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和音感相關的工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其實,自閉症者有過強音感的能力,看起來,在職場是沒有用的。
而和音感相關的工作,也只有作曲了。
因為,以我目前為止的音感來說,是相對音感。
而相對音感,反而比絕對音感,還要具有優勢。

我重拾作曲,是在這個月開始。
因為,就想說,能殺殺時間也好。
加上我是主兒女,目前的作曲,是以聖歌為主。
而相互矛盾的是,我的取材來源,是屬世的歌曲。
據說,不要因為屬世的歌曲,就認為是沒有必要的。
而是,因為就算是屬世的歌曲,也有價值,要尊重。
這和主兒女要尊重其他宗教信仰的原理一樣,只是,不吃拜假神的物品。
因此,屬世的歌曲,也要以愛世人的心,去愛去接納。
主是愛世人的主,無論好壞,都愛。
就連同性戀,也愛。

因此,我在作曲時,都有重新彈寫過的小節。
仔細想想,聽得出歌曲的首調,也很不容易。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4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自閉症者的出路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81會員
1.4K內容數
這是關於自閉症者的安置和就業的兩條路問題,在這之前,大多為了有個人的生活費,通常以進入職場為主。問題是,在台灣的大部分職場環境,是對自閉症者不利的,因此,自閉症者容易有職場霸凌的危機。所以,在選擇安排自閉症者的安置機構,往往無法進去。因此,這是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星星兒的出路 的其他內容
在職場的勾心鬥角,也有因為小圈圈的惡員工,不斷在提議時,用多數決,傷害自閉症員工。 這時候,就要找時間去學想學的職業,並找到合宜時機,換工作場所。 甚至,可以先用電子谷歌地圖,使外出的覺得滿足。 因此我覺得,多數決,只是惡員工傷害自閉症員工的手段。 總之,最好的方式,就是自閉症者去想去的地點。 例如
如果說,在提升自閉症者的提升彈性認知能力,我認為,有必要用到地圖。 因為,沒有實際親眼看到,在自閉症者而言,都有因為看不到而感到焦慮不安。 當然,我指自閉症者對路線的部分。 而路線,是其中之一。 要說拓展路線的準備,就是要用自創地圖,並創造具有換路線的任務,讓自閉症者去一一完成。 而讓自閉症者見到在
對自閉症者而言,和這種普通人聊天,累到死! 因此,要是該普通人回說—這是我說話的習慣!我從小就是這樣說話!這無法改過來,有必要為難我嗎? 這種普通人,不只是在惡意傷害自閉症者,而且,為了保護自己,就要務必絕交。 如果問我原因,是因為,自閉症者在職場,大多是需要社交的職場性質。 而且,比普通人更不好找
事實上,有自閉症者家長說不動自閉症者的部分,就是明明到用餐時間,還玩玩具。 而且,講不聽。 這情況,有聽覺敏銳的自閉症者,可活用。 就是用鬧鐘定時,在自閉症者因為聽覺敏銳,就能順利建立時間到用餐。 當然,需要安撫。 而沒有在聽的問題,就要先用圖於建立女,時間到務必用餐的認知。
通常,自閉症者的行程表安排,是要經過和家人討論,並張貼一張一天行程表,才能見得到。 而自閉症者的自我培養適應不確定性,就要有前提。 就是,有建立在一定的量,少一部分也不怎麼樣的認知。 這就需要自閉症者的時間去建立,例如,在愛肯樂活工場的所有自閉症員工,所分配到對外工作的次數不同。 通常是以自閉症者的
出生在美國的台灣人,因為在16個月的李柏毅確診為自閉症,而其母簡靜惠執意希望李柏毅能出個聲,而主藉由在校的美術老師讓簡靜惠見到,李柏毅的繪畫能力,也是溝通的媒介。 因此,在李柏毅11歲時,就順利得到繪畫天才的認可。因為李柏毅的畫作,有送去鑑定。 相信有主兒女的網友見到,李柏毅一家是信基督教。 因此,
在職場的勾心鬥角,也有因為小圈圈的惡員工,不斷在提議時,用多數決,傷害自閉症員工。 這時候,就要找時間去學想學的職業,並找到合宜時機,換工作場所。 甚至,可以先用電子谷歌地圖,使外出的覺得滿足。 因此我覺得,多數決,只是惡員工傷害自閉症員工的手段。 總之,最好的方式,就是自閉症者去想去的地點。 例如
如果說,在提升自閉症者的提升彈性認知能力,我認為,有必要用到地圖。 因為,沒有實際親眼看到,在自閉症者而言,都有因為看不到而感到焦慮不安。 當然,我指自閉症者對路線的部分。 而路線,是其中之一。 要說拓展路線的準備,就是要用自創地圖,並創造具有換路線的任務,讓自閉症者去一一完成。 而讓自閉症者見到在
對自閉症者而言,和這種普通人聊天,累到死! 因此,要是該普通人回說—這是我說話的習慣!我從小就是這樣說話!這無法改過來,有必要為難我嗎? 這種普通人,不只是在惡意傷害自閉症者,而且,為了保護自己,就要務必絕交。 如果問我原因,是因為,自閉症者在職場,大多是需要社交的職場性質。 而且,比普通人更不好找
事實上,有自閉症者家長說不動自閉症者的部分,就是明明到用餐時間,還玩玩具。 而且,講不聽。 這情況,有聽覺敏銳的自閉症者,可活用。 就是用鬧鐘定時,在自閉症者因為聽覺敏銳,就能順利建立時間到用餐。 當然,需要安撫。 而沒有在聽的問題,就要先用圖於建立女,時間到務必用餐的認知。
通常,自閉症者的行程表安排,是要經過和家人討論,並張貼一張一天行程表,才能見得到。 而自閉症者的自我培養適應不確定性,就要有前提。 就是,有建立在一定的量,少一部分也不怎麼樣的認知。 這就需要自閉症者的時間去建立,例如,在愛肯樂活工場的所有自閉症員工,所分配到對外工作的次數不同。 通常是以自閉症者的
出生在美國的台灣人,因為在16個月的李柏毅確診為自閉症,而其母簡靜惠執意希望李柏毅能出個聲,而主藉由在校的美術老師讓簡靜惠見到,李柏毅的繪畫能力,也是溝通的媒介。 因此,在李柏毅11歲時,就順利得到繪畫天才的認可。因為李柏毅的畫作,有送去鑑定。 相信有主兒女的網友見到,李柏毅一家是信基督教。 因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這個問題,是之前有粉絲在我粉絲頁問的問題,我稍微整理了資料,幫大家簡單做歸類。 如果是「申請荷蘭籍」或是「荷蘭永久居留權」,目前的荷蘭文標準還是聽說讀寫A2,如果有辦法考過B1甚至B2,可以用B1或是B2通過證書申請國籍或是永居。 如果是「融入義務」,則分為2022年之後來荷蘭,以及2022之前
我發現這個訊息已經公布一段時間,但好像還沒有人分享過。 DUO在2024年11月28號公告,A2融入考試口說題型從2025年3月1號開始改變。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台灣媒體形容台灣是行人地獄,過去幾年我們回台灣也有類似的感覺,但人都是容易習慣的動物,我們通常第一週在路上會覺得超級無敵緊張,第二週開始其實就習慣了。 歐洲很強調行人路權,荷蘭尤其是。如果在荷蘭開車沒有讓行人,出交通意外的話,基本上車主會是全責。 過去一年,荷蘭行人跟腳踏車騎士的
說實在,最近在活用絕對音感時,反而在彈出阿鷹的成名曲,胸口有股溫暖。 問題是,台灣的大部分星星兒,無法自食其力,造成家人的困擾,這問題不容忽視。 我單方面認為,就算接納等同認知,至少,以星星兒的立場,難道,只有〝星星兒的家〞這安置場所嗎? 以南部來說,是在高雄的大樹獅子會,星星兒的家,這安置場
最近閱讀幾篇都是以有音樂相關經驗,以神經影像探究他們的大腦變化。有些研究者認為音樂訓練牽涉到多感官的運用,很適合做為觀察神經可塑性的模式。 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力〕是可以因為練習而獲得,是一件好事。 前提是要考慮個體本身的生心狀態與喜愛外,也要注意個體喜歡音樂卻不代表一定要立刻學習特定樂器。
Thumbnail
音樂某種程度上蠻像一種語言。樂譜就好像一篇文章,音符、和弦就好像詞彙、單字,和聲、對位的規則就好像文法,曲式與結構就好像文章的體裁與架構。作曲或編曲就像寫作,而即興就像是口說。
Thumbnail
  「當真能譜曲,但都是些簡易的小曲,多半是輕快的調子,旨在使人明白音律的好處。」歸終回答歌塵的疑問。   歌塵看上去依舊不甚高興,她說:「妳說,聽我撫琴時能感受其中意境,共感於心,那是因為譜寫曲子時,我費心將自身情感灌注其中,曲子代表的是作曲人所欲傾訴之事,是情感和故事的體現。」
Thumbnail
我1994年開始進入編曲的領域。而在這當中除了大腦懂不懂編曲是最基本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學習使用適合我的編曲器材,即能操作那些音源及取樣機。所謂音源顧名思義就是音色的來源,取樣機就是把真實音色取樣下來的機器。而這些器材基本上都不會有聲音,也不會有點字,更不會有無障礙的設計...
有的星星兒具有聽覺過敏,有的星星兒有絕對音感。 而我,是因為昨晚有喜歡聽的一首歌改編的爵士版,而聽出和原版的不同。 具紀念性的爵士歌—2008全新重聲大碟出道二十週年精選紀念的第七首 沒想到,我所喜歡的那首歌,情人,也改編成爵士版。 而今天在慈惠醫院,也有抓到爵士版的調性。 就是,f ke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這個問題,是之前有粉絲在我粉絲頁問的問題,我稍微整理了資料,幫大家簡單做歸類。 如果是「申請荷蘭籍」或是「荷蘭永久居留權」,目前的荷蘭文標準還是聽說讀寫A2,如果有辦法考過B1甚至B2,可以用B1或是B2通過證書申請國籍或是永居。 如果是「融入義務」,則分為2022年之後來荷蘭,以及2022之前
我發現這個訊息已經公布一段時間,但好像還沒有人分享過。 DUO在2024年11月28號公告,A2融入考試口說題型從2025年3月1號開始改變。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台灣媒體形容台灣是行人地獄,過去幾年我們回台灣也有類似的感覺,但人都是容易習慣的動物,我們通常第一週在路上會覺得超級無敵緊張,第二週開始其實就習慣了。 歐洲很強調行人路權,荷蘭尤其是。如果在荷蘭開車沒有讓行人,出交通意外的話,基本上車主會是全責。 過去一年,荷蘭行人跟腳踏車騎士的
說實在,最近在活用絕對音感時,反而在彈出阿鷹的成名曲,胸口有股溫暖。 問題是,台灣的大部分星星兒,無法自食其力,造成家人的困擾,這問題不容忽視。 我單方面認為,就算接納等同認知,至少,以星星兒的立場,難道,只有〝星星兒的家〞這安置場所嗎? 以南部來說,是在高雄的大樹獅子會,星星兒的家,這安置場
最近閱讀幾篇都是以有音樂相關經驗,以神經影像探究他們的大腦變化。有些研究者認為音樂訓練牽涉到多感官的運用,很適合做為觀察神經可塑性的模式。 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力〕是可以因為練習而獲得,是一件好事。 前提是要考慮個體本身的生心狀態與喜愛外,也要注意個體喜歡音樂卻不代表一定要立刻學習特定樂器。
Thumbnail
音樂某種程度上蠻像一種語言。樂譜就好像一篇文章,音符、和弦就好像詞彙、單字,和聲、對位的規則就好像文法,曲式與結構就好像文章的體裁與架構。作曲或編曲就像寫作,而即興就像是口說。
Thumbnail
  「當真能譜曲,但都是些簡易的小曲,多半是輕快的調子,旨在使人明白音律的好處。」歸終回答歌塵的疑問。   歌塵看上去依舊不甚高興,她說:「妳說,聽我撫琴時能感受其中意境,共感於心,那是因為譜寫曲子時,我費心將自身情感灌注其中,曲子代表的是作曲人所欲傾訴之事,是情感和故事的體現。」
Thumbnail
我1994年開始進入編曲的領域。而在這當中除了大腦懂不懂編曲是最基本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學習使用適合我的編曲器材,即能操作那些音源及取樣機。所謂音源顧名思義就是音色的來源,取樣機就是把真實音色取樣下來的機器。而這些器材基本上都不會有聲音,也不會有點字,更不會有無障礙的設計...
有的星星兒具有聽覺過敏,有的星星兒有絕對音感。 而我,是因為昨晚有喜歡聽的一首歌改編的爵士版,而聽出和原版的不同。 具紀念性的爵士歌—2008全新重聲大碟出道二十週年精選紀念的第七首 沒想到,我所喜歡的那首歌,情人,也改編成爵士版。 而今天在慈惠醫院,也有抓到爵士版的調性。 就是,f 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