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離開的時候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讀後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本被網路推薦而很早就購買的書籍卻遲遲的沒有閱讀。或許是怕內容太催淚而在不恰當時淚崩,也可能是想逃避死亡的議題,總是等不到好時機翻閱。

這次為了跑新春讀墨馬拉松把輕鬆的書籍都看完只好輪到它上場。沒想到一翻開就停不下來的好看,內容不會太過沈重讓人沮喪,也不是哲學般探討生死的意義的繞口。

透過死亡完成人生。我領悟到重要的不是送別者怎麼送別,而是該將重點擺在離別者的人生上,因此主題便從「我想送給媽媽的死亡」轉為「媽媽想要的死亡」

故事不僅僅提到葬禮與儀式那麼簡單,通往死亡的路途其實是條漫長的路,若能及早思考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並與身邊的人溝通才不會留下太多遺憾。

raw-image

故事由阿嬤失智的照護開始,40歲的作者70歲的媽媽與90歲的阿嬤。在媽媽照護阿嬤的過程中發生的各種事情與對話都很讓人有所感,這次過年期間失智的阿嬤送到我們家做長期照顧,雖然我沒有遇到但也可以想見剛開始換環境的焦慮不安所造成問題以及照護人忙碌的人仰馬翻的情境。

前半本提到了許多失智照護上的問題以及子女眾多如何好好安排公平的照護,比如推行孝順積分制,如何安排照護人力,尋找各種公私立資源,以及熟悉的環境、身邊的寵物、規律的活動刺激對失智患者帶來的好處。在醫療發達的現今,多數人都可以活到相當高齡的社會,失智的確是需要及早接觸相關資訊與進行照護考量的事情。

順從天意而死,在現今會被解讀為拒絕醫療,也會被視為奇怪、特殊的想法。不論過去或現在,人終將會死亡的道理從未改變,改變的是醫術,先進的醫療技術讓我們繼續活著或死亡。比起個人意志,將生死交由醫術決定,這種形式反而讓人更恐懼,更想逃避。

書中其實也有許多輕鬆詼諧的對話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而書中也提到關於長久居住的房子裡充斥著的老舊物品該如何處理、葬禮的想法、器官捐贈的可能,甚至考慮到後輩如何憑悼的事情。讓人體會到死亡是條漫漫長路,如何能在好走真的是一件艱難地事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鄧小佩的沙龍
10會員
23內容數
以台灣的鳥類分科別介紹為主的週報,每週出刊,搭配文字與照片介紹鳥類的特色與玄之又玄的氣質。
鄧小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05
由於我的不消費挑戰只限制了衣物、包包與化妝保養品及書籍的購買。 發現除了這幾個品項外,其實還是有不少的物品的進出,因此想連這些物品都進行紀錄,看是否有我自己未注意的漏洞,以及增加對持有物品的意識。 消費類物品: galaxy watch3:優惠價購入(零用錢) 由於價格非常低而提早進行手錶的世代更替
Thumbnail
2023/03/05
由於我的不消費挑戰只限制了衣物、包包與化妝保養品及書籍的購買。 發現除了這幾個品項外,其實還是有不少的物品的進出,因此想連這些物品都進行紀錄,看是否有我自己未注意的漏洞,以及增加對持有物品的意識。 消費類物品: galaxy watch3:優惠價購入(零用錢) 由於價格非常低而提早進行手錶的世代更替
Thumbnail
2023/02/18
02/01是挑戰的第一天,一天就遇到好幾個誘惑。不管是台北鳥會的冠羽畫眉布偶、IG中古包的素色皮革包又或是打七折的A5手帳本都讓人覺得很超值。但超值的背後其實就是不需要,這世界上如果只看是否物有所值的話其實有太多東西可以買了,但回過頭來看看自己,有超過40個包包的人是輪流背一個月都不會重複的量了真的
Thumbnail
2023/02/18
02/01是挑戰的第一天,一天就遇到好幾個誘惑。不管是台北鳥會的冠羽畫眉布偶、IG中古包的素色皮革包又或是打七折的A5手帳本都讓人覺得很超值。但超值的背後其實就是不需要,這世界上如果只看是否物有所值的話其實有太多東西可以買了,但回過頭來看看自己,有超過40個包包的人是輪流背一個月都不會重複的量了真的
Thumbnail
2023/02/01
瘦身的行動一直沒有什麼進展,但想起之前看過的書籍提到。比起設定不知道能否達成的目標,設定自己能控制的行動其實更能持續下去。 ex→"瘦下五公斤"改成"每個月運動20天"或"每個月在家自己煮20餐"等自己可以設定的目標,這樣至少最後即使體重無法達到也會變成相對之前的自己更健康的人。 最近也體會到有點微
2023/02/01
瘦身的行動一直沒有什麼進展,但想起之前看過的書籍提到。比起設定不知道能否達成的目標,設定自己能控制的行動其實更能持續下去。 ex→"瘦下五公斤"改成"每個月運動20天"或"每個月在家自己煮20餐"等自己可以設定的目標,這樣至少最後即使體重無法達到也會變成相對之前的自己更健康的人。 最近也體會到有點微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人生中很多事情,都要等到親眼目睹,我們才會認真思考,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該如何面對,尤其是老化、失智、以及死亡。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申昭潾,是一位四十多歲的韓國女性,有著機械設計與教育學背景,有感於國民對「死亡」認知的不足,於韓國成立了「終身教育學院」,做的是死亡教育的推廣。
Thumbnail
人生中很多事情,都要等到親眼目睹,我們才會認真思考,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該如何面對,尤其是老化、失智、以及死亡。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申昭潾,是一位四十多歲的韓國女性,有著機械設計與教育學背景,有感於國民對「死亡」認知的不足,於韓國成立了「終身教育學院」,做的是死亡教育的推廣。
Thumbnail
照顧著有著失智症外婆的媽媽, 趁著妹妹(作者的二阿姨)接手照顧, 逃離平日疲憊身心的狀態, 女兒(作者)和她開啟討論死亡的對話。 讀著讀著, 我也回想過往 曾經懷疑過自己是否有反社會人格, 爺爺、外公、先父先後去世時, 我在喪禮上都沒有哭過。 我不知道要怎麼跟先父相處。 我當年為了逃避和他互動, 原
Thumbnail
照顧著有著失智症外婆的媽媽, 趁著妹妹(作者的二阿姨)接手照顧, 逃離平日疲憊身心的狀態, 女兒(作者)和她開啟討論死亡的對話。 讀著讀著, 我也回想過往 曾經懷疑過自己是否有反社會人格, 爺爺、外公、先父先後去世時, 我在喪禮上都沒有哭過。 我不知道要怎麼跟先父相處。 我當年為了逃避和他互動, 原
Thumbnail
這本被網路推薦而很早就購買的書籍卻遲遲的沒有閱讀。或許是怕內容太催淚而在不恰當時淚崩,也可能是想逃避死亡的議題,總是等不到好時機翻閱。 這次為了跑新春讀墨馬拉松把輕鬆的書籍都看完只好輪到它上場。沒想到一翻開就停不下來的好看,內容不會太過沈重讓人沮喪,也不是哲學般探討生死的意義的繞口。 透過死亡完成人
Thumbnail
這本被網路推薦而很早就購買的書籍卻遲遲的沒有閱讀。或許是怕內容太催淚而在不恰當時淚崩,也可能是想逃避死亡的議題,總是等不到好時機翻閱。 這次為了跑新春讀墨馬拉松把輕鬆的書籍都看完只好輪到它上場。沒想到一翻開就停不下來的好看,內容不會太過沈重讓人沮喪,也不是哲學般探討生死的意義的繞口。 透過死亡完成人
Thumbnail
每每聽聞週遭友人家裡面臨長輩罹患失智症,總能感受到一股低氣壓瀰漫在彼此的談話中,不是深陷於龐大的照護所需要的經濟壓力,就是面對長輩時常情緒不穩定的精神壓力中,尤其長照中心對於失智者的症狀也頗為嚴格,能順利入住的機率實在不高,所以失智症成為了許多照顧者心中最深沈的苦痛。 本書敘述作者的母親(七十多歲)
Thumbnail
每每聽聞週遭友人家裡面臨長輩罹患失智症,總能感受到一股低氣壓瀰漫在彼此的談話中,不是深陷於龐大的照護所需要的經濟壓力,就是面對長輩時常情緒不穩定的精神壓力中,尤其長照中心對於失智者的症狀也頗為嚴格,能順利入住的機率實在不高,所以失智症成為了許多照顧者心中最深沈的苦痛。 本書敘述作者的母親(七十多歲)
Thumbnail
你曾經和家人們談論過死亡的這個話題嗎?你知道你的父母想要什麼樣的善終嗎?
Thumbnail
你曾經和家人們談論過死亡的這個話題嗎?你知道你的父母想要什麼樣的善終嗎?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書名,很有感,雖然一開始還自己腦補成:「媽媽離開時我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莫名其妙自己加上了個「我」,在開始閱讀時才發現了這個錯誤,但有感的程度其實是一樣的。尤其人生的日子一日日地過,看著身邊的長輩、親戚、朋友、同學、同事……,一個個走上人生的終點。要去說再見的人,一位比一位與自己更親近,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書名,很有感,雖然一開始還自己腦補成:「媽媽離開時我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莫名其妙自己加上了個「我」,在開始閱讀時才發現了這個錯誤,但有感的程度其實是一樣的。尤其人生的日子一日日地過,看著身邊的長輩、親戚、朋友、同學、同事……,一個個走上人生的終點。要去說再見的人,一位比一位與自己更親近,
Thumbnail
『緬懷死亡是為了離開的人,但最終仍是安慰送別者的場合』在得知阿公罹癌以後,我常想那一天什麼時候會來臨,我準備好了嗎?是什麼樣的天氣、時間和處境,我不知道他想要怎麼告別,也無從得知起了。我只希望親人可以謝謝宇宙賜予的福份,不要哭天搶地、不要悲嘆惋惜,因為我們和他已經如此幸運,我想歡送他的一生。
Thumbnail
『緬懷死亡是為了離開的人,但最終仍是安慰送別者的場合』在得知阿公罹癌以後,我常想那一天什麼時候會來臨,我準備好了嗎?是什麼樣的天氣、時間和處境,我不知道他想要怎麼告別,也無從得知起了。我只希望親人可以謝謝宇宙賜予的福份,不要哭天搶地、不要悲嘆惋惜,因為我們和他已經如此幸運,我想歡送他的一生。
Thumbnail
我才發現原來我認識的只是一部分的她,這樣相似的感覺,也在最近跟她聊到死亡話題時再度浮現,像是媽媽說她目前有幾個待葬清單,但還沒有決定好;她跟爸爸想找有電梯的房子,因為身體漸漸負荷不了爬樓梯等等的老後安排,我才知道其實他們早已著手規畫,不論是「養老」又或是「死亡」,只有我還像個孩子一樣。
Thumbnail
我才發現原來我認識的只是一部分的她,這樣相似的感覺,也在最近跟她聊到死亡話題時再度浮現,像是媽媽說她目前有幾個待葬清單,但還沒有決定好;她跟爸爸想找有電梯的房子,因為身體漸漸負荷不了爬樓梯等等的老後安排,我才知道其實他們早已著手規畫,不論是「養老」又或是「死亡」,只有我還像個孩子一樣。
Thumbnail
對預立醫療的理解、失智症病人與家屬照護的情緒關懷、面對死亡的態度、死後生者的追思,死亡一直都包含在生命之中,卻始終是我們避談甚至盡量假裝忘記的事,在向別人談及我最近編輯的書時,我發現自己都特別小心不敢輕易的就說出,這是一本和媽媽討論死亡的書。
Thumbnail
對預立醫療的理解、失智症病人與家屬照護的情緒關懷、面對死亡的態度、死後生者的追思,死亡一直都包含在生命之中,卻始終是我們避談甚至盡量假裝忘記的事,在向別人談及我最近編輯的書時,我發現自己都特別小心不敢輕易的就說出,這是一本和媽媽討論死亡的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