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3系統思考法》框架解決問題,發揮創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在前年底出版了《個人職場品牌打造術:八堂職場技能提升實務應用》,在第一章「邏輯分析力」當中,分享了九宮格思考法的觀念以及思考模板,並在閱讀學習力,知識管理力,品牌行銷力,目標管理力等各個章節當中,實際運用九宮格思考模組,協助讀者升級職場競爭力,打造個人職場品牌。

當從采實文化拿到《解決問題、創意湧現、高效表達的3×3系統思考法》時,有一種驚喜跟相見恨晚的感覺;
一者,遠在日本,也有跟我一樣,熱愛分享九宮格思考法的同好。
二者,看完「3×3系統思考法」一書,發現九宮格有著更多層面的應用方式。
三者,「3×3系統思考法」威力強大,不分男女老幼,人人可以輕鬆上手。

在工作與生活當中,有沒有一種框架可以協助你思考並且解決問題?
3×3系統思考法就是這樣的一個思考框架的工具。

3×3系統思考法=系統軸三宮格X時間軸三宮格

接者,我用黃金圈的為何Why,如何How,何事What三個層面,來介紹《解決問題、創意湧現、高效表達的3×3系統思考法》這一本書:

▍為何使用3×3系統思考法:

三分法是大腦最容易記憶的一種方式,可以運用在不同層面,例如:
➊時間:過去,現在,未來
➋空間:北部,中部,南部
➌餐點:前菜,主菜,甜點
➍期間:短期,中期,長期
➎段落:首先,其次,最後
➏支點:產業,企業,職務

3×3系統思考法,將縱向軸與橫向軸各劃分成三格,構成九個區塊,當作整理資訊與系統思考的框架。

▍如何使用3×3系統思考法:

小的時候,我們最常用粉筆玩的一種遊戲,就是OX遊戲。用四條線畫出井字,一方畫O,一方畫X,最先連線者獲勝。

3×3系統思考法用四條線畫成九個區塊,以縱向作為系統軸、橫軸作為時間軸。可以用來解決工作生活當中的大小事。

橫向三宮格:先劃分時間軸三宮格,再進行思考。
縱向三宮格:先劃分系統軸三宮格,再進行思考。

▍何事使用3×3系統思考法:

創意發想,腦力激盪
先將思考主題用時間軸或是系統軸劃分好,邀請一群夥伴進行腦力激盪。

策略思考,經營管理
3C,SWOT,PEST,安索夫矩陣等企管框架,都可以3×3系統思考法進行。

自由聯想,問題解決
生活當中,旅遊計畫,學習計畫各種面向,都可以善用3×3系統框架。
工作當中,問題解決,行銷企劃各種面向,都可以運用3×3系統框架。

養成三分法思考,再輔以系統軸、時間軸當作思考框架,善用3×3系統思考法,您就可以解決生活與工作當中的大小事。

raw-image



書名:《解決問題、創意湧現、高效表達的3×3系統思考法》

出版:采實文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易璁工作力教練沙龍
41會員
45內容數
我是工作力教練林易璁,協助社會人士「提升職場工作力X打造個人職場品牌」。目前身份是「職涯顧問|培訓講師|書籍作者」,授課主題為「思考力X數位力X職涯力X品牌力X轉型力」,書籍著作有《個人職場品牌打造術》以及《贏在轉型力》。課程邀約|文章授權|合作洽談:ytlin178@gmail.com
2024/01/18
以五年作為自我實現的目標,從五年之後回來看現在的自己,就能拉開生命的高度;每到歲末年初進行回顧與前瞻,運用心智圖法、曼陀羅九宮格兩項思考工具,針對人生幸福輪八個面向設定年度目標,結合五年後的你作為目標,回推這一年要完成的行動,使人生每個面向都能有計畫經營,進而打開生命的寬度。
Thumbnail
2024/01/18
以五年作為自我實現的目標,從五年之後回來看現在的自己,就能拉開生命的高度;每到歲末年初進行回顧與前瞻,運用心智圖法、曼陀羅九宮格兩項思考工具,針對人生幸福輪八個面向設定年度目標,結合五年後的你作為目標,回推這一年要完成的行動,使人生每個面向都能有計畫經營,進而打開生命的寬度。
Thumbnail
2023/11/29
我們一生的工作時間很長,從大學畢業22歲或是研究所畢業24歲,一直工作到65歲退休;加上近幾年來,中高齡求職者比例逐年遞增,退而不休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每個人一輩子的工作期間都超過了40年。我們在思考未來個人專屬的職涯路徑時,可以由高度、寬度、深度三個立體維度思考。
Thumbnail
2023/11/29
我們一生的工作時間很長,從大學畢業22歲或是研究所畢業24歲,一直工作到65歲退休;加上近幾年來,中高齡求職者比例逐年遞增,退而不休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每個人一輩子的工作期間都超過了40年。我們在思考未來個人專屬的職涯路徑時,可以由高度、寬度、深度三個立體維度思考。
Thumbnail
2023/10/30
課堂當中,等一段活動討論完成時,一位同學舉起手來發問問題,我是如何從工程師變成講師?而我簡單的回答如下:如果工程師是A,講師是B,那麼你會有一段時間A跟B會是同時進行的,有可能白天做A,晚上和六日作B,等你的B經營了一段時間,慢慢的成熟了,穩定了,那麼只是差一個從A轉到B的機會而已。
Thumbnail
2023/10/30
課堂當中,等一段活動討論完成時,一位同學舉起手來發問問題,我是如何從工程師變成講師?而我簡單的回答如下:如果工程師是A,講師是B,那麼你會有一段時間A跟B會是同時進行的,有可能白天做A,晚上和六日作B,等你的B經營了一段時間,慢慢的成熟了,穩定了,那麼只是差一個從A轉到B的機會而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九宮格思考法」既簡單又好用,小時候大家都玩過井字遊戲吧,就是畫上四條線把九宮格畫出來。 用九宮格可以很清楚分別從宏觀與微觀,過去到未來,將你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拆解,你會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從原本毫無頭緒卻轉變成有條有理,簡直就是萬用的問題解決神器。
Thumbnail
「九宮格思考法」既簡單又好用,小時候大家都玩過井字遊戲吧,就是畫上四條線把九宮格畫出來。 用九宮格可以很清楚分別從宏觀與微觀,過去到未來,將你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拆解,你會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從原本毫無頭緒卻轉變成有條有理,簡直就是萬用的問題解決神器。
Thumbnail
談到創意發想很多人都會說「來辦腦力激盪會吧!」,似乎三個臭皮匠肯定勝過諸葛亮。但心理學家發現:團體的回饋會造成從眾偏差,在眾人面前我們常會以各種方法來自我審查,選擇最便宜行事的想法,嚴重衝擊創意。 而《破框思維的技術》則提出一套按部就班的步驟「破框思維法」,幫讀者解決生活與工作中各種各樣的難題。
Thumbnail
談到創意發想很多人都會說「來辦腦力激盪會吧!」,似乎三個臭皮匠肯定勝過諸葛亮。但心理學家發現:團體的回饋會造成從眾偏差,在眾人面前我們常會以各種方法來自我審查,選擇最便宜行事的想法,嚴重衝擊創意。 而《破框思維的技術》則提出一套按部就班的步驟「破框思維法」,幫讀者解決生活與工作中各種各樣的難題。
Thumbnail
在工作與生活當中,有沒有一種框架可以協助你思考並且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創意湧現、高效表達的3×3系統思考法》一書中 3×3系統思考法就是這樣的一個思考框架的工具。 3×3系統思考法=系統軸三宮格X時間軸三宮格
Thumbnail
在工作與生活當中,有沒有一種框架可以協助你思考並且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創意湧現、高效表達的3×3系統思考法》一書中 3×3系統思考法就是這樣的一個思考框架的工具。 3×3系統思考法=系統軸三宮格X時間軸三宮格
Thumbnail
當我們要煮好一道菜,可能需要用到菜刀切菜、鍋子炒菜、鍋鏟翻菜,透過這些工具交互運用,才能完成一道佳餚。 那在面對事情,有沒有一道基本的模組,或是思考的模式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 「想要徹底理解世界,關鍵在於建立思維模型的框架。」《思考的框架》作者夏恩.派瑞許認為,我們依據思維模型來推斷因果
Thumbnail
當我們要煮好一道菜,可能需要用到菜刀切菜、鍋子炒菜、鍋鏟翻菜,透過這些工具交互運用,才能完成一道佳餚。 那在面對事情,有沒有一道基本的模組,或是思考的模式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 「想要徹底理解世界,關鍵在於建立思維模型的框架。」《思考的框架》作者夏恩.派瑞許認為,我們依據思維模型來推斷因果
Thumbnail
知識圖卡由邏輯思維(思考結構化)與設計思維(思考可視化)組成,前者是指知識萃取,後者是指視覺呈現,而圖解剛好可以滿足這兩件事,因此,如果你對製作圖卡有興趣,或對圖解有興趣,歡迎閱讀此篇文章。 本篇是思考結構化篇,本書提供幾個模型協助文本的結構化,有些文本甚至結構化後就可以直接放在圖卡上,因為,結構
Thumbnail
知識圖卡由邏輯思維(思考結構化)與設計思維(思考可視化)組成,前者是指知識萃取,後者是指視覺呈現,而圖解剛好可以滿足這兩件事,因此,如果你對製作圖卡有興趣,或對圖解有興趣,歡迎閱讀此篇文章。 本篇是思考結構化篇,本書提供幾個模型協助文本的結構化,有些文本甚至結構化後就可以直接放在圖卡上,因為,結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與你分享,我讀設計思考工具箱這本實用書籍後,產生的思考與理解。 這本書籍吸引我的地方,在於他把一件大型專案的實踐工作流,分解成三大區塊: 問題空間:從想法探索,到界定問題 解決方案空間:從界定問題,到解決方案 回顧:從解決方案,到經驗沉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與你分享,我讀設計思考工具箱這本實用書籍後,產生的思考與理解。 這本書籍吸引我的地方,在於他把一件大型專案的實踐工作流,分解成三大區塊: 問題空間:從想法探索,到界定問題 解決方案空間:從界定問題,到解決方案 回顧:從解決方案,到經驗沉澱
Thumbnail
作者西村克己,是一名大學教授與經營管理顧問,關於圖解、思考主題其實出了不少書,像是《邏輯思考法圖解》、《圖解思考法》、《圖解力!》(以上為商周出版)、《專案管理使用說明書》(日本實業出版)、《培養策略性思考的基本教材》、《邏輯性文章的寫作方法》(以上為中經出版)等。 作者是否有提供系統化的做法
Thumbnail
作者西村克己,是一名大學教授與經營管理顧問,關於圖解、思考主題其實出了不少書,像是《邏輯思考法圖解》、《圖解思考法》、《圖解力!》(以上為商周出版)、《專案管理使用說明書》(日本實業出版)、《培養策略性思考的基本教材》、《邏輯性文章的寫作方法》(以上為中經出版)等。 作者是否有提供系統化的做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