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其實你不是吃太多熱量而是吃太多分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現在跟別人聊起「怎麼瘦下來的」,就像有些人問起怎麼很自律的工作、寫文、運動,都教我難以歸納出一個「正確的」規則。說起減重,我不是今年瘦下來才「真的在減重」,我從二十九歲父親過世時瘦到我剛畢業的體重,再一路沒有減緩的胖了將近二十公斤,我都笑稱我從畢業後一年增加一公斤到差點破百,但事實上我是在短短的幾年裡增加了十幾公斤,卻再回不去從小還算標準的體態(大概178cm/72~76kg左右。)

年過三十後才真正知道什麼叫作「胖」,所有的衣褲要穿上身,合身的圈出一身肉,不合身的遮去了晃動的脂肪,但看起來就是整個人大了一號。對於一個沒有胖超過80kg的人來說,短短幾年裡看著體重計上的數字快要站上三位數,其實是驚慌的,尤其是後來在大量的運動裡仍不見數值的減少,沮喪是會有的,還四處尋找身上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使得代謝亂七八糟的?

(大量運動:我應該是我認識的人裡,運動量算大的,像是每天游泳一千公尺,或是騎單車二十公里,有時還兩鐵同一天進行。)

我找不出體重飆升的原因,但很確定的是從北部搬回家住後。

有一種餓是「媽媽覺得你餓」,這一點都不假。倒不是說「是媽媽害你胖的」,很可能是我們對於「食物」的攝取,停留在「一定要吃得很豐盛」或是「要吃得很多」「吃回本」的觀念裡,以致於我們從外食到家中的食物都超出了一個人平均一天需要攝取的分量;加上我在人群裡所扮演的角色,都是那種「今天不剩食」「別人不剩飯」的存在,且我不挑食的飲食習慣,吃下了「我以外」別人沒有吃完的、母親煮太多的、不想留隔夜的食物,而不自知。

我忘記我什麼時候開始有意識的在「買便當」的時候,請店家幫忙我減少主菜以外的飯菜分量;去買速食時,我本來慣性的會點套餐再加點其他的小東西,後來試著只單點,真的很想吃其他的就隔幾天、隔幾週再去吃不同的,而不要「一次全部買齊,然後吃完!」(丹丹漢堡我從前的點法是:套餐,通常是炸雞,加大熱狗、糯米糕/麥當勞則是套餐薯條、可樂加大,另加四塊麥克雞塊或濃湯!)

由於我外食的機率不高(大概一個月不到五次吧!含早餐我都是自己做)那麼就得回到家裡去尋找出「到底什麼東西吃了太多了?」沒意外的,當然是有零食這事,這改天再聊,寫寫我現在和以前吃什麼、減少吃什麼。

回到家裡還是需要說說餐桌上的食物,與其去斤斤計較「熱量」,不如先好好檢視「分量」!這件事在「一個人煮飯時」格外明顯,因為所有的食材包裝除了傳統市場比較多裸賣的以外,絕大多數的包裝都是給「小家庭」(三、四人以上)或是大賣場賣那種「家住得很偏遠一次賣齊」的大包裝。

為了避免「打開了就不好存放」或是有那種「打開了就是要吃完」的想法,經常容易把「明明可以吃很多餐」的食材,一次煮完。(火鍋料、冬至湯圓,都是這種概念!商業操作模式就是如此。)

一個人煮飯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些東西根本不是一次能吃完的量!連同母親餐桌上的料理內容通通都是too much,只要不是裸賣的而由店家包好、束好的分量,其實在烹煮時都要考慮到「這一整餐是不是要煮那麼多?」兩菜一肉一湯,全都是「要吃兩餐才能吃完」的量,卻讓餐桌前的人在一餐就吃完。

母親約莫也是感受到我真的逐步減去了重量,開始在晚餐的餐桌上減少了許多會「變胖」的料理方式,加上我「再也不吃」剩下來的所有食物,有節制的提醒自己「欸不需要吃完」,也帶動了母親變更她的料理內容,原本餐桌上的「大盤子」也慢慢變成小盤子;原來我喜歡吃什麼,母親就會加倍的、重複的一直煮那些我喜歡吃但也許會很胖的東西,也慢慢的提醒她:「欸,不要常煮」或「不用煮那麼多」;而原來老一輩的餐桌上經常出現的醃漬物、加工品,也慢慢地減少出現的次數。

(昨天晚上的餐桌上是:洋蔥炒豬肉、紅黃椒炒杏鮑菇、紅白蘿蔔丸子湯。最不健康的應該就那個丸子而已。)

最近天冷,我經常想煮熱食來吃,或是也經常想吃鍋物,在什麼都想吃什麼都買的形況下,要「不胖」真的有點難,除了「減量」以外,別無他法

減重你可以什麼都吃,但不要過量,很多時候也許不是真的「吃了好多熱量太多的東西」而是「真的吃了很多你以為熱量不多但分量過多的東西!

下回試試,從買便當開始先減「飯」量(請店家添三分之一就好),吃鍋時減少「加工品」的量(各種餃只吃一顆),速食不要點套餐,點要吃的就好。

如果你是家裡掌廚的那個,可以變更一下作飯的習慣:餐桌上的食物可以「多樣」但不要「多量」,買回來的食材可以「分幾次煮」(太多次不新鮮就分兩次)不要「多樣」又「多量」,真心的會變成「有一種胖是作飯的人害你胖!」(另一種是,跟你一起吃飯的人害你胖)

其他的時候,所有的食物都以「1」為單位。分量本來就是「1」的可以再減半,例如:泡麵一次不要吃一包、一包零食可以分兩到三次吃⋯⋯,不要「吃到飽」「吃到死」!你就會瘦了~

P.S
最近給母親的指令是:「三菜一湯裡只能有一項能出現動物!」

題外話:「分」量的「分」是沒有人字邊的,就像身分證一樣,沒有人字旁。

圖:20221222早餐,半包無調味的韓式泡麵加了很多新鮮的食材!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50 字、5 則留言,僅發佈於線線的生活日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3/01/04
妳以前的食量真大,丹丹漢堡那套餐,我鐵定是吃不下的。不過,也很佩服妳為減重所做的努力,無論是吃食的減量或運動。
換日線-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1/07
哈哈哈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18.4K會員
896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16
一個人要作飯,菜的保存真的是件麻煩的事,如果有三個人一起吃,就可以換不同的菜色!對我來說又算是一種新的「遊戲」了!母親不懂作飯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娛樂啊!即使我一天之中流最多汗的時候是站在瓦斯爐前,滿臉油煙都讓我瞬間覺得自己的臉會老化得再加速,我還是覺得在那裡切切炒炒很有趣!
Thumbnail
2024/08/16
一個人要作飯,菜的保存真的是件麻煩的事,如果有三個人一起吃,就可以換不同的菜色!對我來說又算是一種新的「遊戲」了!母親不懂作飯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娛樂啊!即使我一天之中流最多汗的時候是站在瓦斯爐前,滿臉油煙都讓我瞬間覺得自己的臉會老化得再加速,我還是覺得在那裡切切炒炒很有趣!
Thumbnail
2023/03/17
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調味,從別人的料理裡找出同樣的邏輯,什麼樣的步驟會呈現什麼樣的結果?什麼樣的食材組合會帶出什麼味道?只要動手作,就能發現其中的奧妙,有時還會變化出不同的、意想不到的料理!
Thumbnail
2023/03/17
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調味,從別人的料理裡找出同樣的邏輯,什麼樣的步驟會呈現什麼樣的結果?什麼樣的食材組合會帶出什麼味道?只要動手作,就能發現其中的奧妙,有時還會變化出不同的、意想不到的料理!
Thumbnail
2023/02/04
聽說「每天貼運動照片」可以激勵別人一起運動(才怪,不運動的人就是不運動。)但若你看別人運動會想運動的話,可以追蹤我的Facebook(沒事按個讚XD)我的目標是我要記錄一整年,每天一張照片弄起來應該很壯觀。
Thumbnail
2023/02/04
聽說「每天貼運動照片」可以激勵別人一起運動(才怪,不運動的人就是不運動。)但若你看別人運動會想運動的話,可以追蹤我的Facebook(沒事按個讚XD)我的目標是我要記錄一整年,每天一張照片弄起來應該很壯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減重你可以什麼都吃,但不要過量,很多時候也許不是真的「吃了好多熱量太多的東西」而是「真的吃了很多你以為熱量不多但分量過多的東西!」
Thumbnail
減重你可以什麼都吃,但不要過量,很多時候也許不是真的「吃了好多熱量太多的東西」而是「真的吃了很多你以為熱量不多但分量過多的東西!」
Thumbnail
原則上就是「吃夠了就好」,可以「吃飽」但不要「吃撐」,偶爾可以「吃撐」但不要一天三餐都吃到撐; 「什麼東西都可以吃」,但明知道會胖的東西,不要經常出現在飲食的組合裡,其他的日子就吃「本來就需要吃的正餐」。
Thumbnail
原則上就是「吃夠了就好」,可以「吃飽」但不要「吃撐」,偶爾可以「吃撐」但不要一天三餐都吃到撐; 「什麼東西都可以吃」,但明知道會胖的東西,不要經常出現在飲食的組合裡,其他的日子就吃「本來就需要吃的正餐」。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句話:「你吃什麼就成為什麼」 不論是我們吸收的資訊還是攝取的飲食,每個抉擇都組成了自己,最後,我想重申減肥不易,需要的不該只有意志力,還有對食物的理解、情緒壓力的控制,要改變的是我們對我們的飲食有新的認識,以及發自內心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該追求的不是短期的效果,而是長期的健康。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句話:「你吃什麼就成為什麼」 不論是我們吸收的資訊還是攝取的飲食,每個抉擇都組成了自己,最後,我想重申減肥不易,需要的不該只有意志力,還有對食物的理解、情緒壓力的控制,要改變的是我們對我們的飲食有新的認識,以及發自內心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該追求的不是短期的效果,而是長期的健康。
Thumbnail
喝水會胖,但尿尿可以少掉300g左右;睡覺多的話可以少500g;洗澡多的話也會有300g。睡覺前的體重會比起床多。而運動或是飲食的變化,不會在「隔天」就會看到,要延後2~3天才會有變化,另外「吃多了」的確會突然增加比較多,偶爾吃多了只要維持一定量的熱量消耗,它也會在幾天後減少,不要太容易沮喪就不持續
Thumbnail
喝水會胖,但尿尿可以少掉300g左右;睡覺多的話可以少500g;洗澡多的話也會有300g。睡覺前的體重會比起床多。而運動或是飲食的變化,不會在「隔天」就會看到,要延後2~3天才會有變化,另外「吃多了」的確會突然增加比較多,偶爾吃多了只要維持一定量的熱量消耗,它也會在幾天後減少,不要太容易沮喪就不持續
Thumbnail
停止防體脂肪,不要過度害怕體脂,雖然不願意,但還是要跟它當好朋友、和平共處喔(手比愛心)
Thumbnail
停止防體脂肪,不要過度害怕體脂,雖然不願意,但還是要跟它當好朋友、和平共處喔(手比愛心)
Thumbnail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管好自己的嘴巴!』,餐餐七分飽,在搭配運動,我想慢慢會有成果的。
Thumbnail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管好自己的嘴巴!』,餐餐七分飽,在搭配運動,我想慢慢會有成果的。
Thumbnail
我最後一次看見我的鎖骨是在我國小一年級的時候,那時體弱多病,家人費了很多心力幫我吃中藥進補、煮很多好吃的菜,讓我的健康狀況在兩年的時間內迅速提升,但我也就此開啟了橫向發展的人生...... 減肥對我來說是人生的課題,對我的家人來說則是飯桌上少不了的話題。小到吃餅乾大到吃年夜飯,我手上拿著的食物,都逃
Thumbnail
我最後一次看見我的鎖骨是在我國小一年級的時候,那時體弱多病,家人費了很多心力幫我吃中藥進補、煮很多好吃的菜,讓我的健康狀況在兩年的時間內迅速提升,但我也就此開啟了橫向發展的人生...... 減肥對我來說是人生的課題,對我的家人來說則是飯桌上少不了的話題。小到吃餅乾大到吃年夜飯,我手上拿著的食物,都逃
Thumbnail
小時候胖,真的就是胖!  從我有記憶以來,我就一直是個胖子,從小胖子一路變成大胖子,但前半段時期我從沒想過要減肥,一方面是當時的我不覺得自己需要改變,以為大量的運動本來就需要補充大量的體力,但當時的我不懂,雖然都是肌肉,可是雞胸肉和炸雞排所攝取到的養分和熱量是截然不同的。 本人的腳至今還是長這樣
Thumbnail
小時候胖,真的就是胖!  從我有記憶以來,我就一直是個胖子,從小胖子一路變成大胖子,但前半段時期我從沒想過要減肥,一方面是當時的我不覺得自己需要改變,以為大量的運動本來就需要補充大量的體力,但當時的我不懂,雖然都是肌肉,可是雞胸肉和炸雞排所攝取到的養分和熱量是截然不同的。 本人的腳至今還是長這樣
Thumbnail
在幾年前,我的體重是一直降不下來的。 即便一直努力少吃飯、努力運動,體重計上的數字仍然不變,為此感到焦慮。多次自我懷疑後就是自暴自棄開始亂吃,甚至憤世嫉俗的批評現在的審美觀。之後看到體重計上的數字、家人的不斷數落、體檢報告的脂肪肝警告後,才又滿懷罪惡感、灰頭土臉的繼續少吃飯和做著又累又沒效的運動,多
Thumbnail
在幾年前,我的體重是一直降不下來的。 即便一直努力少吃飯、努力運動,體重計上的數字仍然不變,為此感到焦慮。多次自我懷疑後就是自暴自棄開始亂吃,甚至憤世嫉俗的批評現在的審美觀。之後看到體重計上的數字、家人的不斷數落、體檢報告的脂肪肝警告後,才又滿懷罪惡感、灰頭土臉的繼續少吃飯和做著又累又沒效的運動,多
Thumbnail
過去我是一個很愛吃美食的人。 也進了一家公司,他的工作壓力非常大,點心特別多,零嘴也特別多,而壓力大的我就會一直吃、一直吃。 因此體重也不斷地直線上升,身材也就走樣了。 我也覺得不可以再這樣下去了! 於是乎開始試驗了很多的方法,包含吃藥、吃酵素、自己埋頭苦幹的運動……但試沒多久,也就覺得實在太累了,
Thumbnail
過去我是一個很愛吃美食的人。 也進了一家公司,他的工作壓力非常大,點心特別多,零嘴也特別多,而壓力大的我就會一直吃、一直吃。 因此體重也不斷地直線上升,身材也就走樣了。 我也覺得不可以再這樣下去了! 於是乎開始試驗了很多的方法,包含吃藥、吃酵素、自己埋頭苦幹的運動……但試沒多久,也就覺得實在太累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