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知道的「底層邏輯」讓你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劉潤,潤米商業諮詢的創始人,他擔任過所多大公司的戰略顧問,在為許多公司做商業諮詢服務中,領悟了來自變化中裡那些不變的道理,在底層邏輯一書中,讓我們了解只有了解底層邏輯,才能在面臨環境千變萬變的時候不被擊倒,進而產生適應新環境的方法出來。
從書中分享三個從思想上、職場上、人際上的三個底層邏輯。

1.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

從書中分享二個在思想上的一些心理謬誤,第一「複利思維的謬誤」第二「防止注射式洗腦」
像我們常聽到的,每天都進步1%,一年之後,能力會提升38倍,但每天都退步1%一年之後,所有能力幾乎消失殆盡。
一天背5個單詞,一年下來就能背1825個單詞,這是一條直線的線性增長,而非曲線型的指數增長,這來自對於複利思維中的期數謬誤這個謬誤是用「天」作單位,使人們產生期數的過度高估,比較合理的算法,應該是用「年」作單位,用「年」作單位後,就會發現要達到365次方,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再來是7年翻倍的例子,很多人認為每年可獲得10%的收益,那麼7年後因為複利效果收益率約是100%,聽起來真是不錯!但實際上大部份的收益還是來自本金所帶來的利息,而不是利滾利,太多人把複利當成是一個快速致富的通道,但複利效率不是暴富效應,相反,它是一個極度仰賴長期的概念,複利需要足夠長的時間去醞釀發酵,有可能是一輩子,也有可能是幾代人的時間。
關於注射式洗腦
A:「地球為什麼是圓的?」也許會有人回答「因為行星之間有萬有引力,圓形是最能保持穩定的運轉狀態」但如果問說「為什麼地球是平的?」也許大部份的人反應可能是「你在開玩笑的吧?地球明明是圓的,怎麼會是平的」
知道這思考的底層邏輯了嗎?當有人問地球為什麼是圓的,被問的人往往會把注意力放在前半部的「為什麼」,因為地球是圓的,這是無庸置疑!但一旦詢問的是為什麼地球是平的,被往的人往往會把注意力放在後半部「地球是平的」這個觀點上,因為這個觀點顯然是有問題。
但大多數的時候「為什麼」後面跟著的觀點不會讓人覺得「顯然」有問題,像是
"為什麼胖的人相對比較懶?"、"為什麼吃韭菜可以治療癌症?"、"為什麼愛因斯坦晚年會信上帝?",當你不確定問題的真假,於是你就會把你的注意力放在觀點上面找原因,當你開始找原因的時候,這些觀點就己經被巧妙地注射到你的大腦裡了。
在作者為許多公司做商業諮詢時,常常被問到一個問題,像是:
我公司的產品是最好的,可是為什麼消費者就是不買?為什麼市場上優秀的員工這麼少?為什麼誇大的公司才會賺錢?踏實做生意就這麼辛苦?
如果你是這樣回答的,消費者不買你的產品是因為你的行銷策略有問題,優秀的員工少是因為這一代的年輕人都是草莓族,不要管別人啦,做生意對得起自己最重要這樣的回答你就容易掉入了對方的問題陷阱中,因為問的這些人並不是真的想要聽問題的答案,他們只是想要把那些注入在自己大腦的觀點,也順便注入了你的大腦裡。
這些人的問題都暗藏了一個「注射器」作者認為說「為什麼」加「觀點」這個句型,其實是一個注射器。回到那些商業諮詢的問題時⋯⋯
我的產品是最好的,為什麼消費者就是不買?當對方這樣問的時候,他其實自嗨了一個他覺得理所當然的觀點,就是我的產品是業界最好的,當然這是一種心理暗示,暗示問題一定是在外部,但事實上是消費者不買他的產品,是因為他的產品根本不夠好,或是沒有那個價值。
為什麼市場上優秀的員工這麼少?其實市場上優秀的員工很多,不然這麼多的大公司,優秀的人是怎麼招募到的?這個問題的事實是,他的公司根本付不起那些優秀員工的薪資,所以招不到人。
為什麼誇大的公司才會賺錢,踏實做生意就這麼辛苦?他把踏實做生意很辛苦這個觀點注射在自己的大腦之後,還姶給自己「誇大的公司才會賺錢」這個答案,事實上是他的踏實還不及對手的十分之一當然賺不了錢。
所以當你了解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注射器之後,請小心不要被別人注射,也不要拿來注射自己

2.個體進化的底層邏輯

書中提到二個很好的觀念第一是「人脈的本質是給予價值、平等交換」其二「優先劣後」
費盡心思與強人拍照、加微信並不能成為真正的人脈,在經營人脈上,始終要保持的一個心態就是「毫無保留地把你的價值付諸到別人身上」,要想盡一切辦法,毫無目的地幫助別人,當經過長期的積累,成為某個領域的專長,擁有了有影響力的作品後,那些真正有意義的人脈才會蜂擁而至,因為一個優秀且有價值的人,自然會吸引其他優秀且有價值的人的認可與幫助,因為人脈不在多,在精。
書中分享一句話,「學到的就要教人,賺到的就要給人」給予這件事並不是帶有某種的商業訴求和目的,而是順其自然、發自內心。和在人脈的發展中,最一開始的就是合作,而合作都是基於了解和信任,然後不斷的把自己變得有價值,能為別人創造多的價值,你就有多大的價值。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家「無限責任公司」,而我們都用我們的付出(時間、精力、專業)與這個世界進行價值交換,有些人會認為在職場上是僱傭關係,我們只是在企業爭取一份微薄的收入而己,
在書中提到一個觀念叫「優先劣後」,想像基本上員工與老闆是合夥關係而不是僱傭關係,假如老闆說「我出1000萬,你出來3000萬,我們共同成立了一個基金一起打理經營,如果虧錢了先虧我的1000萬,等1000萬虧完之後,我們就把基金關閉,把剩下的3000萬還給你。」
天底下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事?沒錯!但如果這基金賺了錢,我要多分一點,8%以內的收益給你,超過的全都歸我,你不必承擔捐失風險,所以收益自然是有上限的,我承擔風險,所以我要享受承擔風險帶來的高收益,你優先我劣後,這就是我們的合夥關係,所以僱傭關係本質上也是一種合夥關係,你來上班你領薪水,而公司虧了你還是有錢拿,除非公司倒閉不然老闆賣車賣房,都要想辦法把薪水發出來,老闆承擔的風險比你大,自然公司成功了,賺錢了他多得一些也是合理的,這就是員工優先老闆劣後的意思。
只要明白自己與企業的關係是合夥關係,那麼將會重新對自己的工作有新的認知,而因為有了這層新的認知,職涯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根據資本與人才的關係中,員工跟公司的利益分配大概會分四個階段。
第一努力工作獲取高薪,然而因為你績效超乎預期,公司也會額外給你獎金讓你賺更多。接著將受到老闆的器重,將部份股權分給你,讓你也一起享有公司成長的成果,在來你也從一個職員的變成是跟老闆一起創業的股東之一,最後從打工者到創業者,從普通員工到CEO 。

3.理解他人的底層邏輯

書中對於「幽默的三種理論的解釋」還有「邊界感的本質」
幽默感就像斯斯一樣分為三種,感冒用斯斯、咳嗽用斯斯,咳⋯⋯不小心唱了起來,前面是玩笑話,但是以幽默感的主流理論,第一種是優越感理論,簡單來說就是貶低自己讓對方產生心滿意足的優越感。第二種是錯愕感理論,用意想不到的回答,讓他產出一種出其不意錯愕感,讓對方有隨之而至的驚喜感。第三種是釋放感理論,是先用一種「危險」來製造緊張感,然後用「安全」將其釋放,不管你要給人製造的是「優越感」、「錯愕感」還是「釋放感」都需要一種稀缺的能力,甚至是天賦,那就是智慧。只有當你的智慧多到溢出來時,才會有幽默感,而幽默,就是溢出來的智慧。
1984 美國總統競選辯論中當主持人拿雷根的年齡作為國家安全的問題諷刺他為美國總統之最年長者,雷根總統用他的睿智幽默演講逗翻全場,他說:「我不會讓年紀問題成為競選議題,我不準備用對手的年輕和缺乏經驗去取得競選優勢。」
什麼是邊界感?
邊界感就是當你和朋友面對面聊天,你會發現你們之間會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但如果對方向你靠近一點,越過了你的界線,你本能就會後退,這就是邊界感
討論邊界感的本質,其實就是對「所有權」的一種認知,有形物品的所有權是很容易被區分,但無形的所有權比如時間、隱私、權利,很多人分不清楚,以至於越過了線還不自知,比如親戚會問你「你一個月賺多少啊?」或者朋友或同事會說「你幫我做這件事吧,不幫的話你就不夠朋友」,或者是「我看你己讀沒回所以打個電話來問你看看」這些都是沒有邊界感的表現。
所以不管在工作或生活當中,認知邊界感非常的重要,許多讓人不舒服的舉動或行為,通常都是因為越了界,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訓練自己的邊界感,這是理解他人的底層邏輯
在底層邏輯這本書,其實可以了解到作者是如何進行思考、怎麼去理解問題、又如何產生洞見,裡面很多思路與觀點都非常獨特且富有思考價值,晴雨只是分享書中幾種洞察本質的方法,裡面還有很多豐富的內容值得你們去詳讀。讓我們都能透過思考問題,反思我們中了哪些「複利謬誤」看清那些常在問「為什麼」後面的觀點,並了解個體進化裡的「人脈本質」和重新看待「職場的關係」,最後理解他人,成為有智慧「幽默又能知邊界」的人。
作者: 劉潤
出版社:時報出版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
任何想跟我分享的也隨時留言哦!
人來這一遭就像是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實驗,在每次的實驗中找到對自己而言
最好的幸福配方,我的晴雨生活實驗室 https://somesunsomerain.com/
avatar-img
4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時晴時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認知覺醒!一個心智探索者引導你開啟自我改變原動力—周嶺 你是不是也曾經有過這個經驗,為自己設定好的學習計劃、健身計劃是不是興致勃勃的實行了幾天以後便後繼無力,然後很多計劃最後漸漸的胎死腹中,認為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而時間長了便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投資AI人工智慧的5間最有潛力的公司 AI人工智慧是當前科技發展中的一個熱門話題,它不僅僅只是出現在科幻小說,更己經是現實世界中的所以行業重要的技術應用。其實很多國內外的公司都在AI人工智慧的領域中早有佈局,但近年來幾個關於AI的軟體走入民眾市場,AI人工智慧再度掀起熱議
每一個時代都有一個最具代表性的科技發展,像15世紀30年代「印刷術」的發明,19世紀末「電」的發明,而這些發明大幅改變了當代甚至影響之後的人類文明的發展,在近年來最具代表性的絕對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
雖然說人生不能重來,千金難買寸光陰,但是有時候不免的去想,如果時間能夠重來回到20歲的自己,會有最想改變什麼?
「全世界的錢在美國人手中,美國人的錢裝在猶太人的口袋裡」這句話雖然略為誇大,但也不難看出猶太人的財商之道有多麼突出和優秀,賭城拉斯維加斯、影城好萊塢、澳門賭場的經濟,都是猶太人造就的。 知名的發明家愛迪生、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哲學家與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美國實業家約翰·D·洛克菲
不知道你聽過談錢傷感情這句話,其實很多人都很忌諱談到錢尤其是,越親近的人越是避諱,為什麼會這樣呢?!
認知覺醒!一個心智探索者引導你開啟自我改變原動力—周嶺 你是不是也曾經有過這個經驗,為自己設定好的學習計劃、健身計劃是不是興致勃勃的實行了幾天以後便後繼無力,然後很多計劃最後漸漸的胎死腹中,認為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而時間長了便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投資AI人工智慧的5間最有潛力的公司 AI人工智慧是當前科技發展中的一個熱門話題,它不僅僅只是出現在科幻小說,更己經是現實世界中的所以行業重要的技術應用。其實很多國內外的公司都在AI人工智慧的領域中早有佈局,但近年來幾個關於AI的軟體走入民眾市場,AI人工智慧再度掀起熱議
每一個時代都有一個最具代表性的科技發展,像15世紀30年代「印刷術」的發明,19世紀末「電」的發明,而這些發明大幅改變了當代甚至影響之後的人類文明的發展,在近年來最具代表性的絕對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
雖然說人生不能重來,千金難買寸光陰,但是有時候不免的去想,如果時間能夠重來回到20歲的自己,會有最想改變什麼?
「全世界的錢在美國人手中,美國人的錢裝在猶太人的口袋裡」這句話雖然略為誇大,但也不難看出猶太人的財商之道有多麼突出和優秀,賭城拉斯維加斯、影城好萊塢、澳門賭場的經濟,都是猶太人造就的。 知名的發明家愛迪生、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哲學家與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美國實業家約翰·D·洛克菲
不知道你聽過談錢傷感情這句話,其實很多人都很忌諱談到錢尤其是,越親近的人越是避諱,為什麼會這樣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底層邏輯是由潤米諮詢創始人並為『5分鐘商學院』的主持人─ 劉潤所撰寫而成。這本書在談論一種核心思維:方法論為不變的「底層邏輯」與隨時改變的「環境變數」所組成。並著重於前者的介紹。它提供了深刻的視角與例子激發讀者的思考。這本書的每個章節皆為互相獨立,非常適合在閒暇時間選擇感興趣的部分閱讀。
Thumbnail
你相信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嗎? 或許,我們對事實的瞭解,還不夠全面 或許,我們是被表象或經驗欺騙、迷惑,導致看不透事情的本質 本書教你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Thumbnail
近期拜讀底層邏輯 第一篇就很有趣 劉潤提出三種對錯觀 1.法學家:看證據 2.經濟學家:看社會成本 3.商人:看損失 過往的學習 也都要我們學習看事情的不同面向 這篇的三個面向很值得細細思考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你將會學到: 複利思維在生活當中實踐的公式 倘若我想要實踐財富自由要怎麼做? 時間與利率固然重要,不過更需要夠大的雪球 以下內容出自: 底層邏輯:看清這世界的底牌 關於這本書我原本的想法,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以下這個公式? 1.01的365次方=37
Thumbnail
作者是中國的商業顧問劉潤,他在這本書教大家如何思考世界運作背後不變的「底層邏輯」,讓大家可以運用在不同環境及情境中。 邏輯是大腦的運算路徑,邏輯之間沒有對錯。本書用很多例子去講述「底層邏輯」的觀念👇🏻 1️⃣個人層面的底層邏輯 ➿每個人的心中應有三種對錯觀:法學、經濟學家、商人
Thumbnail
去年已閱讀了《底層邏輯》,整本書也是貼滿了標籤貼,值得閱讀的一本。 底層邏輯2,用了很多數學計算公式來讓我們知道萬物運作的本質,並運用於商業模式上,讓創業者在創業的路上提高成功的機率。我覺得這本書需慢慢細讀,作者劉潤的舉例也盡量很淺白易懂,因為大部分的人對數學總是害怕。雖然不需要懂其中計算方式,但
本文探討了RWW法則、PMI思考法和停、看、聽的應用在商業、教育、服務等領域的應用。透過理論與實證相結合的探討,深入分析了不同的思考方式對解決問題的關鍵作用。
Thumbnail
今天我想聊聊關於--懂邏輯思考有什麼用? 會提到這問題,起因是因為我在過年前和一位同學聊天時,我發現自己因為閱讀了一些書籍,加上實踐一些東西後,腦子對於創業有了一些體悟,並明白商業的核心是--提供市場需要的產品,而非天天想著要發明新東西。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為什麼+觀點這個句型具有操縱他人或自我洗腦的危險性,並提出避免被注射以及避免注射他人的建議。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本書以簡潔淺白的文字講述世界運作的通用邏輯,包括底層邏輯、思考問題、個體進化、理解他人、社會協作等主題。書中提及放棄與選擇、成功的商業模式、高度與格局等觀念,以及如何應用在生活中。作者的觀點直白真實,適用於不同生活階段。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底層邏輯是由潤米諮詢創始人並為『5分鐘商學院』的主持人─ 劉潤所撰寫而成。這本書在談論一種核心思維:方法論為不變的「底層邏輯」與隨時改變的「環境變數」所組成。並著重於前者的介紹。它提供了深刻的視角與例子激發讀者的思考。這本書的每個章節皆為互相獨立,非常適合在閒暇時間選擇感興趣的部分閱讀。
Thumbnail
你相信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嗎? 或許,我們對事實的瞭解,還不夠全面 或許,我們是被表象或經驗欺騙、迷惑,導致看不透事情的本質 本書教你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Thumbnail
近期拜讀底層邏輯 第一篇就很有趣 劉潤提出三種對錯觀 1.法學家:看證據 2.經濟學家:看社會成本 3.商人:看損失 過往的學習 也都要我們學習看事情的不同面向 這篇的三個面向很值得細細思考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你將會學到: 複利思維在生活當中實踐的公式 倘若我想要實踐財富自由要怎麼做? 時間與利率固然重要,不過更需要夠大的雪球 以下內容出自: 底層邏輯:看清這世界的底牌 關於這本書我原本的想法,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以下這個公式? 1.01的365次方=37
Thumbnail
作者是中國的商業顧問劉潤,他在這本書教大家如何思考世界運作背後不變的「底層邏輯」,讓大家可以運用在不同環境及情境中。 邏輯是大腦的運算路徑,邏輯之間沒有對錯。本書用很多例子去講述「底層邏輯」的觀念👇🏻 1️⃣個人層面的底層邏輯 ➿每個人的心中應有三種對錯觀:法學、經濟學家、商人
Thumbnail
去年已閱讀了《底層邏輯》,整本書也是貼滿了標籤貼,值得閱讀的一本。 底層邏輯2,用了很多數學計算公式來讓我們知道萬物運作的本質,並運用於商業模式上,讓創業者在創業的路上提高成功的機率。我覺得這本書需慢慢細讀,作者劉潤的舉例也盡量很淺白易懂,因為大部分的人對數學總是害怕。雖然不需要懂其中計算方式,但
本文探討了RWW法則、PMI思考法和停、看、聽的應用在商業、教育、服務等領域的應用。透過理論與實證相結合的探討,深入分析了不同的思考方式對解決問題的關鍵作用。
Thumbnail
今天我想聊聊關於--懂邏輯思考有什麼用? 會提到這問題,起因是因為我在過年前和一位同學聊天時,我發現自己因為閱讀了一些書籍,加上實踐一些東西後,腦子對於創業有了一些體悟,並明白商業的核心是--提供市場需要的產品,而非天天想著要發明新東西。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為什麼+觀點這個句型具有操縱他人或自我洗腦的危險性,並提出避免被注射以及避免注射他人的建議。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本書以簡潔淺白的文字講述世界運作的通用邏輯,包括底層邏輯、思考問題、個體進化、理解他人、社會協作等主題。書中提及放棄與選擇、成功的商業模式、高度與格局等觀念,以及如何應用在生活中。作者的觀點直白真實,適用於不同生活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