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實驗教育的故事 - 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接下來來記錄一下當初開始想要轉職的故事吧,或許能給對這條路有興趣或者想要走這條路的人當作參考,如果你對體制外體制內教育還完全不熟悉的話,可以爬一下我前面的文。

在台灣大家都知道想要當老師,進去公立學校體系甚至包括大部分私立學校,教師證這個東西可以說是必備,換句話說你沒有在學生生涯裡面修教育學程並且考到教師執照的話,基本上你又想要實現當老師的夢想那不是補習班不然就是家教了,不過實驗教育這個圈子就有點不一樣了,對於有興趣走這條路的人來說幸運的一點就是教師證並不是這個體制外教育很看重的東西,甚至也有場域是不聘用有教師證的老師。

寫到這邊可能有些人會疑惑了,沒有教師證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合格教師,萬一你不適任怎麼辦?這是很好的問題,但如果我反問有教師證,就代表著他一定是合格、適任的教師嗎?如果你認為這是在詭辯,那麼我想你應該是對體制堅信,對傳統教育沒有提出任何疑惑的人,反之如果你覺得這個反問好像有一點意思,那麼我想你可能身上流著的是比較叛逆的血液,又或者曾經有教師在你的生命中讓你過的不是很舒服,所以你也會對體制有所疑惑。

站在體制外的圈子裡,我認為絕大多數走這條路的人是具備基礎的批判思考的能力的,正因為批判傳統體制所以才轉而走向體制外,而當我們去質疑傳統體制學校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那麼受傳統這套師資培育出來的那一群擁有教師證的人,是不是也是在傳統的老師所以可能也不是真的實驗教育圈、體制外這個圈子會想要找的老師呢?

總之我開始發現,我的孩子所在的共學團體系他們就不看教師證,然後慢慢注意到實驗教育機構、團體原來有這麼多,還真的很多地方都不看教師證,但這邊我得要留下一個伏筆,那就是不看教師證並不光光只是上面所寫的這些因素,還有太多其他因素導致很多地方選擇不看教師證,這些就等未來的文章有空在分享吧。

總之發現了這件驚人的事實後,我就開始想著是不是我也有可能轉職往實驗教育這條路走?是不是我也有機會成為體制外的講師?領隊?教師?在這裡我發現我得要先抹煞我們受到傳統教育深埋在心中的一個概念,那就是【離開了學校你已經定型了】這件事,很多人畢業了找了某一個工作就這樣一路做到年邁,但也有很多人是畢業了找了工作做得不開心,但也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有辦法改變了,過去我自己就算是屬於這樣的人吧。

從事國外業務工作的這十年中,我曾經想要轉行往程式設計走但最後還是為了薪水還有年紀問題選擇繼續走業務,但年紀越大我越不喜歡這份為了數字而生的工作,可能我就不是天生的銷售業務員,雖然身邊的人都說我就是個業務但我卻不斷地開始厭倦自己的工作,所以在小孩出生以後一頭鑽研到教育的領域裡,我樂此不疲的看書,思索我要怎麼走進這條路這件事,就這樣我參加了我們共學團的一場盛會【青年學習共學團】,想跟著這個體制外的團體重新學習有關教育的許多事物。

這是一個一周一次(四小時),一個月三周,持續一年的課程,課程裡面包括批判教育學、媒體識讀、教育心理學、環境土地共生等各式各樣的議題都報包含在內的巨大課程。寫到這邊也許真的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還是無煞煞,你可以把他理解成這些私人單位的教育培訓課程其實就是一場學習,一場讓錯過了學校教育的成人還是有機會可以回頭去學習你所感興趣的東西,而且可能是用更不同於學校的方式去教。

也因為我們已經是成人的關係,成人的學習和學生時代的學習模式、路徑都會有很大的不同,成人對於時間的掌控、規劃理論上是優於學生的,所以在成人的課程學習裡面你會體驗到跟學生時代完全不同的上課感受,這些我是非常享受的,然後一步一步地開始建構自己的教育觀,跟著課程開始意外的對生活中的許多事物的看法逐漸有了一些轉變,這段時間也很意外的我開始錄製一個自己的 Podcast 節目試著想要推廣這樣的體制外教育 (節目名稱叫【越育】,是的就是越獄的諧音 XD) 。

總之呢,我覺得轉職的第一步就是你得要瞭解到你的不足,然後開始尋找適合的資源重新學習,在這段時間裡我唯一能給的建議就是好好重新享受你的學習,如果你想要轉職我相信你找到的新的轉職路應該會是你很有興趣的東西,不然如果只是為了錢轉職我認為大部分都撐不住,但為了興趣轉職的話反而比較有可能成功而且真的在新的領域取得原本累積的薪水。

下一篇就來聊聊我自己曾經從事過的工作吧,人其實每次檢視自己都會看見很多很有趣的東西,作為歷史系畢業的學生我非常相信一件事,那就是現在的你都是過去的你所累積而堆疊成的,所以理解過去的你自己對於想要改變的自己,他是絕對重要的。

那麼我們,下一篇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實驗教育小人物的沙龍
14會員
27內容數
2023/04/28
固定每個月會去的剪頭髮的髮廊,設計師跟我分享了他女兒最近發生的事。設計師的小孩目前是小學二年級,從小就送去何嘉仁的幼稚園學英文,上了小學以後很自然的也在何嘉仁的課後安親班就讀,但最近卻因為事件而離開了何嘉仁,故事的輪廓是 ... ​ 「老師,可以借我削鉛筆機用嗎?」
Thumbnail
2023/04/28
固定每個月會去的剪頭髮的髮廊,設計師跟我分享了他女兒最近發生的事。設計師的小孩目前是小學二年級,從小就送去何嘉仁的幼稚園學英文,上了小學以後很自然的也在何嘉仁的課後安親班就讀,但最近卻因為事件而離開了何嘉仁,故事的輪廓是 ... ​ 「老師,可以借我削鉛筆機用嗎?」
Thumbnail
2023/04/17
嗑藥是一本精彩的談青少年毒品成癮的小說,這裡沒有說教,沒有隱喻,只有少年們彼此交織而生的各種不同觀點,那麼你對於毒品的觀點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3/04/17
嗑藥是一本精彩的談青少年毒品成癮的小說,這裡沒有說教,沒有隱喻,只有少年們彼此交織而生的各種不同觀點,那麼你對於毒品的觀點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3/04/10
有時候既使在這邊寫作,還是會猶豫要不要寫一些內心話,畢竟我算是一個非常不正統的教師,體內留著的叛逆之血或許會讓人覺得這個人真的很瘋癲,但又覺得如果這是我真心想要傳達出去的話語,又何必要為了迎合讀者而不敢說出真心話?今天就想寫一篇關於教養的魔咒「不要」的故事。 「不要」是一句有效的教養話語嗎? 「不可
Thumbnail
2023/04/10
有時候既使在這邊寫作,還是會猶豫要不要寫一些內心話,畢竟我算是一個非常不正統的教師,體內留著的叛逆之血或許會讓人覺得這個人真的很瘋癲,但又覺得如果這是我真心想要傳達出去的話語,又何必要為了迎合讀者而不敢說出真心話?今天就想寫一篇關於教養的魔咒「不要」的故事。 「不要」是一句有效的教養話語嗎? 「不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一個關於一位師範生如何看待教師甄試的真實故事。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參加教師甄試的朋友們一些啟示💡,也期待教育當局能真正重視教師甄試的神聖性與重要性。
Thumbnail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一個關於一位師範生如何看待教師甄試的真實故事。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參加教師甄試的朋友們一些啟示💡,也期待教育當局能真正重視教師甄試的神聖性與重要性。
Thumbnail
快要一年前,當我還台北某一間實驗教育機構兼課的時候,我接到了政大實驗教育的工作同仁的電話,關心我目前工作場域中的一些狀況,那時候我依稀記得同仁問我既然場域現在的狀況如我所說,那麼我有沒有機會「翻轉」?那時候的我並不太理解為什麼要期盼我去翻轉場域,我也無法理解培育出來的這些實驗教育工作者 ...
Thumbnail
快要一年前,當我還台北某一間實驗教育機構兼課的時候,我接到了政大實驗教育的工作同仁的電話,關心我目前工作場域中的一些狀況,那時候我依稀記得同仁問我既然場域現在的狀況如我所說,那麼我有沒有機會「翻轉」?那時候的我並不太理解為什麼要期盼我去翻轉場域,我也無法理解培育出來的這些實驗教育工作者 ...
Thumbnail
關於實驗教育到底希望學生變成什麼樣子?我的答案也許出乎你的意料 ...
Thumbnail
關於實驗教育到底希望學生變成什麼樣子?我的答案也許出乎你的意料 ...
Thumbnail
轉職的這條路上,原先的想法其實是相對單純的,參加培訓、培養實力然後找工作面試,大概就是這樣的念頭,事實上這也是社會上大部分的人真的想要轉職可能會歷經的路。就像你去職訓局學個 CNC、電腦繪圖、木工這樣的方式就是一種自我培訓,而我想要轉職教師的話當然就是要開始尋找教師類的培訓了。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我參
Thumbnail
轉職的這條路上,原先的想法其實是相對單純的,參加培訓、培養實力然後找工作面試,大概就是這樣的念頭,事實上這也是社會上大部分的人真的想要轉職可能會歷經的路。就像你去職訓局學個 CNC、電腦繪圖、木工這樣的方式就是一種自我培訓,而我想要轉職教師的話當然就是要開始尋找教師類的培訓了。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我參
Thumbnail
俗話說的好【別人的東西甚麼都好,自己的東西甚麼都不好。】我想這就是職場上很多人都會跳進的致命陷阱,總是羨慕著別人的工作,總是眼紅別人的薪水比自己高,但是很難看見自己的工作裡其實也有別人所羨慕的東西,我覺得在轉職的時候我自己也是陷入這樣的漩渦裡面很難看清真相。 在這個轉職的過程中,我因為有家庭小孩的關
Thumbnail
俗話說的好【別人的東西甚麼都好,自己的東西甚麼都不好。】我想這就是職場上很多人都會跳進的致命陷阱,總是羨慕著別人的工作,總是眼紅別人的薪水比自己高,但是很難看見自己的工作裡其實也有別人所羨慕的東西,我覺得在轉職的時候我自己也是陷入這樣的漩渦裡面很難看清真相。 在這個轉職的過程中,我因為有家庭小孩的關
Thumbnail
在轉職實驗教育工作以前,我做過非常多工作,某次跟我的死黨在 SKYPE 一邊抱怨公司一邊數著我們的工作,意外的發現!靠北!九份!沒錯,短短十年的生涯我朋友做了九份而我已經做了八份,作為歷史系畢業的學生我或許真的就像很多人說的,文科生在台灣真的都是撿別人不要的或者是不需要專業的工作。 我做過的工作如下
Thumbnail
在轉職實驗教育工作以前,我做過非常多工作,某次跟我的死黨在 SKYPE 一邊抱怨公司一邊數著我們的工作,意外的發現!靠北!九份!沒錯,短短十年的生涯我朋友做了九份而我已經做了八份,作為歷史系畢業的學生我或許真的就像很多人說的,文科生在台灣真的都是撿別人不要的或者是不需要專業的工作。 我做過的工作如下
Thumbnail
接下來來記錄一下當初開始想要轉職的故事吧,或許能給對這條路有興趣或者想要走這條路的人當作參考,如果你對體制外體制內教育還完全不熟悉的話,可以爬一下我前面的文。 在台灣大家都知道想要當老師,進去公立學校體系甚至包括大部分私立學校,教師證這個東西可以說是必備,換句話說你沒有在學生生涯裡面修教育學程並且考
Thumbnail
接下來來記錄一下當初開始想要轉職的故事吧,或許能給對這條路有興趣或者想要走這條路的人當作參考,如果你對體制外體制內教育還完全不熟悉的話,可以爬一下我前面的文。 在台灣大家都知道想要當老師,進去公立學校體系甚至包括大部分私立學校,教師證這個東西可以說是必備,換句話說你沒有在學生生涯裡面修教育學程並且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