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絕對音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6/08/22
簡言之,「絕對音感」是“與生俱來”的。不是說能夠聽出彈 (吹) 奏什麼音,就叫有「絕對音感」;基本上,受過正規 (音樂科/系) 訓練,甚至只要學過樂器的,“音感”都不至於太差 (哪怕你什麼樂器都不會,只會唱歌) ;但這種透過“音高的比較”所得到的,都叫做「相對音感」。
唱歌這件事是很有趣的;我們常聽到這樣的批評:你是音癡啊,五音不全的。但我還真遇過:唱歌像是五音不全,但實際上卻是擁有「絕對音感」的人。
我也有認識:什麼樂器都不會,一點樂理都不懂的音樂創作人 (我指的是能譜、編曲的) 。
記得我曾對“音感”下過這樣的定義:就是“對音樂的感覺”。只要你對音樂存在著熱情、喜愛,那你就是一個擁有“音感”的人。
補習班有個國中女學生問了我兩個問題:
1.我以後會讓自己的小孩學音樂 (樂器) 嗎?
說真的,我不會主動讓孩子學;當然,我堅信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但是不是真的有氣質,我就不敢保證了 XD
並不是因為“花費”的問題;除非孩子是真的對音樂或某項樂器感興趣,否則在台灣,完全是以成績、分數為考量的教育制度下,這些音樂科班的孩子背負的壓力是極大的。
我從來也沒有花大錢去學過音樂/樂器,純粹只是自己有興趣去摸索出來的。所以,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能找出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個人私心:是比較希望自己的小孩會畫畫,而不要承襲到完全沒有美術 (繪畫) 天分的自己。
2.自己是教國中、小數學的老師,會送孩子去補數學嗎?
我的回答還是一樣:孩子想補,就讓他 (她) 去補。自己是數學老師,唯一的好處是:上我的課是免費的。
不管是學校,還是補習班,就像是個小型社會,還是要讓孩子試著去多方接觸;但如果去補習班只剩下成績的壓力,怕跟不上人家時,那我就會考慮停掉。
我當然不是特別支持自我學習,然後不去學校的人;畢竟,學校的教育不是只有教授知識。可是,總有種感覺,台灣的教育就是逐漸走向這樣的情況。
.........................................................................................................................................
這是我5年前寫的文章。
剛好在自己的部落格看到,就PO了上來。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6會員
977內容數
曾為【來去音樂網】、【YAMAHA管樂雜誌】、【中華管樂網風之聲管樂雜誌】的業餘音樂專欄作家。興趣是音樂和文學創作。請多指教! 這裡主要是存放一些小說、散文小品及心情日記,也有跟音樂、管樂相關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嚕!謝絕所有廣告性的留言與回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彼得的自由國度 的其他內容
Kalimba(卡林巴琴),,也有人稱作Mbira(拇指琴)。 當然,這兩者要細究起來,還是有差別的。 它是非洲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樂器,主要靠用拇指撥動琴體上的鋼片發出共鳴。 琴體主要是木製的,如相思木、桃花心木、虎紋楓木、香樟木、烏木等,還有竹製的(楠竹)。
今天是科學營的第七堂課─魔音穿腦之認識聲音
有人知道這是什麼嗎?
正式進入到歌曲教唱的部分。 小學的音樂教育到了三年級會開始落實五線譜的視讀;所以,前兩堂課,我稍微教了一些樂理。其實,也算不上什麼樂理,就是很基礎的東西。 夏令營會安排音樂課,主要是因為暑假有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對,沒錯,就是父親節(Father's day)。
節奏的英文叫做Rhythm,它可能是不同的拍型所組成。像我們今天做的練習,如果只是死板地打出拍子,那大概多走個幾次,就都會是正確的。
人在屏東。昨天下午回來的。 哇,有 9 天的年假耶! 年假的第二天。
Kalimba(卡林巴琴),,也有人稱作Mbira(拇指琴)。 當然,這兩者要細究起來,還是有差別的。 它是非洲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樂器,主要靠用拇指撥動琴體上的鋼片發出共鳴。 琴體主要是木製的,如相思木、桃花心木、虎紋楓木、香樟木、烏木等,還有竹製的(楠竹)。
今天是科學營的第七堂課─魔音穿腦之認識聲音
有人知道這是什麼嗎?
正式進入到歌曲教唱的部分。 小學的音樂教育到了三年級會開始落實五線譜的視讀;所以,前兩堂課,我稍微教了一些樂理。其實,也算不上什麼樂理,就是很基礎的東西。 夏令營會安排音樂課,主要是因為暑假有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對,沒錯,就是父親節(Father's day)。
節奏的英文叫做Rhythm,它可能是不同的拍型所組成。像我們今天做的練習,如果只是死板地打出拍子,那大概多走個幾次,就都會是正確的。
人在屏東。昨天下午回來的。 哇,有 9 天的年假耶! 年假的第二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天分就是直接說錢的問題 如果你家能讓你在4歲學琴(電/木吉他) 那就算你天分不高也會比 在18歲開始苦練到需要把手指插進冰箱麻痺之後 拿出來繼續練來的有天分(喔 這是BEYOND的故事) 就算你從小都很少練習 但你家給你一拿的就是倚天劍屠龍刀 你的耳朵從小習慣的就是美場FENDER(各廠牌愛好者請
從以前就有看藝人分享刻意練習這件事情,我原本覺得只要長期頻繁的練習,我就能到一個程度。 關於歌唱,我剛才聽我以前唱的台語歌,完全就是災難!😆也許對部份人來說,我音準、拍子準、聲音好聽就很好了,但是沒有感情、情緒、口氣,聽起來就是平淡無奇,加上我原本就不常使用台語說話或是唱歌,聽起來有點「草零
其實,我的絕對音感,是聽阿法波音樂,所培養的。 因此,我有這潛能。 相對的,是因為在〝救贖的恩典〞,缺了一段,沒想到,我在缺的那段情況下,就彈出來了。 到目前為止,想出來的聖歌,甚至是抓音,都不少。 必要的話,連流行歌,也一起抓音 總之,樂曲類的絕對音感,才是真相。 因為,絕對音感,有迷
這句話是2009年我去學發聲,老師聽完我唱個長音後的評價,很毒、很兇狠。 我講話的聲音還頂好聽的呀!怎麼唱起來被評的這麼糟糕呢?但像這種經驗從小經歷相似的不少,小學五年級同窗好友是合唱團團員,他現在是個導演,叫"程孝澤",小學後就沒聯絡了,但那時還頂要好的。他知道我很想進合唱團,在合唱團甄選時,還
Thumbnail
前言: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有關我個人學音樂與音樂教學的一些心得與建議, 也有一些我對在台灣學音樂現象的觀察與看到的問題, 也許可以給想學音樂的人有一些參考! 我的音樂教學理念與建議: 可以先從音樂律動開始,不用太早急著進入個別班學習,學齡前的孩子可以先從童謠與兒歌開始,先讓小孩覺得有興趣
前陣子和學生談到古典音樂的價值,學生表示古典音樂不好懂,提出音樂是為了好聽還是讓人懂?當下突然覺得腦門被敲了一下,不過仔細想想,這是可以探討的。 古典樂中所蘊含的內涵確實比較高,但也比較不好懂,不過你不能否認就是有人愛這一味,而且如果願意靜下心來學習如何聆聽,要欣賞古典音樂並不難,甚至還很好玩
Thumbnail
小時候與唱歌相關的如夢似真記憶永不褪色,回味這些美好時光,讓我輕鬆自如又充滿歡樂。從童年到成年,唱歌的意義也隨之改變。從過去的比賽與演出壓力,到如今的自在隨內心,唱歌的感動也轉移到另一個層次。哼唱時的自由與歡樂,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道獨特風景。
Thumbnail
當孩子展開才藝學習時,音樂、特別是鋼琴往往是第一個被考慮的項目。音樂學習對孩子的好處多不勝數,文章探討了音樂學習對智力開發、專心注意力、耐心受挫的培養、超強的記憶力和協調能力的幫助。海笛樂器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擁有豐富的專業師資及多元化的課程,滿足不同愛樂人士的需求。
Thumbnail
我深知這些身懷才華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者,都曾經過長期磨練,在最適當的時機,最佳狀態,成就完美的演出,是他他們畢生的心願。然而時間的考驗也是嚴苛的, 公認最完美的演出,常出現在不同的人生時段。 在音樂世界的競爭,又是如此無情, 新星的崛起,巨星的殞落,可謂家常便飯。
當我傳一些音樂給鋼琴學生家長時,往往收到:「孩子聽不懂啦!」之類的回覆,所以孩子真的什麼都不懂嗎? 回想過去,我們都是一群什麼都不懂的孩子,當時我們音樂老師蔡老師播放了比才的歌劇-卡門的序曲給我們聽,並告訴我們卡門的故事,當時我們也都沒有學過什麼音樂,僅是靠老師的描述及對音樂的想像,我們就有感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天分就是直接說錢的問題 如果你家能讓你在4歲學琴(電/木吉他) 那就算你天分不高也會比 在18歲開始苦練到需要把手指插進冰箱麻痺之後 拿出來繼續練來的有天分(喔 這是BEYOND的故事) 就算你從小都很少練習 但你家給你一拿的就是倚天劍屠龍刀 你的耳朵從小習慣的就是美場FENDER(各廠牌愛好者請
從以前就有看藝人分享刻意練習這件事情,我原本覺得只要長期頻繁的練習,我就能到一個程度。 關於歌唱,我剛才聽我以前唱的台語歌,完全就是災難!😆也許對部份人來說,我音準、拍子準、聲音好聽就很好了,但是沒有感情、情緒、口氣,聽起來就是平淡無奇,加上我原本就不常使用台語說話或是唱歌,聽起來有點「草零
其實,我的絕對音感,是聽阿法波音樂,所培養的。 因此,我有這潛能。 相對的,是因為在〝救贖的恩典〞,缺了一段,沒想到,我在缺的那段情況下,就彈出來了。 到目前為止,想出來的聖歌,甚至是抓音,都不少。 必要的話,連流行歌,也一起抓音 總之,樂曲類的絕對音感,才是真相。 因為,絕對音感,有迷
這句話是2009年我去學發聲,老師聽完我唱個長音後的評價,很毒、很兇狠。 我講話的聲音還頂好聽的呀!怎麼唱起來被評的這麼糟糕呢?但像這種經驗從小經歷相似的不少,小學五年級同窗好友是合唱團團員,他現在是個導演,叫"程孝澤",小學後就沒聯絡了,但那時還頂要好的。他知道我很想進合唱團,在合唱團甄選時,還
Thumbnail
前言: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有關我個人學音樂與音樂教學的一些心得與建議, 也有一些我對在台灣學音樂現象的觀察與看到的問題, 也許可以給想學音樂的人有一些參考! 我的音樂教學理念與建議: 可以先從音樂律動開始,不用太早急著進入個別班學習,學齡前的孩子可以先從童謠與兒歌開始,先讓小孩覺得有興趣
前陣子和學生談到古典音樂的價值,學生表示古典音樂不好懂,提出音樂是為了好聽還是讓人懂?當下突然覺得腦門被敲了一下,不過仔細想想,這是可以探討的。 古典樂中所蘊含的內涵確實比較高,但也比較不好懂,不過你不能否認就是有人愛這一味,而且如果願意靜下心來學習如何聆聽,要欣賞古典音樂並不難,甚至還很好玩
Thumbnail
小時候與唱歌相關的如夢似真記憶永不褪色,回味這些美好時光,讓我輕鬆自如又充滿歡樂。從童年到成年,唱歌的意義也隨之改變。從過去的比賽與演出壓力,到如今的自在隨內心,唱歌的感動也轉移到另一個層次。哼唱時的自由與歡樂,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道獨特風景。
Thumbnail
當孩子展開才藝學習時,音樂、特別是鋼琴往往是第一個被考慮的項目。音樂學習對孩子的好處多不勝數,文章探討了音樂學習對智力開發、專心注意力、耐心受挫的培養、超強的記憶力和協調能力的幫助。海笛樂器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擁有豐富的專業師資及多元化的課程,滿足不同愛樂人士的需求。
Thumbnail
我深知這些身懷才華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者,都曾經過長期磨練,在最適當的時機,最佳狀態,成就完美的演出,是他他們畢生的心願。然而時間的考驗也是嚴苛的, 公認最完美的演出,常出現在不同的人生時段。 在音樂世界的競爭,又是如此無情, 新星的崛起,巨星的殞落,可謂家常便飯。
當我傳一些音樂給鋼琴學生家長時,往往收到:「孩子聽不懂啦!」之類的回覆,所以孩子真的什麼都不懂嗎? 回想過去,我們都是一群什麼都不懂的孩子,當時我們音樂老師蔡老師播放了比才的歌劇-卡門的序曲給我們聽,並告訴我們卡門的故事,當時我們也都沒有學過什麼音樂,僅是靠老師的描述及對音樂的想像,我們就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