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地下文學的不務正業成員,想跟大家分享在地下沙龍中的文學討論(aka 交功課 對,因為剛好輪到我主持)。在這次集會中我選讀芥川龍之介《枯野抄》及《往生繪卷》:
為何選讀芥川龍之介《枯野抄》及《往生繪卷》?
十分喜歡芥川細膩而立體的文字,也恰好最近閱讀芥川龍之芥的作品,便索性在此次的地下沙龍,選了兩篇我非常喜歡的兩部短篇小說:《枯野抄》及《往生繪卷》。
但必須老實說,這兩部作品都不太好讀!
我也反反覆覆讀了好幾回,才覺得自己似乎有悟出一丁點「或許」?而這一丁點的「或許」也十分幸運,經這次的沙龍的討論可是確實了不少!
從我的視角看芥川龍之介
芥川的文字中飽含個性中的不確定性,與對於未知的恐懼;字裡行間呈現不只是無法融入群眾、格格不入的孤獨感,更懼於自我遠離所謂的「常人」。我們可以在《孤獨地獄》,體會孤寂如何困住精神感知,將人困入「人間地獄」,也可以在《侏儒的話》同感一株玉米的無助,還有在《夢》與《海市蜃樓》中,隱晦地看到芥川想藏匿在人前的「擔憂」。
這隱晦的「擔憂」或許來自於其敏感的性格,讓他的文字有種優柔的美;而美也絕非止於紙面上的靜態「美」,而是永不死去的一把人性的利刃,刻劃永存人間的罪。我想這份「美」或許早已脫離了「人間的美只是永恆美的『幻像』」。因為芥川的文字從來不是稍縱即逝「幻影」!
地下沙龍談什麼?
在《枯野抄》中看見真切的人性
不同於《羅生門》的以兩位主角「惡性」的疊加感,產生的相較性意味;《枯野抄》則是以多點人物,所產生的多方且多層次的人性之惡。而這些「惡性」就同
@安叄 與
@Shawn 所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在互動間呈現人性的衝突與矛盾,寫得鉅細靡遺而立體,赤裸而真實。就如
@Jennifer話很多 所述,芥川在《枯野抄》中附於每個角色難題;如:在去來身深陷自我陶醉與自我反感的兩難狀態,讀者可從中看見此二源對立間,所具現的人性灰度。而在這具現人性的文字間,
@Chin 感受芥川受波特萊爾的影響之大,進一步了解「人生不如一句波特萊爾」此一言對於芥川的重量。
在《往生繪卷》共感追求藝術的痴狂
和 Shawn 的感受一致,都在五位入道的尋佛經歷,同感於寫作之路的瘋狂。就像Shawn那句很有意思的話:「不知死活的寫作。」只是我們都不知道會不會看得到「佛」?又或者在見到「佛」之前就死了?他人眼中只是一個不知死活的狂人罷了!
而對此 Jennifer 也提到從眾視角中的「有趣」,一下是五位入道得到佛的感召而尋佛,一下又是受妖物所惑。有帶起我對於寫作者而言,他人的評論要如何置放的反思。Jennifer 對在這看似荒謬,卻十分現實的故事反問:我們要如何評價五位入道的尋佛經歷?真是錯誤?對五位入道而言這些價值又是甚麼?
而我唯一想到的只有在樹上餓死的五位入道,口中的蓮花是由一位法師所定義,十分的諷刺。
在沙龍之後
我依舊在拜讀芥川的作品,近日在《齒輪》看到他所自述的:「我不具藝術良心等任何良心,我所有的只有神經而已。」在那一剎字句宛如手術刀,毫不留情地解離肌理,只為了看那一束顫慄的文字。
是啊!我又何必隱藏自己的神經?
🌿我們想要做什麼?
理想上,我們相信文學作品先於作者,作者先於團體。
實務上,我們藉由團體活動,精進創作,發展每個人獨到的審美,出版最自信的作品。
我們仍在實驗最合適的的團體模式,以舉薦或邀請的方式尋找同伴,我們不追求審美共識,不定位成寫作團體,不定位成出版社團,以最慢的方式,磨出最好的作品。
🌿年度自選
成員將自選作品,出版成電子書。
《2023 年度自選》預計於明年四月上架,目前累積18位作者,11篇作品,14篇讀後感,約9萬8千字,粗估進度65%。
🌿訂閱圍爐,支持我們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理念,歡迎訂閱
此圍爐。我們期待每一季在圍爐內更新資金的使用狀況,如有疑問,請隨時於眾聊中詢問。
🌿地下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