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Stories of Our Kitchen|許一個浪漫雪景的香蕉吐司嫩布丁
方格精選

| The Stories of Our Kitchen|許一個浪漫雪景的香蕉吐司嫩布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攝影:Lily chen

攝影:Lily chen

當一個人發現自己能夠喜歡的東西變多時,我覺得那是人生的一個轉捩點。

學生時期總是做什麼都覺得討厭。討厭寫功課、討厭吃茄子、討厭考試、討厭大人總是用命令式的口氣叫我去做家事⋯⋯,討厭的東西過多,會讓人有種淹沒生活及自我本身的錯覺。

討厭的感覺好像是在控訴一種逼不得已。

漸漸的,忘了是從哪一天開始?我發現日子好像沒那麼討厭了。倒垃圾時能夠看見的日落很美,寫作文偶爾被老師誇的感覺其實還不錯,雖然茄子軟爛的口感並不是一朝一夕喜歡得上,但當我沒那麼用力去看那些不喜歡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我一直不滿意的是自己。

無論希望是否存在,我想願意相信奇蹟去許願的人,似乎比不願相信任何好事會發生的人幸福一點!因為願意相信的人會擁有往前走的力量,在抵達目的地之前,內在動力探討的是我們與自己的關係。

這樣的探討有些哲學,但我絕不排斥在餐桌上討論哲學的議題,畢竟吃和人類的思想密不可分!《廚房裡的人類學家》裡頭絕對有更多的秘密。

我許能夠看一場雪。即便聽過了眾多版本「下雪不是你想像的那回事」,但在我親眼看見雪景之前,我都會用《冬季戀歌》那種唯美的鏡頭去用力想像,畢竟唯有如此我才有動力去看雪。

把雪景搬到餐桌並非難事,只要有一份微甜的點心,再灑上一點糖粉,那瞬間的心動,我甚至有短暫的數秒以為自己是能夠實現願望的神仙教母。

當蛋液和著牛奶變成了的嫩嫩的布丁,那有如少女般Q彈的臉頰,頗有幾分姿色。接著,再拿起塞網和糖粉,以優雅的姿態在少女的臉龐落下一場浪漫的雪。

請允許我短暫的抽離並沉浸在自己的美好世界,我的腦海需要一個畫面讓我許願,甚至去相信就在眼前!

不切實際?!噢,不!我要大力反駁,不然為什麼近幾年冥想這麼流行?我們藉由各種引導,去相信自己置身於草原或徜徉於海洋,那為何不可去相信一場雪,即便只是在餐桌上。


攝影:Lily chen

攝影:Lily chen


|做法|

  1. 丹麥吐司切成正方形小塊,備用。
  2. 常溫牛奶打入兩顆雞蛋,均勻攪拌後加入糖。
  3. 烤盤底部放入融化奶油,放上丹麥吐司塊及香蕉片,靜置15分鐘(也可以前一天晚上先備用好)。
  4. 放入烤箱烘烤190度25分鐘,取出後撒上糖粉及放上冷凍藍莓,就完成了。



餐桌上正是談論人生的好地方,因為當我們忠於味覺的時候,嘴巴也比較不容易說謊欺騙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謝謝您在一日珍貴的時光中,撥空閱讀我的文章。

如果您喜歡我的創作,期望您幫我點擊小愛心及文章下方綠色拍手按鈕五下,您的肯定將成為我的創作動能。

若您願意且有餘裕的話,亦可成為我的讚賞公民,或點選視窗右上方的「贊助」按鈕,支持創作有價,鼓勵我持續創作。

我將於方格子持續發布新文章,也歡迎您追蹤我的專題《我們廚房的那些小事》及《簡單又美好的生活練習》。

祝福您日日好日,健康順心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vatar-img
Lily Chen 的沙龍
226會員
234內容數
|The Stories of Our Kitchen| 雖然我能懂一個人做料理的優雅,不過,我偏愛為所愛之人洗手作羹湯的感動。 即便我隻身一人也能好好吃飯品茶,然而,我更著迷和所愛之人分享美食與咖啡的濃情。 如果問我,生活是什麼?我會說:「柴米油鹽醬醋茶,像極了最極致的親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ily Chen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些人和某些一眼看上去有些可怕的食物很像,我們可能會帶著先入為主的觀念,然而,做菜與人際相處的異曲同工之處,便在於兩者都需要花一段時間,慢慢品嚐,自己消化。
不過至少整片鹹豬肉炸得金黃酥脆,握刀切下的手感,以及「卡茲、卡茲」的炸麵皮切開聲響都如同對做菜人的掌聲,實在悅耳。從來沒想過鹹豬肉也能拿來油炸,習慣性的把鹹豬肉拿來炒菜或直接乾煎,這新穎的吃法還得感謝一本《我餐桌上的書》。對於美食的欲求不滿,從書裡去到了廚房,再從廚房回到了書中,如此相互滋養,飽足了
正如這道紅吱吱的韓式年糕雞,甜得恰如其分,微辣得完全無害又治好了我想吃辣的癮頭。 紅吱吱只是這道年糕雞的外貌,歷經了時間與醬汁的翻炒及煨煮,我們都不一樣了!紅吱吱的年糕雞卻不會辣得嚇人,而人們身上留下的每一道疤痕,也都是他們好好活著的證據。
有些人和某些一眼看上去有些可怕的食物很像,我們可能會帶著先入為主的觀念,然而,做菜與人際相處的異曲同工之處,便在於兩者都需要花一段時間,慢慢品嚐,自己消化。
不過至少整片鹹豬肉炸得金黃酥脆,握刀切下的手感,以及「卡茲、卡茲」的炸麵皮切開聲響都如同對做菜人的掌聲,實在悅耳。從來沒想過鹹豬肉也能拿來油炸,習慣性的把鹹豬肉拿來炒菜或直接乾煎,這新穎的吃法還得感謝一本《我餐桌上的書》。對於美食的欲求不滿,從書裡去到了廚房,再從廚房回到了書中,如此相互滋養,飽足了
正如這道紅吱吱的韓式年糕雞,甜得恰如其分,微辣得完全無害又治好了我想吃辣的癮頭。 紅吱吱只是這道年糕雞的外貌,歷經了時間與醬汁的翻炒及煨煮,我們都不一樣了!紅吱吱的年糕雞卻不會辣得嚇人,而人們身上留下的每一道疤痕,也都是他們好好活著的證據。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