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己 - 回歸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回想看看,有多長時間沒有關掉手機濾鏡、來到鏡子前,細細看著那些腦海中定義著不好看、不喜歡的自己,對她說聲:「妳很漂亮,這樣的妳很棒。」

一份沒有原因的勇敢

講講幼兒園時期,誤打誤撞做了一個超乎常理的勇敢決定吧!
一次被媽媽帶去剪頭髮,我毅然決然告訴設計師姐姐:「我要剪短髮,男生的那一種!」邊說邊把手比到耳上,不管大人們再三確認,我都堅定著點頭。
至於為什麼想剪短,至今都沒想起來理由,大概又是靈光一閃下的傑作吧?
就這樣洋洋灑灑的誕生一顆超短髮造型!隔天頂著新髮型上學的我,沒想到迎來了大家的遲疑,小女生們會在排隊時叫我去排小男生隊伍、不願意跟我一起上廁所,甚至老師也時不時拿這件事情開玩笑。
但也慶幸神經大條的我當下只感到奇怪:
「爲什麼女生一定要留著長頭髮呢?」、「我長什麼樣都還是女生啊?」
雖然在當下,這些質疑並沒有影響我,但被質疑的壞情緒卻悄悄埋在心中;國小時期,每當身邊人提起這個短髮回憶,我就特別憤怒甚至想要逃離,直至長大成人。
後來回憶起過去種種,才意識到自己曾在天真的童年裡做過這麼勇敢的決定,卻也因為社會的價值觀,重新選擇與勇敢為敵。

是妳不喜歡,還是別人不喜歡?

自懂事後,四面八方的建議與看法像斷了線的珍珠項鍊,止不住的往我們懵懂的價值觀上砸,一片混亂中漸漸構築成現在的樣子,卻也在過程中模糊了界線。
追求的是他人期許的海市蜃樓,還是自己所願奔向的綠洲?越成長,以為該走向明朗的前方,卻像沙漠中失靈的指南針一樣,原地打轉。
  • 練習「自我接受」
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觀與自信,學習傾聽並接受自己真實的聲音。
舉一個常見的自我矛盾例子 —「穿裙子」
相信這件事在許多人眼中是樂在必行的,天天穿不是問題;卻也對部分的人是為難,如果可以仿佛希望與裙子變成絕緣體,不相往來!
然而傳統觀念中,仍無可避免,總有些不帶惡意的提醒:「女生要多穿穿裙子呀!多好看!」,這時候那派「不喜歡」好像被定義成一種錯誤,讓人不自覺否定自我。
無形之中,藏匿在日常中的刻板印象開始入侵你我的生活,即使沒有敵意,卻使人對自己的身體、個性和能力感到不滿意,甚至產生自我懷疑和不安全感。
只是難道不符合他人期待的妳,就不足夠好嗎?
不是這樣的。
喜歡的擁抱、不喜歡的不強求,其中沒有對錯;優點努力去強化、不足的不責怪也不比較,人本無完人,接受最真實的自己,是唯一解法。
  • 寫下「自我期許」
生命的道路,是一幅未完待續的拼圖,總是拼拼湊湊,讓原本空無一物的領地增添各樣色彩,在拿到下一塊碎片前,我們永遠無法預期會呈現出什麼樣的精彩。
但即使充滿了不定與未知,我們卻能為自己的樣貌寫下一份期許清單,在名為未來的碎片中尋覓渴望成為的模樣;你心目中是否也開始勾勒出雛形?勇敢寫下來吧!讓想想的事情不再停留於瞬間。

漂亮的唯一定義,是做心目中最喜歡的自己。

漂亮,可以有很多種方式。
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麗,且擁有欣賞與讓自己感到美麗的權利;過於追求外表容易使人焦慮、自卑,不必刻意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接受;學會珍視,做獨一無二的光芒。
  • 肯定「自我價值」
從自己的角度來評價自己。
「比較」是人的天性,造成壓力也促使進步;尤其在網絡媒體特別發達的當今,誰都能輕鬆的去了解他人的生活狀況,眼花撩亂的分享中更容易陷入強烈的比較心態;卻忽略在社群媒體的形象是可以營造的,大家更願意呈現出正面積極的結果,而不是負面艱辛的過程。
當科技的活躍成為負擔,就關掉那些五顏六色的社交帳號,回到自我面前重新審視,透過肯定自我價值而獲得自信,不需要從比較中獲得。
  • 開始「自我成長」
出發吧!朝向你所熱愛的事物與期許成為的自己!
重新認識自己後的你,是重生的蝴蝶也是初生的嬰兒,美麗自信且無所畏懼,放下包袱一起勇敢朝目標奔去!

結語

最後,雖然專題的中心圍繞於女性議題,但不論性別,都希望每一位願意看到這邊的你/妳,今天開始一起建立一個觀念、自信:「我是我,與理想中或社會評判的美醜並不相干。」這句話看似是對他人的聲明,卻也是對自我內心的喊話;祝福你們都能在這趟旅程中找到最喜歡的自己。
66會員
224內容數
女子,拆為女與子,合為好字。想和大家一起透過每期不同主題、不同角度探索,儘管不依附任何關係也能看見自己的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漫游人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註: 1.我最近那麼在意台語,原來不只是語言,和它承載的文化而已,是我自己要回到本源啊! ■原來不只是台語而已,是回到本源啊! 最近上的心靈課程,課本一直講到回到「本源」,好像電腦在說的,回到初始設定一樣。看了幾個月的課本後,我突然將它跟台語連在一起了,恢復台語,重新學習台文,不只是台語,或是語言
過去為了應徵工作,曾寫過簡單自傳之外,以文字敘述,好好地說說自己,從未有過。 平淡生活有意思 在寫之前,我想拿掉生活上、職場上外在的角色。比如 : 人母、人妻、會計…。在不需要扮演這些角色時,我會是怎樣的自己? 這樣的自己,我認識嗎? 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由此而出的描述,才會有意思。 除去角色外衣,
在上篇文章中簡單介紹自己的成長歷程與加入此專題的動機後,我將延續上一期的內容,聚焦在「自我懷疑」與「探索療瘉」的階段,分享與本次主題相關的生活經驗,邀請閱讀文章的大家,和我一起走過療瘉的長程。
聊到一個段落,居民聳一聳肩、活動筋骨時,突然想起我們不是當地居民,說道:「唉唷!都忘了你們是第一次來這座島,我們一起去逛一逛吧!」
還記得那天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天氣,我坐於房間的床上,若有所思的看著窗外,呆望著街上的行人、遠方的建築,而另一手卻是無意義的,翻動著手上的塔羅牌,企圖減低與天氣違背的不安感。 「這真的是對的選擇嗎?」 我帶著滿有疑惑、焦慮的想法,看了看手旁的牌,開始了日常的抽牌動作 「搭、搭、搭、搭」一張牌迅速的脫離了
「我們」是在對話時常常會出現的詞,我說:「我們XXX」她說:「我們YYY」好像彼此都有個默契在,理所當然知道對方說的「我們」指的是誰?說的人也認為對方知道她說的「我們」是在說誰?沒人再去細問。 ▓妳的「我們」包括哪些人呢? 以前不覺得這麼說有什麼問題?我認為我說的「我們」,和她認為的「她們」是一樣的
前註: 1.我最近那麼在意台語,原來不只是語言,和它承載的文化而已,是我自己要回到本源啊! ■原來不只是台語而已,是回到本源啊! 最近上的心靈課程,課本一直講到回到「本源」,好像電腦在說的,回到初始設定一樣。看了幾個月的課本後,我突然將它跟台語連在一起了,恢復台語,重新學習台文,不只是台語,或是語言
過去為了應徵工作,曾寫過簡單自傳之外,以文字敘述,好好地說說自己,從未有過。 平淡生活有意思 在寫之前,我想拿掉生活上、職場上外在的角色。比如 : 人母、人妻、會計…。在不需要扮演這些角色時,我會是怎樣的自己? 這樣的自己,我認識嗎? 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由此而出的描述,才會有意思。 除去角色外衣,
在上篇文章中簡單介紹自己的成長歷程與加入此專題的動機後,我將延續上一期的內容,聚焦在「自我懷疑」與「探索療瘉」的階段,分享與本次主題相關的生活經驗,邀請閱讀文章的大家,和我一起走過療瘉的長程。
聊到一個段落,居民聳一聳肩、活動筋骨時,突然想起我們不是當地居民,說道:「唉唷!都忘了你們是第一次來這座島,我們一起去逛一逛吧!」
還記得那天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天氣,我坐於房間的床上,若有所思的看著窗外,呆望著街上的行人、遠方的建築,而另一手卻是無意義的,翻動著手上的塔羅牌,企圖減低與天氣違背的不安感。 「這真的是對的選擇嗎?」 我帶著滿有疑惑、焦慮的想法,看了看手旁的牌,開始了日常的抽牌動作 「搭、搭、搭、搭」一張牌迅速的脫離了
「我們」是在對話時常常會出現的詞,我說:「我們XXX」她說:「我們YYY」好像彼此都有個默契在,理所當然知道對方說的「我們」指的是誰?說的人也認為對方知道她說的「我們」是在說誰?沒人再去細問。 ▓妳的「我們」包括哪些人呢? 以前不覺得這麼說有什麼問題?我認為我說的「我們」,和她認為的「她們」是一樣的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吳照麟,68歲的法定老人,也是大家"全人平衡+科技養生=全衡養生"路上的好友。 在上篇:老陳的"平衡整復":他人的體驗+他自己的回應(5/5-1)_ 養生大師吳清忠“台灣在養生行業的機會ㄧ”課程後的學習+應用的結語: “以上說明:傳統中醫醫理針對慢性病的養生+調理+健康恢復, 比較現
Thumbnail
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傷痛和無奈,我們多希望時光能快轉,再次跳到某個溫暖、充實、篤定的感覺中。尤其在婚姻關係不得不告終時,真不知道這樣傷痛又未知的日子何時才能轉晴?人們總會詢問快速的療癒與復原方式,我聽了常感到不捨與不忍,因為那代表痛苦大到令人急於逃脫、一刻也不願停留。
(本篇比較迷信,比較堅持人定勝天的人可以略過) 我想起唐國師上百靈果節目,曾經說一句話:你可以保持不信,因為你夠幸運。 我的原始設定是屬於比較強硬派,希望可以拿實力去征服世界。不幸的是中間經過好多年各類血淚教訓,我就不是這個路線,後來自我研究以後,發現我還是要在充實自己的同時,兼顧各方關係,
Thumbnail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長大了呢? 其實從小我就不太介意年齡這件事,我一直覺得,不管是幾歲,都跟18歲一樣,是人生中的唯一一次,我只在乎每一年,是否有完成一些值得讓自己紀念的事。 但是過了30,發現身邊的人比我對於年紀還感到敏感。 「你已經30了,再不趕快結婚生小孩就要變高齡產婦了!」
00:03👉1.一.「覺察到你的可能自己」 02:03👉2.二.「改變你的視點」 03:49👉3.三.「其他可能性的回音」 05:58👉3.四.對「未知」的瞭解
Thumbnail
實際上,我們常常有很想走的路,卻是不能走的路 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壓抑,讓我們漸漸迷失自己,導致我們其實並不快樂
Thumbnail
曾經,我的人生目標是不斷努力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而後來才發現,過度的執著往前,如同蒙蔽雙眼駕駛,一切都無法往自己想的方向前進, 直到有一天,內心某個聲音告訴我:既然往前看不到自己想要的,不如舊後退一步,往回走吧! 回頭看看,走過的這些路中,究竟哪些是自己想要的,為甚麼當時會這樣選擇,而現在的自己,
Thumbnail
連續假期之後排了健康檢查,也到了覺得自己已不年輕的時候。讀過《我輩中年》,再讀這本還是覺得提前窺探照顧者生活,以及所謂上了年紀的種種。 即便不想知道、不想面對、不在意身材外貌,也還是可以體感自己老了。而老了卻又是種不可逆的進程。幾乎和死亡同義,沒人會認真講怎麼老,就和多數人不愛談怎麼面對死亡一樣。弔
Thumbnail
這本依然是用「年輕人與哲學家的來往對話」形式展開阿德勒的思想,與第一部不同的是更偏向實際應用,書中年輕人已是為人師表,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因為用阿德勒的教育理念而產生的挫敗以及問題,跟哲學家做激烈的辯論。 稱讚以及責罵 家裡的女兒剛滿五歲,自從讓她自己練習自已刷牙後,總是各種拖拉。 阿德勒的人生三角柱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鼎鼎大名的張曼娟老師,這本書是獻給所有的長期照顧者,也是自己這幾年照顧年老父母親的心情感受,同時從辛勤照顧的過程中重新反思並用心去體會自己的人生。 書中有一句話很令我印象深刻,張曼娟說層經在演講會場問在場的中年人:「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嗎?」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吳照麟,68歲的法定老人,也是大家"全人平衡+科技養生=全衡養生"路上的好友。 在上篇:老陳的"平衡整復":他人的體驗+他自己的回應(5/5-1)_ 養生大師吳清忠“台灣在養生行業的機會ㄧ”課程後的學習+應用的結語: “以上說明:傳統中醫醫理針對慢性病的養生+調理+健康恢復, 比較現
Thumbnail
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傷痛和無奈,我們多希望時光能快轉,再次跳到某個溫暖、充實、篤定的感覺中。尤其在婚姻關係不得不告終時,真不知道這樣傷痛又未知的日子何時才能轉晴?人們總會詢問快速的療癒與復原方式,我聽了常感到不捨與不忍,因為那代表痛苦大到令人急於逃脫、一刻也不願停留。
(本篇比較迷信,比較堅持人定勝天的人可以略過) 我想起唐國師上百靈果節目,曾經說一句話:你可以保持不信,因為你夠幸運。 我的原始設定是屬於比較強硬派,希望可以拿實力去征服世界。不幸的是中間經過好多年各類血淚教訓,我就不是這個路線,後來自我研究以後,發現我還是要在充實自己的同時,兼顧各方關係,
Thumbnail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長大了呢? 其實從小我就不太介意年齡這件事,我一直覺得,不管是幾歲,都跟18歲一樣,是人生中的唯一一次,我只在乎每一年,是否有完成一些值得讓自己紀念的事。 但是過了30,發現身邊的人比我對於年紀還感到敏感。 「你已經30了,再不趕快結婚生小孩就要變高齡產婦了!」
00:03👉1.一.「覺察到你的可能自己」 02:03👉2.二.「改變你的視點」 03:49👉3.三.「其他可能性的回音」 05:58👉3.四.對「未知」的瞭解
Thumbnail
實際上,我們常常有很想走的路,卻是不能走的路 一次又一次對自己的壓抑,讓我們漸漸迷失自己,導致我們其實並不快樂
Thumbnail
曾經,我的人生目標是不斷努力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而後來才發現,過度的執著往前,如同蒙蔽雙眼駕駛,一切都無法往自己想的方向前進, 直到有一天,內心某個聲音告訴我:既然往前看不到自己想要的,不如舊後退一步,往回走吧! 回頭看看,走過的這些路中,究竟哪些是自己想要的,為甚麼當時會這樣選擇,而現在的自己,
Thumbnail
連續假期之後排了健康檢查,也到了覺得自己已不年輕的時候。讀過《我輩中年》,再讀這本還是覺得提前窺探照顧者生活,以及所謂上了年紀的種種。 即便不想知道、不想面對、不在意身材外貌,也還是可以體感自己老了。而老了卻又是種不可逆的進程。幾乎和死亡同義,沒人會認真講怎麼老,就和多數人不愛談怎麼面對死亡一樣。弔
Thumbnail
這本依然是用「年輕人與哲學家的來往對話」形式展開阿德勒的思想,與第一部不同的是更偏向實際應用,書中年輕人已是為人師表,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因為用阿德勒的教育理念而產生的挫敗以及問題,跟哲學家做激烈的辯論。 稱讚以及責罵 家裡的女兒剛滿五歲,自從讓她自己練習自已刷牙後,總是各種拖拉。 阿德勒的人生三角柱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鼎鼎大名的張曼娟老師,這本書是獻給所有的長期照顧者,也是自己這幾年照顧年老父母親的心情感受,同時從辛勤照顧的過程中重新反思並用心去體會自己的人生。 書中有一句話很令我印象深刻,張曼娟說層經在演講會場問在場的中年人:「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