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血獻祭之外,阿茲特克人原來也有獨特的香事文化——從人神關係與日常生活中談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你是否也知道阿茲特克文明的香事文化呢?

或許對大多數的臺灣人而言,這是相當陌生的。多數人或許甚至會直覺性的認為「香不是亞洲(尤其是中國、日本)才有的文化嗎?」也可能有少部分的人知道「柯巴脂(copalli)」這類香料在美洲原住民的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薰香角色,但也可能多半參雜了現代西方巫術的觀點,因此導致對阿茲特克文明的香事文化認識的不夠周全。

日前在學術論文平台 Academia 搜尋國外的薰香文化資訊時,看到一張源自阿茲特克文明的石製薰香爐照片,後來更是因此透過 Google 輸入許多相關的關鍵詞找尋這方面的資訊,繼而在Barakat Gallery大英博物館等網頁上看到更多的細節照片。也因為這樣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並為此查找了一些資料來閱讀。

收藏於巴拉卡特畫廊的阿茲特克石雕跪姿人形薰香爐。

收藏於巴拉卡特畫廊的阿茲特克石雕跪姿人形薰香爐。

收藏於大英博物館的阿茲特克疑似玄武岩製坐姿人形薰香爐。

收藏於大英博物館的阿茲特克疑似玄武岩製坐姿人形薰香爐。

從現存的文獻與活動看阿茲特克的香事文化:薰香、菸草與香水

由於阿茲特克文明在1521年於西班牙人的侵略下覆滅後,大量的文獻與文化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因此現今對於阿茲特克文明的許多文化瞭解,可說是不怎麼全面的。阿茲特克的香事文化也是如此。但即使如此,我們依然能從現今留存的手稿文獻與當地原住民的文化活動大略知曉面貌。

回過頭來檢視現存的阿茲特克遺跡壁畫、文獻手稿,以及現今當地原住民的日常活動,可發現在阿茲特克文明中,香的種類有薰香、菸草與香水(這邊所指的香水,與現今以酒精調配的香水是截然不同的,後面會再詳述差異),其中最為重要的香材便是「柯巴脂(copalli)」,而目的與兩方面:祭祀神靈、生活用途有關,這當中花卉、菸草、藥草與樹脂等材料則成為了重要的香材來源。

以下將就祭祀神靈、生活用途兩方面淺談阿茲特克的香事文化。

▲現代扮演阿茲特克的表演者於墨西哥城索卡洛所進行的儀式演出,其中便用到了柯巴脂(copalli)作為薰香的用途。

從神靈到日常——阿茲特克的香事文化

人神之間的懺悔義務

在阿茲特克的世界觀中,農業的繁盛衰頹與神靈的喜怒哀樂息息相關,這當中獻祭、薰香與供物(如玉米、水果等)是滿足神靈需求的作法,阿茲特克人認為神靈需要被「餵養(fed)」,同時從人神之間的關係來看,是相互的,神靈曾犧牲自我以創造人類,因而人類有義務應「犧牲(tlamacehualiztli,在翻譯的語境中,被譯為懺悔。但這邊的『懺悔』,應當係不帶有欠債或過錯的負面意涵,而是指針對獲得應得的去執行儀式行為,這行為的背景因素來源於神靈對人類的創造之故)」,以滿足神靈,並以此達到眾神與人類之間的相互義務。(參考資料來源:

也因此在阿茲特克的祭祀行為中,除了鮮血獻祭外,薰香這類的儀式行為也是相當重要的存在。在至今所發掘的考古遺跡中,許多陶瓷類的薰香爐碎片中,仍殘留著有機物的痕跡。而在現存的遺跡壁畫與手抄本中,也可看見阿茲特克人以香爐祭祀神靈的畫面。

阿茲特克人的日常:菸草、花卉與香氣

氣味的香與臭,雖然可能因人而異,但簡論香味作為區分階級的差異,可說是自古以來人類各文明皆有的情況。當代感官史論者阿蘭.柯爾本(Alain Corbin)於其《惡臭與芬芳:感官、衛生與實踐,近代法國氣味的想像與社會空間》中便指出:腐臭瘴氣與花朵薰香分別帶給人們警覺與歡愉的不同身心感受,人也因此建構出自我認同並區分社會階級。

雖然說上述的觀點是20世紀提出的,但箇中道理,卻也意外地與不同民族間對於香氣與階級的觀點如出一轍,中國古代如此,日本古代是如此,而對古代阿茲特克人來說亦是如此。

在阿茲特克的文化中,吸食煙草與嗅聞花香也是重要的階級特權與地位象徵。在宗教儀式中,阿茲特克人會使用煙斗作為祭祀供神的香,在特殊場合與情況下,僅有貴族、商人、年長者與戰士才會抽食雪茄,平日裡,一般民眾是不會去吸食雪茄的。而在美洲地區,雞蛋花這類的芳香花卉,更是被廣泛栽種於貴族的屋苑之中,據聞一般的平民更是被禁止摘採嗅聞的。

不過有趣的是,西班牙修士迭戈.杜蘭(1537-1588 年)曾談論一段有關阿茲特克人對於花的喜好,內容敘說了阿茲特克人對於嗅聞花香的熱愛與特殊作用:

They become the happiest people in the world smelling them, for these natives in general are most sensuous and pleasure loving. They find gladness and joy in spending the entire day smelling a little flower or a bouquet made of different kinds of flowers; their gifts are accompanied by them; they relieve the tediousness of journeys with flowers. To sum up, they find the smelling of flowers so comforting that they even stave off and manage to survive hunger by smelling them.
以上文字出自:Fondness for flowers...
這些感性與享樂的原住民,當他們在嗅聞花香時便成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一朵小花,或一束不同種類花朵製成的花束,都能讓他們花費一整天的時間去嗅聞品味,並從中找到喜悅與快樂。花卉如禮物般,伴隨著他們減輕旅途中的單調乏味。總而言之,他們發現到到花香是如此的舒適,以至於他們甚至通過嗅聞花香來度過生死難關。
雞蛋花對中南美洲的阿茲特克與馬雅人而言都有著神聖的意義存在。

雞蛋花對中南美洲的阿茲特克與馬雅人而言都有著神聖的意義存在。

阿茲特克人的日常:洗浴、蒸汽室到香水

另一方面,相對於16世紀的歐洲,當時的人們對洗浴有著極度的不信任,多數人認為疾病的源頭係因為過度清潔導致,但當時的阿茲特克人卻是每日勤於清潔自身,並且善用各類取自植物的清潔劑、除臭劑等來保持衛生。當時的西班牙征服者便對於阿茲特克君主蒙特蘇馬二世一日洗兩次澡以及阿茲特克的民眾常於河流、湖泊或水池中沐浴的情況感到大為訝異。

而除了沐浴外,阿茲特克人也建造了類似現今桑拿房的矮房,透過加熱外牆讓室內充滿熱氣,並以此清潔自身,稱之為「Temezcal(可能源自於阿茲特克的納瓦特爾語:temāzcalli)」,直至現代,仍是許多當地原住民的日常普遍做法。在進行蒸氣浴的過程中,阿茲特克人除了使用樹枝、草葉來拍打自身加速排汗外,也習慣使用柯巴脂等香材來淨化自身,有的甚至會以泥土混合迷迭香、蘆薈等藥草煮沸,以此塗抹於肌膚上,達到軟化或保養肌膚的效果。

▲在進行Temezcal蒸氣浴的過程中,或以樹枝、草葉來拍打出汗,或以香材等物來淨化自身。

而當時的人們也以各類花卉、植物根莖與種子,藉由壓榨、浸泡等方式來提取類似今日「香水」的除臭劑,有別於源自阿拉伯以酒精製成的香水,阿茲特克人的香水,是以鹽與樹脂、橡膠或動物脂肪作為賦形劑的混合作用下,製做出如乳液的半固體樣態,以此將香氣保留,且也因而成了具有美容保養效用的產品。

從他方看見文化的差異之美

不同的文化,有著不同的香事形式與目的,隨著環境與材質的演變,香的形式也會有不同的呈現與用途。而自從沈迷於薰香這類事物的世界裡後,有時我便會在網路上找尋些資料來看。

由於文化及語言關係,很容易接觸到如中國、日本的香事資料,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先天限制,因此我對於世界上其他地區文明的香事文化往往是不甚瞭解的。在這次因緣際會之下,稍微簡單就手邊能找到的資料做了一番爬梳,雖然不甚完美,也可能有闕誤之處,另一方面其實美洲的香文化,也並非僅有阿茲特克而已,只是礙於時間與精力,目前我還沒能去找相關的資料來閱讀。

但我想這是在學習香事十分重要的一件自主行為。或許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如果稍微接觸一些喜好香事的前人文章或影片時,有時候會感覺,他們的知識水平是足夠的,但在高度上卻往往多了一份自視甚高,貶外排他的心態。我個人不太認為這樣的思路有助於幫助自己擴大學習的視野,很多時候僅是讓自己看見自己想要的,卻可能漏失了許多對於不同文化的尊重與瞭解,也會錯失看見他方文化的差異之美。因此我想在面對各類知識時,都應當時刻保持警惕:

我們所知的事物可能並非全貌,虛心且胸懷大度地主動去接受,會幫助我們更加瞭解這些不同文化之間的事物連結關係。

希望這份簡單整理的阿茲特克文化中的香事內容,能多少帶給每個人有不同的視野,進而了解其實香作為一個物質載體,其實在不同的文化之中有相當豐富的趣味與意義存在。當然這當中可能會有錯誤,我也不否認自己並非專業。若有任何問題之處,也還歡迎留言給我,我會很高興看見每一位讀者的反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廢柴男子怎麼辦?的沙龍
12會員
8內容數
一個年過三十投入於神秘學的廢柴男子,好奇於看似非理性的密契主義與經驗,期望透過簡明的語言介紹我所學習的初心筆記。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什麼是薰香? 簡單來說,薰香是以燃燒的方式散發香氣的各種材料,其中使用各種不同的樹脂或草藥,可能是單方,也有可能是複方綜合而成。 薰香是最古老的魔法形式之一,許多新手在巫術的道路上都難免在儀式中見到薰香的存在,但卻不太了解為什麼我們要燃燒薰香呢?薰香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 香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傳統文
Thumbnail
什麼是薰香? 簡單來說,薰香是以燃燒的方式散發香氣的各種材料,其中使用各種不同的樹脂或草藥,可能是單方,也有可能是複方綜合而成。 薰香是最古老的魔法形式之一,許多新手在巫術的道路上都難免在儀式中見到薰香的存在,但卻不太了解為什麼我們要燃燒薰香呢?薰香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 香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傳統文
Thumbnail
為了讓大家更了解芳香療法, 並跟我一起學習運用天然植物精油的 療癒力量來進行自我照顧, 接下來就透過一系列文章跟大家分享, 關於「芬香療法」的各種小知識吧!
Thumbnail
為了讓大家更了解芳香療法, 並跟我一起學習運用天然植物精油的 療癒力量來進行自我照顧, 接下來就透過一系列文章跟大家分享, 關於「芬香療法」的各種小知識吧!
Thumbnail
你是否也知道阿茲特克文明的香事文化呢? 或許對大多數的亞洲人或臺灣人而言,這是相當陌生的。多數人或許甚至會直覺性的認為「香不是亞洲(尤其是中國、日本)才有的文化嗎?」⋯⋯
Thumbnail
你是否也知道阿茲特克文明的香事文化呢? 或許對大多數的亞洲人或臺灣人而言,這是相當陌生的。多數人或許甚至會直覺性的認為「香不是亞洲(尤其是中國、日本)才有的文化嗎?」⋯⋯
Thumbnail
五感體驗,是每個人都必然會有的生理感受,而其中的嗅覺,更是最為主觀的感受。每個人的嗅覺體驗都與自身的身體基因、喜好愛惡,以及過往的回憶感受,有著相當深刻的連結,因而每個人對於嗅覺的感受都可說是多少有些不同的⋯⋯。
Thumbnail
五感體驗,是每個人都必然會有的生理感受,而其中的嗅覺,更是最為主觀的感受。每個人的嗅覺體驗都與自身的身體基因、喜好愛惡,以及過往的回憶感受,有著相當深刻的連結,因而每個人對於嗅覺的感受都可說是多少有些不同的⋯⋯。
Thumbnail
在新冒險開始時,點燃一根香,引入宜人的香氣,淨化空氣中的負能量,最後收集燃燒完的灰燼,象徵著自己對他人的犧牲。 印度的苦行僧燒香是為了向火神阿格尼致敬,這個將物質轉化為以太的過程,展示著火的神聖轉化力量,也象徵著所有物質最終走向精神的旅程。
Thumbnail
在新冒險開始時,點燃一根香,引入宜人的香氣,淨化空氣中的負能量,最後收集燃燒完的灰燼,象徵著自己對他人的犧牲。 印度的苦行僧燒香是為了向火神阿格尼致敬,這個將物質轉化為以太的過程,展示著火的神聖轉化力量,也象徵著所有物質最終走向精神的旅程。
Thumbnail
7月7日是「國際巧克力日」,是為紀念在西元1550年7月7日,可可豆被引進歐洲,自此為歐洲的飲食習慣文化上帶來炫風式的改變-- 不過在此之前,中南美洲擁有古老歷史的馬雅文明、托爾特克文明、 伊薩帕文明與阿茲特克文明,都已出現過使用可可的文化與習俗紀錄。
Thumbnail
7月7日是「國際巧克力日」,是為紀念在西元1550年7月7日,可可豆被引進歐洲,自此為歐洲的飲食習慣文化上帶來炫風式的改變-- 不過在此之前,中南美洲擁有古老歷史的馬雅文明、托爾特克文明、 伊薩帕文明與阿茲特克文明,都已出現過使用可可的文化與習俗紀錄。
Thumbnail
奈森說香 365 002  蘇美人的用香文化(Sumerian culture of fragrance) 當我看到考古文獻上寫說,舊石器時代的尼安德人墓穴裡發現有鋪滿花朵的遺跡,我就對史前人類的印象完全改觀,原來他們也是花癡呢!(灑花轉圈) 花朵與死亡的關係,以及獻花祝福的儀式,原來在那麼早以前就
Thumbnail
奈森說香 365 002  蘇美人的用香文化(Sumerian culture of fragrance) 當我看到考古文獻上寫說,舊石器時代的尼安德人墓穴裡發現有鋪滿花朵的遺跡,我就對史前人類的印象完全改觀,原來他們也是花癡呢!(灑花轉圈) 花朵與死亡的關係,以及獻花祝福的儀式,原來在那麼早以前就
Thumbnail
對於古埃及人來說,每天熏香是使用香氣的日常,埃及人認為香是俗世與上天的中介,藉由裊裊香煙可以將人們的虔敬心情向上直接送達天庭。 日出的時候焚燒乳香、正午的時候焚燒沒藥、日落的時候要焚燒一種叫做Kyphi的複合香油。Kyphi有甦醒和再生的含意,在許多儀式中都扮演著神聖的角色。
Thumbnail
對於古埃及人來說,每天熏香是使用香氣的日常,埃及人認為香是俗世與上天的中介,藉由裊裊香煙可以將人們的虔敬心情向上直接送達天庭。 日出的時候焚燒乳香、正午的時候焚燒沒藥、日落的時候要焚燒一種叫做Kyphi的複合香油。Kyphi有甦醒和再生的含意,在許多儀式中都扮演著神聖的角色。
Thumbnail
身為全球十大美食國家,墨西哥的食物絕對不只有玉米片和捲餅兩種,這個史奴比也熱愛的仙人掌國家,除了曾被西班牙殖民、受美國文化薰陶外,更有前哥倫布時期(Pre-Colombian)印地安文化的洗禮,從馬雅到阿茲提克文明,文化富饒深遠與錯總複雜,而這些歲月的痕跡都在食物呈現上一覽無遺。
Thumbnail
身為全球十大美食國家,墨西哥的食物絕對不只有玉米片和捲餅兩種,這個史奴比也熱愛的仙人掌國家,除了曾被西班牙殖民、受美國文化薰陶外,更有前哥倫布時期(Pre-Colombian)印地安文化的洗禮,從馬雅到阿茲提克文明,文化富饒深遠與錯總複雜,而這些歲月的痕跡都在食物呈現上一覽無遺。
Thumbnail
在台灣受教育長大的孩子,可以說是受中國傳統儒家教育長大。在我們學習的中國文化與歷史中,很少談及「香水」,有的是文人雅士品的沉香或待嫁女兒縫繡的香包。這就是我好奇「中國香水展」的原因,中國歷史上有「香水」這個產品嗎?
Thumbnail
在台灣受教育長大的孩子,可以說是受中國傳統儒家教育長大。在我們學習的中國文化與歷史中,很少談及「香水」,有的是文人雅士品的沉香或待嫁女兒縫繡的香包。這就是我好奇「中國香水展」的原因,中國歷史上有「香水」這個產品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