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怎麼辦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從小我就在照顧周遭的人。

那種照顧不是一般的定義,而是我總是在接收現場所有的能量,並且試圖平衡現場的狀況。我不會一定要去做什麼角色,而是總是去填補那個缺乏的角色。

需要有人說真話時我會變成說真話的角色,需要有人破壞和諧假象的時候我會變成那個人。要有人當和事佬的時候我就會變成那個和事佬,要有人帶氣氛我就會變成那個帶氣氛的人,要成為關心別人的人我就會變成那個人。不需要我的時候我就會變成邊緣人。

我的照顧並非行為上的貼心,而是我知道現場沒有人比我更清楚到底現在發生什麼事,每個人彼此的交互的狀態,現在需要說出什麼話才能讓能量順利流動。這很無可奈何,我也想要有人可以讓我能夠尊敬跟學習。

我不想刻意說好聽話助長他人的幻想,讓別人喜歡我。有需要說好聽話的時候我也會誠實的說,如果很少人說出來我就會說。在這個意義上,我從小到大都在照顧我身邊的所有人,包含我爸媽。

我從來就不是一個需要被照顧的小孩,我三歲就會自己待在家不會哭,我小五就能自己坐車回高雄。我功課不用爸媽擔心,我什麼事都能自己解決。我甚至能去解決別人的事情。

我三歲以後就從來沒跟爸媽吵說要買什麼,也從來沒跟爸媽喊餓喊累喊辛苦喊害怕,我從來就不要求。因為我知道我爸媽自己都自顧不暇,他們的內心很混亂,也總在關係裡繞一個不斷重複的迴圈。

我出去玩幾乎不會想家,也不會想聯絡我爸媽,因為我根本不依賴他們。我反而在家爸媽都在的時候反而會有想家的感覺,讓我覺得莫名困惑。

當我不知道怎麼面對周遭的人的死亡時,我爸也只會採取令人傻眼的態度還自以為正確,我媽也不會糾正他。這就讓我完全對我父母失去了信賴,原來他們根本不知道怎麼做人,不知道什麼是尊重,也不知道如何面對情感。

我不知道要怎麼向身邊的大人學習,因為我知道真正的智慧的樣貌,每個大人都幼稚得毫無道理,有智慧的大人在哪裡誰可以教我怎麼面對這些看似無解的問題?當身邊的大人感情跟面對自己的能力都一塌糊塗,自省能力薄弱,那我又能去問誰?

前陣子我對我媽大吼大叫,就算是小時候我媽也從來沒看過我大吼大叫,因為我是個不吵不鬧的孩子,像是發洩了累積30年的怨氣,我一邊捶桌子一邊尖叫。

為什麼我不管說什麼都要「給我建議」?明明什麼都不了解為什麼認為自己是對的?為什麼不能好好聽我說話?為什麼不相信我講的話?為什麼要逼我把別人想成好人?為什麼我的感受都是錯的?為什麼我不能生氣?為什麼都是我要去在乎別人的感受?

為什麼我不能發文罵粉絲?為什麼我不能罵我爸?為什麼不能發文講事實為什麼要照顧我根本不關心的人的白痴面子?為什麼我一定要假惺惺的去跟他說父親節快樂(我根本不想說)?為什麼妳說這些是為我好?為什麼你明明就沒有要了解我,卻說你想了解我?

不要開玩笑了好嗎?你們到底還想要我怎樣?我有要求你看我的文章嗎?為什麼我連說實話的空間都要來干涉?為什麼都是我要在乎別人的感受?

我呢?那我怎麼辦?你們全都這樣,那我的感受怎麼辦?就因為我是一個不需要被照顧的人,一個比較有能力的人,因為我是一個看得比別人清楚的人,所以我活該嗎?

我也想被照顧啊!為什麼三歲就要訓練我獨立?還以此為榮?不就是你們根本不想花精力照顧我嗎? 我都已經做成這樣盡量讓我們沒有太多交集所以不會有衝突了,我都對你們沒有期待了,到底為什麼一直要來招惹我?問我怎麼了,最後全部都是我要承擔,連同你們想當好人的自我滿足。

我以前身邊的人不是想要得到我的認同就是想得到我的幫助或是透過成為可以糾正或幫助我的人來獲得成就感,他們根本不在乎我想要什麼,或想怎麼被看見。

因為我看起來不太需要別人給我照顧,因為我一點都不可憐,我也完全不想當可憐人。我也習慣了,反正Dana就是大家想要看到的樣子,大家需要的我,那我就扮演這個角色。

而我根本不知道我正在扮演這個角色,因為真正的我應該3歲之後就漸漸消失了。我也不再有想要期待別人會照顧我的心情,因為那樣我會感覺自己像個受害者。

在看《只想告訴你》時我一直哭,內心有那麼一點點委屈跟傷心,因為大家都只想看見有用的我,那個可以幫別人解決問題、有深度、不用別人擔心的我。

但我也想要被照顧、被看見,為什麼每個人都想要跟我要能量走?為什麼我看得到就要崇拜我?怕我?

我很羨慕傻傻的爽子,因為我不像她那麼單純,做什麼事有什麼效果、誰對我有什麼想法跟感覺、意圖我都知道。

我知道自己很有用,所以我不會像爽子一樣因為自己成為他人的助力,而那麼感動開心。

如果我不再依賴我這些明顯的價值,我是否還是能像現在這樣觸動到他人?是否可以讓別人感覺被看見而不是被看穿?

這也是為什麼我不想再開課了,因為我不想主動去創造需要被崇拜跟被依賴的場合。我不懂在萬人之上到底有什麼好玩的,那裡只有寂寞。

如果我很傻,是不是別人就不會覺得被「看穿」而感到敬畏?可不可以不要用那樣的眼光欣賞我的想法跟做到的一切?為什麼不能普通地看待跟欣賞我有的東西?為什麼我什麼也沒做,也不炫耀跟自滿,你們也要感到自卑?

我很討厭那種會說「妳內心住了一個小女孩」的人,只因為他知道看似堅強的人內心大多有很柔軟的一面,不是因為他看見了我是怎樣的人,而是他認為就是這樣,而不是那真的是他看見跟感受到的東西。然後這樣的人如果對我仍然有敬畏,我就會更加討厭這種感覺。

接納這種東西,真的不能用說的,要真的是那樣才能讓人感覺到被理解。如果真相明明是不理解卻說出「我理解喔」反而會讓人很火大。

《只想告訴你》讓我看到我內心最深處原始的傷,我看到我的內在小孩哭喊著「那我怎麼辦」,我就不斷地哭。也許因為我從來沒好好看見她,所以才一直讓人有被看穿而不是被看見的感覺吧?

我不想再主動抓著這個被依賴的身分,或許一點一滴的,我不一定要認為很弱才會讓人想要保護,也許就算我能看得很清楚,也不代表不能去要我想要的東西。也許有這個可能性存在,最近我正漸漸的看見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任性救贖》
28.4K會員
494內容數
曾經以「文飛(Dana)」這個名字創業、出書。為了更貼近自己,我成為嬋娜。希望我的一切創造,有機會觸碰到你的心。
《任性救贖》的其他內容
2024/09/27
九月挖出一大堆內在垃圾,發現自己想要靠非常簡單的條件輕鬆顯化身體其實只是一種想偷懶的逃避而已。(但我還是相信可以光用想跟A 不用任何有為法就能顯化身體只是我自己有這方面的課題而已) 把自己以前買了都沒好好物盡其用的保養品跟香氛拿出來用之後,才發現過去整理房間時總會有一些東西整理時腦子總糊
Thumbnail
2024/09/27
九月挖出一大堆內在垃圾,發現自己想要靠非常簡單的條件輕鬆顯化身體其實只是一種想偷懶的逃避而已。(但我還是相信可以光用想跟A 不用任何有為法就能顯化身體只是我自己有這方面的課題而已) 把自己以前買了都沒好好物盡其用的保養品跟香氛拿出來用之後,才發現過去整理房間時總會有一些東西整理時腦子總糊
Thumbnail
2023/12/08
因為開始上了很多的課,就有重新開始跟不同的人們有了許多互動。然而在跟這些新的人互動的期間,我也得到了很多很多的養分,最近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所以我也有個契機驗證自己原來這三年來成長這麼多。 尤其是遇到我喜歡的人這件事讓我尤其感受很深。 (這次又一次深深感受到這個世界對於別人發生世間少有的好事的忌妒
Thumbnail
2023/12/08
因為開始上了很多的課,就有重新開始跟不同的人們有了許多互動。然而在跟這些新的人互動的期間,我也得到了很多很多的養分,最近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所以我也有個契機驗證自己原來這三年來成長這麼多。 尤其是遇到我喜歡的人這件事讓我尤其感受很深。 (這次又一次深深感受到這個世界對於別人發生世間少有的好事的忌妒
Thumbnail
2023/10/13
10月初兩年期的演員第一年課程開始了,而10月底聲優進階班也要開始了。現在真的是有種用自己的錢把自己當練習生的感覺,聲優課程會到明年四月,四月之後我應該就會去上作詞/作曲/編曲的課程。現在還有持續在上爵士鼓的課程,之後也在想要再去上House(或街舞)跟吉他課程。 最近深深地感覺到身體以後將會
Thumbnail
2023/10/13
10月初兩年期的演員第一年課程開始了,而10月底聲優進階班也要開始了。現在真的是有種用自己的錢把自己當練習生的感覺,聲優課程會到明年四月,四月之後我應該就會去上作詞/作曲/編曲的課程。現在還有持續在上爵士鼓的課程,之後也在想要再去上House(或街舞)跟吉他課程。 最近深深地感覺到身體以後將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突如其來的訊息,打亂了原本的安排,臨時要帶媽媽去看醫生,我就覺得為什麼怎麼講,她就是不能好好照顧自己;塞車已經很累了,還是要把東西送到大哥家裡,這也讓我很抓狂…..)親愛的大師導師和摯愛的人,我好討厭那些不把自己本分做好,又要麻煩我的人!孩子,這些對象在你沒有訴說之前,他們是完完全全不知道你再生氣
Thumbnail
(突如其來的訊息,打亂了原本的安排,臨時要帶媽媽去看醫生,我就覺得為什麼怎麼講,她就是不能好好照顧自己;塞車已經很累了,還是要把東西送到大哥家裡,這也讓我很抓狂…..)親愛的大師導師和摯愛的人,我好討厭那些不把自己本分做好,又要麻煩我的人!孩子,這些對象在你沒有訴說之前,他們是完完全全不知道你再生氣
Thumbnail
當一個孩子張牙舞爪, 你能否看見他言行背後藏起來的傷痛? 當一個孩子冷漠地說「我不需要你的關心」 別信,別真的轉身離去。 . 3月份有機會在6個不同場合 與各式各樣身份的學習者們相遇 不論是母親、老師、或是一般的人 我看見原來有些成人 在長大後是不願意回顧童年的 也不願意承認兒時的自己有受傷的感受
Thumbnail
當一個孩子張牙舞爪, 你能否看見他言行背後藏起來的傷痛? 當一個孩子冷漠地說「我不需要你的關心」 別信,別真的轉身離去。 . 3月份有機會在6個不同場合 與各式各樣身份的學習者們相遇 不論是母親、老師、或是一般的人 我看見原來有些成人 在長大後是不願意回顧童年的 也不願意承認兒時的自己有受傷的感受
Thumbnail
從小我就在照顧周遭的人。 那種照顧不是一般的定義,而是我總是在接收現場所有的能量,並且試圖平衡現場的狀況。我不會一定要去做什麼角色,而是總是去填補那個缺乏的角色。 需要有人說真話時我會變成說真話的角色,需要有人破壞和諧假象的時候我會變成那個人。要有人當和事佬的時候我就會變成那個和事佬,要有人帶氣氛我
Thumbnail
從小我就在照顧周遭的人。 那種照顧不是一般的定義,而是我總是在接收現場所有的能量,並且試圖平衡現場的狀況。我不會一定要去做什麼角色,而是總是去填補那個缺乏的角色。 需要有人說真話時我會變成說真話的角色,需要有人破壞和諧假象的時候我會變成那個人。要有人當和事佬的時候我就會變成那個和事佬,要有人帶氣氛我
Thumbnail
前陣子,我收到私訊,來者開宗明義地表示:想要學習〔療癒〕,因為想要擁有照顧自身情緒的能力;對於這樣的明確,我感到很開心,因為一直以來的書寫和分享,都在強調這項能力的重要性。 但是,在我反問「為什麼會想要擁有這個能力?」的時候,卻意外碰觸到了對方需要療癒的地方。
Thumbnail
前陣子,我收到私訊,來者開宗明義地表示:想要學習〔療癒〕,因為想要擁有照顧自身情緒的能力;對於這樣的明確,我感到很開心,因為一直以來的書寫和分享,都在強調這項能力的重要性。 但是,在我反問「為什麼會想要擁有這個能力?」的時候,卻意外碰觸到了對方需要療癒的地方。
Thumbnail
學校放假了。 今天本來要跟家人一起出遊,但覺察這陣子因為忙碌,身心處在極為疲憊與敏感的狀態,就決定自己不去了。在家裡練習安安靜靜地,把自己當成寶貝一般的照顧陪伴。
Thumbnail
學校放假了。 今天本來要跟家人一起出遊,但覺察這陣子因為忙碌,身心處在極為疲憊與敏感的狀態,就決定自己不去了。在家裡練習安安靜靜地,把自己當成寶貝一般的照顧陪伴。
Thumbnail
  雖說已是家裡的老么,照理來說應該享有全家人的關注與關愛,可小時候雙親的長年爭吵以及離異,都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趕緊長大,也由於與兄長們年齡的差距,更讓我「想長大」的心越來越濃烈「因為哥哥很懂事,因為哥哥可以幫上很多忙,所以媽媽很喜歡,我也要成為這樣的孩子。」但我卻忘了我從沒好好地當夠「孩子。」
Thumbnail
  雖說已是家裡的老么,照理來說應該享有全家人的關注與關愛,可小時候雙親的長年爭吵以及離異,都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趕緊長大,也由於與兄長們年齡的差距,更讓我「想長大」的心越來越濃烈「因為哥哥很懂事,因為哥哥可以幫上很多忙,所以媽媽很喜歡,我也要成為這樣的孩子。」但我卻忘了我從沒好好地當夠「孩子。」
Thumbnail
最近在讀阿建老師的<練心> 其中有一篇在談「小大人」 小大人就是: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當大人了 也許是為了符合世界期待孩子懂事 也可能是孩子自主貼心地想為爸媽分憂解勞 孩子因而常把心思用在滿足他人的需要上 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沒錯,我小時候就是這樣! 「要幫忙照顧弟弟啊」 「要聽話」 「要懂事」 -
Thumbnail
最近在讀阿建老師的<練心> 其中有一篇在談「小大人」 小大人就是: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當大人了 也許是為了符合世界期待孩子懂事 也可能是孩子自主貼心地想為爸媽分憂解勞 孩子因而常把心思用在滿足他人的需要上 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沒錯,我小時候就是這樣! 「要幫忙照顧弟弟啊」 「要聽話」 「要懂事」 -
Thumbnail
電話中聽到家長沉重的對我說出這句話,我突然覺察到自己內心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傷⋯。 我將一部分的注意力「看著」這個「悲傷」,試圖照顧自己不被情緒牽著。 我看見了! 這個悲傷其實是來自過往,曾被ㄧ位失控的媽媽歇斯底里的對我大吼:「我就是不相信你~~!我只有一個兒子,連我都不相信他,誰來相信他~~
Thumbnail
電話中聽到家長沉重的對我說出這句話,我突然覺察到自己內心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傷⋯。 我將一部分的注意力「看著」這個「悲傷」,試圖照顧自己不被情緒牽著。 我看見了! 這個悲傷其實是來自過往,曾被ㄧ位失控的媽媽歇斯底里的對我大吼:「我就是不相信你~~!我只有一個兒子,連我都不相信他,誰來相信他~~
Thumbnail
我說:「過於保護你的人都不理智,而過於依賴的你也是一樣。」 你說:「那什麼叫過於保護與依賴?」 你覺得呢? 今晚,我的爸媽關心我最近的感情狀況,而我也像個小孩一樣,告訴了我最近遇到的問題,但講到最後,多半不是在針對事情的問題點在做討論。 而是有一方在尋求理解體諒,並且想要得到認同感,這是小
Thumbnail
我說:「過於保護你的人都不理智,而過於依賴的你也是一樣。」 你說:「那什麼叫過於保護與依賴?」 你覺得呢? 今晚,我的爸媽關心我最近的感情狀況,而我也像個小孩一樣,告訴了我最近遇到的問題,但講到最後,多半不是在針對事情的問題點在做討論。 而是有一方在尋求理解體諒,並且想要得到認同感,這是小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主要照顧者媽媽是個非常沒有耐心的人,於是當我有需求和感受時很難被看見、被陪伴、被溫柔的接納和對待,慢慢的我長大內心也時常有種逼迫自己要快一點的聲音,但另一方面其實是很想拖延的,因此產生了內在的自我衝突。 長大過程中很多的情緒感受沒有被允許被照顧到,所以我也不會照顧自己,當遇到困難或內心有
Thumbnail
成長過程中主要照顧者媽媽是個非常沒有耐心的人,於是當我有需求和感受時很難被看見、被陪伴、被溫柔的接納和對待,慢慢的我長大內心也時常有種逼迫自己要快一點的聲音,但另一方面其實是很想拖延的,因此產生了內在的自我衝突。 長大過程中很多的情緒感受沒有被允許被照顧到,所以我也不會照顧自己,當遇到困難或內心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