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情緒赤字? 時間赤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tuna6066 謝謝旅人的建議,的確用時間是資源的方式來想,答案就顯而易見。

他人的感受都只是他人的感受

他人的禮物如果你不接受,這份禮物就是屬於誰的?
可能他是怎樣的人,與你沒有關係,你想借就借,不想借就不借。他的態度其實和你的行為沒有什麼關係。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99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40段匿名的對話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會員
8內容數
40段匿名的對話,40段匿名的故事,藏着多少你和我。 可以公開的社交媒體已經公開了,未曾公開的又是什麼? 這本書可能是一本遊記,收錄了和旅人的對話內容, 大約40段對話,完整對話在噗浪偷偷說。如果對於這些內容有興趣的話,在這本書會有內容的整理,部分內容會添加一些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濤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sake4462: 「次級傷害」?!第一次看見這個名詞,感覺好新奇,之後有時候來仔細搜尋看看! 遇上這種事我真的很無奈,網購多年第一次被人黑單(還要是因為這種原因 )真的非常認同sake的話,不回嗆就被人單方面攻擊了 早上來mur一下之前在網店訂了東西,後來店家無法出貨給我,我便查問何時能退款⋯⋯
有65%以上的痛苦都是來自人際關係 或者一切的痛苦都是來自人際關係,如果我們去到荒島只有生存問題沒有人際關係的問題。人際關係的問題好像佔了我們人生大約65%以上。 為什麼人際關係出現問題,可能因為我們承接了他人的情緒或者問題。一種叫做二級傷害或者叫次級傷害。 原生傷害就是他人的情
因為悲傷才遇見自已 可能悲傷才會遇見自已,通常快樂不會問為什麼。可能悲傷是一段和自己相遇的旅程。 可能悲傷是得不到社會的期望,得不到社會的反射之後,自己又是誰。 如果展開了這段探索的旅程,可能得到其他東西?可能對於社會的認同就只是社會的認同沒有這麼重要了 這裏會收錄大約42段與旅人們的對話,對話
sake4462: 「次級傷害」?!第一次看見這個名詞,感覺好新奇,之後有時候來仔細搜尋看看! 遇上這種事我真的很無奈,網購多年第一次被人黑單(還要是因為這種原因 )真的非常認同sake的話,不回嗆就被人單方面攻擊了 pig3064: 好像是這麼一回事……也許是我盡量注重別人的感受的緣故,所以我有時
1. 旅人留言 2. 前言 3. 和他人相處   3.1. 人際關係   3.2. 次級傷害   3.3. 情緒赤字   3.4. 考慮自已的感受   3.5. 上層     3.5.1. 面對上層還有人際關係?     3.5.2. 對權力害怕又服從   3.6. 戀愛     3.6.1. 單身
sake4462: 「次級傷害」?!第一次看見這個名詞,感覺好新奇,之後有時候來仔細搜尋看看! 遇上這種事我真的很無奈,網購多年第一次被人黑單(還要是因為這種原因 )真的非常認同sake的話,不回嗆就被人單方面攻擊了 早上來mur一下之前在網店訂了東西,後來店家無法出貨給我,我便查問何時能退款⋯⋯
有65%以上的痛苦都是來自人際關係 或者一切的痛苦都是來自人際關係,如果我們去到荒島只有生存問題沒有人際關係的問題。人際關係的問題好像佔了我們人生大約65%以上。 為什麼人際關係出現問題,可能因為我們承接了他人的情緒或者問題。一種叫做二級傷害或者叫次級傷害。 原生傷害就是他人的情
因為悲傷才遇見自已 可能悲傷才會遇見自已,通常快樂不會問為什麼。可能悲傷是一段和自己相遇的旅程。 可能悲傷是得不到社會的期望,得不到社會的反射之後,自己又是誰。 如果展開了這段探索的旅程,可能得到其他東西?可能對於社會的認同就只是社會的認同沒有這麼重要了 這裏會收錄大約42段與旅人們的對話,對話
sake4462: 「次級傷害」?!第一次看見這個名詞,感覺好新奇,之後有時候來仔細搜尋看看! 遇上這種事我真的很無奈,網購多年第一次被人黑單(還要是因為這種原因 )真的非常認同sake的話,不回嗆就被人單方面攻擊了 pig3064: 好像是這麼一回事……也許是我盡量注重別人的感受的緣故,所以我有時
1. 旅人留言 2. 前言 3. 和他人相處   3.1. 人際關係   3.2. 次級傷害   3.3. 情緒赤字   3.4. 考慮自已的感受   3.5. 上層     3.5.1. 面對上層還有人際關係?     3.5.2. 對權力害怕又服從   3.6. 戀愛     3.6.1. 單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有過給予他人過多的情緒價值,導致情緒內耗的經驗嗎?練習適時給予他人情緒價值,有助於提升人際關係。但何時該停止供應情緒價值也是個重要課題。本文分享3種你該停止供應情緒價值的情況,幫助你守好自己的界線。
Thumbnail
「情緒價值」一詞近來在社群媒體被廣泛使用,是指在親情、友情或愛情關係中,能理解對方的情緒,進而使對方有幸福感。十二星座中,你知道哪三個星座最能提供情緒價值嗎?看看你中了沒。
Thumbnail
澳門兒童及家庭教育協會將於1月25日舉辦「梳打熊貓學院情緒學習套」體驗工作坊,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情緒。工作坊將介紹由黃雪蓮及何淑儀設計的教材,並由資深戲劇導師戴碧筠示範應用技巧。活動免費參加,歡迎家長、教師、社工及輔導員報名參與。
在職場中,情緒波動會影響我們的工作與人際關係。對於情緒中心空白的人來說,這些情緒的起伏可能會帶來更多挑戰。本文將探討五個常見的職場情境,以及這些情境如何影響你的工作與情緒管理
Thumbnail
情緒真的有辦法以科學方法測量嗎?在基礎研究的框架下,測量情緒是為了識別其背後的機制,透過觀察神經退化性疾病、有藥物成癮或心理疾病的患者的生物機制運作是否失調,去衡量及理解情緒。在測量情緒前,一個人必須先說出自己的感受,可美國杜克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教授凱文·拉巴爾指出,很多人是無法意識到自己的情緒狀態。
盡可能別替別人「如何看待和處理他們自身的情緒」負責,因為這極易變為妄圖控制對方的反應而不自知。但盡量為「自己的直接言行成為別人情緒的表面成因」多走一步,原因在於情緒的出現本身在當下是極難控制的,在短期內也很難事前預防它們出現。當然,要就這樣多走一步可不是甚麼容易的事,所以也無需強制自己這樣做。
Thumbnail
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不必因為對方生氣就去討好。
人的情緒大略可分成喜怒哀懼憫。基本上,我的想法是人的一切行事動力,都是為解決自己的情緒反應而來,而人為了應付情緒產生的反應,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外在行為,一連串的行為累積,就是我們的人格表現。 情緒,而非理性,是帶動我們一切行為的動力,理性只是要滿足或解決情緒反應的必需工具。
Thumbnail
你是否覺得自己總是在人際關係中不斷付出,將別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前面,逐漸覺得內心枯乾,最後仍然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得不到期待的回報呢?瞭解自我犧牲的真相,誠實面對內在動機,才能建立真實與有安全感的人際關係。在人際交流中,用真實的愛和付出,進入穩定連結的關係。
只要自己產生意念或與人意念頻率交涉,都會產生能量碰撞及波動,而波動即是創造業力的基礎。 當我發出一個慈悲心想幫助他人,我自己以及被我協助的人是否也會產生多種情緒意念呢?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你有過給予他人過多的情緒價值,導致情緒內耗的經驗嗎?練習適時給予他人情緒價值,有助於提升人際關係。但何時該停止供應情緒價值也是個重要課題。本文分享3種你該停止供應情緒價值的情況,幫助你守好自己的界線。
Thumbnail
「情緒價值」一詞近來在社群媒體被廣泛使用,是指在親情、友情或愛情關係中,能理解對方的情緒,進而使對方有幸福感。十二星座中,你知道哪三個星座最能提供情緒價值嗎?看看你中了沒。
Thumbnail
澳門兒童及家庭教育協會將於1月25日舉辦「梳打熊貓學院情緒學習套」體驗工作坊,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情緒。工作坊將介紹由黃雪蓮及何淑儀設計的教材,並由資深戲劇導師戴碧筠示範應用技巧。活動免費參加,歡迎家長、教師、社工及輔導員報名參與。
在職場中,情緒波動會影響我們的工作與人際關係。對於情緒中心空白的人來說,這些情緒的起伏可能會帶來更多挑戰。本文將探討五個常見的職場情境,以及這些情境如何影響你的工作與情緒管理
Thumbnail
情緒真的有辦法以科學方法測量嗎?在基礎研究的框架下,測量情緒是為了識別其背後的機制,透過觀察神經退化性疾病、有藥物成癮或心理疾病的患者的生物機制運作是否失調,去衡量及理解情緒。在測量情緒前,一個人必須先說出自己的感受,可美國杜克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教授凱文·拉巴爾指出,很多人是無法意識到自己的情緒狀態。
盡可能別替別人「如何看待和處理他們自身的情緒」負責,因為這極易變為妄圖控制對方的反應而不自知。但盡量為「自己的直接言行成為別人情緒的表面成因」多走一步,原因在於情緒的出現本身在當下是極難控制的,在短期內也很難事前預防它們出現。當然,要就這樣多走一步可不是甚麼容易的事,所以也無需強制自己這樣做。
Thumbnail
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不必因為對方生氣就去討好。
人的情緒大略可分成喜怒哀懼憫。基本上,我的想法是人的一切行事動力,都是為解決自己的情緒反應而來,而人為了應付情緒產生的反應,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外在行為,一連串的行為累積,就是我們的人格表現。 情緒,而非理性,是帶動我們一切行為的動力,理性只是要滿足或解決情緒反應的必需工具。
Thumbnail
你是否覺得自己總是在人際關係中不斷付出,將別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前面,逐漸覺得內心枯乾,最後仍然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得不到期待的回報呢?瞭解自我犧牲的真相,誠實面對內在動機,才能建立真實與有安全感的人際關係。在人際交流中,用真實的愛和付出,進入穩定連結的關係。
只要自己產生意念或與人意念頻率交涉,都會產生能量碰撞及波動,而波動即是創造業力的基礎。 當我發出一個慈悲心想幫助他人,我自己以及被我協助的人是否也會產生多種情緒意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