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絕對音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6/08/22

簡言之,「絕對音感」是“與生俱來”的。不是說能夠聽出彈 (吹) 奏什麼音,就叫有「絕對音感」;基本上,受過正規 (音樂科/系) 訓練,甚至只要學過樂器的,“音感”都不至於太差 (哪怕你什麼樂器都不會,只會唱歌) ;但這種透過“音高的比較”所得到的,都叫做「相對音感」。

唱歌這件事是很有趣的;我們常聽到這樣的批評:你是音癡啊,五音不全的。但我還真遇過:唱歌像是五音不全,但實際上卻是擁有「絕對音感」的人。

我也有認識:什麼樂器都不會,一點樂理都不懂的音樂創作人 (我指的是能譜、編曲的) 。

記得我曾對“音感”下過這樣的定義:就是“對音樂的感覺”。只要你對音樂存在著熱情、喜愛,那你就是一個擁有“音感”的人。

補習班有個國中女學生問了我兩個問題:

1.我以後會讓自己的小孩學音樂 (樂器) 嗎?

說真的,我不會主動讓孩子學;當然,我堅信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但是不是真的有氣質,我就不敢保證了 XD

並不是因為“花費”的問題;除非孩子是真的對音樂或某項樂器感興趣,否則在台灣,完全是以成績、分數為考量的教育制度下,這些音樂科班的孩子背負的壓力是極大的。

我從來也沒有花大錢去學過音樂/樂器,純粹只是自己有興趣去摸索出來的。所以,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能找出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個人私心:是比較希望自己的小孩會畫畫,而不要承襲到完全沒有美術 (繪畫) 天分的自己。

2.自己是教國中、小數學的老師,會送孩子去補數學嗎?

我的回答還是一樣:孩子想補,就讓他 (她) 去補。自己是數學老師,唯一的好處是:上我的課是免費的。

不管是學校,還是補習班,就像是個小型社會,還是要讓孩子試著去多方接觸;但如果去補習班只剩下成績的壓力,怕跟不上人家時,那我就會考慮停掉。

我當然不是特別支持自我學習,然後不去學校的人;畢竟,學校的教育不是只有教授知識。可是,總有種感覺,台灣的教育就是逐漸走向這樣的情況。

.........................................................................................................................................

這是我5年前寫的文章。

剛好在自己的部落格看到,就PO了上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彼得的自由國度
142會員
1.1K內容數
曾為【來去音樂網】、【YAMAHA管樂雜誌】、【中華管樂網風之聲管樂雜誌】的業餘音樂專欄作家。興趣是音樂和文學創作。請多指教! 這裡主要是存放一些小說、散文小品及心情日記,也有跟音樂、管樂相關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嚕!謝絕所有廣告性的留言與回應。
彼得的自由國度的其他內容
2024/02/21
一篇探討【古典音樂與數學】的文章,我覺得寫得很棒!
Thumbnail
2024/02/21
一篇探討【古典音樂與數學】的文章,我覺得寫得很棒!
Thumbnail
2019/07/26
今天是科學營的第七堂課─魔音穿腦之認識聲音
Thumbnail
2019/07/26
今天是科學營的第七堂課─魔音穿腦之認識聲音
Thumbnail
2019/07/25
正式進入到歌曲教唱的部分。 小學的音樂教育到了三年級會開始落實五線譜的視讀;所以,前兩堂課,我稍微教了一些樂理。其實,也算不上什麼樂理,就是很基礎的東西。 夏令營會安排音樂課,主要是因為暑假有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對,沒錯,就是父親節(Father's day)。
Thumbnail
2019/07/25
正式進入到歌曲教唱的部分。 小學的音樂教育到了三年級會開始落實五線譜的視讀;所以,前兩堂課,我稍微教了一些樂理。其實,也算不上什麼樂理,就是很基礎的東西。 夏令營會安排音樂課,主要是因為暑假有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對,沒錯,就是父親節(Father's day)。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學琴 #興趣 #培養 #家長 #孩子 #音樂 #習慣 #方法 #策略 「老師,我家小孩只是學興趣的,妳不要太兇、太嚴格,學音樂開心就好了嘛!」又或者是「老師,我家小孩他這周考試很多,可能要請假」這些話,相信對於無論是正職或兼職的老師而言,勢必不陌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當班級才藝普查時,身邊
Thumbnail
#學琴 #興趣 #培養 #家長 #孩子 #音樂 #習慣 #方法 #策略 「老師,我家小孩只是學興趣的,妳不要太兇、太嚴格,學音樂開心就好了嘛!」又或者是「老師,我家小孩他這周考試很多,可能要請假」這些話,相信對於無論是正職或兼職的老師而言,勢必不陌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當班級才藝普查時,身邊
Thumbnail
因為我們不要做音樂家,所以我可以不好好練琴………是這樣嗎?
Thumbnail
因為我們不要做音樂家,所以我可以不好好練琴………是這樣嗎?
Thumbnail
在報章媒體上,我們常看到許多早慧的孩子,因為某些契機或是父母親有意培養,開始接觸了音樂、藝術、體育等坊間常稱的才藝項目,後來因為得到名師或是貴人發掘,或是孩子持續的投入,讓他們小小的年紀即站上舞台與運動場上,成為在所屬領域的專業人士,無論是演奏家、藝術家還是運動員。
Thumbnail
在報章媒體上,我們常看到許多早慧的孩子,因為某些契機或是父母親有意培養,開始接觸了音樂、藝術、體育等坊間常稱的才藝項目,後來因為得到名師或是貴人發掘,或是孩子持續的投入,讓他們小小的年紀即站上舞台與運動場上,成為在所屬領域的專業人士,無論是演奏家、藝術家還是運動員。
Thumbnail
大約到了小學五六年級,我都很喜歡吹豎笛,可能是老師是留學美國日本的,雖然也會有點兇,但妳只要把規定的作業好好練完,大部分可以安全過關,「而學習豎笛有一個好處是,妳只需要看一行譜🎼,高音譜記號」的旋律。 鋼琴則是一次要看兩行譜,因為右手一行高音譜記號,左手一行低音譜記號,兩行兩手還要同時拼接和
Thumbnail
大約到了小學五六年級,我都很喜歡吹豎笛,可能是老師是留學美國日本的,雖然也會有點兇,但妳只要把規定的作業好好練完,大部分可以安全過關,「而學習豎笛有一個好處是,妳只需要看一行譜🎼,高音譜記號」的旋律。 鋼琴則是一次要看兩行譜,因為右手一行高音譜記號,左手一行低音譜記號,兩行兩手還要同時拼接和
Thumbnail
2016/08/22 簡言之,「絕對音感」是“與生俱來”的。不是說能夠聽出彈 (吹) 奏什麼音,就叫有「絕對音感」;基本上,受過正規 (音樂科/系) 訓練,甚至只要學過樂器的,“音感”都不至於太差 (哪怕你什麼樂器都不會,只會唱歌) ;但這種透過“音高的比較”所得到的,都叫做「相對音感」。 唱歌這件
Thumbnail
2016/08/22 簡言之,「絕對音感」是“與生俱來”的。不是說能夠聽出彈 (吹) 奏什麼音,就叫有「絕對音感」;基本上,受過正規 (音樂科/系) 訓練,甚至只要學過樂器的,“音感”都不至於太差 (哪怕你什麼樂器都不會,只會唱歌) ;但這種透過“音高的比較”所得到的,都叫做「相對音感」。 唱歌這件
Thumbnail
這幾年來,我有做一點音樂創作,去年發了專輯後,我可能比從前多了更多機會,要回答我與音樂的淵源。我想過許多可能性,雖然我講述的可能大多是那一兩個版本,但我知道大多數的人會喜歡上一樣東西,應該都不只有單純的因素吧。
Thumbnail
這幾年來,我有做一點音樂創作,去年發了專輯後,我可能比從前多了更多機會,要回答我與音樂的淵源。我想過許多可能性,雖然我講述的可能大多是那一兩個版本,但我知道大多數的人會喜歡上一樣東西,應該都不只有單純的因素吧。
Thumbnail
在音樂中,汲取了養分,收到回饋,獲取知識,變成調劑自我的能量,成為骨子裡的條件反射。
Thumbnail
在音樂中,汲取了養分,收到回饋,獲取知識,變成調劑自我的能量,成為骨子裡的條件反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