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克拉拉與太陽》:人工智慧再發達,也無法真正取代某個人

2023/01/0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網路

石黑一雄《克拉拉與太陽》中,克拉拉是被稱為「愛芙」的人工智慧,以太陽能作為能量來源,主要功能是成為人類的家人和朋友。克拉拉不同於其他愛芙,她顯然「感性」許多,擁有出色的觀察力和好奇心,這大概就是她被「新家人」選中的原因。
女孩裘西和她的母親買走克拉拉。而裘西體質孱弱,不時遊走在死亡邊緣。家人和青梅竹馬瑞克雖然深愛著她,但她可能病故的陰影隨時籠罩著他們。
母親買回克拉拉,表面上是為裘西找玩伴,實際上是在計畫,萬一裘西不幸離世,人工智慧也許能完全取代並延續裘西的生命;克拉拉在那之前,得盡其所能地模仿她,以成為裘西生命的延續。

人工智慧再發達也無法取代某個人

「你所說的心,」我說:「或許是探究裘西時最困難的部分。它就像是一棟有許多房間的屋子。即便如此,一個忠實的愛芙,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她會走遍每個房間,一間間仔細探究它們,直到它們變成她自己的房間。」(頁249~250)

克拉拉宣稱,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她就能走遍裘西心中每個房間,直到它們完全屬於她,她完全成為裘西。但是,石黑一雄最後設計了這樣的結局──裘西大病初癒,甚至為了追求理想的人生,與瑞克和平分手,成為自己生命真正的主人,而克拉拉則被送到愛芙回收廠。
或許,作者正欲透過裘西父親之口,道出此事的關鍵:
「可是現在我相信他找錯了地方。的確有個很特別的東西,可是不在裘西心裡,而是在所有愛她的人心裡。」(頁338)

裘西之所以為裘西,不在於科技能否完全複製人類意識,而是每個愛她的人使她如此與眾不同,世上僅此一人。人工智慧再發達,也無法真正取代某個人,因為人無法光憑己力形塑「自我」,而機器無法模仿奠定「自我」的整個世界。

小說與現實的的階級差異

此外,我也注意到不少細節,尤其是小說中的階級差異。

裘西和瑞克雖是交情甚篤的兩小無猜,兩人間的矛盾卻難以避免,且多數與自身的社會階級有關。裘西來自富裕家庭,享有昂貴的愛芙、舒適的大房子、線上課程和上流階級聚會,反觀瑞克不但相對缺乏學習資源,到了富家子弟的聚會還被「另眼看待」。而克拉拉待在櫥窗時,也曾注意到幾名孩子不時以微妙的神情打量自己,經理向她說明,這是一家特別的商店,對某些孩子來說,愛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由此反思現實生活,人工智慧是否有助於讓這個社會和世界變得更平等,抑或恰恰相反?雖然人工智慧可能有助於降低生產成本,提供人人負擔得起的商品,不過它加劇不平等和歧視的可能性卻更高。
原因之一是,生產更便宜商品的同時,勢必有人類的工作被機器取代,而他們往往是藍領階級,境遇原本期望獲得改善的一群人反而更加無力。
再來,我們如今生活在不公平與歧視尚存的社會中,這些制度和人類活動等數據將被人工智慧蒐集利用,形成其系統的一部分,這些歧視會被複製而非被改善。《克拉拉與太陽》中,也反映出這個現象,客觀性能優於克拉拉的B3型機器人甚至學會排擠舊型愛芙……。
面對科技、社會、人倫的種種難題,我們該如何因應?
《克拉拉與太陽》和相關資料幫助我形成對人工智慧的初步看法:人工智慧與人類存亡並不是非黑即白的問題,目前沒有人可以準確地預測未來,卻可以針對現有觀察和未來展望,設法將人類文明導向更理想的道路,前提是善用科技帶來的益處,並排除潛在的風險。
跟科技發展同等重要的是,人類也必須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學會更周全地思考事物,並堅定地守護和維繫人類價值,否則我們打造出來的東西不可能自動符合期望。

小說敘述手法:人工智慧回憶錄


最後,我對這本小說的敘述手法有如下理解:
克拉拉雖非人類,但她的「性格特質」使她作為小說第一人稱,回憶並倒敘她與人類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格外令人動容;人工智慧如何理解人類社會複雜的運作,還有那些妙不可言的人際關係,以及人們的「說變就變」,是這本小說最耐人尋味之處。
不過,弔詭的是,作者讓一具等待報廢的人工智慧(克拉拉的結局)回憶並交代這段往事,不只意味著敘述者觀點的不可靠,也是時序的不可靠;克拉拉的追憶縱使再鉅細靡遺,其情感再怎麼「深刻無私」,也無法等同於真相與真實,以及人類的思考與感受。
或許,這般安排早已預示作者的立場:人工智慧只能模仿,卻永遠無法取代人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1會員
10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