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6 分鐘
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象山慶’23.2.20)
淨土宗人,以「信」為本;信非天生,須有所起,以對治「不信」,疑去則信生;「疑」乃根本煩惱,由「無明」生,與「不正見」相應,此等心所法,能障礙「念佛」法門之聞熏與行業,故須措意。《無量壽經》云:
若人無善心,不得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曾更見世尊,則能信此事,謙敬聞奉行,踊躍大歡喜;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宿世見諸佛,樂聽如是教.
聲聞或菩薩,莫能究聖心,譬如從生盲,欲行開導人。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
壽命甚難得,佛世亦難值;人有信慧難,若聞精進求,聞法能不忘,見敬得大慶,則我善親友。是故當發意,設滿世界火,必過要聞法,會當成佛道,廣濟生死流。
無量壽經.譯注》云(取意):此文是釋尊對菩薩敘說淨土法門的絕妙難思,舉「難信」勸其淨信。若人沒有宿世深厚的善根福德,今生就不得聞此經;除非前世聽過、念過阿彌陀佛,曾奉持清淨戒律,乃至布施、忍辱等,種諸善根的人,今生才能聞信「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宿世曾拜見諸佛世尊,蒙諸佛教化的人,今生乃能信受阿彌陀佛「本願救度」,及「念佛往生」之事,並以謙卑恭敬之心,而聽聞此法,信受奉行、踴躍歡喜。
據隋.慧遠《無量壽經,義疏》卷四之意:惡人不得聞此經,善人乃得聞;惡人不信此法,善人樂聞是教;由此對比,顯示此經之深重與微妙,而令人捨惡、慕修,並去人輕謗、生人信敬。又,宿世曾見佛者,乃能信敬、樂聽、歡喜、奉行;其次,讚歎阿彌陀佛之智德深廣、殊勝,非二乘或菩薩所能測知、究竟,令人信向歸趣。又舉「壽命難得、佛世難值、有信慧難」三難,今已具足之,故得聞此經,勸人勤求、發心。聞阿彌陀佛法而不忘,見阿彌陀佛相而重敬,能得善利、為佛攝也。身口意行隨順釋尊所說,是名我善友;不懼一切險難,必要聞此妙法,往生極樂,而成佛度眾。《無量壽經.甄解》卷14,列舉此經不同譯文並註解云:
唐譯曰:彼人曾見諸世尊,能作大光拯濁世,多聞總持如巨海,彼獲聖賢喜愛心,懈怠邪見下劣人,不信如來斯正法,若曾於佛殖眾善,救世之行彼能修。
漢譯云:曾更見世尊雄,則得信於是事,謙恭敬聞奉行,便踴躍大歡喜,惡驕慢弊懈怠,難以信於此法,宿世時見佛者,樂聽聞世尊教。
宋譯云:已曾供養諸如來,是故汝等聞斯義,聞已受持及書寫,讀誦讚演並供養。…
由宿世見佛緣,信樂歡喜奉行,「謙敬奉行,踊躍大歡喜」句,正屬弘願信樂。與流通「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等文相應焉。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亦錄此經句而略變其文:
若人無善本,不得聞佛名;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 宿世見諸佛,則能信此事;謙敬聞奉行,踴躍大歡喜。其有得聞彼,彌陀佛名號;歡喜至一念,皆當得生彼。
設滿大千火,直過聞佛名;聞名歡喜讚,皆當得生彼。萬年三寶滅,此經住百年;
爾時聞一念,皆當得生彼。佛世甚難值,人有信慧難;遇聞希有法,此復最為難。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大悲傳普化,真成報佛恩。…………歷劫以來懷嫉妒,我慢放逸由癡生,恒以瞋恚毒害火,焚燒智慧慈善根。
又,《法事讚》云:
劫欲盡時五濁盛,眾生邪見甚難信;專專指授歸西路,為他破壞還如故。
這幾段文所談的是「得聞此(無量壽)經」及「信受此經(念佛)法門」的難能與可貴。須是過去世多善心、積善行(作福),且曾見世尊及諸佛(信慧),今生種子遇緣而生發,乃能聞正法(此經法門),且信受、奉行,歡喜、精進,而得廣大無邊之利益,也就是念佛往生,淨土成佛,並迴入娑婆度有情。總之,就是於淨土門聞法而啟信。
經文再三強調的是宿世善根(見佛、供養、殖眾善),展現於今生的「信進念定慧」五根(生一切善法之根)、五力(斷一切惡行之力)[1],故能「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佛世難值)今已聞」;若不如此,則可能如《增壹阿含》卷36「八難品」所說「見佛聞法」之障難(八無暇):(地獄、餓鬼、畜生)、(鬱單越、長壽天)、(聾盲瘖啞、世智辨聰)、佛前佛後,所謂的「三途八難」;又,五根五力從「信」入門,以「慧」為首(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彼此交融,互相成就,故經文云「人有信、慧難」,尤其於淨土門之「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即是少信少慧,錯失了信願念佛的往生之大利,極為可惜。
若深究之,此「憍慢弊懈怠」,或來自八難之「世智辨聰」。《佛學大辭典》釋云:世間之人、邪智聰利者、唯耽習外道經書、不能信出世之正法。或一切凡夫、外道妄計「有、無」所生之有漏智。此類世智多緣於世俗之境而起,亦隨俗事之變化而轉。被「無明」所覆的世間理性與耳聰目明,乃第六識及前五識(妄心)的功能,長於理解、分析、思維、推論及記憶、想像、類比、溝通,是世俗「煩惱法」所攝,能、所二分;即所謂「染慧」,不明真理,認賊作父,總括「心所法」的六種根本煩惱,尤其癡(無明)與惡(不正)見,又表現為高慢、多疑。《百法明門論》云
無明 (癡)者,謂於諸事理,迷闇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諸由無明起疑、邪見、貪等煩惱,隨煩惱業,能招後生雜染法故。[2]
惡(不正)見[3]者,多受苦故,此見有五,謂身、邊、邪、見取、戒禁取也。此六即俱生,若開惡見成十,即分別惑也。
慢者,恃己也,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生苦者,謂若有慢,於德、有德,心不謙下,由此死生輪轉,無窮受諸苦故。[4]
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善品為業。障善品者,以猶豫故,善不生也。[5]
以此(有覆、有記的)世間意識去辯論(表相的)是非,於化解自他內心的煩惱,少有幫助;有些人憑恃「自力」之聰明(自以為是)去判斷一切人事的是非,所犯的錯誤可能更大,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徒生更多煩惱;若又耽於外道異學,而增長於邪智,善弄於機巧,並以此來推度、議論三乘佛法,總不離於虛妄分別,不能以清淨心而聞、信出世法之真義。蓮池大師《竹窗二筆》
世人重聰明,誇博洽,競辭采,然不足恃者,以其有失也。彼學窮百家,文蓋一世,有來生不識一字者;其甚,如禪師以才藻著名,一跌而起,頓成痴呆,則不待來生;又甚,化為異類,則所謂「但念水草,餘無所知」。其可恃安在?惟般若真智,蘊八識田中,亘古今顛撲不破,縱在迷途,有觸還悟。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復吳希真居士書三:
今之人每以世智辨聰之資,研究佛學。稍知義路,便謂親得。從茲自高位置,藐視古今。且莫說現今之人,不入己目。即千數百年之高僧,多有古佛再來,或法身菩薩示現者。彼皆以為庸常,不足為法。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聽其言,高出九天之上。察其心,卑入九地之下。
世智聰辯之人多思多疑,依文解義以立論, 並以意識「研究、擬議」之所得,為佛法正義,而不肯信受佛說(不可思議)之大乘法,甚至誤犯「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大妄語;且世智(前六識)只限於今生,來世有胎昧(隔陰之謎)[6]而忘失;或此生因腦部受傷、老化、失智,而漸成癡呆;故說「不足恃,其有失」。所謂「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於己於人之修行取證,並無實質的利益。因為,世智是污染、躁動,於六塵分別、執著的,是由無明煩惱衍生的「小聰明」,看似擅於辨析、辯論,然而,有辨(辯)必爭(諍),各執所見而互相是非,引生種種情緒苦惱。縱然有能力著書立說,也是識神[7]起用,對境生心,宣洩個人的論點與創見而自我滿足!或打著「破邪顯正、激濁揚清」的口號,批駁、污衊他人的觀念與說法;或乃高舉自戀而打壓異己,彼此三業相爭,傷人又不利己;就在「我愛、我見、我慢」中迷失本來清淨的佛性,終其身徒受無盡的憂煩與苦惱!《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汝見愚癡之人,但以世智聰辯,增益邪心,云何出離生死大難。」
依經文之意,宿世曾見佛,故今生「樂聽如是教,則能信此事,謙敬聞奉行,踊躍大歡喜;宿世曾見佛、與佛結緣,反應於今生就是對佛法的「聞、信、奉行」;就現實而言,眼前的我們幾乎都有幸「聞此經(教)」,這是宿善(有善心,清淨有戒)的第一步,接下來的關鍵是,能不能「信此法(事)」?蕅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云:「聞而信,信而願,乃肯執持;不信不願,與不聞等,雖為遠因,不名聞慧。」淨土以「信」為門、為入、為度,從娑婆發願到往生成佛,時刻不離於信,始從機法二信,以人立信、以行立信,而信願稱名,乘佛力、生極樂,親證阿彌陀佛報身/報土之真實。凡此,可說是,起於信而成於信。蕅益大師云:「(信)於諸善心所中,最為上首。謂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唯此信心,能順性故,多諸功德。……所以一有信心,則一切善法,無不共相應也。」[8]更有「六信」之說[9],其中以「信他、信事」對念佛人最重要;宋.孤山智圓《彌陀西資鈔》云:
夫求生淨土者,是假他力,彌陀願攝,釋迦勸讚,諸佛護念,三者備矣。苟有信心,往生極易,如渡大海,既得巨航,仍有良導,加以順風,必能速到彼岸矣。若其不肯登舟,遲疑險道者,誰之過歟?
與上述相對的是「若人無善心,不得聞此經;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宿世無善根,則今生不能聞此淨土之經與念佛之法;縱然有緣聞此經法,也因種種「惡(不善)心所」而難以信受。經文所列「慢為根本煩惱,「憍、懈怠乃隨煩惱[10]:
1.憍--《成唯識論》:「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能障不憍,染依為業。謂憍醉者生長一切雜染法故;此亦貪愛一分為體。」[11]乃貪之分,驕傲、放肆、自大自滿、恃才傲物;「憍」之所緣乃世間興盛、美好、榮耀之事。可有七種:無病 、年少、長壽、族姓(高貴)、色力(端正)、富貴、多聞。於此榮勝之相,自我陶醉而戀著。王陽明云:「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為子而傲必不孝;為臣而傲必不忠;為父而傲必不慈;為友而傲必不信!」憍以「貪」為體,是貪愛其所擁有的「盛事」,而自恃凌人。
2.慢--《成唯識論》:「恃己於他,高舉為性;……若有慢,於德、有德,心不謙下,由此生死輪轉無窮,受諸苦故。」與其他人相比,總是高估自我,不肯向「有德者」請教而學習功德之法,因此自失其利,而致於六道「輪轉」,受各種苦。「憍」是自我陶醉,「慢」是對人高舉;《俱舍論》列舉七種慢:「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劣慢、邪見慢。」
3.懈怠--《成唯識論》:「於善惡品修斷事中,懶墮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12]不能勇於修善、斷惡。
由此三惡法所致的就是「不信」,也是大隨煩惱之一;《成唯識論》卷六:「於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性;能障淨信,惰依為業。」「弊」是一種惡心、邪見,行者因「憍」、「慢」的弊惡煩惱,縱然值遇淨土法,也悠泛懈怠而不能深信勤修,自失於往生淨土,一世成佛的利益。
世間一般宗教,幾乎都以特定對象(上帝、真主)的「信仰-依靠-得救」為主(他力);佛法雖相對的以自覺其心(佛性、實相)的「智慧-悟證-解脫」為重(自力),但入門仍須信,故其修行次第是「信-解-行-證」[13],位階順序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淨土門更以「信-願-行」為三資糧。信也有信可(忍)-信求-證信(四不壞淨)的層次[14],從淺至深,內涵充實。一般人於世間人事,總是多疑,或疑信參半;何況看似違情(反常)背俗[15],不可思議的佛法,凡夫妄心,更難信受。《妙法蓮華經》云:
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鈍根小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
欲令眾生,咸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故現斯瑞。
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實。
今我喜無畏,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
《大乘起信論》云:
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
三者、為令善根成熟眾生,於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四者、為令善根微少眾生,修習信心故。
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障,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故。
七者、為示專念方便,生於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經論之文,舉示了「鈍根、小智」著相、憍慢」「增上慢「疑、邪執」「癡慢、邪網」者,也就是「善根」微少(未熟),而為「惡業」障蔽(覆蓋),於佛所說法(無上道)不能生起生大信力,勘任「不退」也。撰作此論,乃為了除「疑」起正信,破「邪」顯正義也。釋印順《大乘起信論.講記》云(取意):疑是猶豫,心無定見,不能於佛法起決定心。邪執,外道異論,及佛法中不合正理的偏見說。有了邪執,對於正確的佛法,就不易信受;信受了也誤解。見、疑,是入佛法的大障礙。除「邪執」才信得正,捨「疑惑」才信得真。學大乘法,先起信心;五根(信、進、念、定、慧)是一切無漏善法生起的根本。真常唯心系,立於如來「果德」,特重「信心」。
上述「邪見、疑惑」二病,對治之法有二:
1.若久習善根,而現生業障太重,不能進修,則為他開示「消惡業障」的方法;護持其心,逐漸地離於(五鈍使)無明、憍慢,出於(五鈍使)邪見迷網,以消其舊業,不造新殃;若得心開意解,乃能於大乘法起正信而受持。
2.或惡業雖不厚,然因初學之機,善根微薄,於大乘深妙法,心怯弱而不能修,就教他念佛,藉佛功德的扶持,「專念往生」。
這二種漏劣之機,各有對治之方便,猶可「調伏成熟,令其信受」[16];若「惡業」既多,「善根」又少,就不易起信了。因為這些「善根(疑)」、「惡業(邪)」,乃宿世所作,而現行於今生,就成了「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種種煩惱心所法,「如是等人,(於大乘法)所不能(信)入」。
此二機(根性)二法(方便)中,又以「專念往生」為最勝、最易,如倓虛大師《大乘起信論.講義》云:
七者因緣,兼四種成就,乃佛最勝方便也。「為示專念方便」者,謂「對治」成就,能令眾生得除妄想惡習之益也。「生於佛前」者,謂「世間」成就,能令眾生除苦、得歡喜之益也。「必定不退信心」者,謂「為各各人」成就,能令眾生得生善之益也。既有此專念、見佛、不退三種之利益、必得「第一義」成就之入理益也。
這是說此法兼有四悉檀之利益。憨山大師《大乘起信論.直解》云:「為劣根怯弱眾生,恐後報緣差成退,故令往生淨土,成不退也!」此《論》的修行信心分就是「四信(真如.佛.法.僧)、五行(施.戒.忍.進.止觀)」,防退失之他力門。善根微少的眾生,相當於十信的「初信」之機,不能以「自力觀心」而修行,乃教令「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則信心不退。《大乘起信論》云:
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印順法師:特殊方便,即念佛法門,是為特殊根器而說的。能引導怯弱的眾生,不因生死久修而退失菩提心,確是難得的方便。末法時代,念佛「法身」,是很難見到了。念佛「功德、相好」,也因心粗觀細而不易成就。所以,現在的念佛法門,都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稱名了。
有人認為:《大乘起信論》的往生淨土之說,有可能受了曇鸞《往生論注》「淨土不退」「彼土修行」[17]的影響,且兼括「怯弱」眾生及「利根」上機的往生[18]。
一般而言,惡業障、心癡慢者,多「邪」見;善根少、心怯弱者,多「疑」惑;兩者雖有不同的對治(懺悔、念佛),但皆難以起「正信」而不退;但若依「勝、異」方便的念佛法門,兩者皆可一併解決:念佛即懺悔,念佛得不退(入正定),因為仰憑阿彌陀佛本願(他力)故。
總結以上論述,引善導大師《法事讚》云:
我見、邪貪、增上慢,教令出世反生瞋;念汝眾生流浪久,諸佛誠言謂不真。
十惡五逆多疑、謗,信邪事鬼餒(餧)神魔;……五濁增時多疑/謗,道俗相嫌不用聞;見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壞競生怨。
為斷凡夫「疑、見」執,皆舒舌相覆三千。
《觀經疏》:
此等因果及諸道理,不生疑/謗;若生疑/謗,即不成福行,世間果報尚不可得,何況得生淨土?
信雖間斷,於一切大乘,不得疑/謗。若起疑/謗者,縱使千佛遶身,無由可救也。[19]
謗法與無信,八難及非人,斯等不受。斯乃朽林頑石,不可有生潤之期。此等眾生,必無受化之義[20]。
前文論只說「驕慢.懈怠」之類的煩惱,難以信受「念佛往生」之法,這或許因為眾生於無明黮闇的六道「流浪」太久,於佛法與善知識疏遠而陌生,一時難以信受;是故,諸佛以各種方便開示,令彼釋「疑」棄「邪」,而心開意解,起信.發願.念佛,而順受「現當」二益。善導大師進而強調:五濁末法之時,多有十惡、五逆之人,於佛法妄生「疑、謗」,不只個人於佛說不信不行,更對他人修行起瞋破壞,這是極大極重的「疑、(邪)見」執,此種人本已「無可救」,亦「不得生淨土」;卻幸而唯有「阿彌陀佛」大悲本願,對此下品下生之輩,仍一貫的不棄不捨,平等救度;是故,釋尊於經中殷勤的宣說彌陀之功德與極樂之殊勝,更有十方諸佛「舒舌相,覆三千」的反覆勸請;能令此類極惡眾生,臨終苦逼,但稱十念,亦得滅罪而接引往生。慧淨法師〈信受彌陀救度〉云:
以淨土門而言,生死、涅槃之因在信或疑,不在迷或悟;信者得生,疑者不生。……吾等煩惱病重,不能自癒,唯有服彌陀本願所成之阿伽陀藥(六字洪名),信受稱名,病乃得癒。
念佛往生彌陀淨土,本乃「難信」之法,娑婆眾生又「煩惱」深重、「疑謗」成性,可說是機/法.能/所,皆不易信;因此,「釋疑起信、斷疑生信」的轉向,非凡夫自力所能及,全憑阿彌陀佛本願功德(佛力)的加持、攝受,也就是彌陀「光明名號」之遍照於念佛人身口意之中,漸次調熟其善根而得與彌陀感應道交,成辦「難信而能信」的往生之業。思益梵天所問經》:「若有眾生,能見佛身,皆是如來威神之力。……若佛不加威神,眾生無有能見佛身,亦無能問。」因此,佛讚濁世之念佛人為「人中分陀利華」。
淨土「難信」之法,「疑」為大忌;信願念佛,要能老實安分、如愚如魯,少用自力,全依佛力。如何起信、深信、決定信?《淨土宗精要法語解》列舉了幾種方式可參考:1.就人立信:「佛是滿足大悲人故,實語故」,佛之所說決定可信。2.就行立信:佛所預設的「念佛為往生正定業」之願,已圓滿實現,依而行之,必生彼國。3.多念佛,祈請佛力不可思議之加持。4.多看(念佛感應)事例:理論不如證據,事實勝於雄辯。5.如實認知「人身難得」「生死事大」,而娑婆苦境,無力自救。
最後,引述《念佛金言錄》作結:
不論信不信,不論有罪無罪,一切眾生之往生,於十劫正覺之時,已由「南無阿彌陀佛」所決定也。自力諸善不離憍慢,故言「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亦釋「三業起行多憍慢」。若歸無我無人之「南無阿彌陀佛」,則無可憍之我,亦無可慢之人。此理《大經》說「住空.無相.無願三昧」,亦說:「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
[1]《大乘義章》卷十六云:「以信等五種道品,出生出世聖道之力偏強,故名為根,又因此,五根依次而有對治不信、懈怠、放逸、掉舉、無明煩惱等之作用,故名為根。」……前三科(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的修觀、修定的根基紮穩之後,就產生五種善根,據五種善根繼續修行,就是五力。五根與五力是互為因果。經前三科基礎而生的善根,為解脫道、菩薩道的基礎,故稱為「根」。
[2]明.通潤《成唯識論集解》卷6有二種:根本無明,多迷諦裡。枝末無明,多迷事相。謂於理事不能明了,昬迷暗昧而為體性,能障無癡善根,生煩惱業。謂由無明能起根本煩惱,隨煩惱業,又能招感後生苦果,故知一切染法,皆依無明而有,若離無明,無有起處故。
[3]蕅益《直解》云:謂於諸諦理,顛倒推求,染慧為性,能障善見,招苦為業。謂邪見者,多受苦故,此見差別復有五種:一、薩迦耶見,薩迦耶義翻積聚,亦名身見。謂於五蘊執我、我所,一切見趣所依為業。二、邊執見,謂即於身見隨執斷常,障出離行為業。三、見取,謂於諸見之中,隨執一見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一切鬬諍所依為業。四、戒禁取,謂於隨順諸見之戒禁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無利勤苦所依為業。五、邪見,謂謗無因果,謗無作用,謗無實事,及非前四所攝諸餘邪執,皆此邪見所攝。《成唯識論集解》卷6:言顛倒者,謂以正為邪,以邪為正。染慧而為體性,招感積集一切苦事,而為業用。謂惡見者,以苦捨苦,此世他世,多受苦故。此一惡見行相差別,復有五種。
[4]《成唯識論集解》卷6:恃己尊勝,貢高輕舉,藐視一切,是其自體,生苦是用。彼平生不以德業為事,故慢於有德,以於一切有尊德者,不生謙恭,不自卑下。自高自大,輕陵蔑裂,由此生死無窮,受苦不盡。此慢差別,有七、九種者。
[5] 《成唯識論集解》卷6:於無我諦實之理,無决定見, 首鼠兩端。狐疑不信,不能决意直前,修諸善業,故善不生。此疑,依六事而生:聞不正法、見師邪行、見所信受意見差別、性自愚魯、甚深法性、廣大教法。
[6]人死之後,再去投胎,出生另一個五陰身;上輩子與這輩子的五陰不同,就有了隔陰之迷(胎昧),全然不知過去世是誰?做了什麼?幽溪《淨土法語》:「菩薩有隔陰之昏,初果有入胎之昧。」雲棲《竹窗二筆》:「聲聞尚昧出胎,菩薩猶昏隔陰。」
[7] 慧開《無門關》:「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印光大師〈與泉州莊慧炬居士書〉:「今之外道,遍世間皆是。…… 完全是識神用事,心性真如實際之理體,絕未夢見。」
[9] 蕅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信我現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團,亦非緣影;豎無初後,橫絕邊涯;終日隨緣,終日不變。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現物。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信釋迦如來決無诳語,彌陀世尊決無虛願,六方諸佛廣長舌無二言。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惑。是名信他。深信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況一心不亂,安得不生淨土?是名信因。深信淨土,諸善聚會,皆從念佛三昧得生。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亦如影必隨形,響必應聲,決無虛棄。是名信果。深信只今現前一念不可盡故,依心所現十方世界亦不可盡;實有極樂國在十萬億土外,最極清淨莊嚴,不同莊生寓言。是名信事。深信十萬億土,實不出我今現前介爾一念心外,以吾現前一念心性實無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現前一念心中所現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眾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燈,光光互遍,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
[10] 句中「」的釋義,及其與「憍慢」「懈怠」的關係,可參考《佛說無量壽經.甄解》卷14所云: 《大(智度)論》卷18曰:「行邪見人,今世名為弊惡人,後世當入地獄。」懈怠於善惡品,修斷事中,懶惰為性,於諸染事,而策勤退善法者,亦名懈怠也。……「弊惡」邪見,通「慢、怠」二,故或合或開,無違也。……,憍慢等,指過去宿惡,非現在惡也,於過去憍慢.懈怠者,於今世難信此法,今生難信,由宿惡故也。此明「難信」所以。……憍慢.懈怠,邪見.疑心之人也。此乃通定散自力人,「憍慢」即翻上「謙敬」,「懈怠」即翻上「奉行」;其謙教聞奉行,是弘願他力大信歡喜人也,此因宿世見佛因故;反此憍慢懈怠人,無宿因故,不但自不信,亦妨他信,故為惡見人,……憍慢者,自力稱名人,「人我自覆」之失也;懈怠者,雜修疑惑人之「繫念不相續」之失也。
[11] (小隨):作用小,而行相粗猛,各別生起,互不相容。
[12] (大隨):作用廣,自類俱起、遍不善性及諸染心。
[13] 或云「聞-思-修-證」,以聞思為基礎,建立正知見而起信,乃進而實修、確證。
[14] 或「仰信-解信-證信」,或云「解信、仰信,宜依根機;共歸佛智,往生無疑」;解信是「明見是理,心無疑慮」,以個人的知識,去理解佛陀及祖師之教(以智解所得)的信心。仰信是「唯信佛語,決定依行」,對佛陀及祖師之教語,不雜己見而如實的仰受。
[16]大方廣佛華嚴經》卷26:此菩薩具修種種方便行海,調伏成熟一切眾生;……依止清淨無礙法界,隨眾生心,現眾色相,令其見者,無不調伏;……於無邊眾生界,以巧方便而調伏。…… 切菩薩將成正覺,住最後身,皆生王宮,或生大族婆羅門家。何以故?為能成就種種利益,調伏自他,令成熟故。……又由菩薩自在圓滿,具足財位故,能以種種珍寶、僕使,給施群生,隨其所須,咸令充足;以此攝取,然後調伏而成熟之,是為自在圓滿之果。又由菩薩成就實語故,能以愛語攝諸眾生,調伏成熟,令其信受,皆得解脫。
[17] 「實叉難陀」譯本與上引「真諦」譯本,文字略有不同:【初學菩薩住此娑婆世界,或值寒熱.風雨不時.飢謹等苦,或見不善可畏眾生,三毒所纏,邪見顛倒,棄背善道,習行惡法。菩薩在中心生怯弱,恐不可值遇諸佛菩薩,恐不能成就清淨信心,生疑欲退者,應作是念:「十方所有諸佛菩薩,皆得大神通,無有障礙,能以種種善巧方便,救拔一切險厄眾生。」作是念已,發大誓願,一心專念佛及菩薩。以生如是決定心故,於此命終,必得往生餘佛剎中,見佛菩薩,信心成就,永離惡道。如經中說,「若善男子,善女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諸善根,回向願生,決定得生,常見彼佛,信心增長,永不退轉。」於彼聞法,觀佛法身,漸次修行,得入正位。】真諦本「專念彌陀」與「觀佛法身」都是在娑婆的行持,實叉難陀本則是「專念」往生之後,於淨土「觀佛」。
[18]姚長壽<《大乘起信論》的往生思想>
[19] 《般舟三昧經》:「勿有疑想,如毛髮許。……立定信,勿狐疑。精進行,勿懈怠。」法然上人《選擇集》:「生死之家,以疑為所止;涅槃之城,以信為能入。」
[20] 慧淨法師<第十八願之義(三)>:此是解釋謗法之人,未迴心之間,非受化之機,不得往生;若能迴心,則任何大罪,皆得往生。
📷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難(象山慶’23.2.14) 傳說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撰著《觀經四帖疏》以楷定古今諸師對極樂淨土之教理與行持的錯判;尤其近代某些法師試圖以人間淨土取代極樂淨土,以世間善法取代解脫行法,乃至於引導其信眾如是發願:生生世世來此娑婆修福行善,期能共同建立人間淨土。殊不知五
右脇(入住)出胎,大權示現(象山慶’23.2.11) 佛經中的「佛傳」,有標準的「八相成道」,如《梵網經菩薩戒初津》卷 2:1.降生兜率。2.託胎(住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說法。8.入涅槃。此與梁.僧祐《釋迦譜》[1]及隋.智者《四教義》[2]所載相同,為小乘八相。 《大
阿彌陀佛為何建立淨土(象山慶’23.2.5) 《往生論》:「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曇鸞大師註: 此二句,名「莊嚴性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愛欲故,則有欲界;以攀厭禪定故,則有色、無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長寢大夢,莫知悕出。是故興大悲心:「願我成佛,以無上正見道,起清淨
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象山慶’23.2.1) 淨土宗人,以「信」為本;信非天生,須有所起,以對治「不信」,疑去則信生;「疑」乃根本煩惱,由「無明」生,與「不正見」相應,此等心所法,能障礙「念佛」法門之聞熏與行業,故須措意。《無量壽經》云: 若人無善心,不得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曾更見世尊
「聞」即信?「見」乃信?(象山慶’23.1.31) 世人多有一種標準:「耳聞不信,眼見為憑」(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漢.劉向《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辨之。」以此類推,對於淨土念佛的信,也偏重於觀想(般舟)三昧,「無量壽佛於立於眼前」,並於當下「自念佛無所從
敬覆O學者/入淨土門(象山慶’23.1.31) 知識分子(學術研究者)對宗教了理解,仍以讀書為主,可先找「淨土宗o史」及相關的史籍、論文以細讀,概觀掌握了「(中國)淨土宗」在全體佛法及佛教史的定位;以此通觀之視野,再深入淨土「歷代祖師」的著作,從中了解淨土「教理、行門」的開展及演變,乃至於最後的歸結
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難(象山慶’23.2.14) 傳說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撰著《觀經四帖疏》以楷定古今諸師對極樂淨土之教理與行持的錯判;尤其近代某些法師試圖以人間淨土取代極樂淨土,以世間善法取代解脫行法,乃至於引導其信眾如是發願:生生世世來此娑婆修福行善,期能共同建立人間淨土。殊不知五
右脇(入住)出胎,大權示現(象山慶’23.2.11) 佛經中的「佛傳」,有標準的「八相成道」,如《梵網經菩薩戒初津》卷 2:1.降生兜率。2.託胎(住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說法。8.入涅槃。此與梁.僧祐《釋迦譜》[1]及隋.智者《四教義》[2]所載相同,為小乘八相。 《大
阿彌陀佛為何建立淨土(象山慶’23.2.5) 《往生論》:「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曇鸞大師註: 此二句,名「莊嚴性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國土,以愛欲故,則有欲界;以攀厭禪定故,則有色、無色界。此三界,皆是有漏邪道所生;長寢大夢,莫知悕出。是故興大悲心:「願我成佛,以無上正見道,起清淨
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象山慶’23.2.1) 淨土宗人,以「信」為本;信非天生,須有所起,以對治「不信」,疑去則信生;「疑」乃根本煩惱,由「無明」生,與「不正見」相應,此等心所法,能障礙「念佛」法門之聞熏與行業,故須措意。《無量壽經》云: 若人無善心,不得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曾更見世尊
「聞」即信?「見」乃信?(象山慶’23.1.31) 世人多有一種標準:「耳聞不信,眼見為憑」(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漢.劉向《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辨之。」以此類推,對於淨土念佛的信,也偏重於觀想(般舟)三昧,「無量壽佛於立於眼前」,並於當下「自念佛無所從
敬覆O學者/入淨土門(象山慶’23.1.31) 知識分子(學術研究者)對宗教了理解,仍以讀書為主,可先找「淨土宗o史」及相關的史籍、論文以細讀,概觀掌握了「(中國)淨土宗」在全體佛法及佛教史的定位;以此通觀之視野,再深入淨土「歷代祖師」的著作,從中了解淨土「教理、行門」的開展及演變,乃至於最後的歸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經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若非宿有因緣,佛經名字,尚不能聞,況得受持讀誦,修因證果者乎。然如來所說,實依眾生即心本具之理。於心性外,了無一法可得。但以眾生在迷,不能了知。于真如實相之中。幻生妄想執著。由茲起貪瞋癡,造殺盜淫。迷智慧以成煩惱,即常住而為生滅。經塵點劫,莫之能反。幸遇如來所說大乘顯密諸經。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所以,如果只是記問之學,這只不過是世俗的「生得慧」而已;必須深信因果,能對於三寶、四諦、緣起、無我、聖道這些佛法確信不疑,而引發趣向解脫的決心,這才是佛教所說的「聞所成慧」。 在經論裡面有提到:「如果沒有清淨的信,只有一般的知識,這樣子有智無信,是增長邪見;而有信無智,是增長愚癡。」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經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若非宿有因緣,佛經名字,尚不能聞,況得受持讀誦,修因證果者乎。然如來所說,實依眾生即心本具之理。於心性外,了無一法可得。但以眾生在迷,不能了知。于真如實相之中。幻生妄想執著。由茲起貪瞋癡,造殺盜淫。迷智慧以成煩惱,即常住而為生滅。經塵點劫,莫之能反。幸遇如來所說大乘顯密諸經。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妙法蓮華經》中的勸持品第十三,透過藥王菩薩和其他菩薩的誓言,呈現其在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性。文中提到,菩薩們誓願在佛陀滅後廣泛宣揚此經,以助眾生克服惡世中的困難與挑戰,並強調堅持忍辱的精神。此經典傳承了菩薩們的信念與力量,對於現代信徒在生活中尋找靈性指南具有重要意義。
所以,如果只是記問之學,這只不過是世俗的「生得慧」而已;必須深信因果,能對於三寶、四諦、緣起、無我、聖道這些佛法確信不疑,而引發趣向解脫的決心,這才是佛教所說的「聞所成慧」。 在經論裡面有提到:「如果沒有清淨的信,只有一般的知識,這樣子有智無信,是增長邪見;而有信無智,是增長愚癡。」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