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相守」的本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燈猴,年獸,都可以是台灣的年節敘事元素,更別忘記時序推移也不是只有漢人農曆過年習俗而已。

燈猴,年獸,都可以是台灣的年節敘事元素,更別忘記時序推移也不是只有漢人農曆過年習俗而已。

「本土化」應該是一種心態、一種情感,一套輕重緩急的價值體系,不應是割裂、扭曲式的根源主義。台灣「本土化」意識抬頭原本可喜,但若因此而積極於漢人舊有文化中搜尋、張揚根源於台灣的語彙、習俗、物事,以與中國互別苗頭,又不免淪於國族主義末流。

漢人並非台灣這塊土地的原住民,從而隨漢人移民流傳至寶島的漢族文化元素越是古老、純粹,越未與異族風土相混,就越趨近中國。這是從基本邏輯推演就能探明的,不是把「閩南語」改稱「台語」,或者硬將現代人不熟悉的舊日事物源起歸屬台灣,就可以掩耳盜鈴。

近年時可見人標舉「燈猴」為台灣原生年節敘事,有別於所謂的中國年獸敘事。作為並列的敘事,燈猴故事很有趣。但要說燈猴敘事是台灣固有,那麼如前所述,只能是自欺欺人。

這並不表示文化元素的在地衍異不重要。恰恰相反,衍異極其重要,畢竟群體就是透過異同來辨別自體與他者。所以,異國異族會因容貌、言語、舉止、穿著等差異而形塑各自的國族認同,就算是同族同地也會在時間遞嬗下各具世代認同。然而不識起源,無以明流變。也唯有起源與流變維持互不偏重的健全張力,才能維繫文化的生命力。在過去,側重漢人文化源起的大中國主義讓人慨歎「台灣甘是這歹聽」。如今,我們也許該自問,就文化根源言,「中國甘是這歹聽」,難道非得否定中國文化血脈,才能保住台灣這副皮囊。

更要緊的是,在全球化的移民社會,群體內的認同是在複雜化、複數化的同時尋求一以貫之的共通基礎。真正愛台灣,也就不是高舉單一文化元素為「正宗」。燈猴,年獸,都可以是台灣的年節敘事元素,更別忘記時序推移也不是只有漢人農曆過年習俗而已。歷史學者余英時曾引朱熹一句「硬相守底道理」來強調「台灣必須建立起最低限度的內部共識」。與其以鴕鳥心態切割文化上的中國、台灣,建立並捍衛「硬相守」的價值基礎才是正道。

民國一百一十二年一月二十六日於嘉義鵲枝寫譯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南鵲的沙龍
31會員
184內容數
觀今不忘古,讀史亦論今。篇章散見報刊。
南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26
趁此機會,從《黑悟空》抽析出孫悟空母題的「緊箍咒」意象,來思考台灣當下的本土化思維與實踐對創作者的影響,以及政府居中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2024/08/26
趁此機會,從《黑悟空》抽析出孫悟空母題的「緊箍咒」意象,來思考台灣當下的本土化思維與實踐對創作者的影響,以及政府居中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2024/08/21
看到這則新聞,我的直覺反應是:拜託,川普別回來就行!
Thumbnail
2024/08/21
看到這則新聞,我的直覺反應是:拜託,川普別回來就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本土化」應該是一種心態、一種情感,一套輕重緩急的價值體系,不應是割裂、扭曲式的根源主義。
Thumbnail
「本土化」應該是一種心態、一種情感,一套輕重緩急的價值體系,不應是割裂、扭曲式的根源主義。
Thumbnail
『台灣保留傳統中華文化』是一個籠統,甚至是低級且惡意的文化觀點。而在這篇華迷系列中,我們將要質疑台灣文化『保留傳統』的合理性。台灣不但沒有保留傳統,反而在百年前就早已經打破傳統,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非清國、非日本、非西洋,而是『清和洋折衷』的獨特『台式』。
Thumbnail
『台灣保留傳統中華文化』是一個籠統,甚至是低級且惡意的文化觀點。而在這篇華迷系列中,我們將要質疑台灣文化『保留傳統』的合理性。台灣不但沒有保留傳統,反而在百年前就早已經打破傳統,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非清國、非日本、非西洋,而是『清和洋折衷』的獨特『台式』。
Thumbnail
『中華文化』是附身在台灣文化上的最強咒語,是一道『台灣國族』成形所需要跨過的一道最高障礙,也是筆者們寫得最吃力、且還未完全理解消化的一篇論述。十個台灣人有九個同意:台灣保留了五千年的傳統『中華文化』?!
Thumbnail
『中華文化』是附身在台灣文化上的最強咒語,是一道『台灣國族』成形所需要跨過的一道最高障礙,也是筆者們寫得最吃力、且還未完全理解消化的一篇論述。十個台灣人有九個同意:台灣保留了五千年的傳統『中華文化』?!
Thumbnail
很更多人在面對中國(與中華文化)的時候,喜歡拿出一套『台灣人普遍有原住民血統』來做為二元對抗的有力論述。或者,每當有國際友人詢問台灣有什麼文化可以拿出來時(換日線有很多這種文章),多數人多半也不會漏掉『原住民文化』,但當你問這些台灣人對於原住民文化的了解......?
Thumbnail
很更多人在面對中國(與中華文化)的時候,喜歡拿出一套『台灣人普遍有原住民血統』來做為二元對抗的有力論述。或者,每當有國際友人詢問台灣有什麼文化可以拿出來時(換日線有很多這種文章),多數人多半也不會漏掉『原住民文化』,但當你問這些台灣人對於原住民文化的了解......?
Thumbnail
只要打開新聞、YouTube等等媒體,許多會來台灣的外國人,不管是長期居留工作、留學(學中文),或是短及旅遊,幾乎都會將『台灣保留最完整中華文化』、『使用古老又優美的繁體中文』納入他們來台的最大動機,和『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幾乎是可以並列的優點。尤其,當一些Youtuber或國際媒體近一步簡述台灣歷
Thumbnail
只要打開新聞、YouTube等等媒體,許多會來台灣的外國人,不管是長期居留工作、留學(學中文),或是短及旅遊,幾乎都會將『台灣保留最完整中華文化』、『使用古老又優美的繁體中文』納入他們來台的最大動機,和『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幾乎是可以並列的優點。尤其,當一些Youtuber或國際媒體近一步簡述台灣歷
Thumbnail
不只在嚴肅的歷史研究裡原住民要再被殖民,在其他的表現領域也一樣。例如曾經激起討論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和現在正熱門的電視劇《斯卡羅》,都是以殖民者的史料為基礎的創作。
Thumbnail
不只在嚴肅的歷史研究裡原住民要再被殖民,在其他的表現領域也一樣。例如曾經激起討論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和現在正熱門的電視劇《斯卡羅》,都是以殖民者的史料為基礎的創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