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臉書上的名人學習(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接續上一篇文章,固然,別人可以嘴一句說:

你哪些破事,我一點都不想要知道!

輕輕鬆鬆就把好不容易收集來的題材批評得體無完膚。但是,這些題材都是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是值得被寫下來的。難道一定要像是名人相關題材,才值得被保存下來嗎?每個人都只能活一次,要活出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想辦法把自己的生活複製得跟名人一樣,那對自己而言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可能永遠也達不到那樣的境界。向每天發很多貼文的名人學習,是為了去學那種快速把題材轉化爲文章的能力。

換言之,題材可能還來不及沈澱下來,就要發文出去了。快速的化為文字,然後張貼上去,這並不需要有著多豐富的生活才能做到,而是只要有快速捕捉題材,然後發文的能力就可以。就算是交代三餐吃什麼或是看了什麼影片內容都可以,化為文字的結果會是如何呢?自己也想要知道吧!聽到淡如姐在PODCAST提及記憶的其中一項方法是用自己的聲音來幫助記憶。例如學生認為文言文很難而背不起來,就自己朗讀一遍並錄音,然後反覆播放多聽幾遍就可以記起來了,自己總是會喜歡自己的聲音的。而淡如姐自己也用這樣的方法來記憶長達數萬字的外文翻譯版本的劇本,也獲得了很好的成效。

那麼,用自己的聲音幫助記憶很有效,自己寫的文字也有不錯的功用吧!快速的輸出文字,然後快速比對後發貼文,這樣的過程比寫一般文章還要快速,這強迫自己快速的表達出意見,可能在一邊寫時就要有個結論出來才行。固然這對於複雜事物沒有辦法一次就得出有用的結論,但至少也做了初步的思考。例如忽然要找十家吃到飽餐廳,從中選出一家適合長輩的,那這無法馬上就做出結論,但至少可以先找一家分析起,或許分析到第五家時就會有心得產生,不會腦袋一片空白。

能夠快速得出初步結論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化繁為簡,簡單用幾句話說明,這些馬上就能派上用場而成為即戰力。要長篇大論之前,先參考這些自己當初所寫的文字,或許有些就能成為自己正式文章的材料。就像以前準備研究所時,會去閱讀出題教授的文章,或許教授就是從這些文章中去尋找出題靈感。也正如小說家鬱兔所說的大意為:現在小說家的自己,是由過去一點一滴的累積起來的,不是忽然就變成小說家的。平時就積極的累積自己的文字並且強迫發表,這些文字就不會是躺在草稿匣不見天日,不知何時才會派上用場。月光覺得,除了大量累積文字之外,也要像名人一樣大量發表,縱然效果可說是天差地遠,但那樣也沒關係,只要能訓練自己能夠快速的表達出簡短意見就行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深邃月光的心想事成許願宇宙
4.4K會員
2.0K內容數
心想事成需要持續不斷的實踐與練習,無論多麼普通平凡抑或是多麼無邊無際的願望,都可以化為文字,持續的增強吸引力法則的力量。
2025/04/30
 接續上一篇文章,同一檔個股,在開盤到收盤之間,會呈現各種不同面相,在不同時間去看,可能會出現能夠入場的機會。如果該檔標的夠強勢,拉回反而可以是買點,例如A標的漲到每股190元後,就在高檔區189元到187元之間來回盤整,一直無法過前高。後來一個拉回,股價下跌到185元,如果在此時入場
Thumbnail
2025/04/30
 接續上一篇文章,同一檔個股,在開盤到收盤之間,會呈現各種不同面相,在不同時間去看,可能會出現能夠入場的機會。如果該檔標的夠強勢,拉回反而可以是買點,例如A標的漲到每股190元後,就在高檔區189元到187元之間來回盤整,一直無法過前高。後來一個拉回,股價下跌到185元,如果在此時入場
Thumbnail
2025/04/29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隨時都要準備好安全離場的劇本,會有以下三種思考方向: 第一種,股價持續上揚,劇情往自己希望的方向走,到達自己的目標價獲利了結,這是最好的劇本。不過要注意的是,一次兩次可以順利獲利了結,不代表再來幾次都行,要注意別讓自己累積的獲利被吃掉了。看錯是很正常的,但如
Thumbnail
2025/04/29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隨時都要準備好安全離場的劇本,會有以下三種思考方向: 第一種,股價持續上揚,劇情往自己希望的方向走,到達自己的目標價獲利了結,這是最好的劇本。不過要注意的是,一次兩次可以順利獲利了結,不代表再來幾次都行,要注意別讓自己累積的獲利被吃掉了。看錯是很正常的,但如
Thumbnail
2025/04/28
  在思考當沖進場點位這件事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好像掌握了些什麼,但這也是增加了勝率而已,當然還是可以更加精進的。就像月光在追求維持標準體重的過程中,雖然陸續使用一些有用的方式,但總是無法突破瓶頸,那就要持續嘗試新的方法,以衝破自身極限。而在月光操作當沖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獲利的標的沒有被特別
Thumbnail
2025/04/28
  在思考當沖進場點位這件事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好像掌握了些什麼,但這也是增加了勝率而已,當然還是可以更加精進的。就像月光在追求維持標準體重的過程中,雖然陸續使用一些有用的方式,但總是無法突破瓶頸,那就要持續嘗試新的方法,以衝破自身極限。而在月光操作當沖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獲利的標的沒有被特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固然,別人可以嘴一句說: 你哪些破事,我一點都不想要知道! 輕輕鬆鬆就把好不容易收集來的題材批評得體無完膚。但是,這些題材都是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是值得被寫下來的。難道一定要像是名人相關題材,才值得被保存下來嗎?每個人都只能活一次,要活出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想辦法把自己的生活複製得跟名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固然,別人可以嘴一句說: 你哪些破事,我一點都不想要知道! 輕輕鬆鬆就把好不容易收集來的題材批評得體無完膚。但是,這些題材都是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是值得被寫下來的。難道一定要像是名人相關題材,才值得被保存下來嗎?每個人都只能活一次,要活出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想辦法把自己的生活複製得跟名
Thumbnail
有什麼事情其實很小但我們很少面對的?大概就是「善待自己」。比方說,有沒有相信不用把自己全力付出去給社會,也能得到很好待遇的可能?有沒有真心的在一個時間內,坐下來好好和自己的心對話過幾次?是不是總讓焦慮感推著自己前進,累的時候也不知道好好休息。
Thumbnail
有什麼事情其實很小但我們很少面對的?大概就是「善待自己」。比方說,有沒有相信不用把自己全力付出去給社會,也能得到很好待遇的可能?有沒有真心的在一個時間內,坐下來好好和自己的心對話過幾次?是不是總讓焦慮感推著自己前進,累的時候也不知道好好休息。
Thumbnail
自我懷疑可以抹煞很多東西,想法、行動、善意等等,或是像這樣曾經很喜歡書寫的短文。雖然當時其實得到很多正面回饋和鼓勵,卻也莫名因為擔心他人眼光而停筆。
Thumbnail
自我懷疑可以抹煞很多東西,想法、行動、善意等等,或是像這樣曾經很喜歡書寫的短文。雖然當時其實得到很多正面回饋和鼓勵,卻也莫名因為擔心他人眼光而停筆。
Thumbnail
忘記是多久以前的事,總之,我其實很佩服那些可以每天寫日記,或是可以不斷地分享自己生活大小事的人。因為這一切,對我來說,都太困難了。 生活已經很忙的,有很多例行公事,能做完就已經了不起了。 還要一一記錄,那真的是饒了我吧! 而且,我覺得我的生活真的一點都不有趣。 雖然,我也說不出有趣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忘記是多久以前的事,總之,我其實很佩服那些可以每天寫日記,或是可以不斷地分享自己生活大小事的人。因為這一切,對我來說,都太困難了。 生活已經很忙的,有很多例行公事,能做完就已經了不起了。 還要一一記錄,那真的是饒了我吧! 而且,我覺得我的生活真的一點都不有趣。 雖然,我也說不出有趣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大部分的朋友和我聊到生涯決定的時候,95% 都會提到說:先找個穩定的工作,再來去發展自己想要的東西。很熟的朋友我會就會問他:你怎麼會覺得「到時候」就有體力去做這件事?這就是框架的一種。
Thumbnail
大部分的朋友和我聊到生涯決定的時候,95% 都會提到說:先找個穩定的工作,再來去發展自己想要的東西。很熟的朋友我會就會問他:你怎麼會覺得「到時候」就有體力去做這件事?這就是框架的一種。
Thumbnail
在我的講座,手機是可以允許的。因為我不覺得限制使用手機,和學生願意聽我多說兩句有絕對關係;我會很理想的把自己該準備的東西備好,也不會介意說學生聽與不聽有什麼損失,我只會認為吸收有用與否在於他們,不在於我。
Thumbnail
在我的講座,手機是可以允許的。因為我不覺得限制使用手機,和學生願意聽我多說兩句有絕對關係;我會很理想的把自己該準備的東西備好,也不會介意說學生聽與不聽有什麼損失,我只會認為吸收有用與否在於他們,不在於我。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講許多話,也在網路上留下許多文字,想要對人們有正面的影響,也不必刻意說什麼長篇大論,那些會讓人聽進心崁,改變他人想法的文字,都是抱著真心和善意。看清自己的語言或是文字,其實是很有力量的,那麼,在開口或是書寫之前,或許可以收起尖銳,增添一些柔軟,會發現,週遭的人因為你而漸漸改變。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講許多話,也在網路上留下許多文字,想要對人們有正面的影響,也不必刻意說什麼長篇大論,那些會讓人聽進心崁,改變他人想法的文字,都是抱著真心和善意。看清自己的語言或是文字,其實是很有力量的,那麼,在開口或是書寫之前,或許可以收起尖銳,增添一些柔軟,會發現,週遭的人因為你而漸漸改變。
Thumbnail
直到現在我依然發自真心的認為:那些不斷在依靠想像,自己的歷程沒有經驗過的東西,就去灌輸別人說應該過上如何如何日子的人,實在是太失禮了。
Thumbnail
直到現在我依然發自真心的認為:那些不斷在依靠想像,自己的歷程沒有經驗過的東西,就去灌輸別人說應該過上如何如何日子的人,實在是太失禮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