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筆記|耳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耳機是個強烈個人導向的物件,耳機創造了屬於個人的專屬空間,戴上耳機後就能與外界暫時隔絕,享受獨處的時光。「我只想聽我想聽的、看我想看的,所以我會戴上耳機。」這是身旁的朋友使用耳機的想法。

然而,也因為耳機的個人導向特質太強,在許多日常生活的情境中,它也有著拒絕社交、拒絕對談、拒絕溝通的隱藏宣言。我曾在捷運站口看到一個推銷員搭訕一個戴耳機的學生,不過他們之間沒有停下來對談的時間,戴耳機的學生直接自顧自地走了;彷彿,路上的行人戴上了耳機之後便是自動掛上了請勿打擾的行動招牌:

我在自己的世界裡,請別跟我說話。

raw-image

2022 年秋末我換購了 iPhone 以及 AirPods Pro,這一筆不小的開銷著實讓我體驗到蘋果的強大魅力。最讓我驚艷的是 AirPods Pro 的降噪功能,阻隔外界的聲音同時也增強了 Podcast 的人聲,這讓愛好聽廣播節目的我而言簡直愛不釋手。另一個則是 AirPods Pro 的通透模式,你可以理解成監聽模式;換句話說,當你在通透模式下聽音樂時,耳機外部的麥克風同時也能讓你聽到外面的聲音(這整段真的不是業配)。

然而,也正因為 AirPods Pro 強大的個人空間塑造感,讓我每次拿下耳機後都會感受到某種無以名狀的失落感襲來;確切地說,那是一種將我從天堂打入人間的感受。

因為降噪模式下的精緻音樂,強烈地將我從吵雜的人流車聲抽離,我在一個移動式的環繞音響空間中沉浸自我,彷彿外面世界發生什麼事都與我無關。無線耳機對於聲音的編輯(降噪、通透)越是精良,反而會讓我對於現實世界的不可控制感到更加失望。戴上耳機的我搖身一變成周遭環境的聲音工程師,捷運行駛的磨軌聲在降噪模式下聽起來就是無害的流水聲;然而,拿下耳機後的我反而對隔壁桌老夫妻的鬥嘴無可奈何,無時無刻都讓用餐時的我感到刺耳、煩躁。

raw-image

有趣的是,AirPods Pro 的通透模式曾讓我和朋友起了爭執。

那時,剛下捷運的我仍舊戴著耳機和他對談,朋友見狀後對我戴著耳機感到不悅。我連帶解釋通透功能讓我可以聽到他的聲音(不然我怎麼能聽到他的抱怨呢?),不過,即使讓朋友親自戴上嘗試過後,他仍舊覺得戴上耳機跟別人對談很不是滋味。不過,他倒是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我知道你戴著耳機仍然聽得到,但是,有這個必要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130會員
273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2025/02/04
我經常想著「為什麼一定要拿湯碗裝燒仙草呢?」又或者「我應該也可以用杯子裝玉米濃湯吧?」對我來說,杯和碗,在功能上似乎是可以互換的容器。
Thumbnail
2025/02/04
我經常想著「為什麼一定要拿湯碗裝燒仙草呢?」又或者「我應該也可以用杯子裝玉米濃湯吧?」對我來說,杯和碗,在功能上似乎是可以互換的容器。
Thumbnail
2024/11/26
中國政府在人民幣上所採用的翻譯技術,拼音只是個形式,更重要的是權力的展現。人民幣的英文翻譯並非針對外國遊客,而只是為了讓中國人用得「舒服」。
Thumbnail
2024/11/26
中國政府在人民幣上所採用的翻譯技術,拼音只是個形式,更重要的是權力的展現。人民幣的英文翻譯並非針對外國遊客,而只是為了讓中國人用得「舒服」。
Thumbnail
2024/10/22
椅子並非人類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世界上不同的文化發展出不同的坐姿,坐椅子的需求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發明。
Thumbnail
2024/10/22
椅子並非人類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世界上不同的文化發展出不同的坐姿,坐椅子的需求是人類社會的一種發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自從尾牙抽到藍芽耳機後,通勤途中都會戴著。   近幾日想到,我之所以會戴著,除了聽音樂外,或許摻雜了一點優越感在裡頭。我有而別人沒有,這個想法在心中突然莫名放大,讓我懷疑起自己到底是真的在聽音樂,還是只是享受朦朧的自傲。換個方向想,我到底是不是真如自己想的那樣正派?我是不是表面上有著正面的想法
Thumbnail
  自從尾牙抽到藍芽耳機後,通勤途中都會戴著。   近幾日想到,我之所以會戴著,除了聽音樂外,或許摻雜了一點優越感在裡頭。我有而別人沒有,這個想法在心中突然莫名放大,讓我懷疑起自己到底是真的在聽音樂,還是只是享受朦朧的自傲。換個方向想,我到底是不是真如自己想的那樣正派?我是不是表面上有著正面的想法
Thumbnail
耳機之路的起點 或許自小因為家裡爸爸的原因,讓我總是習慣了生活環境中、工作環境裡、在車上都要有音樂或是聲音,只要沒有音樂BGM,心中總是會覺得哪裡不對勁,就像是睡前沒有刷牙就很難入睡,或許就因如此,對於聲音設備有莫名的執著與追求。 之前有問朋友說,全家人出門在車上都聽什麼音樂,對方的回答竟然是:
Thumbnail
耳機之路的起點 或許自小因為家裡爸爸的原因,讓我總是習慣了生活環境中、工作環境裡、在車上都要有音樂或是聲音,只要沒有音樂BGM,心中總是會覺得哪裡不對勁,就像是睡前沒有刷牙就很難入睡,或許就因如此,對於聲音設備有莫名的執著與追求。 之前有問朋友說,全家人出門在車上都聽什麼音樂,對方的回答竟然是:
Thumbnail
在一個星期的生病養病後,週日終於好轉了,早上起床感覺好很多,那種想死的感覺終於不見了,頭沒那麼重了,鼻子也沒有一直滿滿的感覺,不需要包那麼多餛飩了 (灑花)! 週一便開始去上班,兩個星期不見同事了,有種回去真好的感覺。 今天早上搭火車去上班途中,Danielson 發現自己坐的那個車廂裡,加我一共
Thumbnail
在一個星期的生病養病後,週日終於好轉了,早上起床感覺好很多,那種想死的感覺終於不見了,頭沒那麼重了,鼻子也沒有一直滿滿的感覺,不需要包那麼多餛飩了 (灑花)! 週一便開始去上班,兩個星期不見同事了,有種回去真好的感覺。 今天早上搭火車去上班途中,Danielson 發現自己坐的那個車廂裡,加我一共
Thumbnail
平常在健身的時候,習慣戴耳機聽Podcast或是音樂。 最近因為看了一本書,提到運動的時候聽音樂會降低睪固酮,影響運動表現。所以近來我在運動的時候,通常是聽Podcast或是YouTube教學影片。
Thumbnail
平常在健身的時候,習慣戴耳機聽Podcast或是音樂。 最近因為看了一本書,提到運動的時候聽音樂會降低睪固酮,影響運動表現。所以近來我在運動的時候,通常是聽Podcast或是YouTube教學影片。
Thumbnail
耳機的個人導向特質太強,在日常生活中有著拒絕社交、拒絕對談、拒絕溝通的隱藏宣言。
Thumbnail
耳機的個人導向特質太強,在日常生活中有著拒絕社交、拒絕對談、拒絕溝通的隱藏宣言。
Thumbnail
街道上、地鐵站,人潮湧動,人們步履匆匆,為生活、為家庭、為自己或忙於生計,或忙於事業,停不下來.....
Thumbnail
街道上、地鐵站,人潮湧動,人們步履匆匆,為生活、為家庭、為自己或忙於生計,或忙於事業,停不下來.....
Thumbnail
前陣子的某天晚上,我在同事家烤肉結束後,打算搭乘公車回家,恰好跟一位老阿伯在同一站上車。車上只有我跟他,阿伯也毫不客氣地將他手機的聲音幾乎開到最大,並且公開播放,彷彿想要讓周遭的人聽他正在觀看的影片。
Thumbnail
前陣子的某天晚上,我在同事家烤肉結束後,打算搭乘公車回家,恰好跟一位老阿伯在同一站上車。車上只有我跟他,阿伯也毫不客氣地將他手機的聲音幾乎開到最大,並且公開播放,彷彿想要讓周遭的人聽他正在觀看的影片。
Thumbnail
給出,不再在擅自拿取的狀態下,以親密為名卻實質地模糊了雙方的界線、破壞了彼此的關係;而是以尊重為前提,讓兩個人在擁有健康界線的狀態下,進行流動、建立連結。
Thumbnail
給出,不再在擅自拿取的狀態下,以親密為名卻實質地模糊了雙方的界線、破壞了彼此的關係;而是以尊重為前提,讓兩個人在擁有健康界線的狀態下,進行流動、建立連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