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島阿學活動】自學人們的小尾牙 紀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圖一)活動宣傳照

(圖一)活動宣傳照

有人才剛踏入自主學習,也有人自學好長一段時間了,在 2023 年初,給在自學路上起起伏伏的自己一個小沈澱,和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年齡的自學人們在吃吃喝喝下,自在地聊聊感受、經驗吧!
(圖二)島島阿學-「自學人們的小尾牙」活動合影

(圖二)島島阿學-「自學人們的小尾牙」活動合影

2023年初,島島阿學舉辦了一場「自學人們的小尾牙」活動。當天活動以open space的方式進行,邀請來參與活動的人們自主發起議程來當分享者,當天聚集了來自各地,有高雄、彰化、桃園、台北…的自學生、教育工作者或是社會人士一同進行交流。分享與交流的內容有「從邏輯的角度看主觀與客觀的神奇世界」、「實驗教育的樣貌是什麼?」、「阿!所以素養、自主學習、跨領域的目的是什麼啦?教育現場的反思」以及「自主學習的重點是什麼?環境重要嗎?我在大學想了這些事⋯⋯」。

(圖三)大家一同圍桌討論議題

(圖三)大家一同圍桌討論議題

以下將以兩大議題-「大學之迷茫?」與「跨領域、自主學習到底要幹嘛?」為主軸來論述

大學之迷茫?

分享者芯瑜,目前就讀東海大學日文系的學生,前陣子的她正在思考著「要休學還是在大學找出屬於自己的空間?」

直到在系上選修一門「契約學習(Learning Contracts)」的課程,讓她找到屬於自己想做的事。

💡 契約學習(Learning Contracts):本課程的目的是學習如何自律學習。自律學習並不是被動記憶老師在教室内教授的内容,而是學生爲自己規劃學習目標、學習内容,自己評估學習成效。本課程要培養學生自律學習的能力,透過自學幫助自己進入下一個學習階段。 原則上由學生和老師一起商討學習計劃書,學生定期向扮演學習支援者角色的老師回報執行狀況(即契約學習),執行學習計劃的過程中,隨時依狀況調整目標和方法並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 自律學習並不是獨自學習,而是透過與他人、學習支援者、各種學習資源的交流,持續進行的學習方法。(節錄自東海大學課程計畫大綱

而她選擇製作一本雜誌,回顧大一到現在的學習歷程。

她分享製作歷程:「首先製作時要先有企畫書,再來就是文字或是排版的草稿,最後再慢慢拼上去,符合輸出的格式。」

在過程中,她遇到最大的困難是「時間管理」,尤其從收集素材開始,到真正動手已經過了半學期,其實時間是有點不足的。雖然心中還是想要往更好的方向走,不過作品還是要有完稿的那個截止期限,所以也告訴我們先求有,再來求得更好的心態。

再回到最前面原始的問題,從休學到不想休學,我們到底如何在大學中找出空間呢?

芯瑜也告訴我們,集結有意義的學習方式,並且訂一個目標去學習。像是做雜誌的過程中去練習日文的翻譯以及複習過去學過的插畫。

她也最後說到,之前覺得大學的上課課程很無聊,但是雖然表面上課程很無聊,不過進而了解發現是個假象。因為如果真的喜歡,不會因為限制而放棄,反而覺得自己可以去挑戰。

(圖四) 大家認真地聆聽與分享彼此的想法

(圖四) 大家認真地聆聽與分享彼此的想法

跨領域、自主學習到底要幹嘛?

分享者昱光高中時期是自學生,大學特殊選材上成大生科系,念了一學期之後,發現生科系無法學到比較實際的技術與技能,而同時發現自己在其他領域中也有興趣。因此,他也決定給自己一年探索的時間去自我探索。

而有三年自學的經驗的他,前陣子也以教育工作者的身份,進入高中職輔導自主學習課程。在與其他與會者討論後,他認為自主學習前需要大量探索,再去自己喜歡的領域發展,而在探索的過程中,也需要對話,釐清自己想要的目標,所以在輔導學生時常常發現學生不知道要如何做,而老師也不知道該怎麼做。(畢竟108課綱自主學習才剛實施,還沒有到很成熟與熟練)

接著他也提問「到底跨領域的用意在哪?以及自主學習的用意在哪?」

對筆者來說,跨領域不要為了跨領域而去跨領域,而是你在學習某一知識,或是做專案、專題的過程中,發現遇到問題或是想要更精進的時候,在進行跨領域。不要一剛開始學習,甚麼事情都跨,到最後就會變成一臉茫然了。用之前學習家小羊曾說過:「從自身感興趣的議題出發,你在乎什麼議題,要解決那類問題?從中下手找到未來的方向」,而自主學習的用意也是為了未來工作需要的是許多面向的技能,而非以單一科系或是能力即可完成的。所以,對我來說先有自主學習的能力之後,你才能有跨領域學習的能力。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而也有夥伴說,跨領域需要在某個領域專精,才算跨領域,不然會變腳踏兩條船。此外,也有另一位參與者談到,「真實的世界與知識本身就是跨領域,領域本來一開始就是融合在一起,所以一開始就去學習劃分領域的事情是好的嗎?」,筆者很喜歡這個觀點,而此問題也十分值得我們再近一步探討。

而分享者認為,跨領域的能力其實是作為一個工具使用,如果不能當工具使用,是否就失去價值了呢?此外,目前有許多社會問題會影響教育體制,因此也許是教育體制與社會需要更以人為本的思考方式,例如依循小孩子的好奇心也是以人為本的一部分,而自主學習更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學習模式。最終,筆者認為自主學習與跨領域是一種密不可分的關係。畢竟當你學習某一領域的知識,絕非是單一領域可以直接運用的,像是自學網路行銷,不只要先了解相關的行銷背景與知識與網站分析外,更要了解消費者背後的行為與動機。

而最終,自主學習是面向未來還是解決現在的問題?

我認為是解決現況,並迎向未來,畢竟未來是未知的嘛!


此篇圖文以 CC BY-SA 3.0 台灣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授權。

(本篇Blog文章同時刊載於島島阿學Blog官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袋鼠Kangaroo's Blog
35會員
98內容數
哈囉!我是冠彰,大家都叫我袋鼠。 從高中開始到現在不斷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意識到教育、社會與全球是息息相關,然而有太多結構性問題讓我感到困擾與煩憂。未來將成為#社會助人教育NPO工作者,期待在教育、社會、以負責、毅力與省思的方式,讓自己成為「助人的永續人才」道路前進。
袋鼠Kangaroo's Blog的其他內容
2023/12/31
在我無意見看見網路上有人討論三模的國文寫作時,讓我特別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題目設計更是引人入勝。首題以一場關於失敗實驗的小遊戲為核心,讓我不禁反思,為何台灣的學生在全球範疇中展現最高的「害怕失敗」指數?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剖析。
Thumbnail
2023/12/31
在我無意見看見網路上有人討論三模的國文寫作時,讓我特別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題目設計更是引人入勝。首題以一場關於失敗實驗的小遊戲為核心,讓我不禁反思,為何台灣的學生在全球範疇中展現最高的「害怕失敗」指數?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剖析。
Thumbnail
2023/12/18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關於武敬凱的最新影片-「你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你窮。|階級複製, 富人思維」。而在各大臉書或是論壇當中,我時常看到這個社會時常說到「讀書」可以翻轉階級。但是,過去以往可以用讀書翻轉,但是面對未來變化莫測的世界,對於用讀書來翻轉階級已經是很困難了,不然你想想,大家都想翻轉階級,但是到底有
Thumbnail
2023/12/18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關於武敬凱的最新影片-「你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你窮。|階級複製, 富人思維」。而在各大臉書或是論壇當中,我時常看到這個社會時常說到「讀書」可以翻轉階級。但是,過去以往可以用讀書翻轉,但是面對未來變化莫測的世界,對於用讀書來翻轉階級已經是很困難了,不然你想想,大家都想翻轉階級,但是到底有
Thumbnail
2023/12/15
引言: 在台灣,教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儘管108課綱的實施意圖良好,但社會上普遍存在對其評價褒貶不一的聲音。這種評價的背後,是一系列教育體制和政策的問題。本文將以專業的態度,從政府教育目的、心態導向、升學競爭、差別待遇等角度深入探討,旨在促使對台灣教育體制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改革。 政府
Thumbnail
2023/12/15
引言: 在台灣,教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儘管108課綱的實施意圖良好,但社會上普遍存在對其評價褒貶不一的聲音。這種評價的背後,是一系列教育體制和政策的問題。本文將以專業的態度,從政府教育目的、心態導向、升學競爭、差別待遇等角度深入探討,旨在促使對台灣教育體制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改革。 政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島島阿學在2022年迎來兩週年,我們決定舉辦一場實體活動,不僅與長期以來以網友方式在運作島島阿學的團隊成員們見面,也希望能見到更多島友們!
Thumbnail
島島阿學在2022年迎來兩週年,我們決定舉辦一場實體活動,不僅與長期以來以網友方式在運作島島阿學的團隊成員們見面,也希望能見到更多島友們!
Thumbnail
有人才剛踏入自主學習,也有人自學好長一段時間了,在 2023 年初,給在自學路上起起伏伏的自己一個小沈澱,和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年齡的自學人們在吃吃喝喝下,自在地聊聊感受、經驗吧! 2023年初,島島阿學舉辦了一場「自學人們的小尾牙」活動。當天活動以open space的方式進行,邀請來參與活動的人們
Thumbnail
有人才剛踏入自主學習,也有人自學好長一段時間了,在 2023 年初,給在自學路上起起伏伏的自己一個小沈澱,和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年齡的自學人們在吃吃喝喝下,自在地聊聊感受、經驗吧! 2023年初,島島阿學舉辦了一場「自學人們的小尾牙」活動。當天活動以open space的方式進行,邀請來參與活動的人們
Thumbnail
這一屆升上高三的學生,受到疫情影響頗深,不論是學校課程與校外活動改為線上辦理。這讓兒子感到失落,原本預期可以參加實體的比賽也都改變模式,甚至直接取消。課業之外的社團活動或是營隊參與,都少了好多。青春的靈魂是熱情澎湃的,於是他藉由社群媒體instagram籌畫了一個活動。
Thumbnail
這一屆升上高三的學生,受到疫情影響頗深,不論是學校課程與校外活動改為線上辦理。這讓兒子感到失落,原本預期可以參加實體的比賽也都改變模式,甚至直接取消。課業之外的社團活動或是營隊參與,都少了好多。青春的靈魂是熱情澎湃的,於是他藉由社群媒體instagram籌畫了一個活動。
Thumbnail
企圖心與生活 持續挑戰與田野經驗 實踐的五個微行動
Thumbnail
企圖心與生活 持續挑戰與田野經驗 實踐的五個微行動
Thumbnail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裡,學生是一個受教者,也就是執行教育體制給予的學習方向與目標的人。在這個架構下,很多時候我們說的自主學習會變成是自律的執行學習目標的人,而這種學習目標根本上還是來自體制的安排。 因此線上學習如何真正做到以學習者為主體?要回應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做到有自覺地看到這種結構與角色。在許多人
Thumbnail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裡,學生是一個受教者,也就是執行教育體制給予的學習方向與目標的人。在這個架構下,很多時候我們說的自主學習會變成是自律的執行學習目標的人,而這種學習目標根本上還是來自體制的安排。 因此線上學習如何真正做到以學習者為主體?要回應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做到有自覺地看到這種結構與角色。在許多人
Thumbnail
題目取自徐志摩的詩作〈偶然〉,破瓜之前,我想為15及16歲的交會寫下一些東西,也許是很多尚無解答的困惑、也許是我目前的想法與方向。不過與一般作者的差別是,看這篇文章的人不是因為我的名氣和經歷而點進來,而只是因為我的文字。光是這一點,就讓我足夠開心與感謝。
Thumbnail
題目取自徐志摩的詩作〈偶然〉,破瓜之前,我想為15及16歲的交會寫下一些東西,也許是很多尚無解答的困惑、也許是我目前的想法與方向。不過與一般作者的差別是,看這篇文章的人不是因為我的名氣和經歷而點進來,而只是因為我的文字。光是這一點,就讓我足夠開心與感謝。
Thumbnail
好久沒有好好地坐下來寫東西,特別是自學的紀錄,倒也不是沒有發生甚麼可以寫的,比較多的時候是一種好像這樣也是一種自學的平常態沒甚麼,或者是說就算發生這樣的事,也可能跟自學沒有關係,所以有點不知道寫或不寫。不過,隨手記錄下來的短文,再重新審視後發現這段時間的自學,比起前一年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Thumbnail
好久沒有好好地坐下來寫東西,特別是自學的紀錄,倒也不是沒有發生甚麼可以寫的,比較多的時候是一種好像這樣也是一種自學的平常態沒甚麼,或者是說就算發生這樣的事,也可能跟自學沒有關係,所以有點不知道寫或不寫。不過,隨手記錄下來的短文,再重新審視後發現這段時間的自學,比起前一年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