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飲食,快遺忘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原本是要寫社會議題壁壘的,結果第一篇寫美食?

兩種畫面會一直會存在腦海中,一種是記憶深刻的,一種是想忘卻忘不掉的。第三種,是突然發現快忘記了,畫面越來越模糊。

趁還記得的小時候的

應該是在國高中之前,新竹眷村還沒搬到國宅,每個月會回新竹奶奶家一兩次,寒暑假也會回去待上幾週。午飯是我最熟悉的味道,曾經熟悉。這天早上睡醒時,突然一個個出現在腦中,才發現:「啊!我好像快忘記了!」

拼命的回想每一個畫面、做法。以前週六回到新竹時,晚上,奶奶會問隔天要吃什麼,時隔 15 - 20 年,隨著白頭髮越來越多,越早的事情,越想努力地記起。

涼麵

最大的區別就是沒有甜味,蒜味更為強烈。黃色麵條煮熟後,沁過涼水(冰水),切絲的紅蘿蔔、小黃瓜,豆芽菜,切細的蛋皮跟肉絲,一碗蒜泥,一碗麻醬。小時候(包含現在)愛吃肉,總是會貪多的放很多肉絲,以前不知道蒜頭的味道,愛加不加。也因為貪多,總是把料加到滿出碗來,拌起麵來就格外困難,因為就會掉出碗外。

如果是現在,肯定是加滿滿的蒜泥吧。

在外頭吃涼麵,幾乎少有麻醬是沒有甜味的,雖然好吃,但久了才想起來,以前吃的涼麵,是沒有甜味的。

大滷麵

青菜(白菜)、肉絲、麵條是我唯一記得的內容物,但後來發現他沒有固定的形式,基本上就是雜七雜八的東西丟進鍋裡煮。在外頭也吃過大滷麵,但因為不喜歡喝湯,所以點的機會少,以前也不喜歡喝湯,但聽到說要吃大滷麵是開心的。

記得的畫面是那一碗麵,還有奶奶說的那句:「吃大滷麵!」

是什麼時候不記得,隱約背景是在眷村時的餐桌旁。

牛肉麵

說是牛肉麵,比較像是牛腩麵,有紅蘿蔔,帶有一點點甜味。而吃過最類似的味道,居然是在柬埔寨的 Freedom,的牛腩飯。

因為一大鍋牛肉要先煮好,所以通常可以吃個好幾天,煮好麵條,把鍋熱熱就可以吃了。以前也不會覺得牛肉需要多嫩,味道夠重就好。一樣長大後在外面也吃不到一樣的牛肉麵,倒是長大後開始喜歡吃牛筋,所以總是點半筋半肉麵。

炸肉丸

這是過年才會有的的菜色,通常除了肉餅,還有藕餅,藕餅就是蓮藕片伴隨碎肉一起下去炸。過年當炸好肉丸時,就是會忍不住用手去偷抓幾個先來吃,而且這也是少數可以做好後偷抓的(牛肉麵跟大滷麵是要怎麼抓?)

過年也總是炸好幾大盤,然後可以分分各自帶回家,也吃上個幾天。如果要說類似的口味,大概只有台電勵進酸菜白肉鍋的炸肉丸比較接近,但勵進的肉丸偏小了一些。

麵片

麵疙瘩很多人吃過,麵片應該很少。我一度以為那是水餃皮吧!

麵片跟大滷麵其實一樣,不過是把麵條換成麵片,其實後來奶奶較少做了,偶爾我想吃的時候會做。奶奶有一點山東口音的:「麵片」也是我少數還記得的聲音。

雜醬麵

用雜比較接近真實的用料。家裡的雜醬做法在外面看得到,隨著喜好不同當然口味也不完全,簡單來說就是碎肉、豆乾(塊狀)、黃豆,通常較為鹹,在外頭即使吃到類似的做法,味道通常也不夠重。

一樣,也是可以一次做一大鍋,然後吃好幾天。

如果記得,就再繼續往下寫

寫到這突然發現都是麵食類,我們家祖籍是北方,麵食跟水餃基本上都是必備的,長大後愛吃飯,但愛吃飯的原因,應該是因為念大學時省錢,總是選有白飯吃到飽的餐廳,後來好像成為一種習慣,沒有白飯就覺得不會吃飽。

至於為什麼突然想到那麼多,可能是因為那天看到新聞高捷跟梁朝偉一起吃涼麵,我才想到。

即使想到,倒也不會特別一定要馬上吃到,因為想念的是人與記憶,飲食是一個載體,飲食乘載了這些,讓我們不會那麼容易的,忘記某些事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捷的沙龍
2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不論是在新竹奶奶家,還是在台北,涼麵都是夏天常出現的。 其實小時候不是很吃喜歡吃,大概是因為每次想加很多料,特別是肉跟蛋,但碗總是不夠裝。而且因為要拌麵,每次都很容易拌出來,於是感到煩躁。拌麵一直都是我最懶得做的事情,即使到現在,外食如果是吃麵,我也都總是直接開吃。 是什麼差異,是回憶的差異
Thumbnail
不論是在新竹奶奶家,還是在台北,涼麵都是夏天常出現的。 其實小時候不是很吃喜歡吃,大概是因為每次想加很多料,特別是肉跟蛋,但碗總是不夠裝。而且因為要拌麵,每次都很容易拌出來,於是感到煩躁。拌麵一直都是我最懶得做的事情,即使到現在,外食如果是吃麵,我也都總是直接開吃。 是什麼差異,是回憶的差異
Thumbnail
應該是在國高中之前,新竹眷村還沒搬到國宅,每個月會回新竹奶奶家一兩次,寒暑假也會回去待上幾週。午飯是我最熟悉的味道。
Thumbnail
應該是在國高中之前,新竹眷村還沒搬到國宅,每個月會回新竹奶奶家一兩次,寒暑假也會回去待上幾週。午飯是我最熟悉的味道。
Thumbnail
在跌宕流動之中,仍有舊物不變,就算只是一份早餐的肉鬆蛋吐司,都讓人感覺心安。像這樣拜訪舊物,帶來了安定感,雖然只是單調的重複也無妨。
Thumbnail
在跌宕流動之中,仍有舊物不變,就算只是一份早餐的肉鬆蛋吐司,都讓人感覺心安。像這樣拜訪舊物,帶來了安定感,雖然只是單調的重複也無妨。
Thumbnail
有沒有那種可能十年以上沒再煮過也沒特別回憶過,某次因緣巧合下再現江湖,卻被自己全自動完工的手藝驚豔到:原來有些回憶過再久,都依然是深刻的美味啊!
Thumbnail
有沒有那種可能十年以上沒再煮過也沒特別回憶過,某次因緣巧合下再現江湖,卻被自己全自動完工的手藝驚豔到:原來有些回憶過再久,都依然是深刻的美味啊!
Thumbnail
某天,突然想起小時候爸爸做的豬油拌飯。爸爸很少下廚,但每次只要他下廚,總會做一些比較特別的餐點。而豬油拌飯對我而言是印象最深刻的。熱騰騰的白飯,淋上豬油及醬油,再放上一顆半生熟的荷包蛋,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除了豬油拌飯的滋味,還多了幸福的味道。。。。
Thumbnail
某天,突然想起小時候爸爸做的豬油拌飯。爸爸很少下廚,但每次只要他下廚,總會做一些比較特別的餐點。而豬油拌飯對我而言是印象最深刻的。熱騰騰的白飯,淋上豬油及醬油,再放上一顆半生熟的荷包蛋,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除了豬油拌飯的滋味,還多了幸福的味道。。。。
Thumbnail
她記憶中吃過最美味的麵,是婆婆煮的「黃色麵」——婆婆總是這樣叫它,後來她才知道那叫「全蛋麵」。第一次吃到它時的震憾她還記得很清楚:乾拌的麵看起來很乏味,只有蠔油及蒜頭熟油,全蛋麵的蛋香卻一下子被提升了;蠔油滋潤了乾拌的麵條,也點亮了她孤獨的小息時光。
Thumbnail
她記憶中吃過最美味的麵,是婆婆煮的「黃色麵」——婆婆總是這樣叫它,後來她才知道那叫「全蛋麵」。第一次吃到它時的震憾她還記得很清楚:乾拌的麵看起來很乏味,只有蠔油及蒜頭熟油,全蛋麵的蛋香卻一下子被提升了;蠔油滋潤了乾拌的麵條,也點亮了她孤獨的小息時光。
Thumbnail
再3.4天前開始想菜單、材料、流程、器具、朋友家可利用的東西.....很燒腦啊!
Thumbnail
再3.4天前開始想菜單、材料、流程、器具、朋友家可利用的東西.....很燒腦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