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其他一廂情願的期待

科技,與其他一廂情願的期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ChatGPT橫空出世,大家都在問這東西是啥,各領域的大師和專家們,則是忙著掐指回答這東西到底可怕不可怕?或者,有多麼強大(好賺)。

個人覺得,至今所看過的專家回應中,Chomsky最淡定,而姜峯楠最貼切。

語言學家Noam Chomsky認為,科技始於人性,而人性中始終有惰性,就像大學生上課如果覺得教授講太爛,馬上就會開始滑手機一樣,科技玩物固然令教授不開心,但ChatGPT的禍害最多也就是另一個iPhone而已,某種程度上,甚至還獎勵、凸顯了那些真正用心講課的教師。

科幻小說家姜峯楠,則是以2013年發生過的一起影印機出包事件作為切入點,把現今的人工智慧技術比喻為壓縮檔:在壓縮過程中丟棄了看似細微、不重要的資訊,而在還原時,原本應是殘缺模糊的文字/圖像/資訊,卻被演算法或“插補”技術,填入了似是而非的中間值,以至於乍看頭頭是道,細究卻是胡說八道——壓縮比越大,誤差也越驚人。

似乎每當有新科技出現,人們的反應都是兩極意見;或許兩邊都對,妙的是時間是個鐘擺,久了,又會回到中間。

(Chomsky專訪)https://www.openculture.com/2023/02/noam-chomsky-on-chatgpt.html?fbclid=IwAR0AJlwMF40FXEIhmtUyV-mJaAaawcKB_rvpxkLWGBTkjXnCt8COkqlB9Lg

(姜峯楠原文)https://www.newyorker.com/....../chatgpt-is-a-blurry......

avatar-img
流星不打方向燈的沙龍
4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進口蛋議題炎上,雖竊以為,雞蛋並非必要物資,當初實在無需為了短期匱乏,而大張旗鼓臨時開放進口,衍生各種因為『臨時』而浮現的疏失和弊病,但觀察過去這段時間反對意見與政府部門的各種姿態與論述,以及幾近失控的社會紛擾,不禁有所感觸... 農業,可以這樣搞嗎?
這一刻,就是最好的時機。
有了ChatGPT這種分解再重組網路大數據的人工智慧程式,以後要判定真假,原創還是非原創,恐怕是更難了。
進口蛋議題炎上,雖竊以為,雞蛋並非必要物資,當初實在無需為了短期匱乏,而大張旗鼓臨時開放進口,衍生各種因為『臨時』而浮現的疏失和弊病,但觀察過去這段時間反對意見與政府部門的各種姿態與論述,以及幾近失控的社會紛擾,不禁有所感觸... 農業,可以這樣搞嗎?
這一刻,就是最好的時機。
有了ChatGPT這種分解再重組網路大數據的人工智慧程式,以後要判定真假,原創還是非原創,恐怕是更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