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竟然會讓身體變好!!!經醫師研究證明,確實能改善體質。

2023/01/1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從懷孕到生產讓孕媽飽受長達十個月的不適,可能造成腰酸背痛、害喜、長妊娠紋、身材走樣、水腫等負面影響,常常會讓許多女性畏懼生小孩。但其實懷孕對於媽媽來說,好處是非常多的喔,奶糖爸媽這篇就來簡單介紹一下懷孕及生產的好處以及錯誤的謠言給各位參考。
https://kknews.cc/baby/jm3nnvp.html

1.性慾的變化

懷孕期間媽媽體內的賀爾蒙增加、骨盆腔充血、陰部充血等原因,可能造成性慾大幅增加,也更容易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潮】,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一定相同,建議先詢問醫師是否能夠性行為。
  • 孕期性行為注意事項
  1. 懷孕三個月內因著床還不太穩定,應盡量減少性行為。
  2. 行為動作需溫柔、姿勢以孕婦舒適為主。
  3. 要更注意孕婦的身體狀況,如有出血或身體不適應立即停止。
  4. 不可內射,因為精液含有前列腺液,可能造成宮縮引發早產。

2.減少經痛

經痛分為兩種,原發性經痛跟繼發性經痛,原發性經痛產後可能減少或改善經痛,但繼發性經痛因疾病引起,無法減少或改善經痛。
  • 原發性經痛
年輕女性排卵功用還不穩定,或是子宮的口徑較小,月經流通不順而有痛經的狀況,生過小孩的女性因荷爾蒙功能出現改變,子宮發育較成熟,加上子宮頸口較大,經血與剝脫的子宮內膜排出會變得比較順暢,確實有可能減少疼痛發生。
  • 繼發性經痛
繼發性痛經的女性比較沒那麼幸運,由於是因為病症引起,往往能找到造成疼痛的原因,但若未除去病根,產後也無法治好經痛。如果女性有經痛發生,盡早了解究竟為原發性經痛或繼發性經痛,不要等到結婚生育後才去醫院接受檢查,才能及早對症下藥治療。

3.嗅覺味覺更靈敏

因為懷孕期間體內的雌性激素升高,在雌激素的作用下會導致孕婦的味覺和嗅覺發生極大的改變,懷孕初期可能感到噁心不適,就是所謂的「孕吐」,到了後期就會慢慢減少。味覺嗅覺敏感也讓孕婦自覺抵觸有害物質,如:菸味、瓦斯味、食物變質等,也可以說是孕婦身體的保護機制。

4.提升幸福感

與他人建立起支持與信任的關係往往會讓人感到幸福和愉快,這是因為大腦中在釋放「催產素」。當孩子出生後,媽媽的大腦內會釋放出催產素,讓她感覺到幸福,也不斷激勵著媽媽去照顧孩子。因為來自媽媽的照顧和陪伴使孩子產生歸屬感,孩子的大腦內也會釋放催產素來強化與媽媽的依戀。

5.養成生活好習慣

懷孕期間為了寶寶好,媽媽都會選擇吃比較健康營養的食物、保持正常的作息和適度運動,希望寶寶能夠在健康的環境中長大,也會使人較願意親近大自然,吸取更多新鮮空氣及運動,控制自己的生活作息和飲食,長久下來更容易比一般人養成好習慣。

6.延緩更年期

女性一生的卵巢內約有40萬個卵泡,每個生理周期會有一個卵泡發育為成熟卵細胞並排出卵巢,如果女性卵巢早衰、不再有卵細胞,自然就會進入更年期。但處於妊娠期的女性是不排卵的,胚胎一直分泌性激素,所以懷孕和生育都會延緩更年期的到來。還有哺乳期的排卵也會受到抑制,所以哺乳期時間越長,更年期越晚到來。

7.懷孕過更聰明

經過許多實驗證實,懷孕過的媽媽真的有可能變聰明,是因為懷孕會產生各種激素影響腦部,使腦神經更活躍、增加學習能力、記憶力提升等。
  • 催產素
催產素不僅能引發分娩時的子宮收縮和促進乳汁分泌的功能外,也能夠影響腦部的海馬,增進長期記憶。
  • 懷孕激素
受到懷孕激素的影響,腦皮質區的扣帶、額葉及頂葉等接收大量感覺的區域,較少出現退化和萎縮的細胞。因此懷孕激素可以抵消老化對認知能力的影響。
  • 激素變化
懷孕期間激素的濃度變化,影響神經的活性,同時改變腦區的神經元與神經膠細胞,進而增進空間記憶與學習能力。
  • 【皮質醇激素】
產後體內含有高量皮質醇激素的媽媽,受於母職的壓力,反而提高注意力和警覺性,間接強化親子聯繫。

8.降低多發性硬化症發生率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會影響腦部和脊髓的運作,可能造成患者行動不便、視力受損或疼痛等。懷孕期間母體的免疫系統為避免攻擊胚胎細胞,會進行調整,因此降低神經系統受損的機率,生產後嬰兒部分細胞仍會留在母體中,幫助活化媽媽的免疫系統,進而降低多發性硬化症發生率。
【原本就是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懷孕期間雖然會降低復發率,但生產完會大幅增加復發率,患者應特別注意。】

9.降低卵巢癌發生率

女性每一次排卵和修復過程對卵巢上皮都有傷害,很可能因此引起卵巢上皮基因突變而導致癌變,而【懷孕期間】【產後哺乳期】【口服避孕藥】會讓卵巢暫時停止排卵,因此生育過程能讓卵巢得以暫時休息和養護,減少對卵巢的傷害,降低癌變機會。
懷孕預防卵巢癌的效果既深且遠,每生一胎卵巢癌風險減少【19%】,種種的研究均顯示卵巢癌發生的風險與女性一生中排卵的次數有密切的關係,排卵次數越多,卵巢癌的風險越高。

10.降低子宮內膜癌發生率

子宮內膜癌好發於年齡超過五十歲的婦女,在美國是最常見的婦癌,近年來可能是飲食西化導致肥胖,罹患子宮內膜癌的人數逐年增加。因為體脂肪多寡會影響女性雌激素分泌,若子宮內膜不斷受到雌激素刺激,會增加罹癌風險,尤其肥胖者會比一般人高出【3倍】風險。
身體歷經的月經週期數越長,子宮內膜越常受到荷爾蒙刺激,如此一來就更易罹患子宮內膜癌。懷孕時因持續分泌黃體素讓子宮肌肉放鬆,並抑制荷爾蒙對子宮內膜的刺激,因此生小孩次數多,罹癌風險會越小。

降低乳癌發生率【錯誤謠言】

懷孕時乳房變大、乳房細胞活化,有正常的細胞增生,可能也有不正常的細胞增生,變成惡性腫瘤而產後乳腺萎縮、泌乳激素減少,不僅無法降低乳癌發生率,還可能促使癌細胞的變化及轉移。
【經由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大學的研究發現
  • 生過小孩的女性得乳癌的風險,是沒生過小孩女性的【1.77倍】,直到產後超過【24年】,風險才小於未生育的女性。
  • 有乳癌家族史者,生產完後5年內得乳癌的風險,是沒有家族史以及沒有生育者的【3.53倍】,有家族病史的女性,生產後是乳癌高危險族群,要特別注意。
  • 結論來說懷孕、生產、哺乳都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產後至少【24年】後風險才會比未生育者低,另外較晚生育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也越高,要特別注意。

提升免疫力【錯誤謠言】

免疫力是身體抵禦外來病菌的防禦系統,這個系統由免疫細胞組成,包括吞噬細胞、樹突狀細胞、肥大細胞、嗜中性球、嗜鹼性球、自然殺手細胞等。當發現病毒或細菌入侵,無論何種病菌侵入都會立即反應,製造許多白血球圍繞病菌並吞噬它。
在孕期,由於胎兒對母體而言是外來物,因此免疫功能會減弱,必須等到寶寶出生後才會恢復正常,但是由於生產是一項體力活,媽咪在產後也必須耗費大量心神照顧寶寶,身心壓力加上外在因素干擾,導致免疫功能不一定能回到正常,反而可能持續的下降,因此生產完一定要多休息、修養、補充營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奶糖爸媽
奶糖爸媽
大家好,我們是奶糖爸媽,目前小奶糖還在媽媽肚子裡游泳,2023年3月就要出生囉,是可愛的兔寶寶,奶爸跟奶媽都22歲而已,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些避孕、懷孕、親子以及自己的親身經歷,喜歡奶糖爸媽的記得給我們愛心和追蹤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