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的祕密》讀後感:如何透過自我覺察解鎖內在平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前言

「事件可能發生在你身上,但你並非那個事件本身。」,這是一個簡單卻深刻的提醒,真正困住自己的,往往不是外在情境,而是內心的反應。

《放下的秘密》帶領我們探索內在,揭示快樂的誤解如何成為痛苦的根源,並透過故事和啟示幫助我們看破由焦慮與錯誤認同組成的「假我」。

如果你曾在困惑、害怕等情緒中迷失,本書將成為你的心靈指引,幫助你解脫執著,找到內在的平靜與自由,真正改變的是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

raw-image












二、本書核心概念

(一)書中提出的兩個重要概念:「假我」與「自我覺察」

為了幫助讀者更好理解這兩個核心概念,以下分享書中的一則小故事:

一個邪惡的巫師對一群俘虜下了強大的魔咒,讓他們相信巫師想要的東西就是他們自己想要的,並使他們深信除此之外別無選擇,即使從事違背本性的工作,這些俘虜也心甘情願地為巫師效命。

某天,其中一名俘虜又再執行一項痛苦的任務時,突然冒出了一個從未想過的問題:「如果我現在做的是我想做的事情,為什麼我會這麼痛苦?」

雖然他當下無法找到答案,但自那一刻起,每當感到不快樂時,他便重複問自己這個問題。他不知道的是,每當他這樣做,巫師魔咒的影響就會逐漸減弱。

直到某天,他再也無法找到任何理由繼續傷害自己,終於,他擺脫了魔咒的束縛,逃離痛苦的生活,回歸自由的人生。

這則故事生動地詮釋了「假我」與「自我覺察」的概念:假我讓人被束縛,而自我覺察則是打破束縛的關鍵。

(二)假我:

故事中的巫師利用魔咒讓俘虜相信巫師的欲望即是自己的欲望,這象徵著假我對人的束縛:「假我讓我們誤以為當下的想法與選擇就是真正的自己」。

心理學家溫妮科特(D.W. Winnicott)提出的「假我(False Self)」理論與此有相似之處:為了適應成長中的環境,我們常不自覺地壓抑自發的行動,塑造出一個迎合他人期待的自我。隨時間推移,這種為了迎合而形成的部分,可能被我們誤認為自己的本質。

「假我」作為一種生存策略,確實能幫助我們適應外界變動,保護內心免於受傷,甚至贏得他人的認同。然而,長期壓抑真實感受可能導致內心的失衡,最終引發焦慮或憂鬱。

(三)自我覺察:

故事中,俘虜反問自己:「如果我現在做的是我想做的事情,為什麼我會這麼痛苦?」這正是自我覺察的開始。

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 是本書的另一個核心概念,指的是清晰認識自己內在狀態的能力。這包括對思想、情緒、行為及其背後動機的認知。

透過自我覺察,我們可以以「觀察者」的角度審視自己的內在世界,而不是被情緒或習慣性的反應所淹沒。

換句話說,自我覺察讓我們能夠同時以主觀與客觀的視角觀察自身,理解情緒只是我們感受到的現象,並不等同於我們的本質。

無論當下的情境多麼困難,真正困住我們的從來不是外在的環境,而是內在的自己。藉由自我覺察,我們可以與內心對話,超越假我的束縛,逐步找回真實的自我。

三、你(妳)中標了嗎?


或許我們正在(或曾經)面臨以下的情境,讓自己困於假象之中:

(一)時常內耗與自我懷疑的人

如果你特別在意他人的眼光,無論大小決策都以別人對你的看法為依歸,那麼你可能正在內耗。

這種假象來自於一個錯誤認知:

「你的價值是由別人來決定的。」


(二)時常自我折磨的人

有些人習慣性讓自己陷入委屈或苦難的情境中,例如扮演「濫好人」角色,隨之沉浸在負面情緒帶來的傷痛中。

這種假象來自於一個錯誤認知:

「所受的痛苦等同於自我的價值,並以持續的受害者心態來維護內在價值。」


(三)自憐自艾,糾結於過往的人

因為工作或感情上的不順遂,陷入後悔與遺憾的泥淖,時時被悲傷與罪惡感纏繞。

這種假象來自於一個錯誤認知:

「只要重溫那些令你痛苦的時刻,你就有能力改變它或讓它消失。」


(四)自以為是的人

無法正確認知自己與他人能力的真實差距,總是習慣性地對他人品頭論足,認為自己高人一等。

這種假象來自於一個錯誤認知:

「只要指出別人的錯誤,就表示自己不會犯相同的錯。」


(五)假象的病源

這些思維模式的病源可能源自於內心的自卑與慣性的錯誤認知。而事實是,要活出真正的自己,需要遵循兩個基本原則:

1.  接受那些你不希望發生、但卻已經發生的事情。

2.  勇敢地對全世界說:「不,這不是我要的。」

學會認清假象,擺脫錯誤認知,才能走向內心的自由與成長。

四、具體建議

(一)學習「思考自己的想法」而非「從自我的角度思考」

學會「思考自己的想法」(Think about yourself),而不是「從自我的角度思考」(Think from yourself),是成長的重要一步。兩者的差異在於:

  • 「思考自己的想法」:是一種與自我分離的特別方式,讓我們能質疑自己的想法是否明智。
  • 「從自我的角度思考」:一般人常使用的思考方式往往讓未經檢驗的念頭進入心中,並直接付諸行動,可能導致不必要的困擾。

例子:當你原本想拒絕某人,但脫口而出的卻是「好!」,這類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常常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正說明了,如果在開口前不檢視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結果往往會讓我們後悔不已。因此,學習在行動之前停下來,仔細思考自己的內心想法,能夠幫助我們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錯誤與懊悔。

(二)停止二元化思考,將一切視為學習經驗

我們習慣以「開始」、「結束」、「成功」、「失敗」等概念來框架生命中的事物,這種「絕對化」的思維模式容易讓我們陷入自我評價的漩渦中。相反地,嘗試將生命中的每一件事物視為學習的機會,而非用來證明自身價值的考驗。每一次經歷,無論看似成功或失敗,都可以成為內在成長的養分。

調整思維方式的關鍵:

  1. 不再以結果論斷自我,而是關注過程中學到的東西。
  2. 不再懷抱對「完美」的執著,而是接受不完美的人生是正常且必要的。

五、結論

初閱《放下的祕密》時,我深深被書中許多有趣的小故事和智慧的小格言所觸動及療癒。本書非常適合放在床邊,每當心情低潮、面對短時間內無法跨越的困境時,翻開這本書,重溫其中的故事和格言,往往能幫助理清問題、重建心態,從而找到突破的方向。

然而,若是期望從中獲得具體的實踐建議、深入了解心理學理論的讀者,可能會覺得本書在內容上有所不足。本書的價值更多在於啟發與陪伴,而非系統性的理論闡述及給予具體改善方式(步驟)。

無論如何,誠摯希望《放下的祕密》能成為你的成長夥伴,帶領你找到屬於自己的內在平靜與力量,讓你在每一次困難中都能更接近自由與自我實現。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慢浪日常」是一片讓人放鬆的心靈海岸。這裡沒有匆忙的腳步,只有隨心的分享和輕鬆的對話。透過簡單的書評、日常生活片段與隨筆感悟,陪你一起感受生活中的每一道慢浪。像海浪一樣柔和而持續,希望每一則內容都能為你帶來一抹舒心與啟發,讓你的生活多一點閒適、多一點快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手肘髁發炎(Epicondylitis),俗稱網球肘 (Tennis Elbow) 評估、身體檢查、處理邏輯保母級指南,看完別還跟我說你不會。
又到了準備過年的熱門出國時段,必不可少的一定需要網路呀~ 來分享一下我曾經使用過的各家網卡及心得還有注意事項
農曆新年將至,本文介紹寶可夢世界中的蛇形寶可夢,包含阿柏家族、沙包蛇家族、藤蛇家族和飯匙蛇,並以其特性和技能,結合 2025 蛇年,提出新年祝福和相關討論。
手肘髁發炎(Epicondylitis),俗稱網球肘 (Tennis Elbow) 評估、身體檢查、處理邏輯保母級指南,看完別還跟我說你不會。
又到了準備過年的熱門出國時段,必不可少的一定需要網路呀~ 來分享一下我曾經使用過的各家網卡及心得還有注意事項
農曆新年將至,本文介紹寶可夢世界中的蛇形寶可夢,包含阿柏家族、沙包蛇家族、藤蛇家族和飯匙蛇,並以其特性和技能,結合 2025 蛇年,提出新年祝福和相關討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一本療癒自我、也是一本人際關係自救指南。如果你有被周遭複雜的關係:親子、伴侶、朋友、工作夥伴、社群連結搞到筋疲力盡過,曾沉浸在悲傷、憤怒,或是對說出真話、拒絕別人感到內疚過,讀這本會非常有共鳴。
與自己的潛意識和解是一個需要耐心、反思和持續努力的過程。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步驟,可以幫助你與潛意識和解,提升內在平和和自我理解: 1. 自我反思與冥想 自我反思:花時間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內在情緒和想法。寫日記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來源【Wegner, 2002】。 冥想:冥想是一
Thumbnail
在探索我們內心深處的旅程中,讓我們首先尋求內心的平靜與清晰。要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自己的擴展意識之光中找到,也存在於你來到這個世界後所創造的心智裡。心智是想像與創造之地,為你當下生活的每一刻奠定了藍圖。 雖然我們會按照自己的經驗和感覺生活和行動,但那是在不覺中,對潛意識和所創造的看不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是如何從情緒糾結到自我覺察的轉變,並提供了對於人生觀察的深刻見解。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透過反省自己和觀察宇宙法則來提升自我的過程。
Thumbnail
《情緒留白》這本書主要探討了一個重要的主題: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衝突時,我們如何保持冷靜、保留空間,以及如何以有意識的方式來溝通和解決問題。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培養內在的靈性智慧和力量,來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況,特別是社交互動中的挑戰和摩擦。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做到心靜如水,從認識自己、突破舒適圈到離開舊的圈子等方面提供了建議。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的書籍中有遇到瓶頸,就是在關於接受自己的陰暗面,或是接受每個情緒都是自己(特別是負面情緒的部分),在覺察到自己有負面情緒,當自己在自我批評的時候,到底能怎麼做呢?就算告訴自己:到此為止,不要再繼續亂想。也不代表問題已經解決了,甚至時不時又湧上心頭不停回放,又讓自己呈現低氣壓狀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自我覺察、正向情感以及表達自己等方面來擺脫情緒內耗,並提出了一些行動建議。作者還分享了一些提升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的方法。具有實用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靜心的幾種方式,以及靜心對身心健康的好處,並引用了幾本相關的書籍。讀者將瞭解如何通過靜心放鬆身心,並提升自我意識。
Thumbnail
★從「正視自己」開始,了解支配個人思考與行為的癥結是什麼, 唯有把「自己」放回生命的中心,才能真正拋下恐懼、獲得自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一本療癒自我、也是一本人際關係自救指南。如果你有被周遭複雜的關係:親子、伴侶、朋友、工作夥伴、社群連結搞到筋疲力盡過,曾沉浸在悲傷、憤怒,或是對說出真話、拒絕別人感到內疚過,讀這本會非常有共鳴。
與自己的潛意識和解是一個需要耐心、反思和持續努力的過程。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步驟,可以幫助你與潛意識和解,提升內在平和和自我理解: 1. 自我反思與冥想 自我反思:花時間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內在情緒和想法。寫日記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來源【Wegner, 2002】。 冥想:冥想是一
Thumbnail
在探索我們內心深處的旅程中,讓我們首先尋求內心的平靜與清晰。要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自己的擴展意識之光中找到,也存在於你來到這個世界後所創造的心智裡。心智是想像與創造之地,為你當下生活的每一刻奠定了藍圖。 雖然我們會按照自己的經驗和感覺生活和行動,但那是在不覺中,對潛意識和所創造的看不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是如何從情緒糾結到自我覺察的轉變,並提供了對於人生觀察的深刻見解。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透過反省自己和觀察宇宙法則來提升自我的過程。
Thumbnail
《情緒留白》這本書主要探討了一個重要的主題: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衝突時,我們如何保持冷靜、保留空間,以及如何以有意識的方式來溝通和解決問題。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培養內在的靈性智慧和力量,來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情況,特別是社交互動中的挑戰和摩擦。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做到心靜如水,從認識自己、突破舒適圈到離開舊的圈子等方面提供了建議。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的書籍中有遇到瓶頸,就是在關於接受自己的陰暗面,或是接受每個情緒都是自己(特別是負面情緒的部分),在覺察到自己有負面情緒,當自己在自我批評的時候,到底能怎麼做呢?就算告訴自己:到此為止,不要再繼續亂想。也不代表問題已經解決了,甚至時不時又湧上心頭不停回放,又讓自己呈現低氣壓狀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自我覺察、正向情感以及表達自己等方面來擺脫情緒內耗,並提出了一些行動建議。作者還分享了一些提升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的方法。具有實用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靜心的幾種方式,以及靜心對身心健康的好處,並引用了幾本相關的書籍。讀者將瞭解如何通過靜心放鬆身心,並提升自我意識。
Thumbnail
★從「正視自己」開始,了解支配個人思考與行為的癥結是什麼, 唯有把「自己」放回生命的中心,才能真正拋下恐懼、獲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