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散的文 | 從心而來的尊重 True Respect Comes from the Hear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散散的文 | 從心而來的尊重 True Respect Comes from the Heart
在人與人交往中尊重人是一個重要話題。在中國人的文化中尊敬長輩和上級是生命中核心。然而,自從信主以后,才慢慢明白每一個人都是按照神的形象樣式而造,在神的眼中都是尊貴的兒女。尊重別人也是體現尊重神。雖然好多人還沒有認識神,沒有認識到自己在神裡面的位份。在新約聖經中主耶穌教導我們要愛神愛人。其實我們能夠去愛人,是神的生命彰顯。一個愛神的人必定也會愛人,不僅愛自己的鄰舍,也教導我們愛我們的仇敵,在實踐愛人中體現愛神。在愛神中實踐愛人。
正是有這樣一個以神為主的基礎,在人與人交往中互相間看上去有多麼的不同,有多麼的差異,但在上帝的眼中我們都是祂的孩子,都是祂的創造,都有祂的形象樣式。沒有信主前這是很難理解和明白的事。看到黑人,少數民族的人,鄉下來的人,看到身體殘障和智力低下的人,看到弱小和年老的人,雖然不說什麼,但心裡有一種自我的驕傲,瞧不上他們,更談不上去尊重他們。自己也明白將會有老的階段,也可能會有弱不禁風的時刻,在種族優越的人面前也會被低看,也會有疾病和行動不便的時候,然而我們依然是看自己為高。這一切都是源自人悖逆上帝,把自己看成“神”的結果。所以,神自己鋪就一條來到祂面前的路,也就是說借著主耶穌在十字架的流血舍命為我們鋪設而成。讓我們因著認識主耶穌,因著在祂裡面罪得赦免,我們一點點在恢復神完全的形象樣式。讓我們知道敬畏尊重神的人,在神眼裡是何等蒙福。神不論人有何等不同,祂看重的是謙卑順服在神面前的人。一個對神尊重的人也會從各方面來尊重人,也會改變過去對不同人的看法,因為我們現在在基督裡。
一個人喜歡吃魚頭,以為對方也喜歡,把魚頭謙讓給對方一輩子,最后才知道,對方根本不喜歡吃魚頭,但為了不傷愛人的心,硬是吃了一輩子。所以我們常常以為對另一個人的好,未必是對方真正需要的。人總是一廂情願,覺得自己喜歡什麼別人也一定喜歡,不會傾聽別人的想法,不懂如何去換位思考。人最大的成熟,尊重別人。這在人很難做到,人的罪性讓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自己的角度,對自己的利害,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其實聖經裡神要我們在祂裡面看見雖然人各有不同,但都有神的形象樣式在人裡面。所以我們不僅要孝敬長者,就如利未記 19:32說到:“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神。我是耶和華。”也“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以弗所書6:2-3)此外,彼得前書 2:17 說:“務要尊敬眾人,親愛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這裡看到要尊重每一個人,也要尊重在位執政掌權者。神要我們尊重人是因為敬畏神。神要我們尊重祂,不僅要用嘴唇,更是要心親近祂。 “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馬太福音 15:8)
此外,尊重的范疇是所有的人,婚姻中夫妻,家庭中的兒女,工作中老板同事,送外賣的,甚至無家可歸者。他們有神的形象樣式,有從神而來的性情和品格。我們在上帝面前因著我們的罪達不到神的完美而在同一條起跑線,也需要神的救恩和憐憫進入祂的拯救中。即使我們信主,神給我們進入祂的門檻也是一樣的,那就是因信稱義,在這一點上人不能做任何事情,全是神的恩典。進入神以后,我們無論什麼樣,在神之下都是神的兒女,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王子公主,我們有神的榮光,我們是認識神的蒙恩罪人。一個在主裡的兒女,在生命中不斷改變,聖靈時時幫助提醒讓我們成長,結出屬靈的果子,那就是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加拉太書5:22-23)這就是屬靈的改變,屬靈的成熟。 一個真正靈裡成熟的人,往往會更加理解和尊重別人。而一個不成熟的人,總是習慣用自己的思維對別人的人生品頭論足,用自己有限的眼界看待這個世界。人總是一廂情願,覺得自己尊重什麼別人也一定會這樣做,不管別人對待我們如何,我們會傾聽別人的想法,但是,我們在神裡面因著對人的尊重,才時時處處懂得如何去換位思考。有了尊重,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就多了一份難以磨滅的堅韌;有了尊重,那份情就有了鮮活的靈魂,任時空變幻,不會輕易改變。因為我們靈裡有神駐扎在我們的生命裡,尊重在各個方面都會帶來不僅我們生命中福杯滿滿,而且滿溢祝福別人。
尊重是在言語中,在行為中,在你來我往中,在關懷和約定中,在愛與恩典中,在接納和憐憫中,在施予和扶助中,…… ,尊重在一切的方向和矢向中都因為內心從神而來的愛而彌漫充滿,成為美好。
願神祝福你!
2019-07-18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7會員
311內容數
我自己並不是一個會碼字的,然而,有時聖靈充滿就會情不自禁寫下幾行可以稱為感動的句子。能思想,能拿出手來寫,能post這裡,都是神的恩典。若不是出於神,一切都不會成為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ric 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夜晚走路﹐定會出錯﹐黑暗將我們帶離主途﹐甚至帶到路的盡頭。人不迷途那是不可能的。可是靠什么力量才能迷途知返。才能懂得去生活去行走呢?
夜晚走路﹐定會出錯﹐黑暗將我們帶離主途﹐甚至帶到路的盡頭。人不迷途那是不可能的。可是靠什么力量才能迷途知返。才能懂得去生活去行走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有些人懂得“感同身受”和換位思考。他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因此更懂得尊重他人。 真正的尊重是一種平等的心態,不仰望不俯瞰,不卑不亢。層次越高的人,越能理解尊重意味著平等、價值、人格和修養。相反,層次低的人,常常自私、目光短淺,自以為是地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別人。他們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點,卻
當你感到被尊重,就是真的被尊重; 當你覺得不被尊重,就是真的不被尊重。 以自己的第一道敏銳感受為準,不要再用大腦找證據,大腦能找的都是失真掉了的,會判斷與衡量過多的條件,再來阻塞自己的感受與直覺。 能夠做什麼處理,才是第二道事。 就算有旁人自認為好心相當公親或和事佬勸誡你
Thumbnail
深刻的生活態度 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這是一種深刻的生活態度,一種融入生活、溶於心靈的哲學。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不僅是一種行為準則,更是一種內在修養,一種價值觀的體現。 獨一無二的個體 首先,尊重自己是建立在對自己價值的認同和肯定之上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擁有
Thumbnail
如果尊重他的決定 那是否不用告知家長 尊重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而尊重的定義與它後續產生的結果。 然而尊重究竟是什麼,是說著我支持你的決定但句句都在暗示你“只能”決定什麼,還是支持後在背地嘲諷不按照“自已想法(決定)”的小孩。 大人最終是什麼,是比其他年紀小的人早出來的,但著不表示,要按照大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看哪,僕人的眼睛怎樣望主人的手, 使女的眼睛怎樣望主母的手, 我們的眼睛也照樣望耶和華-我們的上帝, 直到他憐憫我們。—詩篇‬ ‭123‬:‭2‬ ‭ 這是聖經中描述敬拜最貼切的詞句。但若我們不了解什麼是奴僕,我們就不會了解什麼是敬拜。 現代人對奴僕的觀念大不同以往,我們追求的是自由再自
親愛的大師,為何我們會需要被接納與認同呢?當不被他人特別是重要他人接納與認同時,該如何自處呢?   孩子,我們開始吧。你所認知的接納與認同,那意味著,你們的想法、情緒以及你們認知的自我身分及價值感,各式各樣由你們在地球上創造出來的遊戲規則,被其他的人所接納。這是一個層面的實相,而另外一方面,那是
Thumbnail
一種禮貌和關懷 尊重是一種最基本的人際關係態度,是彼此間的一種禮貌和關懷,謙遜自重是獲得他人尊重的重要前提。自重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良好評價並尊重自己的價值和尊嚴。只有在自我尊重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起他人對自己的尊重與關注。這裡將探討為什麼人要自重,以及如何通過自重獲得他人的尊重。 對自己的準確評價
一位尊重的大師 尊敬是帶有尊卑關係的展現,因為對方德高望重,位高權重,或者身強體重……它可能出於恭敬,而常常可能是敬畏。一個人會去 尊敬一個對象,通常是因為“有所求”,或者“有所畏”。 而一個會需要別人尊敬的人, 我想也許是因為內在的權力慾望,或者自卑。 所以尊敬可以是贏來的,也可以是嚇
Thumbnail
尊重是一種道德標準 在這個紛擾的世界裡,人們常常在奔波中迷失了自己,忽略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尊重。而尊重的核心,在於尊重自己,同時也尊重他人。這不僅僅是一種道德標準,更是一種深層次的人生態度。當我們學會尊重自己,才能真正理解如何尊重他人,這樣的心靈觸摸,彷彿是在大自然的樹影下,找到了一處寧靜的
Thumbnail
尊重一個人很難嗎?對有些人來說,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他們根本不理解何謂尊重。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的解釋,尊重是:「敬重、重視」。又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尊重是待人的一種態度…… 基於人人平等的觀念,任何人都應尊重他人,因為自己也要得到別人同樣的尊重。」換句話說,尊重就是重視一個人身而為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有些人懂得“感同身受”和換位思考。他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因此更懂得尊重他人。 真正的尊重是一種平等的心態,不仰望不俯瞰,不卑不亢。層次越高的人,越能理解尊重意味著平等、價值、人格和修養。相反,層次低的人,常常自私、目光短淺,自以為是地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別人。他們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點,卻
當你感到被尊重,就是真的被尊重; 當你覺得不被尊重,就是真的不被尊重。 以自己的第一道敏銳感受為準,不要再用大腦找證據,大腦能找的都是失真掉了的,會判斷與衡量過多的條件,再來阻塞自己的感受與直覺。 能夠做什麼處理,才是第二道事。 就算有旁人自認為好心相當公親或和事佬勸誡你
Thumbnail
深刻的生活態度 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這是一種深刻的生活態度,一種融入生活、溶於心靈的哲學。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不僅是一種行為準則,更是一種內在修養,一種價值觀的體現。 獨一無二的個體 首先,尊重自己是建立在對自己價值的認同和肯定之上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擁有
Thumbnail
如果尊重他的決定 那是否不用告知家長 尊重是一個很好的問題,而尊重的定義與它後續產生的結果。 然而尊重究竟是什麼,是說著我支持你的決定但句句都在暗示你“只能”決定什麼,還是支持後在背地嘲諷不按照“自已想法(決定)”的小孩。 大人最終是什麼,是比其他年紀小的人早出來的,但著不表示,要按照大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看哪,僕人的眼睛怎樣望主人的手, 使女的眼睛怎樣望主母的手, 我們的眼睛也照樣望耶和華-我們的上帝, 直到他憐憫我們。—詩篇‬ ‭123‬:‭2‬ ‭ 這是聖經中描述敬拜最貼切的詞句。但若我們不了解什麼是奴僕,我們就不會了解什麼是敬拜。 現代人對奴僕的觀念大不同以往,我們追求的是自由再自
親愛的大師,為何我們會需要被接納與認同呢?當不被他人特別是重要他人接納與認同時,該如何自處呢?   孩子,我們開始吧。你所認知的接納與認同,那意味著,你們的想法、情緒以及你們認知的自我身分及價值感,各式各樣由你們在地球上創造出來的遊戲規則,被其他的人所接納。這是一個層面的實相,而另外一方面,那是
Thumbnail
一種禮貌和關懷 尊重是一種最基本的人際關係態度,是彼此間的一種禮貌和關懷,謙遜自重是獲得他人尊重的重要前提。自重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良好評價並尊重自己的價值和尊嚴。只有在自我尊重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起他人對自己的尊重與關注。這裡將探討為什麼人要自重,以及如何通過自重獲得他人的尊重。 對自己的準確評價
一位尊重的大師 尊敬是帶有尊卑關係的展現,因為對方德高望重,位高權重,或者身強體重……它可能出於恭敬,而常常可能是敬畏。一個人會去 尊敬一個對象,通常是因為“有所求”,或者“有所畏”。 而一個會需要別人尊敬的人, 我想也許是因為內在的權力慾望,或者自卑。 所以尊敬可以是贏來的,也可以是嚇
Thumbnail
尊重是一種道德標準 在這個紛擾的世界裡,人們常常在奔波中迷失了自己,忽略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尊重。而尊重的核心,在於尊重自己,同時也尊重他人。這不僅僅是一種道德標準,更是一種深層次的人生態度。當我們學會尊重自己,才能真正理解如何尊重他人,這樣的心靈觸摸,彷彿是在大自然的樹影下,找到了一處寧靜的
Thumbnail
尊重一個人很難嗎?對有些人來說,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他們根本不理解何謂尊重。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的解釋,尊重是:「敬重、重視」。又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尊重是待人的一種態度…… 基於人人平等的觀念,任何人都應尊重他人,因為自己也要得到別人同樣的尊重。」換句話說,尊重就是重視一個人身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