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藕思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大年初二.藕思(象山慶’23.1.23)

看了一部反殖民的影片,片中的英雄說:「我們的尊貴,不由於血統、土地與抗爭,而來自於對神 (真主)的信仰。」是的,我們生為人的珍貴與尊嚴,並不是「天賦人權」「性本自由」「生而平等」之類世間價值的假設,或由於民族的認同、文化的歸宗,及存在之證明……..;事實上,出生於三界的「人」道,多半是煩惱深重的業報身,由無明而起種種貪愛執著,令人三業受縛而不得自主;而娑婆五濁的共業,又強化了諸惡的習染,加重了身心的苦迫,如是惑業苦的輾轉增上,幾乎隨時活在焦慮不安的陰影下,渴求有一刻的無畏、一分的清涼,也不易得;自我就亂七八糟了,人際更不知所云;這樣的人生,似乎有些苟且、迷茫,而美其名曰隨性、當下;這一切的言詞修飾,只為了遮掩內心的空虛與無奈。

《雜阿含經》:「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彼無明不斷,愛緣不盡,身壞命終,還復受身」。《法華經》卷二:「諸苦所因,貪欲為本;若滅貪欲,無所依止。」楊無為〈十疑論.序〉:「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你我出生於娑婆,就由於「無明」的隱覆,而妄生「愛/取」的活動,是未來苦果的因,「業力」含攝在「愛/取」支,愛/取攝在「行」支。《廣論》云:「昔行於識,熏業氣習,次由愛/取之所潤發,引生後有。」因此,元.中峰國師《淨土詩》:「塵沙劫又塵沙劫,數盡塵沙劫未休,當念只因情未撇,無邊生死自羈留。」

對念佛人而言,如此愚惡煩惱的人生(機),若有一絲一毫的尊貴,是因為感應了多劫以來阿彌陀佛的呼喚,而現前一念信受,切願往生,從此無疑無懼的相續稱名,臨命終時,蒙佛接引而得生極樂淨土,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乃至成佛而廣度眾生。這是阿彌陀佛本願之功德,加持於念佛眾生,是無上無比的尊貴,真實而非妄想、恆定而非無常,不是娑婆人間之業報與修行之所能思或議。清.張師誠《徑中徑又徑》:「自障者莫若愛,自蔽者莫若疑。但使疑、愛二心,了無障礙,則淨土一門,未始間隔。」「於世緣未能割斷,愛情牽曳,即妄念紛飛;有所好樂,固為愛,忿懥憂患恐懼,亦由愛而生。心不能正,職此之由,縱有平時覷破,而臨事難免動心,以致淨功無成,良可嘆惜。」

友人說:「我們若沒有太多慾望,就不必活得那麼辛苦。」學佛人亦如此,若單純為了今生得離苦、得解脫,而沒有太多知識上的好奇與諍論,那麼,「信願念佛,往生極樂」,就是最簡易而直截的法門;一心稱名而佛光攝取,則平生業成,得不退轉,如《往生論註》云:「三界繫業,畢竟不牽。則是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又如印光大師<覆鄧伯誠居士書二>云:「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則雖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極樂,即是極樂之嘉賓。」這才是無價的信仰,尊貴的人生。南無阿彌陀佛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象山慶(淨慶,張火慶: 博士/教授) 的沙龍
13會員
336內容數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2025/04/20
自知自覺or人云亦云(象山慶25.4.14)     翻閱佛經,拜見如下經文之際,內心感戴而歡喜,學佛人本當如此奉行,雖一時不能成就,但隨緣隨分去做,也可熏習第八識,深值諸佛緣與善淨種。     《大寶積經》卷111:菩薩成就八種法故,於諸佛前蓮花化生。何者為八?一者    乃至失命不說他過,二
Thumbnail
2025/04/20
自知自覺or人云亦云(象山慶25.4.14)     翻閱佛經,拜見如下經文之際,內心感戴而歡喜,學佛人本當如此奉行,雖一時不能成就,但隨緣隨分去做,也可熏習第八識,深值諸佛緣與善淨種。     《大寶積經》卷111:菩薩成就八種法故,於諸佛前蓮花化生。何者為八?一者    乃至失命不說他過,二
Thumbnail
2025/03/06
母子連心相感應(象山慶25.3.2)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1908865 或問:ooo老菩薩,20年前中風開腦,不醒人事,小兒子給了美國的親戚;有一次,小兒子回台灣,沒來醫院看生母;幾天後老菩薩清醒,問說「小兒子為何沒來看她?」家人都說「沒聽說他有回
2025/03/06
母子連心相感應(象山慶25.3.2) https://blog.udn.com/6ccc7d15/181908865 或問:ooo老菩薩,20年前中風開腦,不醒人事,小兒子給了美國的親戚;有一次,小兒子回台灣,沒來醫院看生母;幾天後老菩薩清醒,問說「小兒子為何沒來看她?」家人都說「沒聽說他有回
2025/02/18
念佛-居家與群聚(象山慶25.2.8)    「念佛往生」,乃彌陀大願,釋尊廣宣,諸佛作證,超越一切世間之判教,其詮釋權、弘揚權不屬一宗一派所獨佔,誰都不能宣稱「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乃至被少數人的偏見與盲點所蒙蔽,而代佛決定誰能往生,誰生邊地?或誰順次生、誰順後生?或誰該調熟、誰該攝受?……每個
2025/02/18
念佛-居家與群聚(象山慶25.2.8)    「念佛往生」,乃彌陀大願,釋尊廣宣,諸佛作證,超越一切世間之判教,其詮釋權、弘揚權不屬一宗一派所獨佔,誰都不能宣稱「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乃至被少數人的偏見與盲點所蒙蔽,而代佛決定誰能往生,誰生邊地?或誰順次生、誰順後生?或誰該調熟、誰該攝受?……每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四歲時過年大年初一發生的荒謬故事,因為趕著出門拜年硬吞年糕導致暈車嘔吐,弄髒親戚愛車,又因聽不清小姑姑悄悄話而答應幫忙洗車,最後在眾目睽睽下被迫洗車的經驗,此事件成為作者人生首次抗壓性大解鎖的回憶。
Thumbnail
四歲時過年大年初一發生的荒謬故事,因為趕著出門拜年硬吞年糕導致暈車嘔吐,弄髒親戚愛車,又因聽不清小姑姑悄悄話而答應幫忙洗車,最後在眾目睽睽下被迫洗車的經驗,此事件成為作者人生首次抗壓性大解鎖的回憶。
Thumbnail
21--人世多苦難,佛懷有平安--天災人禍,難以預料,若常念佛,大事化小,化無。念佛人,佛常住頂,放光守護;菩薩相隨,天神擁衛--現世安樂,臨終往生。凡夫心剎那不停,不出貪瞋痴—起心動念,如浪推湧,遍滿宇宙,又從宇宙邊際,返回自心。對他人好,即對自己好;討厭他人,必射回自己,自他都不好. 象山慶[藕
Thumbnail
21--人世多苦難,佛懷有平安--天災人禍,難以預料,若常念佛,大事化小,化無。念佛人,佛常住頂,放光守護;菩薩相隨,天神擁衛--現世安樂,臨終往生。凡夫心剎那不停,不出貪瞋痴—起心動念,如浪推湧,遍滿宇宙,又從宇宙邊際,返回自心。對他人好,即對自己好;討厭他人,必射回自己,自他都不好. 象山慶[藕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什麼是娑婆?娑婆就是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這個痛苦隱忍的地方。這裡的情也不是單指男女之愛,泛指人世間的所有情感,所有的慾念,人因為有了牽掛,慾望,貪婪的想要佔有,才生生世世托生於這娑婆世界。 世間的事總是很奇妙,有些人莫名其妙的就會對你很好,讓你感到負疚又有些難以承受。
Thumbnail
什麼是娑婆?娑婆就是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這個痛苦隱忍的地方。這裡的情也不是單指男女之愛,泛指人世間的所有情感,所有的慾念,人因為有了牽掛,慾望,貪婪的想要佔有,才生生世世托生於這娑婆世界。 世間的事總是很奇妙,有些人莫名其妙的就會對你很好,讓你感到負疚又有些難以承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