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次級傷害

更新於 2023/01/2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ake4462: 「次級傷害」?!第一次看見這個名詞,感覺好新奇,之後有時候來仔細搜尋看看! 遇上這種事我真的很無奈,網購多年第一次被人黑單(還要是因為這種原因 )真的非常認同sake的話,不回嗆就被人單方面攻擊了

生氣好多時候是沒有情緒病

可能事實證明,會生氣,發脾氣的人多數沒有情緒病, 最多別人有情緒病而已。 一個燒水壺會響,至少不會爆炸。不妨試試,大家互相傷害,會不會體諒他人其實是最不體諒自己?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1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40段匿名的對話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會員
8內容數
40段匿名的對話,40段匿名的故事,藏着多少你和我。 可以公開的社交媒體已經公開了,未曾公開的又是什麼? 這本書可能是一本遊記,收錄了和旅人的對話內容, 大約40段對話,完整對話在噗浪偷偷說。如果對於這些內容有興趣的話,在這本書會有內容的整理,部分內容會添加一些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濤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65%以上的痛苦都是來自人際關係 或者一切的痛苦都是來自人際關係,如果我們去到荒島只有生存問題沒有人際關係的問題。人際關係的問題好像佔了我們人生大約65%以上。 為什麼人際關係出現問題,可能因為我們承接了他人的情緒或者問題。一種叫做二級傷害或者叫次級傷害。 原生傷害就是他人的情
因為悲傷才遇見自已 可能悲傷才會遇見自已,通常快樂不會問為什麼。可能悲傷是一段和自己相遇的旅程。 可能悲傷是得不到社會的期望,得不到社會的反射之後,自己又是誰。 如果展開了這段探索的旅程,可能得到其他東西?可能對於社會的認同就只是社會的認同沒有這麼重要了 這裏會收錄大約42段與旅人們的對話,對話
sake4462: 「次級傷害」?!第一次看見這個名詞,感覺好新奇,之後有時候來仔細搜尋看看! 遇上這種事我真的很無奈,網購多年第一次被人黑單(還要是因為這種原因 )真的非常認同sake的話,不回嗆就被人單方面攻擊了 pig3064: 好像是這麼一回事……也許是我盡量注重別人的感受的緣故,所以我有時
1. 旅人留言 2. 前言 3. 和他人相處   3.1. 人際關係   3.2. 次級傷害   3.3. 情緒赤字   3.4. 考慮自已的感受   3.5. 上層     3.5.1. 面對上層還有人際關係?     3.5.2. 對權力害怕又服從   3.6. 戀愛     3.6.1. 單身
有65%以上的痛苦都是來自人際關係 或者一切的痛苦都是來自人際關係,如果我們去到荒島只有生存問題沒有人際關係的問題。人際關係的問題好像佔了我們人生大約65%以上。 為什麼人際關係出現問題,可能因為我們承接了他人的情緒或者問題。一種叫做二級傷害或者叫次級傷害。 原生傷害就是他人的情
因為悲傷才遇見自已 可能悲傷才會遇見自已,通常快樂不會問為什麼。可能悲傷是一段和自己相遇的旅程。 可能悲傷是得不到社會的期望,得不到社會的反射之後,自己又是誰。 如果展開了這段探索的旅程,可能得到其他東西?可能對於社會的認同就只是社會的認同沒有這麼重要了 這裏會收錄大約42段與旅人們的對話,對話
sake4462: 「次級傷害」?!第一次看見這個名詞,感覺好新奇,之後有時候來仔細搜尋看看! 遇上這種事我真的很無奈,網購多年第一次被人黑單(還要是因為這種原因 )真的非常認同sake的話,不回嗆就被人單方面攻擊了 pig3064: 好像是這麼一回事……也許是我盡量注重別人的感受的緣故,所以我有時
1. 旅人留言 2. 前言 3. 和他人相處   3.1. 人際關係   3.2. 次級傷害   3.3. 情緒赤字   3.4. 考慮自已的感受   3.5. 上層     3.5.1. 面對上層還有人際關係?     3.5.2. 對權力害怕又服從   3.6. 戀愛     3.6.1. 單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盡可能別替別人「如何看待和處理他們自身的情緒」負責,因為這極易變為妄圖控制對方的反應而不自知。但盡量為「自己的直接言行成為別人情緒的表面成因」多走一步,原因在於情緒的出現本身在當下是極難控制的,在短期內也很難事前預防它們出現。當然,要就這樣多走一步可不是甚麼容易的事,所以也無需強制自己這樣做。
面對不快負面情緒,通常我會自己忍受排解,不會無端去遷怒他人,不會想找人訴苦抱怨,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人。 自己已經累積很多煩悶事了,不想還要吸收他人的 當有人找我抱怨訴苦時,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啊!都是成熟懂事的成人了不是嗎?我心裡都會這麼想著。 抱怨訴苦也是在說他人壞話,我會盡力不要成為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我以前特別討厭生氣,只要看到不喜歡的人都會退避三舍,能不要交流就不要交流,最好連她的聲音都不要聽到,直接完全把她杜絕開來。我只要跟別人一結下心結就很難再解開,因為生氣的感覺對我來說就像毀了一天。就像大家都說平常最安靜的人生氣是最可怕的,我以前真的只有生氣到爆發出來跟不生氣到快爆發這兩種情況。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在不同的情境下,這個所謂的「攻擊」會有不同的意義存在。 有時是對方真的有惡意,對方可能是被我的某些行為、言語刺激,才來攻擊我。如果對這個類型的說明感興趣,可見我之前的文章:理解對方其實跟同不同情、原不原諒沒有關係。 但有時是對方完全無心、只是隨意地評論一句,或者做了一件他...
Thumbnail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曾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書中說這樣的思考與念頭,引發心中不安、憤怒的情緒,交互影響下,進而形成「情緒化思考」,讓自己困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跳脫。但相對來說,只要改變思考方式,也就可以改變情緒的生成。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盡可能別替別人「如何看待和處理他們自身的情緒」負責,因為這極易變為妄圖控制對方的反應而不自知。但盡量為「自己的直接言行成為別人情緒的表面成因」多走一步,原因在於情緒的出現本身在當下是極難控制的,在短期內也很難事前預防它們出現。當然,要就這樣多走一步可不是甚麼容易的事,所以也無需強制自己這樣做。
面對不快負面情緒,通常我會自己忍受排解,不會無端去遷怒他人,不會想找人訴苦抱怨,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人。 自己已經累積很多煩悶事了,不想還要吸收他人的 當有人找我抱怨訴苦時,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啊!都是成熟懂事的成人了不是嗎?我心裡都會這麼想著。 抱怨訴苦也是在說他人壞話,我會盡力不要成為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我以前特別討厭生氣,只要看到不喜歡的人都會退避三舍,能不要交流就不要交流,最好連她的聲音都不要聽到,直接完全把她杜絕開來。我只要跟別人一結下心結就很難再解開,因為生氣的感覺對我來說就像毀了一天。就像大家都說平常最安靜的人生氣是最可怕的,我以前真的只有生氣到爆發出來跟不生氣到快爆發這兩種情況。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在不同的情境下,這個所謂的「攻擊」會有不同的意義存在。 有時是對方真的有惡意,對方可能是被我的某些行為、言語刺激,才來攻擊我。如果對這個類型的說明感興趣,可見我之前的文章:理解對方其實跟同不同情、原不原諒沒有關係。 但有時是對方完全無心、只是隨意地評論一句,或者做了一件他...
Thumbnail
"他有生氣的權利,你有不接受的權利" 焦點回到自己身上,自己為何生氣?自己為何在意?自己為何難過?答案或能水落石出,自我覺察,讓這些情緒和雜念通過,得到釋放的管道,不是強迫自己放下,勉強是不會幸福的。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在跟別人互動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曾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書中說這樣的思考與念頭,引發心中不安、憤怒的情緒,交互影響下,進而形成「情緒化思考」,讓自己困在負面情緒中無法跳脫。但相對來說,只要改變思考方式,也就可以改變情緒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