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放假後,快速進入狀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放假結束了,心收不回來

其實本周一就開始恢復上班了,在此之前放了10天的假,說實在對很多人是不夠的,但誰的假夠呢😂
然後放著放著,心也就野了,到了上班日來到的前幾天,還有人會憂鬱呢!
其實這些問題,很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放假後的工作太麻煩了。
對於老闆來說,新的一年的計畫,無非就是要達到比去年更好的業績(成績),所以當然不可能像去年一樣的工作計畫,通常都得是更厲害的計畫才有可能。
但更厲害的計畫,通常更麻煩。
這些麻煩事呢,通常都會落到同為社畜的我們頭上。
想到這個,誰的心思會快樂得起來,然後開工後快速地進入工作狀況呢?
人的一生難題之一,就是不停的去對抗心情和麻煩事,尤其是排斥麻煩工作的心情。
我會講一下,如何快速進入工作狀態的方式,一方面講給大家聽,也一方面講給自己聽。
畢竟我接下來一個多月,麻煩的事情不少。

看著行事曆,安排接下來工作

顧名思義,同字面意思。
就是安排接下的工作行程。
沒辦法快速進入狀況的原因之一,通常是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 哪個要先處理?
沒有重點和優先順序,那人通常會不知所措,然後心就不舒服了。
所以我們可以看著行事曆,以終為始得去推導事情的安排順序,什麼時候要達到什麼目標,所以在那之前,我必須做完哪些事情,或是處理哪些事情。
然後排著排著,可能就會發現事情真的好多(嘆氣)。

把複雜的工作做拆解

安排好工作順序後,就結束了嗎?
沒有,因為有些事情看起來真的超級麻煩的。
然後看著看著,越想越討厭,然後心情就變差了。
但心情差歸差,身為領薪水的社畜,該完成的項目,還是得想辦法去處理,而不是放給它爛。
至少得努力過了,成果很差,長官也比較不會罵太兇。
但如果都沒有去嘗試,那絕對被罵到狗血淋頭。
所以怎麼辦呢?
複雜事情都會有個特點,就是裡頭都是很多事情組成,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把這些一一拆解出來。
而拆解出來後,原本麻煩的事情,可能就會變得好處理一些,因為小項目就相對大項目單純的多。

從雜事開始做

工作那麼多
一定有些事情是所謂的雜事,比如例行性的表格填寫、整理資料之類的。
先從這些事情開始做起。
只要開始動起來,那麼在過程中重新掌握做事情的節奏,然後就能慢慢盡速狀況。
不管如何,猶豫不前是最糟糕的事情。
動起來,開始面對困難,困難就有機會被解決或越變越不麻煩,而不是只想不動,這樣困難依舊在前方等著你。

結語

其實前頭講了那麼多,最重要的關鍵就是三個字,動起來。
當你動起來,而不是只有空想時,或許在處理過程就,就發現,其實事情沒有那麼複雜,是可以順利處理掉的。
然後終於來到了開工第一周的接近尾聲,雖然周六還得補班,但補班日相對沒那麼硬,可以相對從容的渡過。
祝福大家,新的一年在工作,順順利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Domo的沙龍,各種文章的匯集地 日常、評論、政治、趨勢、時事、職場、工作、創作、小說等。 都是我寫作的內容! 歡迎加入,Domo的沙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什麼是LLM? 根據Meta AI的文章提到,大型語言模型是具有超過 1,000 億個參數的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系統,經過大量文字訓練,能夠閱讀並回答問題或者生成新的文字。 同時LLM們,不一定只能去產新的文字,而是端看參數是什麼,如果參數的
久違的出差 今日到新竹出差,這次出差沒什麼,就是跟著前輩去平常合作的廠商公司拜訪一下,同時聊聊後續合作的部分。 然後預計下午到公司的新竹辦公室,去拜個碼頭,身為一個新人,雖然到了公司快四個月,但還是沒有看過新竹辦公室的同仁,需要讓大家認識一下。 結果最近都習慣晚睡,一個提早去睡,就不太容易睡著,也是
結論 我先寫結論,需要。 但這樣的結論或許太粗暴了,所以還是修飾一下說法。 身為一家想要持續在市場上存活、持續獲利的軟體公司,需要足夠多的工程師,但如果是一家得過且過,只求短時間存活的公司,那確實不用那麼多的工程師。 工程師的種類 在講為什麼之前,還是稍微介紹一下一家軟體公司通常會有哪些工程師。 但
前言 在日劇"我要準時下班"的第一集,某個配角在社交平台發了一則訊息,訊息寫著:「日本人明明那麼討厭遲到,但為什麼對下班時間這麼寬容」,其實這句話不只套到日本,在很多國家也是,當然台灣也是不例外。 準時上班,然後最好繼續加班....無嘗加班,這我想是很多老闆的心聲,但是,這對上班族就,不見得很友善了
辦公室是個很有趣的地方。 那裡聚集了跟自己是同一間公司,有機會或沒有機會一起做同個專案,但應該在某些時刻在走廊遇到,有機會點個頭或是冷漠的互相走開,臉很陌生,忽然看到應該叫不出來,但仔細想想後,在印象中,應該在某個地方有看過。 或是完全沒有印象。 認真工作的人 這類人,特徵就是非常準時,甚至還提早進
工作,不一定要在辦公室裡。 拜科技發展所賜,電腦早就不是什麼昂貴的物品,便宜的話一兩萬塊就能組一台堪用的文書桌上型電腦或是買台筆記型電腦,現在新到一家公司,我自己是資訊背景,通常都是到資訊公司,或是擔任資訊相關職位,以前都是配一台電腦,現在基本上都是配台筆電給你。 加上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還有搭配上
什麼是LLM? 根據Meta AI的文章提到,大型語言模型是具有超過 1,000 億個參數的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系統,經過大量文字訓練,能夠閱讀並回答問題或者生成新的文字。 同時LLM們,不一定只能去產新的文字,而是端看參數是什麼,如果參數的
久違的出差 今日到新竹出差,這次出差沒什麼,就是跟著前輩去平常合作的廠商公司拜訪一下,同時聊聊後續合作的部分。 然後預計下午到公司的新竹辦公室,去拜個碼頭,身為一個新人,雖然到了公司快四個月,但還是沒有看過新竹辦公室的同仁,需要讓大家認識一下。 結果最近都習慣晚睡,一個提早去睡,就不太容易睡著,也是
結論 我先寫結論,需要。 但這樣的結論或許太粗暴了,所以還是修飾一下說法。 身為一家想要持續在市場上存活、持續獲利的軟體公司,需要足夠多的工程師,但如果是一家得過且過,只求短時間存活的公司,那確實不用那麼多的工程師。 工程師的種類 在講為什麼之前,還是稍微介紹一下一家軟體公司通常會有哪些工程師。 但
前言 在日劇"我要準時下班"的第一集,某個配角在社交平台發了一則訊息,訊息寫著:「日本人明明那麼討厭遲到,但為什麼對下班時間這麼寬容」,其實這句話不只套到日本,在很多國家也是,當然台灣也是不例外。 準時上班,然後最好繼續加班....無嘗加班,這我想是很多老闆的心聲,但是,這對上班族就,不見得很友善了
辦公室是個很有趣的地方。 那裡聚集了跟自己是同一間公司,有機會或沒有機會一起做同個專案,但應該在某些時刻在走廊遇到,有機會點個頭或是冷漠的互相走開,臉很陌生,忽然看到應該叫不出來,但仔細想想後,在印象中,應該在某個地方有看過。 或是完全沒有印象。 認真工作的人 這類人,特徵就是非常準時,甚至還提早進
工作,不一定要在辦公室裡。 拜科技發展所賜,電腦早就不是什麼昂貴的物品,便宜的話一兩萬塊就能組一台堪用的文書桌上型電腦或是買台筆記型電腦,現在新到一家公司,我自己是資訊背景,通常都是到資訊公司,或是擔任資訊相關職位,以前都是配一台電腦,現在基本上都是配台筆電給你。 加上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還有搭配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脫離情緒焦躁的六月,剛進入七月時想做點什麼,到了七月底有了新的想法,為什麼總是急著要做點什麼?急著建立新生活秩序?為什麼不能接納自己短暫的無秩序、無目標地活著? 仔細想想,現在的無目標生活,也許是近年累積的張力反彈,因此我極盡所能地耍廢。上班時想做什麼都是被限制的,一進到辦公室該做什麼、被催辦什麼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繼續我鬆散的生活,日子過得很慢,時間的概念變得模糊,似乎無法掌握。 上班時很多事都照著schedule走,每個月結帳出報告,專案開會出差,滿滿的行程,並且心裡有底,預先規畫準備。每個月過得很快,完成好多事。一個月又一個月,一步一步往前。 上班的時候也總覺得若可以不用工作,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想學
Thumbnail
今天又被交接離職人員的工作,我有一種工作量越來越多的感覺,也因為這樣我的每週報告也越來越多頁,雖然大部分都是填入數據,但要從不同地方找到數據還是有點麻煩。 交接給我的工作,其實我覺得都還可以算在我的工作範圍內,因為交接給我的,可以說是更深入的部分而已,只要不影響我準時下班(延後30分鐘以內我可以接
Thumbnail
但當存款持續減少,我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自由必須伴隨著責任。於是,我開始在網上尋找待業期間的生活規劃。那麼待業的儀式感是什麼,就讓我用我的安排方式來分享吧!
Thumbnail
為什麼連假結束了,焦慮反而卻開始了呢?​當我們從放鬆的假期,回到繁忙的工作步調,內心往往會產生抗拒和不安。這時當你越是要求自己馬上進入工作模式,反而越會感到心浮氣躁。這種被稱為「連假症候群」的心理現象,是當我們從長假中的休閒模式,再度轉換到工作模式,可能突然感到的焦慮或慌張,而產生心理和生理不適。​
Thumbnail
這兩天放完了將近兩週的長假回到工作崗位,在休息期間對於工作有許多思考。 新的一年,回到工作崗位上的我,做了以下三個決定:1. 將精力用於真正重要的事,2. 開始實踐想做很久的事,3. 持續學習。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
節後症候群。可是,有人收假前一晚一想到明天得早起,他就憂鬱了,心情 down到失眠。醒來時還眷戀閒散,盥洗時慢速拖拉。接著發現上班衣服變好緊,才三天就變胖,也太糟心。好不容易去上班,又奇怪說怎麼這裡痛、那裡酸的,一早就昏昏欲睡。工作也超無力、超倦怠、注意力渙散,能專心做的事只有在線上遊蕩,看看下次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脫離情緒焦躁的六月,剛進入七月時想做點什麼,到了七月底有了新的想法,為什麼總是急著要做點什麼?急著建立新生活秩序?為什麼不能接納自己短暫的無秩序、無目標地活著? 仔細想想,現在的無目標生活,也許是近年累積的張力反彈,因此我極盡所能地耍廢。上班時想做什麼都是被限制的,一進到辦公室該做什麼、被催辦什麼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繼續我鬆散的生活,日子過得很慢,時間的概念變得模糊,似乎無法掌握。 上班時很多事都照著schedule走,每個月結帳出報告,專案開會出差,滿滿的行程,並且心裡有底,預先規畫準備。每個月過得很快,完成好多事。一個月又一個月,一步一步往前。 上班的時候也總覺得若可以不用工作,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想學
Thumbnail
今天又被交接離職人員的工作,我有一種工作量越來越多的感覺,也因為這樣我的每週報告也越來越多頁,雖然大部分都是填入數據,但要從不同地方找到數據還是有點麻煩。 交接給我的工作,其實我覺得都還可以算在我的工作範圍內,因為交接給我的,可以說是更深入的部分而已,只要不影響我準時下班(延後30分鐘以內我可以接
Thumbnail
但當存款持續減少,我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自由必須伴隨著責任。於是,我開始在網上尋找待業期間的生活規劃。那麼待業的儀式感是什麼,就讓我用我的安排方式來分享吧!
Thumbnail
為什麼連假結束了,焦慮反而卻開始了呢?​當我們從放鬆的假期,回到繁忙的工作步調,內心往往會產生抗拒和不安。這時當你越是要求自己馬上進入工作模式,反而越會感到心浮氣躁。這種被稱為「連假症候群」的心理現象,是當我們從長假中的休閒模式,再度轉換到工作模式,可能突然感到的焦慮或慌張,而產生心理和生理不適。​
Thumbnail
這兩天放完了將近兩週的長假回到工作崗位,在休息期間對於工作有許多思考。 新的一年,回到工作崗位上的我,做了以下三個決定:1. 將精力用於真正重要的事,2. 開始實踐想做很久的事,3. 持續學習。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
節後症候群。可是,有人收假前一晚一想到明天得早起,他就憂鬱了,心情 down到失眠。醒來時還眷戀閒散,盥洗時慢速拖拉。接著發現上班衣服變好緊,才三天就變胖,也太糟心。好不容易去上班,又奇怪說怎麼這裡痛、那裡酸的,一早就昏昏欲睡。工作也超無力、超倦怠、注意力渙散,能專心做的事只有在線上遊蕩,看看下次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