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副作用? 交友軟體促成的異國戀,我暈船了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原本想去的線下聚會通通取消,換得的是線上的虛擬社交,為的就是減少COVID-19(新冠病毒)的接觸傳播。然而,面臨遙遙無期的解封日,我們真的能回到原本「正常」的生活嗎?又或者,我們能在「關禁閉」的數饅頭日子裡,做出什麼樣的妥協呢?

半年後的留學生活瞬間風雲變色?

raw-image

前半年來到紐約,簡直是大開我的眼見,這不僅是我第一次隻身出遠門那麼久的時間,還是第一次離開台北自己生活,所有的事情都「刷新我三觀」,包括骯髒的地鐵、簇擁的人潮、多元的族群、豐富的夜生活等等,都讓我眼睛為之一亮。

不過生活一段時間後,反而「見怪不怪」,享受讀書之餘可以和台灣朋友去酒吧喝酒,去夜店跳跳舞,酒酣耳熱之餘和陌生人肢體接觸,甚至在舞池裡相互愛撫與接吻。紐約前半年帶給我的生活是那麼「驚嚇」卻又「驚喜」,甚至獨自隻身一人在跨年跑到擁擠的gay bar一起和陌生人倒數狂歡,紐約的夜生活賦予我白天念書之餘,注入一股暖流,享受孤獨的留學生活中也有「人與人的連結」。

然而,這些精采的生活卻到去年3月時軋然而止,還記得當時那一周紐約緊急封城,所有的酒吧夜店不是被強迫外帶,就是被強迫歇業,使得後來我常去的一家夜店也因為不堪租金負荷而倒閉,那美好的前半年回憶就在疫情爆發下瞬間灰飛湮滅。而所有「人與人的連結」都只得移往線上進行,課程、交友等,都像水族館裡的魚兒一樣隔著一道玻璃螢幕進行虛擬互動

風雨生信心?疫情嚴峻還敢約見面?

raw-image

但是,紐約作為當時災情最嚴重的重鎮區,解封必然不像台灣,況且美國當時控制疫情也不佳,導致染疫的曲線一直隔了3個多月才逐漸趨緩,更不用說年末又爆發第二波感染,使得紐約在「微解封」之餘又不得不收緊政策,要求酒吧、夜店等密閉空間的活動必須要到第四階段才可重新開放。

也因此,我渴望的「人與人的連結」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毫無目的的飛翔。起初還想說在家念書、工作非常輕鬆,省去了時間與金錢的成本,還可以多睡一點,無樂而不為?但是,當隔離達到了半年以上時,那種把你拉出去見人的拉力是很強烈的,因為你撐不了自己給予自我的心理支持,又可能是個性使然,讓我很想找一個人陪伴,尤其疫情反而讓我加劇這樣的想法,覺得在無法像之前一樣認識許多人時,至少我還可以找一個人支撐我的心靈。

於是,在第一波疫情逐漸趨緩的同時,我重新玩了交友軟體,認識了一個人。起初也覺得現在還在疫情嚴峻的時候,就線上聊天就好,而且在紐約覺得好像約來約去就那樣子,很無聊。但是,當疫情促使你半年沒見過新的人時,就會有一種「賭博」心態:「既然不能去夜店玩,那麼約一個人染疫的機率還是比較低吧?」當然這樣的心態會面臨許多道德譴責,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心理關在家裡這樣的密閉空間久了,那種壓力是自我也無法承受的,所以才和對方確認皆無COVID-19症狀後,才敢約出來見面。

不過這時的見面更容易使得我「暈船」,尤其在百無聊賴的空城裡,有一個人的出現而且又剛好符合你的期望時,就特別容易陷進去而無法脫身,我和R的見面就是如此。我們約出來見面兩次後,我就突然喜歡上他的個性與外表,而且我必須坦承自己是受到看美劇的POSE(艷放80)影響,而受到黑人文化吸引(但我知道這有點種族歧視),對方也剛好看過POSE,又剛好想「嘗試」亞洲人。我們在這樣的拉力下相互見面,並體驗到疫情下床笫之間的溫存,使得我在疫情的苦海下開始我的「暈船」日記。

在社交荒海裡找到一根浮木

raw-image

然而,在這樣的「約砲市場」裡,暈船的人很容易是輸家,因為對方不僅掌握了你的身體,還控制了你的心靈,他的一舉一動都動輒得咎,情緒也很容易被他愛回不回的簡訊而影響,覺得他是不是認為我不夠好?還是我做的太超過?這些負面的情緒都容易乘著封城後的孤獨感襲來,一直反覆質疑自己,但我自己是無法消化這些負面情感的,只得一直出門散散心,一直往公園跑,看到人之餘,才能正視自己內心的「社交荒海」。

也因為這樣,在我遇見了前任男友J的時候,就容易把上一段的暈船感覺投射到他身上,把R的溫柔體貼、幽默風趣直接複製到了這個人身上,如同移情作用。當然是自己的脆弱的個性使然,不過疫情之餘使得自己內心的空洞渴望被填補,渴望在這個空盪盪的城市裡,至少找到一個人,可以陪伴、可以愛。

現在想想,當時的我受夠一成不變的寂寞生活,遇見的他們就像是浮木,或者就像是沙漠裡面遇見綠洲,因為我早已領悟在紐約這國際城市來來去去,很難有永久的關係;紐約就是那麼殘酷,帶給你快樂之餘,也帶給你巨大的痛苦,因為紐約總是這麼匆忙,而能留下來的也只有自己的殘影。尤其做為一個「異鄉人」,你永遠不知道你的未來會何在,特別是在突如其來的疫情浪潮下,你不會知道你會被沖向何處,或者會擱淺在哪座無人島上,不僅是物理的,也是心理的。

如今,分手之餘,還是會有「後遺症」,這是COVID-19(新冠病毒)帶給我的心裡痛楚,還是會對這城市感到恐懼,還是會對這城市感到寂寞,因為我曾看見它興起與落寞的那一刻,就像我的心情也在疫情間大起大落。

人就是如此脆弱,脆弱到不堪一擊,即使沒有得到COVID-19(新冠病毒)卻中了COVID-19(新冠病毒)帶來的心理症狀,況且在這邊的社會支持也不夠,也無法撐起我破碎寂寥的心,所以在難得找到一個浮木時,即使是異國戀情,我也是狠狠的死命抓牢,要不然不是病死,就是孤獨死。這是COVID-19(新冠病毒)給我的功課,也是紐約給我的見習。

「而我/在這座城市 失去了你/輸給慾望高漲的自己/不是你 過分的感情/而我愛你 而愛無法/撐起/想擁有的 想擁抱的/以為能通向領悟的結局」
—— 告五人《在這座城市遺失了你》

原文於2021/07/29刊登在NEX Foundation內的Media Lab: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收藏、點讚,並追蹤我們即可獲得最新的文章通知喔!有任何想法或回饋,也歡迎在下方留言,並參考NEX 媒體實驗室| 台灣觀點世界亮點,即可得到更多資訊。您的認同是我們最大的鼓勵!


認識本文作者:J. J. Yang
從小在農村長大,幸運的在成長階梯上接觸了社會學與心理學,時而對現狀充滿熱忱卻又
陷於無助。不愛正向思考,喜歡在痛楚中滋養自己的一片天地。喜愛旅遊、文學、電影、
看狼人殺與無止盡的喝酒。畢業於紐約市立大學(CUNY)婦女與性別研究所,關注女性主義、
酷兒運動、與台灣研究。
執行編輯:I Cheng Huang
核稿編輯:Sophia Cheng
《NEX媒體實驗室》為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提供給讀者與作者的意見交流平台,所有言論不代表NEX媒體實驗室與NEX Foundation台灣未來基金會立場。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並經作者保證文章內容並未侵犯任何人之權利或違反相關法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EX Foundation 台灣未來基金會的沙龍
23會員
50內容數
2023/04/01
「想法比操作重要」。台灣是英語碩士畢業,而遠赴澳洲就讀設計研究所Erin Chiu不只一次和作者強調;她認為學校安排許多業師的課程,不但讓她有機會直接了解澳洲的設計產業之外,和不同國籍的同學一起學習,也讓剛開始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而無法有貢獻的Erin,在多次互動中增強了自信也打開了腦袋。
Thumbnail
2023/04/01
「想法比操作重要」。台灣是英語碩士畢業,而遠赴澳洲就讀設計研究所Erin Chiu不只一次和作者強調;她認為學校安排許多業師的課程,不但讓她有機會直接了解澳洲的設計產業之外,和不同國籍的同學一起學習,也讓剛開始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而無法有貢獻的Erin,在多次互動中增強了自信也打開了腦袋。
Thumbnail
2023/03/25
台灣設計師在澳洲系列專欄,作者這次邀請到在旋濱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就讀設計碩士的Erin Chiu。台灣英文系畢業的Erin要和大家分享她如何從一個非設計專業的學士生,在澳洲就讀設計研究所的過程和遇到的挑戰,以及在這一波疫情下課程受到的影響與上課方式的改變。
Thumbnail
2023/03/25
台灣設計師在澳洲系列專欄,作者這次邀請到在旋濱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就讀設計碩士的Erin Chiu。台灣英文系畢業的Erin要和大家分享她如何從一個非設計專業的學士生,在澳洲就讀設計研究所的過程和遇到的挑戰,以及在這一波疫情下課程受到的影響與上課方式的改變。
Thumbnail
2023/03/18
前往美國進修念碩士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其中最讓人躊躇不前的因素,無非是那高昂的支出莫屬!美國不僅學費高昂,生活費也高於台灣。如何在出發前甚至準備申請學校前準確估算自己的總支出呢?作者曾在美國賓州匹茲堡念過一年半的碩士,用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估算自己的花費,也提供一些簡單的省錢方法幫你省下你在美國的開銷
Thumbnail
2023/03/18
前往美國進修念碩士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其中最讓人躊躇不前的因素,無非是那高昂的支出莫屬!美國不僅學費高昂,生活費也高於台灣。如何在出發前甚至準備申請學校前準確估算自己的總支出呢?作者曾在美國賓州匹茲堡念過一年半的碩士,用親身經驗告訴你如何估算自己的花費,也提供一些簡單的省錢方法幫你省下你在美國的開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妳還記得我有跟你說過我在酒吧有個暗戀對象嗎?」那天吃完飯回家路上,I 說道。嗯,變成很好很好的朋友,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莫名覺得心裡有種什麼不平衡的難受感升起。她給你一堆 mixed signals 你如此上心,而我,在那時給你了許多 clear signals 你則選擇無視。
Thumbnail
「妳還記得我有跟你說過我在酒吧有個暗戀對象嗎?」那天吃完飯回家路上,I 說道。嗯,變成很好很好的朋友,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莫名覺得心裡有種什麼不平衡的難受感升起。她給你一堆 mixed signals 你如此上心,而我,在那時給你了許多 clear signals 你則選擇無視。
Thumbnail
近期台灣疫情嚴峻,政府紛紛要求大家待在家減少「人與人的連結」,Tinder等約會軟體也呼籲大家進行「線上約會」,取代傳統的見面約會。然而,隨著未明的完全解封期,加上人心的孤獨與脆弱,大眾又該如何在未來的日子裡,撐起自己心裡的一頂天地?又會在什麼樣的情形下妥協自我的身體界線?
Thumbnail
近期台灣疫情嚴峻,政府紛紛要求大家待在家減少「人與人的連結」,Tinder等約會軟體也呼籲大家進行「線上約會」,取代傳統的見面約會。然而,隨著未明的完全解封期,加上人心的孤獨與脆弱,大眾又該如何在未來的日子裡,撐起自己心裡的一頂天地?又會在什麼樣的情形下妥協自我的身體界線?
Thumbnail
  算算日子,已經過了35天,一個月又五天,我的實驗告一個段落。其實前一段話已經躺在我的草稿匣裡好一段日子,但都遲遲未動筆。   算算日子,8/29,已經過了近兩個月我才來寫這篇回顧,可能因為拖延症爆發吧,難道這奇怪的症狀還會跟新型冠狀病毒有連動(歪頭)?總之,因為其他奇奇怪怪的理由拖延至今,確
Thumbnail
  算算日子,已經過了35天,一個月又五天,我的實驗告一個段落。其實前一段話已經躺在我的草稿匣裡好一段日子,但都遲遲未動筆。   算算日子,8/29,已經過了近兩個月我才來寫這篇回顧,可能因為拖延症爆發吧,難道這奇怪的症狀還會跟新型冠狀病毒有連動(歪頭)?總之,因為其他奇奇怪怪的理由拖延至今,確
Thumbnail
距離上次與人促膝長聊,又已過去幾周,當時台灣還未進入第三級警戒,但社區感染混沌的情況,讓過去一年習慣安逸的我們瞬間驚醒,疫情控制原來可以一夕之間翻盤......
Thumbnail
距離上次與人促膝長聊,又已過去幾周,當時台灣還未進入第三級警戒,但社區感染混沌的情況,讓過去一年習慣安逸的我們瞬間驚醒,疫情控制原來可以一夕之間翻盤......
Thumbnail
歐美隨著疫苗施打率提高,開始逐步解封。那些在家關了一年半、根本無法進行實體約會的孤男寡女們,有如脫疆野馬,迫不及待進行人與人的連結。當5月英國宣布餐廳和酒吧重新開放的當週,保健暨美容零售商Superdrug表示保險套銷售量提升65%。除了對於「連結」的渴望依舊,約會市場在後疫情時代有什麼改變?
Thumbnail
歐美隨著疫苗施打率提高,開始逐步解封。那些在家關了一年半、根本無法進行實體約會的孤男寡女們,有如脫疆野馬,迫不及待進行人與人的連結。當5月英國宣布餐廳和酒吧重新開放的當週,保健暨美容零售商Superdrug表示保險套銷售量提升65%。除了對於「連結」的渴望依舊,約會市場在後疫情時代有什麼改變?
Thumbnail
  本文僅是疫情下,本人的體悟,文章沒有任何章法,信手亂書,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所以會跟之前文章迥異,請酌量服用。   國家三級緊戒已逾一個月,這段時間無法人與人的連結,對於群居的人類來說,確實是個挑戰。   看看新聞報導,諸多人期待解封後能大玩特玩,甚至有些飯店訂房已額滿,國家緊戒一個月的鬱悶之情,
Thumbnail
  本文僅是疫情下,本人的體悟,文章沒有任何章法,信手亂書,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所以會跟之前文章迥異,請酌量服用。   國家三級緊戒已逾一個月,這段時間無法人與人的連結,對於群居的人類來說,確實是個挑戰。   看看新聞報導,諸多人期待解封後能大玩特玩,甚至有些飯店訂房已額滿,國家緊戒一個月的鬱悶之情,
Thumbnail
突如其來三級警戒,本該理所當然的自由便利,瞬間強制限縮或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恐懼、謹慎,以及限令規條,為要防堵隔絕看不見的敵人。這場看不見的戰爭,翻轉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思索後疫情時代,重新定義孤獨與自由的價值。 雖然,疫情截斷了人與人的接觸,但截不斷了情感的連結與交流。
Thumbnail
突如其來三級警戒,本該理所當然的自由便利,瞬間強制限縮或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恐懼、謹慎,以及限令規條,為要防堵隔絕看不見的敵人。這場看不見的戰爭,翻轉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思索後疫情時代,重新定義孤獨與自由的價值。 雖然,疫情截斷了人與人的接觸,但截不斷了情感的連結與交流。
Thumbnail
最近台灣本土案例連環爆,皮要繃緊了各位。在約會市場,要如何保持社交距離,還能維繫「人與人的連結」?如果最近要出去約會,多選在戶外咖啡廳或踏青約會吧,口罩戴起來,健康第一。如果不想答應對方約會,「保持社交距離」是個絕佳理由,對方還會認為你是防疫優良國民呢。最後,避免赴約不應該去的約會,小心足跡露你餡。
Thumbnail
最近台灣本土案例連環爆,皮要繃緊了各位。在約會市場,要如何保持社交距離,還能維繫「人與人的連結」?如果最近要出去約會,多選在戶外咖啡廳或踏青約會吧,口罩戴起來,健康第一。如果不想答應對方約會,「保持社交距離」是個絕佳理由,對方還會認為你是防疫優良國民呢。最後,避免赴約不應該去的約會,小心足跡露你餡。
Thumbnail
無論是疫情,或是George Floyd事件,引發的大規模抗議活動,都在在顯示出美國對於種族議題和醫療公衛的忽視,和系統性的漏洞,從三月22日,紐約正式宣布暫停開始,各種生活中的大小事,無一不預告著,等著我們的是個多麼動盪的未來。 "這裡沒有隨處可見的軍隊,只有一眾勇敢爛漫的紐約客。"
Thumbnail
無論是疫情,或是George Floyd事件,引發的大規模抗議活動,都在在顯示出美國對於種族議題和醫療公衛的忽視,和系統性的漏洞,從三月22日,紐約正式宣布暫停開始,各種生活中的大小事,無一不預告著,等著我們的是個多麼動盪的未來。 "這裡沒有隨處可見的軍隊,只有一眾勇敢爛漫的紐約客。"
Thumbnail
在各項疫情統計數字瘋狂地指數成長,每天都有無數人生病、住院,甚是因病死亡的同時,反對外出禁令(stay at home)的示威遊行,卻在美國各州遍地開開花。
Thumbnail
在各項疫情統計數字瘋狂地指數成長,每天都有無數人生病、住院,甚是因病死亡的同時,反對外出禁令(stay at home)的示威遊行,卻在美國各州遍地開開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