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了當初是怎樣認識《小日子》這本雜誌,或許是在台灣旅行時,或者網絡裡無意中看到。但仍記得清楚當時要在香港購買並不容易,而雜誌的刊號還是單位數。
同年,香港開了第一間誠品書店,看到有售《小日子》就覺得很滿足。有好一陣每個月都會去購買,但有時候太心急,早了幾天,新刊還沒有從台灣送到,要再過幾天再去一次。後來找到了電子雜誌《KONO》就直接在平台訂閱,既可以最快看到最新一期,亦可以作「永久」保存。
喜歡看《小日子》因為它的簡約設計、風格,令人有一種沒壓力想繼續看下去的吸引力。最深刻的,還是第一次翻開《小日子》時,被裡面的一個頁面上的句子吸引著,後來才發現這是一頁常設頁面,十年過去,它依然存在。
曾經以為自己特別善長多工處理,總能夠同一時間把不同的人和事都處理得妥當,卻沒曾留意自己最是缺乏專注力。看到這一句話之後,深深烙在心裡,更曾經把這句話變成電腦桌佈,就好像一些心靈雞湯或偉人金句一樣,在工作的壓迫下看到,總會有提點的作用,心情會稍微平伏。慢慢地才發現自己應該加強專注力,學習「專注體會一件事」,不受外界過多的紛擾所影響。
2022年是《小日子》創刊十週年,專欄作家,同時是《小日子》的命名人馬世芳,在本年度最後一期的專欄中寫著的一句,再次觸動到我。在紛紛亂亂的這個年頭,連一句「心很累」都說到很累, 茫然面對著未來,看見這句說好像找到點安慰。
先把自己的「小日子」照顧好,才能在「大時代」立定腳跟
面對看不清的未來,已經不敢去想下一個十年的自己是怎樣。只知道與其被未知的恐懼所吞噬,不如著眼現在,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珍惜當下、活在當下。從複雜的生活裡,專注地感受一件事。也從外在的人和事回歸到自己身上,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順從自己的步伐和方向,只希望能過著令自己舒服的生活。在走鋼線的人生裡,保持著平衡地前進已經是很不錯。
一年轉眼就過,2022年初訂下的目標的其中一件就是寫作,只嘆計劃總是趕不及變化,在學習慢下來專注去做一件事的同時,就得影響其他事情的進度。在年末餘下的20天,希望能夠抓緊一點時間,把今年想紀錄下來的事都趕及留在這一年分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