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腦人與胼胝體】兩個腦半球兩個意識。類比「亞斯特質」的反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我們的腦部是高級處理器,簡要來說,左右大腦會各司其職、各自運作,並互相交流,得到結論與反應

「胼胝體」是連結左右兩邊大腦訊息的橋樑,是類似高品質的訊息傳輸線

一般來說(並非絕對)左腦有邏輯及語言,右腦為圖像理解及肢體語言,經由胼胝體交流,它們得以共享合而為一

1940年代,醫界使用手術剪斷「胼胝體」來減少癲癇病人的發作。

所以當連結斷了之後呢?兩個大腦怎麼溝通?

胼胝體的損傷若是先天,兩個大腦的神經叢仍會發展替代道路(主要幹道沒了,路比較小條)

胼胝體的損傷若是後天,兩個大腦的訊息交流就只好從外部,也就是反應先出來,呈現在眼前,再做第二次整理(但這個速度很快,不會令人覺察有異)---這個部分也可以類比「一般人情緒過於震驚時的當機,在事後冷靜時認知可以作用後會再慢慢整合」

如果胼胝體被阻斷,也無替代方式

兩個半腦就只能各自為政、各自辦公、各自反應

甚至形成『兩個意識』

(感覺像是一個人分裂成兩種邏輯,各自在跑,性格迥異)

甚至一邊反應已經先出來,另一邊只好接龍做出可能解釋,以避免心靈真的分裂

裂腦人的研究就是在實驗室裡刻意阻斷外部連結,以探討兩個半腦各自運作又怎麼硬要解釋的過程

網路上都可查,我這邊先不多說

我在第二本書挑對時機做自己,冷眼不冷心的處世智慧》的第一篇就整理了這個研究,如圖

裂腦人研究,是我對亞斯伯格症心靈模式解釋的靈感

以及某本書裡亞斯作者引了一句小孩的話:「我的線接頭都插錯了」(原意大概是這樣)

「神經連結錯置」、「無法解釋」、「兩個大腦各自解讀,成了兩個意識」

我再簡單化輸出說明,即為我畫的那三個圈圈:情緒、認知、身體

亞斯特質是情盲,阻斷了感受情緒、解釋情緒的能力,所以大腦只解讀「看得見」「有道理」的事物

同時當情緒來,情緒腦為滿足人性需求,又等不到認知反應(它對情緒失語),乾脆自己動起來不給大腦理性面知道

就會形成說一套、做一套的雙標行為,同時認知會否認情緒做過的事

當亞斯成人後,社會化的資料庫變多,理解力就會多一些,不過「對自己內在」的事仍然無法理解

亞斯與裂腦人的差異是:

裂腦人是各自的腦都可理解,只是胼胝體(橋樑)斷了,內部沒有橋樑,但能繞一圈從外部傳輸訊息,補充理解,內在不會自我矛盾,只是反應有差異但最終能合一(社交上不會有問題)

亞斯人胼胝體沒斷,然而情緒訊息的接頭錯了,傳過去只有雜訊無法解碼,變成干擾或混亂源,說不定認知上還覺得它很煩。而亞斯同樣要從外部(呈現在自己面前)去發現情緒的肢體語言,可是,還是解不了碼,內在會自我矛盾,像是少了什麼一樣怪怪的(也產生社交溝通障礙)

裂腦人的研究還有兩項發現

1.當左右腦接受到的「資訊處理」不同時

「只會說話的左腦」會替「只會行動的右腦」硬找出一個解釋,然牛頭不對馬嘴

人是需要解釋的生物,再從解釋中找到意義

所以他一定要解釋,以避免心靈分裂

2.當左右腦接受到的「情緒感知」不同時,如慌張

右腦感到害怕的情緒能量仍然會傳給左腦,使左腦感到恐慌而無法運作理性(但完全不知道恐慌從哪裡來)

既然不知源頭,理性也想不出解決策略,於是又硬給一個解釋,仍是八竿子打不到關係,無法處理,繼續恐慌

裂腦人在實驗室的這兩項發現,在亞斯人身上也有

亞斯人不用在實驗室,在生活上就一樣會出現這些反應

比較起來,亞斯人是更為辛苦的,因為先天性無法解碼情緒的關係,也就會有「發展障礙」

avatar-img
316會員
222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跟本名詞不是在分類,而是嘗試為當事人在成長困惑中找一個解釋,有方向可循。
當對方說「我愛你」時 「愛」是一個抽象詞,但事實上是一個複合、進行式動詞 我們對「愛」的體驗是立體的、延展的、時間的 #當對方說「我愛你」時 1.我回想起「過去」他對我的體貼、包容、安撫、陪伴等心意(回憶起感動事件的畫面) 2.我感受到「此刻」他傳給我滿滿的情意(有擁抱動作) 3.我也好
你的人生功課,是你個人議題,跟亞斯先生的議題可以暫時區隔(反正本來就很區隔) 不是馬上談「是否離婚」,而是回到個人議題再整理 當你很確定你要什麼,答案就會出來,那些困難也比較撐的住
#與亞斯溝通最困難的是:「意圖和心意」 #與亞斯溝通最困難的是:表面上同件事,但並不是在講同一件需求、不是同一層次。
#情勒例句: A:「你如果不聽我的話,我可能會氣到心臟病發過世…」 那麼這一句呢 B:「你若不聽我的話買這東西,我就再也不理你…」 讀者先針對這兩句,試試如果是你聽到,會怎麼回應
亞斯先生對外是客氣有禮的紳士,對家人則是自我中心的固執老爹常跟一般人有不同觀點,即使夫妻多年你仍搞不懂他到底在想什麼(因為他自己也沒意識啦)常常雙標說一套做一套(這是因為理智與情感不連線,他理智時多追求CP值,情緒中時則比小孩還盧,標準不同且本人無自覺),讓人不知道怎麼跟他相處
本文跟本名詞不是在分類,而是嘗試為當事人在成長困惑中找一個解釋,有方向可循。
當對方說「我愛你」時 「愛」是一個抽象詞,但事實上是一個複合、進行式動詞 我們對「愛」的體驗是立體的、延展的、時間的 #當對方說「我愛你」時 1.我回想起「過去」他對我的體貼、包容、安撫、陪伴等心意(回憶起感動事件的畫面) 2.我感受到「此刻」他傳給我滿滿的情意(有擁抱動作) 3.我也好
你的人生功課,是你個人議題,跟亞斯先生的議題可以暫時區隔(反正本來就很區隔) 不是馬上談「是否離婚」,而是回到個人議題再整理 當你很確定你要什麼,答案就會出來,那些困難也比較撐的住
#與亞斯溝通最困難的是:「意圖和心意」 #與亞斯溝通最困難的是:表面上同件事,但並不是在講同一件需求、不是同一層次。
#情勒例句: A:「你如果不聽我的話,我可能會氣到心臟病發過世…」 那麼這一句呢 B:「你若不聽我的話買這東西,我就再也不理你…」 讀者先針對這兩句,試試如果是你聽到,會怎麼回應
亞斯先生對外是客氣有禮的紳士,對家人則是自我中心的固執老爹常跟一般人有不同觀點,即使夫妻多年你仍搞不懂他到底在想什麼(因為他自己也沒意識啦)常常雙標說一套做一套(這是因為理智與情感不連線,他理智時多追求CP值,情緒中時則比小孩還盧,標準不同且本人無自覺),讓人不知道怎麼跟他相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根據科學研究報告,右腦具有巨大的潛能,但現實生活中卻有95%的人僅使用左腦,而右腦的潛能未得到開發。本文將從左右腦功能差異的角度來探討如何激發右腦潛能,並分享相關研究及經驗。
Thumbnail
6 篇文章|6601 字 思考觀|認知科學|管理學 本書用輕鬆對話的方式,談論以下主題。 目錄 一章:思考的基礎 01  認識你的大腦如何處理訊息: 介紹大腦如何接收和處理新訊息,以及這對學習的意義 02  建立思考的框架: 談論如何建立有效的思考框架,並解釋這如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介紹大腦如何接收和處理新訊息,以及這對學習的意義。 認識你的大腦如何處理訊息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探索一個非常有趣的主題:大腦如何處理訊息。你知道我們的大腦有多厲害嗎?』
Thumbnail
右腦和修行的事情是有關聯的喔
最近閱讀塗子沛的《第二大腦》,其中關於神經元的描述, 啟發我看Obsidian筆記的新角度。 神經元接收資訊的部分叫做樹突 (Dendrites), 向外傳遞資訊的部分軸突 (Axons)。 第一大腦中的神經元接收與傳遞資訊, 正好對應第二大腦中使用筆記去閱讀與寫作。
Thumbnail
左腦的特化功能包括語言、計算、邏輯、理性以及快樂或笑聲這些積極和愉快的反應。 右腦則是跟音樂、藝術創造力、直覺、想象力和空間感有關。 大腦記錄了對我們生活影響最深的情緒,但這些情緒通常不是愉快的。 滿是負面的悲傷、憂鬱、遺憾、悔恨、沮喪和恐懼。大腦擅長表現抑鬱症狀。 右腦的頂葉區域
Thumbnail
當時接觸皮指紋十隻手指所對應大腦區域,就覺得大腦很奧妙,每個手指都代表多元智能能力。 近幾年國際學者研究大腦有一個「慈悲利他」的神經區域,不只是人,連貓、狗都有,這一個區域非常小,但是很容易激發活動。 內文 譬如一隻狗看見別的狗受傷,這個神經區塊就會不斷啟動,人也一樣,看到災民的苦況,這塊區域
聒噪的大腦 寧靜的感受
Thumbnail
你的大腦,為什麼這樣設計? 🗯「慣用左腦」的人在乎細節,「慣用右腦」的人看重整體?你更偏向哪一邊? 🗯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遇到意外驚喜更容易感到快樂,但也更難抗拒誘惑? 🗯你是依靠正面的「紅蘿蔔」還是負面的「鞭子」機制來學習? 🗯你有多會察言觀色,越過不同大腦之間的溝壑,讀取別人的想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根據科學研究報告,右腦具有巨大的潛能,但現實生活中卻有95%的人僅使用左腦,而右腦的潛能未得到開發。本文將從左右腦功能差異的角度來探討如何激發右腦潛能,並分享相關研究及經驗。
Thumbnail
6 篇文章|6601 字 思考觀|認知科學|管理學 本書用輕鬆對話的方式,談論以下主題。 目錄 一章:思考的基礎 01  認識你的大腦如何處理訊息: 介紹大腦如何接收和處理新訊息,以及這對學習的意義 02  建立思考的框架: 談論如何建立有效的思考框架,並解釋這如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介紹大腦如何接收和處理新訊息,以及這對學習的意義。 認識你的大腦如何處理訊息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探索一個非常有趣的主題:大腦如何處理訊息。你知道我們的大腦有多厲害嗎?』
Thumbnail
右腦和修行的事情是有關聯的喔
最近閱讀塗子沛的《第二大腦》,其中關於神經元的描述, 啟發我看Obsidian筆記的新角度。 神經元接收資訊的部分叫做樹突 (Dendrites), 向外傳遞資訊的部分軸突 (Axons)。 第一大腦中的神經元接收與傳遞資訊, 正好對應第二大腦中使用筆記去閱讀與寫作。
Thumbnail
左腦的特化功能包括語言、計算、邏輯、理性以及快樂或笑聲這些積極和愉快的反應。 右腦則是跟音樂、藝術創造力、直覺、想象力和空間感有關。 大腦記錄了對我們生活影響最深的情緒,但這些情緒通常不是愉快的。 滿是負面的悲傷、憂鬱、遺憾、悔恨、沮喪和恐懼。大腦擅長表現抑鬱症狀。 右腦的頂葉區域
Thumbnail
當時接觸皮指紋十隻手指所對應大腦區域,就覺得大腦很奧妙,每個手指都代表多元智能能力。 近幾年國際學者研究大腦有一個「慈悲利他」的神經區域,不只是人,連貓、狗都有,這一個區域非常小,但是很容易激發活動。 內文 譬如一隻狗看見別的狗受傷,這個神經區塊就會不斷啟動,人也一樣,看到災民的苦況,這塊區域
聒噪的大腦 寧靜的感受
Thumbnail
你的大腦,為什麼這樣設計? 🗯「慣用左腦」的人在乎細節,「慣用右腦」的人看重整體?你更偏向哪一邊? 🗯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遇到意外驚喜更容易感到快樂,但也更難抗拒誘惑? 🗯你是依靠正面的「紅蘿蔔」還是負面的「鞭子」機制來學習? 🗯你有多會察言觀色,越過不同大腦之間的溝壑,讀取別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