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感覺到的快樂是真的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之前在「未來殿堂」分頁中分享過好幾篇與「快樂」有關的研究,今天這一篇內容雖不多,觀念卻很重要。作者綜合四個大型縱貫性研究(longitudinal study)結果(受測者從4000~2萬人不等),發現「目前的感受」會對「過去的快樂」造成影響。
  • 雖然人們的確能記得過去某一段時間(各研究1年~5年不等)自己過得是否快樂,但「程度」卻往往會錯估。
  • 對現在的生活越滿意、越快樂,回顧過去的感受時越會「高估」當時的快樂程度,形成「良性循環」。
  • 對現在的生活越不滿意、越不快樂,回顧過去的感受時越會「低估」當時的快樂程度,形成「惡性循環」。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1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263會員
969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的其他內容
9月初在〈養小孩有可能FIRE嗎?〉一文中,我曾提出「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符合FIRE精神的教養觀念,其中包括了接近大自然、減少3C使用兩個重要原則。正好近期有兩篇新發表的科學研究證實了這些概念,今天就提出來和各位分享。
這些年來,「房價高漲」成為不少國家的經濟問題與民怨來源,而華人社會中根深蒂固的「有土斯有財」觀念,則讓這個問題更為惡化。 從無殼蝸牛晉升為有房階級,牽涉到數千萬、甚至上億金額,以及無數的資料蒐集、分析研究、考慮抉擇,直覺上一旦「夢想成真」應該會使人感到快樂、滿足、幸福,然而實際上真是如此嗎? 今天分
兩年多來的疫情肆虐,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其中之一是透過「網路社群媒體」與親友、同事進行互動。箇中好處固然顯而易見,卻也不能忽視隨之而來的網路成癮、假新聞及陰謀論帶來的焦慮情緒等負面影響。 有沒有什麼切實可行的好方法可以改善這個問題?
睡眠不足與許多身心疾病息息相關,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性功能障礙、焦慮症、憂鬱症等。而在〈只要一晚沒睡,就會改變你對人的觀感!〉一文中我也曾提到,睡眠不足與人際互動有關:即使只是「一晚沒睡」,隔天就會對人產生較負面的觀感,進而降低社交互動意願。 研究分為三個部份,以下為讀者依序說明。
今天分享的最新研究雖然是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主題,但在世界局勢與社會變遷劇烈的此時,卻具有深遠的重要意義。 在〈想要快樂嗎?那就不要追求它!〉一文中,我曾提到幾個經過研究確認的「快樂訣竅」,其中之一就是「助人」。然而為什麼實際身體力行的人卻不多?
「壓力」是把兩面刃,太過頭固然會帶來負面身心影響,但是壓力太小也會!什麼?你還不知道這件事?請趕緊回頭讀讀〈退休只想過爽日子?小心早死!〉這篇文章。
9月初在〈養小孩有可能FIRE嗎?〉一文中,我曾提出「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符合FIRE精神的教養觀念,其中包括了接近大自然、減少3C使用兩個重要原則。正好近期有兩篇新發表的科學研究證實了這些概念,今天就提出來和各位分享。
這些年來,「房價高漲」成為不少國家的經濟問題與民怨來源,而華人社會中根深蒂固的「有土斯有財」觀念,則讓這個問題更為惡化。 從無殼蝸牛晉升為有房階級,牽涉到數千萬、甚至上億金額,以及無數的資料蒐集、分析研究、考慮抉擇,直覺上一旦「夢想成真」應該會使人感到快樂、滿足、幸福,然而實際上真是如此嗎? 今天分
兩年多來的疫情肆虐,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其中之一是透過「網路社群媒體」與親友、同事進行互動。箇中好處固然顯而易見,卻也不能忽視隨之而來的網路成癮、假新聞及陰謀論帶來的焦慮情緒等負面影響。 有沒有什麼切實可行的好方法可以改善這個問題?
睡眠不足與許多身心疾病息息相關,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性功能障礙、焦慮症、憂鬱症等。而在〈只要一晚沒睡,就會改變你對人的觀感!〉一文中我也曾提到,睡眠不足與人際互動有關:即使只是「一晚沒睡」,隔天就會對人產生較負面的觀感,進而降低社交互動意願。 研究分為三個部份,以下為讀者依序說明。
今天分享的最新研究雖然是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主題,但在世界局勢與社會變遷劇烈的此時,卻具有深遠的重要意義。 在〈想要快樂嗎?那就不要追求它!〉一文中,我曾提到幾個經過研究確認的「快樂訣竅」,其中之一就是「助人」。然而為什麼實際身體力行的人卻不多?
「壓力」是把兩面刃,太過頭固然會帶來負面身心影響,但是壓力太小也會!什麼?你還不知道這件事?請趕緊回頭讀讀〈退休只想過爽日子?小心早死!〉這篇文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如果這就是⋯ 近期我覺得「快樂」⋯對我來說有點新意義,你覺得是什麼呢?其實這個真是”歷久彌新“的問題🤣「快樂」似乎是一件簡單的事,生活在養護中心⋯看到每天都有人笑嘻嘻!這才讓我認真去思考這個問題⋯似乎在這個社會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憂鬱⋯煩惱⋯多不勝數⋯但是真相只有一個🔍 我個人認為快樂是否為
標題的來源是其實本意是"快樂是比較而來的"? 你能接受這樣的說法嗎?擴大解釋其實就嘎到人生這件事了~ 前陣子跟家人不開心,終於開撕到更高層去(長輩),在循循教誨的過程中、高層用盡心力的要我不要只矇著眼睛看自己(細節不好說,大意是這樣)後來我就跟好友提及了這件事,好友也覺得這是必然的,比較才知道你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快樂生活的提案,介紹了作者在精神體力、社交連結、運動、大自然等方面尋找快樂的經驗,並計畫在年底完成這個提案。文章強調了活力、自我成長、意義的弱連結以及接受愛等元素對於快樂生活的重要性。作者打算穩定自己,並每週發布2篇文章紀錄快樂生活提案的過程。
Thumbnail
通過經歷低潮,我發現自己最大的問題是裹足不前。在細讀《底層邏輯》後,我領悟到了放棄的智慧,並且選擇了開始行動。我將嘗試《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中的概念,並在暖身的四月思考未來七個月的重點。最後,我總結了自己對快樂的理解和所需的努力。因為心情沒有不好,不等於快樂,所以快樂是需要下功夫的。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原來快樂的體驗可以操之在己! *在人們經歷社會化制度的壓抑下,許多原始擁有快樂的能力,逐漸消失,但其實幸福及快樂的感受是可以藉由醞釀和練習不斷提升,當感覺到命運操之在己時,喜悅的體驗程度將越高,社會的標準可以遵守,但當同時亦有一個自我的目標時,愉悅與否將不再受擺布。 *”心流”是一種人所經歷的特
Thumbnail
你快樂嗎?如果用一到十分來表示你的快樂,現在是幾分呢?無論現在是幾分,看完這篇文章後,你的快樂會加一,你願意試試看嗎? 如果回答快樂有幾分對你來說很困難,或者你感覺你的狀態是負分,感受不到快樂,而是感到焦慮、沮喪、難過,我想與你分享我在《更快樂的選擇》這本書中看到並且實行了兩周的三個練習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快樂的定義,分享作者的感受和想法。文章指出,快樂不一定是遙不可及的,而是身邊的小事和所擁有的珍貴。作者藉由自身的經歷,分享瞭如何通過對世界抱持善意,來感受當下的快樂。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如果這就是⋯ 近期我覺得「快樂」⋯對我來說有點新意義,你覺得是什麼呢?其實這個真是”歷久彌新“的問題🤣「快樂」似乎是一件簡單的事,生活在養護中心⋯看到每天都有人笑嘻嘻!這才讓我認真去思考這個問題⋯似乎在這個社會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憂鬱⋯煩惱⋯多不勝數⋯但是真相只有一個🔍 我個人認為快樂是否為
標題的來源是其實本意是"快樂是比較而來的"? 你能接受這樣的說法嗎?擴大解釋其實就嘎到人生這件事了~ 前陣子跟家人不開心,終於開撕到更高層去(長輩),在循循教誨的過程中、高層用盡心力的要我不要只矇著眼睛看自己(細節不好說,大意是這樣)後來我就跟好友提及了這件事,好友也覺得這是必然的,比較才知道你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快樂生活的提案,介紹了作者在精神體力、社交連結、運動、大自然等方面尋找快樂的經驗,並計畫在年底完成這個提案。文章強調了活力、自我成長、意義的弱連結以及接受愛等元素對於快樂生活的重要性。作者打算穩定自己,並每週發布2篇文章紀錄快樂生活提案的過程。
Thumbnail
通過經歷低潮,我發現自己最大的問題是裹足不前。在細讀《底層邏輯》後,我領悟到了放棄的智慧,並且選擇了開始行動。我將嘗試《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中的概念,並在暖身的四月思考未來七個月的重點。最後,我總結了自己對快樂的理解和所需的努力。因為心情沒有不好,不等於快樂,所以快樂是需要下功夫的。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原來快樂的體驗可以操之在己! *在人們經歷社會化制度的壓抑下,許多原始擁有快樂的能力,逐漸消失,但其實幸福及快樂的感受是可以藉由醞釀和練習不斷提升,當感覺到命運操之在己時,喜悅的體驗程度將越高,社會的標準可以遵守,但當同時亦有一個自我的目標時,愉悅與否將不再受擺布。 *”心流”是一種人所經歷的特
Thumbnail
你快樂嗎?如果用一到十分來表示你的快樂,現在是幾分呢?無論現在是幾分,看完這篇文章後,你的快樂會加一,你願意試試看嗎? 如果回答快樂有幾分對你來說很困難,或者你感覺你的狀態是負分,感受不到快樂,而是感到焦慮、沮喪、難過,我想與你分享我在《更快樂的選擇》這本書中看到並且實行了兩周的三個練習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快樂的定義,分享作者的感受和想法。文章指出,快樂不一定是遙不可及的,而是身邊的小事和所擁有的珍貴。作者藉由自身的經歷,分享瞭如何通過對世界抱持善意,來感受當下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