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可能發生在你身上,但你並非那個事件本身。」,這是一個簡單卻深刻的提醒,真正困住自己的,往往不是外在情境,而是內心的反應。
《放下的秘密》帶領我們探索內在,揭示快樂的誤解如何成為痛苦的根源,並透過故事和啟示幫助我們看破由焦慮與錯誤認同組成的「假我」。
如果你曾在困惑、害怕等情緒中迷失,本書將成為你的心靈指引,幫助你解脫執著,找到內在的平靜與自由,真正改變的是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
(一)書中提出的兩個重要概念:「假我」與「自我覺察」
為了幫助讀者更好理解這兩個核心概念,以下分享書中的一則小故事:
一個邪惡的巫師對一群俘虜下了強大的魔咒,讓他們相信巫師想要的東西就是他們自己想要的,並使他們深信除此之外別無選擇,即使從事違背本性的工作,這些俘虜也心甘情願地為巫師效命。
某天,其中一名俘虜又再執行一項痛苦的任務時,突然冒出了一個從未想過的問題:「如果我現在做的是我想做的事情,為什麼我會這麼痛苦?」
雖然他當下無法找到答案,但自那一刻起,每當感到不快樂時,他便重複問自己這個問題。他不知道的是,每當他這樣做,巫師魔咒的影響就會逐漸減弱。
直到某天,他再也無法找到任何理由繼續傷害自己,終於,他擺脫了魔咒的束縛,逃離痛苦的生活,回歸自由的人生。
這則故事生動地詮釋了「假我」與「自我覺察」的概念:假我讓人被束縛,而自我覺察則是打破束縛的關鍵。
故事中的巫師利用魔咒讓俘虜相信巫師的欲望即是自己的欲望,這象徵著假我對人的束縛:「假我讓我們誤以為當下的想法與選擇就是真正的自己」。
心理學家溫妮科特(D.W. Winnicott)提出的「假我(False Self)」理論與此有相似之處:為了適應成長中的環境,我們常不自覺地壓抑自發的行動,塑造出一個迎合他人期待的自我。隨時間推移,這種為了迎合而形成的部分,可能被我們誤認為自己的本質。
「假我」作為一種生存策略,確實能幫助我們適應外界變動,保護內心免於受傷,甚至贏得他人的認同。然而,長期壓抑真實感受可能導致內心的失衡,最終引發焦慮或憂鬱。
故事中,俘虜反問自己:「如果我現在做的是我想做的事情,為什麼我會這麼痛苦?」這正是自我覺察的開始。
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 是本書的另一個核心概念,指的是清晰認識自己內在狀態的能力。這包括對思想、情緒、行為及其背後動機的認知。
透過自我覺察,我們可以以「觀察者」的角度審視自己的內在世界,而不是被情緒或習慣性的反應所淹沒。
換句話說,自我覺察讓我們能夠同時以主觀與客觀的視角觀察自身,理解情緒只是我們感受到的現象,並不等同於我們的本質。
無論當下的情境多麼困難,真正困住我們的從來不是外在的環境,而是內在的自己。藉由自我覺察,我們可以與內心對話,超越假我的束縛,逐步找回真實的自我。
或許我們正在(或曾經)面臨以下的情境,讓自己困於假象之中:
如果你特別在意他人的眼光,無論大小決策都以別人對你的看法為依歸,那麼你可能正在內耗。
這種假象來自於一個錯誤認知:
「你的價值是由別人來決定的。」
有些人習慣性讓自己陷入委屈或苦難的情境中,例如扮演「濫好人」角色,隨之沉浸在負面情緒帶來的傷痛中。
這種假象來自於一個錯誤認知:
「所受的痛苦等同於自我的價值,並以持續的受害者心態來維護內在價值。」
因為工作或感情上的不順遂,陷入後悔與遺憾的泥淖,時時被悲傷與罪惡感纏繞。
這種假象來自於一個錯誤認知:
「只要重溫那些令你痛苦的時刻,你就有能力改變它或讓它消失。」
無法正確認知自己與他人能力的真實差距,總是習慣性地對他人品頭論足,認為自己高人一等。
這種假象來自於一個錯誤認知:
「只要指出別人的錯誤,就表示自己不會犯相同的錯。」
這些思維模式的病源可能源自於內心的自卑與慣性的錯誤認知。而事實是,要活出真正的自己,需要遵循兩個基本原則:
1. 接受那些你不希望發生、但卻已經發生的事情。
2. 勇敢地對全世界說:「不,這不是我要的。」
學會認清假象,擺脫錯誤認知,才能走向內心的自由與成長。
學會「思考自己的想法」(Think about yourself),而不是「從自我的角度思考」(Think from yourself),是成長的重要一步。兩者的差異在於:
例子:當你原本想拒絕某人,但脫口而出的卻是「好!」,這類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常常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正說明了,如果在開口前不檢視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結果往往會讓我們後悔不已。因此,學習在行動之前停下來,仔細思考自己的內心想法,能夠幫助我們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錯誤與懊悔。
我們習慣以「開始」、「結束」、「成功」、「失敗」等概念來框架生命中的事物,這種「絕對化」的思維模式容易讓我們陷入自我評價的漩渦中。相反地,嘗試將生命中的每一件事物視為學習的機會,而非用來證明自身價值的考驗。每一次經歷,無論看似成功或失敗,都可以成為內在成長的養分。
調整思維方式的關鍵:
初閱《放下的祕密》時,我深深被書中許多有趣的小故事和智慧的小格言所觸動及療癒。本書非常適合放在床邊,每當心情低潮、面對短時間內無法跨越的困境時,翻開這本書,重溫其中的故事和格言,往往能幫助理清問題、重建心態,從而找到突破的方向。
然而,若是期望從中獲得具體的實踐建議、深入了解心理學理論的讀者,可能會覺得本書在內容上有所不足。本書的價值更多在於啟發與陪伴,而非系統性的理論闡述及給予具體改善方式(步驟)。
無論如何,誠摯希望《放下的祕密》能成為你的成長夥伴,帶領你找到屬於自己的內在平靜與力量,讓你在每一次困難中都能更接近自由與自我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