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真的只有這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不不,答案就只有這個,我看著眼前發訊息人決絕的反對著,然後又把一段影片,放到我眼前,我看了一看,聽了一聽,不對啊,這裡不就說了出現方式有多種嗎?
然後把時間的位置,說了一說,只是當然最後是得不到太多的回覆。
其實這事也是蠻奇妙的,因為給的影片裡也正好回應了那人所說的話,只是對方還是會選擇性的看不到。
雖然這有可能是真的不能理解,嗯,別以為我在開玩笑呢,還真的有這種比較特別的人.....但其實也可以是一種習慣,一種防禦機制,每個人都總會有一些開關在的,例如曾經的我,就會對於別人在我擅長領域的質疑,感到極爲不滿,主要是因為本身就不是一個頗有自信的人吧,所以對於那些僅存的,感覺較為擅長的領域,會極為在乎,畢竟那可是我存在價值的證明呢,假若這些都是錯的,那麼就好像自身也沒有存在必要似的。
當然這不一定是自信的問題,有時候也會是單純因為視野上的不足,只看到事情的一面,而變得如此。例如自我療癒的方法,其實還是有蠻多樣化的,有些看來會較為像修行,有些則較為輕鬆,但其實最終來說,目的還是相同的。只是那時候的我,就是看不到別人的一面、別人所選擇的路,於是對曾經的我來說,內心當然是衝突的、不滿意的,也因為這樣反駁了對方、教導的導師不少次數(哈哈,我就是蠻反叛的),但後來看到另一面了,又會理解到他們做的原因,也就懂得接受另一個角度。
還有時候又會是放鬆不放鬆的問題,看來是不是覺得不相符呢,但確實也有這狀況。
「因為書就是這樣說啊,所以當然只可以這樣的。」
這樣的話,我在最近才遇過,雖然書確實是一個參考,但就真的只是一種參考,書說的大多是一個角度,卻不太會說所有角度,畢竟每本受眾就不怎麼同,從來沒有說這就是標準答案。
所以就放鬆點可以了,沒有說答案一定要是眼前這個才是對的、才是唯一的,也不用死抱著某個答案,反正可能性就是很多的,既然出現了新的可能,那麼嘗試看看也無妨呢,說不定這是此刻內心缺乏的鎖匙?
例如我對於先前別人所說的療癒方法,假若抱著我才是標準答案的心態,那麼我也不可能了解到其他人的想法,了解到當時看到的還是充滿矛點了呢,那麼要幫助人,似乎也變得很困難了。
至於遇到的對方狀況大概是甚麼?嗯,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但至少過程讓我重新審視一下自己,也算是一件不錯的事情呢,然後這最後又看到自身沒什麼問題,剛好又可以再次鼓勵一下自己,欣賞一下自己,讓自己更有信心,哈哈,不錯吧。
剩餘的喔,當然還是順其自然啦,畢竟很多事情啊還是急不來的。
問題不是問題,問題就是解決方案
或許看來對方用的,並非聰明的處理方式吧,但那也是解決方案呢,只是失效罷了,而要學習真正的解決方案,也是一個療癒的過程呢,這可需要時間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會員
35內容數
宇宙周而復始,循環不息,或許具陰具陽,令人感覺複雜、混亂且不安,但所有對立,也是宇宙既有的一切,並非完全兩立的兩種存在,而他們也有著他們的意義所在,當陰陽並存,這也才成了我們的宇宙、我們所體驗的一切。而湛藍星球:地球,也有著相似的狀況,一個光明黑暗的交界,既是失憶靈魂的修復樂園,也是一條潛伏於深淵的大蛇,所渴望的機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貓說故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寫和說看來微不足道,但其實這卻是最好的能量釋放,把舊有的清除,留下新的空間。
這是錯的嗎?反正這是我的延伸,又好像沒關係呢
比較來比較去的成就,好像又只是一場空呢😂
寫和說看來微不足道,但其實這卻是最好的能量釋放,把舊有的清除,留下新的空間。
這是錯的嗎?反正這是我的延伸,又好像沒關係呢
比較來比較去的成就,好像又只是一場空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探討死刑執行是否能提升政府民調,以2012年馬英九政府及2025年賴清德政府的案例,佐以學術研究文獻,分析死刑執行與民調的關聯性,結論為死刑執行與總統滿意度無直接關係。
本文探討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強調學習的重要性。文章從價值觀的形成談起,分析了我們如何透過家庭、學校及個人經驗來塑造自我。我們可以主動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和選擇,瞭解自身內在需求。學習不僅是獲取知識的過程,也是提升自我認識和改善人際關係的關鍵。希望讀者重新思考,找到真正的自我,並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洞察。
Thumbnail
小美是一名28歲的上班族,從大學畢業後便進入了一家大型企業工作。初入職場時,她對一切充滿了熱情,覺得自己找到了理想的職業。然而,三年過去了,那份熱情似乎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消退。每天早晨,她從床上爬起來的時候,總是感到一絲絲的不確定與迷茫:「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這個問題一再在她腦海中徘徊
Thumbnail
「大家意見好多...要怎麼找到最佳解法?」 「叫我解決?根本沒想法啊!靈感枯竭啦!」 「難道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嗎?」 「問題到底出在哪!?」 你是不是想找一套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是構想創新方法呢? 「設計思考」也許就是你積極追求的解答,往下閱讀來初步認識這個新思維!
Thumbnail
每個人公開分享的想法與意見都是寶貴的,我們可以從每個人的想法與做法上學習到很多,但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按照他人標準答案生活的人,不要害怕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自己做決定、不要害怕自己做的決定不是最好的。
Thumbnail
作者的話: 當答案總是一致,是因為我們不斷被敷衍,還是那個同樣的答案就是我們疑問的回應呢?不只是在諮商中,在與宇宙的問答中,"請傾聽自己的心聲"也是常常出現的回答,其實不斷告訴我們的是,那些我們認為的"可是"、"但是"、"我不行因為..."都比不上我們真正的心意,我們真正需要做的不是找最簡單的路
為何別人給你的答案, 自己沒辦法為自己的問題提供解答呢? 只是在當中, 沒做好一個小點而已, 也就是怎樣由別人的答案, 轉化為屬於自己的答案那樣, 如果哪個技能是自己的, 哪要怎麼使用,就可以如何使用, 而不是行為或是工作等的, 需要等待別人的允許, 才能使用或是行動。 由自己的問題, 後面和
Thumbnail
看到 threads上有同業發文,他認為脆上有很多人愛說教,去要求別人自我覺察,轉換觀點以改善自己的問題,但他認為有許多是神祕的範疇,不是透過諮商、覺察就能解決的。他以他一位個案舉例,這位個案連續遇到數個三個月就分手且後來發現是劈腿的對象,在處理前世議題後就穩定交往最後結婚了。他舉這個例子,並提
Thumbnail
極簡生活雖說不以數量作為標準,但對我來說,偶爾往包包裡面瞧瞧,算算裡面的物品有幾件,是一個古怪的嗜好,也是容易獲得的樂事。 平時生活應該還算單純,不是泡在隔著螢幕的虛擬世界內,與遠在天邊、不曾謀面的網友們交流,就是浸在隔著時間長河的書本裡,與古今中外、心有靈犀的文友們淘心。 我不擅於與人面對
Thumbnail
在生活中,追尋答案的人有很多種需求與意義。有些人希望答案可以成為依據,指引他們走正確的路;有些人則是尋求答案作為寄託,讓他們理解現況並尋求解決方案;還有些人則希望答案可以成為一個靠山,讓他們不必承擔責任。不同人追尋答案的行為,揭示了他們內心的需求和渴望。你覺得自己,真的需要的是答案嗎?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探討死刑執行是否能提升政府民調,以2012年馬英九政府及2025年賴清德政府的案例,佐以學術研究文獻,分析死刑執行與民調的關聯性,結論為死刑執行與總統滿意度無直接關係。
本文探討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強調學習的重要性。文章從價值觀的形成談起,分析了我們如何透過家庭、學校及個人經驗來塑造自我。我們可以主動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和選擇,瞭解自身內在需求。學習不僅是獲取知識的過程,也是提升自我認識和改善人際關係的關鍵。希望讀者重新思考,找到真正的自我,並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洞察。
Thumbnail
小美是一名28歲的上班族,從大學畢業後便進入了一家大型企業工作。初入職場時,她對一切充滿了熱情,覺得自己找到了理想的職業。然而,三年過去了,那份熱情似乎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消退。每天早晨,她從床上爬起來的時候,總是感到一絲絲的不確定與迷茫:「我真的適合這份工作嗎?」這個問題一再在她腦海中徘徊
Thumbnail
「大家意見好多...要怎麼找到最佳解法?」 「叫我解決?根本沒想法啊!靈感枯竭啦!」 「難道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嗎?」 「問題到底出在哪!?」 你是不是想找一套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是構想創新方法呢? 「設計思考」也許就是你積極追求的解答,往下閱讀來初步認識這個新思維!
Thumbnail
每個人公開分享的想法與意見都是寶貴的,我們可以從每個人的想法與做法上學習到很多,但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按照他人標準答案生活的人,不要害怕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自己做決定、不要害怕自己做的決定不是最好的。
Thumbnail
作者的話: 當答案總是一致,是因為我們不斷被敷衍,還是那個同樣的答案就是我們疑問的回應呢?不只是在諮商中,在與宇宙的問答中,"請傾聽自己的心聲"也是常常出現的回答,其實不斷告訴我們的是,那些我們認為的"可是"、"但是"、"我不行因為..."都比不上我們真正的心意,我們真正需要做的不是找最簡單的路
為何別人給你的答案, 自己沒辦法為自己的問題提供解答呢? 只是在當中, 沒做好一個小點而已, 也就是怎樣由別人的答案, 轉化為屬於自己的答案那樣, 如果哪個技能是自己的, 哪要怎麼使用,就可以如何使用, 而不是行為或是工作等的, 需要等待別人的允許, 才能使用或是行動。 由自己的問題, 後面和
Thumbnail
看到 threads上有同業發文,他認為脆上有很多人愛說教,去要求別人自我覺察,轉換觀點以改善自己的問題,但他認為有許多是神祕的範疇,不是透過諮商、覺察就能解決的。他以他一位個案舉例,這位個案連續遇到數個三個月就分手且後來發現是劈腿的對象,在處理前世議題後就穩定交往最後結婚了。他舉這個例子,並提
Thumbnail
極簡生活雖說不以數量作為標準,但對我來說,偶爾往包包裡面瞧瞧,算算裡面的物品有幾件,是一個古怪的嗜好,也是容易獲得的樂事。 平時生活應該還算單純,不是泡在隔著螢幕的虛擬世界內,與遠在天邊、不曾謀面的網友們交流,就是浸在隔著時間長河的書本裡,與古今中外、心有靈犀的文友們淘心。 我不擅於與人面對
Thumbnail
在生活中,追尋答案的人有很多種需求與意義。有些人希望答案可以成為依據,指引他們走正確的路;有些人則是尋求答案作為寄託,讓他們理解現況並尋求解決方案;還有些人則希望答案可以成為一個靠山,讓他們不必承擔責任。不同人追尋答案的行為,揭示了他們內心的需求和渴望。你覺得自己,真的需要的是答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