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之勞心與勞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孟子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有人認為是在說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有人認為是說社會分工,前者批判孟子為專制辯護,後者為孟子討公道,至今仍有爭論。
平心而論,大腦作決策,肢體跟決策走,看起來像是有上下階級,但少了大腦則肢體動作無意義,少了肢體則大腦思考為空想,與其說上下,不如說這個分工是有先後,協調了才有所謂的合作。
以政治而言,勞心者高度使用大腦,利用已知訊息推未知,計劃、決策;勞力者也需用到大腦,但其他部位的使用比勞心者有更高的比例,主要在落實決策,甚至不假思索直接反應;所以順序上,勞心比勞力更先勞動。
然而除了上述,勞力者應將執行過程遇到的各種疑難,主要是執行上出現不符決策所預期的情況,回報給勞心者,勞心者則應設法解決,形成下一輪的決策。如此一來,則是勞力比勞心更先勞動。
上述兩種順序搭配起來,充分發揮各自所長,才能形成高效循環。因此,勞心與勞力不必對立,而是相輔相成。
avatar-img
9會員
72內容數
對於現狀的不滿,除了宣洩情緒,還能轉換為有邏輯的思考。針對軍事的部分,我們也不必完全遷就於現實,夢想一番又何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洗丹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賞與罰,對先秦法家而言是君王相當重要的兩大權柄,對行為學派而言是操控刺激反應的兩大手段,對宗教而言是勸善止惡的兩大法寶,至於對政治而言,則是意圖使人趨、避的兩大作用力。
永遠不要考驗人性,尤其是在政治面!
說到底,政治就是比誰人數多的學問。
賞與罰,對先秦法家而言是君王相當重要的兩大權柄,對行為學派而言是操控刺激反應的兩大手段,對宗教而言是勸善止惡的兩大法寶,至於對政治而言,則是意圖使人趨、避的兩大作用力。
永遠不要考驗人性,尤其是在政治面!
說到底,政治就是比誰人數多的學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管他川普、賀錦麗 蝸居家中無歲月, 疏忽清冬悄赴約。 歲餘煦陽心舒暢, 焉管川賀誰出場。 提筆漫書心中想, 針線慢縫笑臉樣。 只取白雲映飛禽, 窗風終難擾我心。 口水戰、核武戰、心理攻防戰、強權欺弱戰……電視雖然多了許多新聞平台可以選擇,但播放的性質卻大同小異。 讓人懶得按開關、
Thumbnail
我們的腦部是高級處理器,簡要來說,左右大腦會各司其職、各自運作,並互相交流,得到結論與反應 「胼胝體」是連結左右兩邊大腦訊息的橋樑,是類似高品質的訊息傳輸線 一般來說(並非絕對)左腦有邏輯及語言,右腦為圖像理解及肢體語言,經由胼胝體交流,它們得以共享合而為一
Thumbnail
1.審題:基本上,這是個"雙核心"題目,就是做事也重要,但是做人更重要。可是,如果往"做事比做人重要"或是"做人比做事重要",這樣就會流於偏題。 我的寫法,重在"層次"。先有"做事"的層次,才有"做人"的層次,但是最終,要"超越"做事與做人的層次,處世圓滿,才是人...
Thumbnail
主席:「上面要我們表態效忠,這下怎麼辦?」 幕僚:「可是這一表態不比漏了底、洩了光,再笨的人都知道我們站在那一邊,為誰服務!」 主席:「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我們也只好拿我們們的政治前途來賭一把了!只是不知道後續的發展會如何?」 幕僚:「我看去找新石公測字,斷個吉凶如何?」 主席:「靠不靠
Thumbnail
曾經看過一個職場文章討論,人資工作被作者歸類到表面行為跟內心傾向差異最極端的公司職務,也就是表面是關懷人本提勞工著想,但內心卻又同時算計如何替公司創造與壓榨最大利益。文章留言也有非常多非人資工作者出來贊同。同樣的內容在自己所處的人資群組就正反兩面意見均有,所以到底我們是勞方還是資方角色呢?
Thumbnail
賴惠員是溪北立委,她來自後壁。週四下午是她與溪北民眾的選民對談時間,身形嬌小的賴惠員像有影分身之術,一個小時前,她與同為臺南立委的林俊憲正在白河召開天然災害補助的說明會。她的政治之路為農民走傱,只為換得溪北的風調雨順。願像媽祖婆一樣,捨身奉獻,照護溪北。
Thumbnail
管他川普、賀錦麗 蝸居家中無歲月, 疏忽清冬悄赴約。 歲餘煦陽心舒暢, 焉管川賀誰出場。 提筆漫書心中想, 針線慢縫笑臉樣。 只取白雲映飛禽, 窗風終難擾我心。 口水戰、核武戰、心理攻防戰、強權欺弱戰……電視雖然多了許多新聞平台可以選擇,但播放的性質卻大同小異。 讓人懶得按開關、
Thumbnail
我們的腦部是高級處理器,簡要來說,左右大腦會各司其職、各自運作,並互相交流,得到結論與反應 「胼胝體」是連結左右兩邊大腦訊息的橋樑,是類似高品質的訊息傳輸線 一般來說(並非絕對)左腦有邏輯及語言,右腦為圖像理解及肢體語言,經由胼胝體交流,它們得以共享合而為一
Thumbnail
1.審題:基本上,這是個"雙核心"題目,就是做事也重要,但是做人更重要。可是,如果往"做事比做人重要"或是"做人比做事重要",這樣就會流於偏題。 我的寫法,重在"層次"。先有"做事"的層次,才有"做人"的層次,但是最終,要"超越"做事與做人的層次,處世圓滿,才是人...
Thumbnail
主席:「上面要我們表態效忠,這下怎麼辦?」 幕僚:「可是這一表態不比漏了底、洩了光,再笨的人都知道我們站在那一邊,為誰服務!」 主席:「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我們也只好拿我們們的政治前途來賭一把了!只是不知道後續的發展會如何?」 幕僚:「我看去找新石公測字,斷個吉凶如何?」 主席:「靠不靠
Thumbnail
曾經看過一個職場文章討論,人資工作被作者歸類到表面行為跟內心傾向差異最極端的公司職務,也就是表面是關懷人本提勞工著想,但內心卻又同時算計如何替公司創造與壓榨最大利益。文章留言也有非常多非人資工作者出來贊同。同樣的內容在自己所處的人資群組就正反兩面意見均有,所以到底我們是勞方還是資方角色呢?
Thumbnail
賴惠員是溪北立委,她來自後壁。週四下午是她與溪北民眾的選民對談時間,身形嬌小的賴惠員像有影分身之術,一個小時前,她與同為臺南立委的林俊憲正在白河召開天然災害補助的說明會。她的政治之路為農民走傱,只為換得溪北的風調雨順。願像媽祖婆一樣,捨身奉獻,照護溪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