屬性、場景等複雜組合,難以依循過往經驗想策略。從使用者端來看,用戶在網路想找品類商品,被廣告打中某品牌商品,看了評價並比價後在某電商下單,再到實體店面付費取貨,買回家後發現有瑕疵,回到線上客服反應退貨,店家派物流到府取退貨品,送回到倉儲檢驗區,退款或換貨方式處理。

從上述用戶旅程回推到服務端,用戶資訊可能散佈到企業各部門,包含接觸新客/會員經營(行銷)、電話/線上服務(客服)、顧客反饋意見(業務)、使用體驗(UX/UI)、網站維運/交易流程(技術)等接觸點蒐集情報,如何對齊目標,整合跨界資訊,並找出關鍵指標,有效進行橫向與縱向溝通。

精準提供差異化服務,需有多重數據源的支撐與驗證

我們就像在數據實驗室調製各式配方,從假設、驗證、小規模測試與優化,在實務面上,常遇到仰賴某些特定數據或大量樣本,才能完成某項測試,這時需要快速累積數據。舉例來說,工程師已寫好推薦演算法,但因為數據量不足,導致正確率始終不高,階段目標在於如何讓正確率從30%提升至50%,團隊透過數據營運手法,如遊戲化設計心理測驗,吸引大量用戶參與互動,從中找到參數關聯,逐步提升正確率。

【思考題】如果你有決策權,當服務上線新功能,請問下列哪些是你可能採取的方式?為何會採用這些方式呢?如何檢視成效,持續優化服務呢?

  1. 放著,等著用戶去發現他
  2. 放Banner,讓用戶自己點過去
  3. 發送EDM或推播通知,提醒用戶新功能上線
  4. 當用戶上線時,系統會主動引導如何使用新功能
  5. 透過行銷活動、社群、公關操作、廣告投放,讓更多用戶認識新功能
  6. 為何要引導呢?產品做得好,用戶自然會發現,這是用戶體驗的議題

  • 如果你喜歡我的創作,請幫我按愛心、追蹤+訂閱。
  • 歡迎按以下連結贊助抖內我,給予我更多創作動力:贊助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蜜莉的人生演算法
71會員
151內容數
我是愛蜜莉,20 年橫跨市場研究、策略與品牌行銷,目前是顧問、講師。在這裡,我用文字記錄思考、感受與實踐——從職場到人生,從轉型到覺察。如果你正在路上,想讓自己更清楚、更自在、也更貼近理想的樣子,歡迎走進這場「人生演算法」。
2025/04/10
前幾天,一位職場朋友問我:​我主管為什麼派新同仁出國出差,卻不是我?我都做了一年多,年初才剛參加國外大展回來,雖然績效不算很突出,但我一直很認真、很努力,也一直希望主管能看到我啊…我知道,那不是嫉妒,也不是抱怨,而是一種微微酸酸的失落感。​
Thumbnail
2025/04/10
前幾天,一位職場朋友問我:​我主管為什麼派新同仁出國出差,卻不是我?我都做了一年多,年初才剛參加國外大展回來,雖然績效不算很突出,但我一直很認真、很努力,也一直希望主管能看到我啊…我知道,那不是嫉妒,也不是抱怨,而是一種微微酸酸的失落感。​
Thumbnail
2025/04/09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你太快想把問題解決了。」我一開始就依照習慣,準備好提案架構、邏輯推演、資源評估……腦袋全速運轉地想著「怎麼解題」。​但當我真正把重心放到聆聽,讓自己慢下來、讓對話多一點空白,我才發現:我們其實還沒搞清楚,他真正的困難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4/09
​「你不是不夠努力,而是你太快想把問題解決了。」我一開始就依照習慣,準備好提案架構、邏輯推演、資源評估……腦袋全速運轉地想著「怎麼解題」。​但當我真正把重心放到聆聽,讓自己慢下來、讓對話多一點空白,我才發現:我們其實還沒搞清楚,他真正的困難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3/12
你是不是也覺得職場像「心理戰」?有沒有遇過情緒化同事一言不合就爆炸,或是默默在背後搞小動作的「職場暗黑高手」?這些衝突為什麼這麼傷人?其實都是心理問題在作怪!我想與你分享如何用簡單、實際的語言,解析同事間衝突的內心小劇場,更重要的是告訴你怎麼處理、保護自己。
Thumbnail
2025/03/12
你是不是也覺得職場像「心理戰」?有沒有遇過情緒化同事一言不合就爆炸,或是默默在背後搞小動作的「職場暗黑高手」?這些衝突為什麼這麼傷人?其實都是心理問題在作怪!我想與你分享如何用簡單、實際的語言,解析同事間衝突的內心小劇場,更重要的是告訴你怎麼處理、保護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老闆說要數據驅動(Data Driven,想要什麼Data?怎麼Driven?」企業訂定績效目標前,首要釐清哪些指標是需要關注,蒐集有價值的資料,不能只觀測流量與用戶行為,更要從更高視角,將眼界提升至營運經營層級,數據驅動決策才有實現的機會。
Thumbnail
「老闆說要數據驅動(Data Driven,想要什麼Data?怎麼Driven?」企業訂定績效目標前,首要釐清哪些指標是需要關注,蒐集有價值的資料,不能只觀測流量與用戶行為,更要從更高視角,將眼界提升至營運經營層級,數據驅動決策才有實現的機會。
Thumbnail
隨著網路科技的精進,每天有上億筆資料被記錄在伺服器上,洩漏你我的數位足跡,企業主都想透過大數據挖掘市場商機,精準預測下一個爆品,實際上人們的消費動機極為複雜,決定購買的流程遠比他們能描述的還要細膩。
Thumbnail
隨著網路科技的精進,每天有上億筆資料被記錄在伺服器上,洩漏你我的數位足跡,企業主都想透過大數據挖掘市場商機,精準預測下一個爆品,實際上人們的消費動機極為複雜,決定購買的流程遠比他們能描述的還要細膩。
Thumbnail
你也許很難想像,讓一個商業小白跨足了解商業世界的運作有多難,商業思維卻做到了。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是學院一直努力在做的事,而我僅作為從中受益良多的一員,來跟大家分享這八週參與商業思維落地篇的實戰心得,以下將依序分享從商業思維四力:數據力、營運力、策略力、敏捷力各自的收穫。
Thumbnail
你也許很難想像,讓一個商業小白跨足了解商業世界的運作有多難,商業思維卻做到了。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是學院一直努力在做的事,而我僅作為從中受益良多的一員,來跟大家分享這八週參與商業思維落地篇的實戰心得,以下將依序分享從商業思維四力:數據力、營運力、策略力、敏捷力各自的收穫。
Thumbnail
充滿信息資料的數位時代, 無論是否電商、科技資訊產業、或是傳統企業,數據始終扮演重要的關鍵之一, 數據在顧客服務或顧客體驗發展上, 已與過往採用分析落後指標的形式,飛躍性地演變為預測領先指標。
Thumbnail
充滿信息資料的數位時代, 無論是否電商、科技資訊產業、或是傳統企業,數據始終扮演重要的關鍵之一, 數據在顧客服務或顧客體驗發展上, 已與過往採用分析落後指標的形式,飛躍性地演變為預測領先指標。
Thumbnail
數據分析的好,人人都知道。可以改善用戶體驗、找到肉眼無法注意的機會點、尋找新的商機、可以讓資源花在刀口上等等的族繁不及備載,所以大家會努力想著要找到能數據分析的人、方法、設備,讓自己的公司能夠藉著數據分析殺出一條活路、或是開出一條別人看不見的賽道。
Thumbnail
數據分析的好,人人都知道。可以改善用戶體驗、找到肉眼無法注意的機會點、尋找新的商機、可以讓資源花在刀口上等等的族繁不及備載,所以大家會努力想著要找到能數據分析的人、方法、設備,讓自己的公司能夠藉著數據分析殺出一條活路、或是開出一條別人看不見的賽道。
Thumbnail
想要讓數據發揮最大價值、提升決策勝算,我們必須具備數據思維。數據思維,就是使用數據來思考問題、做出更有信心的決定。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會分享四件事:善用數據提供的線索,做出更好的決定;使用數據來思考的三個步驟,從找線索、求共識到做決定;給數據分析者的三個提醒;關於全息圖的繪製。
Thumbnail
想要讓數據發揮最大價值、提升決策勝算,我們必須具備數據思維。數據思維,就是使用數據來思考問題、做出更有信心的決定。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會分享四件事:善用數據提供的線索,做出更好的決定;使用數據來思考的三個步驟,從找線索、求共識到做決定;給數據分析者的三個提醒;關於全息圖的繪製。
Thumbnail
從踏入職場以來,我的工作就跟大量的數據一直沾上邊,從台灣銀行業的數據,亞馬遜工廠的數據,到Flixbus的行銷數據,從營運,行銷到銷售的數據分析,小到「一天我管的團隊包裝了幾個包裹」,大到「一年高達上億的行銷預算分析」都有碰過,我一直在思索,到底需要怎麼樣的技能才能把這個工作做好?
Thumbnail
從踏入職場以來,我的工作就跟大量的數據一直沾上邊,從台灣銀行業的數據,亞馬遜工廠的數據,到Flixbus的行銷數據,從營運,行銷到銷售的數據分析,小到「一天我管的團隊包裝了幾個包裹」,大到「一年高達上億的行銷預算分析」都有碰過,我一直在思索,到底需要怎麼樣的技能才能把這個工作做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