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經濟學,你想到的是什麼?
有人說就是一個需求跟供應的模型,也有人認為我們講求的就是成本與效益。
我比較好奇,現今在台灣,看過馬克思寫的《資本論》的人們有多少?(可以舉個手雖然我看不到?)
很遺憾的是,在大部分儘管是念經濟系的大學生們,真正把《資本論》看過幾乎是沒有?原因到底是什麼呢?可能是因為我們活在美國體制下的社會,講求「經濟」,所以《資本論》是反「經濟」的共產主義,所以不值得一讀?(也有可能是我想太多,其實會把經濟學課本看過一遍的應該也沒多少人,不能要求還要看課外讀物,這太嚴苛。)
如同大學的時候,教我們蘇聯史的老師是多麽有遠見,知道我們絕對對於共產黨一無所知,他教我們當他說:「同志們辛苦了!」的時候,要回答他:「為人民服務!」(就是一個告訴我們其實共產黨不是那麼邪惡的,是對人民很有愛的,我們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不是在特意推廣共產黨,但我們對於所有的知識都不應該用「懶人包」的方式來理解,就像是我們理解的世界就只有資本主義下的成本與效益(好吧,還會告訴你機會成本也是成本唷!),生產以及消費。
《資本論》是本有趣的書,他的出現是因為工業時代下,工人們被剝奪了許多,在差勁的環境當中,馬克思也許是譁眾取寵,也許是真心關心工人(真正只有他本人知道為什麼他要寫這本書,我們不能隨便臆測,但後人很愛隨便想像),總之是,這本書帶來的是一種對於資本主義的極度不滿意,而矯枉過正的想法。
先不論裡面說的是對或不對,我們知道,中庸之道多麽重要(如果你不懂,請回去看一下孔子孟子說的話,不夠清楚需要我提供書名的話請參閱《論語》),所以不要先下定論認為資本論說得對,或是美國帶領的資本主義才是正義。
之所以提出比較激進的《資本論》,是為了激進平衡一下自由市場機制;所有東西都可以被衡量出它的價值,讓背後那隻黑手(為何是黑色的?)自己操縱市場,讓人類的勞力變得非常不值錢,分工會看在誰的效用最高來決定誰勝出,另外的人被迫做其他事情。
教育有多麼重要,台灣大部分的人都從少數新聞從業人員的過去某些突出表現中體會到,但有多少人真正理解,教育其實改變的是我們的腦子,思考模式,還有認為很多事情是理所當然(當然不是理所當然,你都不懷疑你的腦子是假的嗎?)。為何在此提出教育,因為當你的教育出現問題的時候,請問是誰告訴你成本有哪些?什麼是成本?什麼又是效用呢?
當你分不清楚什麼是成本,什麼應該被認定為成本,又覺得效用一定是什麼的時候,這個世界就會產生危機,就是把所有東西都物質化,轉化成相應的價值,當沒有價值的時候就會被認為沒有存在的意義。
哦,有些人就會理解為何要說教育很重要,當你的課本裡面教你的經濟學告訴你的是什麼是成本,什麼是效用的時候,可是偏偏機會成本只用一段話來帶過的時候⋯⋯
有些人說環保好重要,有些人說我們應該要理解人性的價值,又有些人說不能只看經濟,其實問題是什麼?問題就是教育出了問題,我們腦袋已經被「偏頗的經濟學」給洗出了問題。
機會成本是什麼?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不是課本裡面告訴你,哦,有個東西叫做機會成本喔,大家要記得考慮喔!
機會成本可以是,環保、生命、人性價值、夢想、快樂⋯⋯
簡單來說就是你現在不會用價值去衡量的那個就是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