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實驗教育的故事 - 01

轉職實驗教育的故事 - 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接下來來記錄一下當初開始想要轉職的故事吧,或許能給對這條路有興趣或者想要走這條路的人當作參考,如果你對體制外體制內教育還完全不熟悉的話,可以爬一下我前面的文。

在台灣大家都知道想要當老師,進去公立學校體系甚至包括大部分私立學校,教師證這個東西可以說是必備,換句話說你沒有在學生生涯裡面修教育學程並且考到教師執照的話,基本上你又想要實現當老師的夢想那不是補習班不然就是家教了,不過實驗教育這個圈子就有點不一樣了,對於有興趣走這條路的人來說幸運的一點就是教師證並不是這個體制外教育很看重的東西,甚至也有場域是不聘用有教師證的老師。

寫到這邊可能有些人會疑惑了,沒有教師證我怎麼知道你是不是合格教師,萬一你不適任怎麼辦?這是很好的問題,但如果我反問有教師證,就代表著他一定是合格、適任的教師嗎?如果你認為這是在詭辯,那麼我想你應該是對體制堅信,對傳統教育沒有提出任何疑惑的人,反之如果你覺得這個反問好像有一點意思,那麼我想你可能身上流著的是比較叛逆的血液,又或者曾經有教師在你的生命中讓你過的不是很舒服,所以你也會對體制有所疑惑。

站在體制外的圈子裡,我認為絕大多數走這條路的人是具備基礎的批判思考的能力的,正因為批判傳統體制所以才轉而走向體制外,而當我們去質疑傳統體制學校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那麼受傳統這套師資培育出來的那一群擁有教師證的人,是不是也是在傳統的老師所以可能也不是真的實驗教育圈、體制外這個圈子會想要找的老師呢?

總之我開始發現,我的孩子所在的共學團體系他們就不看教師證,然後慢慢注意到實驗教育機構、團體原來有這麼多,還真的很多地方都不看教師證,但這邊我得要留下一個伏筆,那就是不看教師證並不光光只是上面所寫的這些因素,還有太多其他因素導致很多地方選擇不看教師證,這些就等未來的文章有空在分享吧。

總之發現了這件驚人的事實後,我就開始想著是不是我也有可能轉職往實驗教育這條路走?是不是我也有機會成為體制外的講師?領隊?教師?在這裡我發現我得要先抹煞我們受到傳統教育深埋在心中的一個概念,那就是【離開了學校你已經定型了】這件事,很多人畢業了找了某一個工作就這樣一路做到年邁,但也有很多人是畢業了找了工作做得不開心,但也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有辦法改變了,過去我自己就算是屬於這樣的人吧。

從事國外業務工作的這十年中,我曾經想要轉行往程式設計走但最後還是為了薪水還有年紀問題選擇繼續走業務,但年紀越大我越不喜歡這份為了數字而生的工作,可能我就不是天生的銷售業務員,雖然身邊的人都說我就是個業務但我卻不斷地開始厭倦自己的工作,所以在小孩出生以後一頭鑽研到教育的領域裡,我樂此不疲的看書,思索我要怎麼走進這條路這件事,就這樣我參加了我們共學團的一場盛會【青年學習共學團】,想跟著這個體制外的團體重新學習有關教育的許多事物。

這是一個一周一次(四小時),一個月三周,持續一年的課程,課程裡面包括批判教育學、媒體識讀、教育心理學、環境土地共生等各式各樣的議題都報包含在內的巨大課程。寫到這邊也許真的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還是無煞煞,你可以把他理解成這些私人單位的教育培訓課程其實就是一場學習,一場讓錯過了學校教育的成人還是有機會可以回頭去學習你所感興趣的東西,而且可能是用更不同於學校的方式去教。

也因為我們已經是成人的關係,成人的學習和學生時代的學習模式、路徑都會有很大的不同,成人對於時間的掌控、規劃理論上是優於學生的,所以在成人的課程學習裡面你會體驗到跟學生時代完全不同的上課感受,這些我是非常享受的,然後一步一步地開始建構自己的教育觀,跟著課程開始意外的對生活中的許多事物的看法逐漸有了一些轉變,這段時間也很意外的我開始錄製一個自己的 Podcast 節目試著想要推廣這樣的體制外教育 (節目名稱叫【越育】,是的就是越獄的諧音 XD) 。

總之呢,我覺得轉職的第一步就是你得要瞭解到你的不足,然後開始尋找適合的資源重新學習,在這段時間裡我唯一能給的建議就是好好重新享受你的學習,如果你想要轉職我相信你找到的新的轉職路應該會是你很有興趣的東西,不然如果只是為了錢轉職我認為大部分都撐不住,但為了興趣轉職的話反而比較有可能成功而且真的在新的領域取得原本累積的薪水。

下一篇就來聊聊我自己曾經從事過的工作吧,人其實每次檢視自己都會看見很多很有趣的東西,作為歷史系畢業的學生我非常相信一件事,那就是現在的你都是過去的你所累積而堆疊成的,所以理解過去的你自己對於想要改變的自己,他是絕對重要的。

那麼我們,下一篇見!

avatar-img
實驗教育小人物的沙龍
15會員
2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訪間有太多太多的文章都在告訴父母要看見孩子的優點這件事,作為一個實施【五不】的家庭來說,私心也覺得這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推薦一本書【P.E.T 父母效能訓練】給真的剛好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在這本書裡面提到一個停止對孩子使用評價的話語這件事,對很多父母來說要不評價孩子是非常難的,畢竟我們都生在一
依稀記得我國三的時候上課幾乎都呈現徹底放飛的狀態,因為迷上網路遊戲 MUD 的關係,常常半夜爬起來玩 MUD 一兩個小時,網路剛起步的那個數據機時代連上網還會發出【逼逼逼逼燈咚咚咚咚咚咚】的聲響,都會用棉被把數據機蓋著怕吵醒爸媽,那個時候對我來說學校在教甚麼已經幾乎都不記得了,只記得上課的時候有很多
繼續整理一些當初打開我三觀的許多事情,首先就是當你有了孩子之後很自然的孩子長大到三歲,絕大多數的父母就開始抽公幼,開始找好的幼稚園,然後一路這樣往上,走一條平穩又大眾化的路,沒有任何風險是個好選擇,但當我接觸了體制外之後才知道。 原來小孩可以不用上幼稚園? 原來國小你不想讀都有其他條路可以走? 原來
上週我和學習家小羊的創辦人碰面 (https://mutahead.com/),自從去年在均優的教育論壇受邀認識這位帥氣的創業家後,一直都蠻期待跟他碰面兩個人聊一聊,畢竟我們在做的事情某方面來說是一樣的,對的!一個硬到不行的事叫做【教育改革】,過去你想要做教改這種超大的社會議題,沒有超強的後台和周邊
我這個人最喜歡膚淺的標題了,我的黑暗嗜好就是成天在PTT划廢文,每每看到各種廢文就會覺得人生真是有意義呢(笑 孩子出生以後,我陷入了育兒的地獄之中,無法安撫狂哭的孩子加上自己的工作又不愉快,下班後和老婆常常出現爭吵,我也意識到有社恐症的老婆的社交圈越來越狹窄,意外地看到了某一個朋友加入【共學團】的文
如此膚淺的標題應該吸引不到任何人,但我卻覺得自我自己出了社會以後就一直拚了命在努力的東西,啊啊,好想成為成功的人啊,那麼這個成功的人的定義到底是甚麼?我曾經很如普羅大眾一樣的覺得【財富自由】不就是成功嗎!努力努力升官發財,曾經作為銷售業務的我很懂韓總喊得貨出的去,錢進得來,真的就是銷售業務的真理,每
訪間有太多太多的文章都在告訴父母要看見孩子的優點這件事,作為一個實施【五不】的家庭來說,私心也覺得這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推薦一本書【P.E.T 父母效能訓練】給真的剛好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在這本書裡面提到一個停止對孩子使用評價的話語這件事,對很多父母來說要不評價孩子是非常難的,畢竟我們都生在一
依稀記得我國三的時候上課幾乎都呈現徹底放飛的狀態,因為迷上網路遊戲 MUD 的關係,常常半夜爬起來玩 MUD 一兩個小時,網路剛起步的那個數據機時代連上網還會發出【逼逼逼逼燈咚咚咚咚咚咚】的聲響,都會用棉被把數據機蓋著怕吵醒爸媽,那個時候對我來說學校在教甚麼已經幾乎都不記得了,只記得上課的時候有很多
繼續整理一些當初打開我三觀的許多事情,首先就是當你有了孩子之後很自然的孩子長大到三歲,絕大多數的父母就開始抽公幼,開始找好的幼稚園,然後一路這樣往上,走一條平穩又大眾化的路,沒有任何風險是個好選擇,但當我接觸了體制外之後才知道。 原來小孩可以不用上幼稚園? 原來國小你不想讀都有其他條路可以走? 原來
上週我和學習家小羊的創辦人碰面 (https://mutahead.com/),自從去年在均優的教育論壇受邀認識這位帥氣的創業家後,一直都蠻期待跟他碰面兩個人聊一聊,畢竟我們在做的事情某方面來說是一樣的,對的!一個硬到不行的事叫做【教育改革】,過去你想要做教改這種超大的社會議題,沒有超強的後台和周邊
我這個人最喜歡膚淺的標題了,我的黑暗嗜好就是成天在PTT划廢文,每每看到各種廢文就會覺得人生真是有意義呢(笑 孩子出生以後,我陷入了育兒的地獄之中,無法安撫狂哭的孩子加上自己的工作又不愉快,下班後和老婆常常出現爭吵,我也意識到有社恐症的老婆的社交圈越來越狹窄,意外地看到了某一個朋友加入【共學團】的文
如此膚淺的標題應該吸引不到任何人,但我卻覺得自我自己出了社會以後就一直拚了命在努力的東西,啊啊,好想成為成功的人啊,那麼這個成功的人的定義到底是甚麼?我曾經很如普羅大眾一樣的覺得【財富自由】不就是成功嗎!努力努力升官發財,曾經作為銷售業務的我很懂韓總喊得貨出的去,錢進得來,真的就是銷售業務的真理,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