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思考力:《精準思考》讀書心得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曾經有位南非小孩,小時候很內向,也極愛看書,甚至全家人出去購物時突然找不到的時候,只要到附近的書店找,便會發現這個小孩坐在書店裡,非常專注的在讀書,對這個小孩來說,每天讀書10小時是家常便飯,甚至在9歲那年讀完了《大英百科全書》,總共4350多萬字,除了喜愛讀書外,他也很喜歡做實驗,也擅長讀不同領域的書籍,再將不同領域的基本原理運用到其他方面,甚至最後,他運用閱讀,成功造出火箭,這個小孩便是我們熟知的鋼鐵人馬斯克
我不禁思考,馬斯克靠閱讀造出了火箭、微軟比爾蓋茲堅持每天一定要有一個小時的閱讀,為微軟提出許多革命性戰略與想法,股神巴菲特每天至少閱讀600-1000頁,在在強調閱讀的美好,但凡夫俗子如我,為何在閱讀完後,還沒辦法享受到閱讀帶來的改變與美好呢?
創新拿鐵媒體的文章〈『看書就像在抓魚』比爾蓋茲分享閱讀秘訣:選書時『三思而行』,閱讀過程中『百折不悔』〉中,提到比爾蓋茲分享的其中一個方式是做筆記,聽起來很普通的建議,但我注意到一個不同點:這個筆記遇到自己與書中觀點不一致時,更應該做筆記,可以更清楚看到不同面向,進而達到批判性思考的目的,這讓我連結到近期讀到成甲的書《精準思考》。
比爾蓋茲做筆記跟我們做筆記,到底差在哪裡?
成甲的《精準思考》,來自於查理蒙格提出的多元思維模型,查理蒙格為股神巴菲特60年的智慧合夥人,亦是讓巴菲特成為股神的推手,在他的演講集結書《窮查理的普通常識》,2019年成甲赴美參加波客夏股東大會,專訪查理蒙格後,將所思所得集結與本書,系統性地介紹蒙格多元思維模型的學習方法。
《精準思考》的內容相當多元與扎實,雖然易讀,但在實踐上需要花時間學習才能得到,作者提出比起知識的獲得,思維模型更加重要,那蒙格提出的思維模型是什麼呢?成甲認為思維模型是每個人做決策、思考問題時的「思維範本」,書中舉例如同商人解決問題時會先從利益交換的思考範本、律師則是思考如何理性地講道理、藝術家也許已宣洩情緒作為解決問題的範本,不同人在思考問題時,因不同社會地位與教育等,有不同思考範本,若能基於原理和規律的思維範本,替換基於個人有限經驗的舊思維體系,就能提高對事物的認識。
其中一章介紹如何從閱讀中提取思維模型,成甲在「每天聽半本書」說書節目中,一年半內分享了上百本書,對於他分享的高效讀書方法,我認為能用到我目前的閱讀當中:

1. 查字典法:

對於很多人閱讀的痛點:讀了過目即忘,成甲提出另一個觀點,即是用查字典的方式來看待書籍,當我們不知道某個字的意思時,通常會帶著疑問去翻查字典,從來都不會有人覺得字典沒背起來很不好,而是有問題時,去翻字典找解決方案,當我們一樣帶著問題去書裡面找解決方案時,效率會很高,這也讓我想到劉軒在《不敗學習力》中提到,學習是帶著目的,才會學得快,一般在學校接受教育不怎麼樣的原因,也是來自沒有目的,帶著疑問去找書中的解決方案,遠比讀完更有效益;甚至作者提出「不讀書法」,簡單描述則是20%時間讀書、80%時間思考,當讀到一個有所啟發的觀念時即刻蓋起書來,思考這個觀念能夠解決生活各方面的什麼問題,便能更精確的掌握書中知識。

2. 關鍵字法:

即確定書的核心問題、尋找相關關鍵詞、釐清關鍵詞與問題之關係這三個過程,從關鍵字中最後交織成關鍵字網,而如何了解核心問題?則是從封面封底的文案介紹,或是作者序言或結尾中尋找,可以對書有初步提綱挈領的了解,作者亦建議可以上網尋找別人製作的心智圖快速找到核心關鍵字。

3. 知人論事與思想地圖法:

則是了解作者所處之時代環境等,了解思維模式和策略的局限性,可以閱讀各個領域的思想發展史及研讀相關領域的研究綜述,藉此了解作者提出的思維的適用範圍與局限性。
還未讀完《精準思考》,便有許多可以用到自己的閱讀上,回到一開始對於比爾蓋茲的筆記,我認為也如同《精準思考》書中所提,並非記知識點,而是知識點後的邏輯思考及如何運用到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才能將閱讀轉換成提升自己的能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有時分享自己的美術歷程,有時分享學生遇到的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如洪流洶湧而至的時代,懂得多元思考的人,才得以在複雜的世界中游刃有餘。多元思考,不僅是解決問題的利器,更是一種藝術,是創新與洞察的源泉。
Thumbnail
人生就像一道選擇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這篇文章用五個故事告訴我們,從不同角度看事情,能找到更多可能性。例如,孔子和弟子討論危機處理,漁夫與富人爭論幸福的定義,便當裡的雞腿該先吃還是後吃,每個選擇都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不同的視角。最後,我們學到,幸福藏在當下,改變視角就能改變一切。
Thumbnail
我聽著鏡頭面前一開口就濃濃法國腔的英文。以法國人來說,他口音算重的了,不是每個法國人口音都那麼重,很重的法國口音聽起來還是有點吃力,他自己也知道,忙不迭地道歉說自己英文不好。他是Chris,是比我早三個月加入公司的PM,撇開濃濃的法國腔,他講起話來有種運籌帷幄的大將感。
Thumbnail
人生總會有許多挑戰,每個人面對的方式不同,起點、過程、終點都會有差異,真正適合自己的方式只有自己能判斷!面對愛情也是如此,無法有完美的腳本,只能靠自己去理解與分析,他人能推一把但前進的步伐仍需要自己跨出去,勇敢的邁步向前! 愛情講座#03 將用全新方式進行,除了簡化流程增加提問機會外,這次換一
奧哈馬的先知、波克夏的第二把交椅、巴菲特的夥伴,查理芒格真的是腦袋非常清晰的人。 他曾經提過一個思考方式: 你要把一個問題「倒過來想」、「反過來想」 套用在工作、家庭、投資都很有用⋯⋯ 以投資為例子,你思考的問題是「要怎麼賺大錢💰」 使用倒過來想的思考方式,會變成「要怎麼把自
一開始看到“多元思維”這個詞的時候,就想要借這本書來看,想知道如何啟動思考馬達! 作者提出利用提問→搜尋→結論→輸出四個步驟啟動思考馬達,讓我們能加深重要資訊的印象及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以下是我的閱讀心得: A.啟動思考馬達的步驟 •提問 提問是思考的起手式,一個好的問題能帶給人們良性的思
Thumbnail
​​艾德勒 Mortimer J. Adler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到:「所謂的讀書家是指主要從印刷字獲得資訊和知識的人。」 如果依據這個定義,我應該也是一位讀書家。​​ 讀書家會有什麼特質呢?我想第一個應該是要喜歡閱讀吧。再來,因為閱讀會積累了很多想法,有時候又會由一個想法跳躍去另一個想
Thumbnail
閱讀歷史上的建築大師,最重要是將這些大師當「人」看。當我們將所謂的「大師」視為一個人時,才能平靜而不盲從地看待他被譽為「偉大作品」的背後所代表的意識,以及更深入的理解為什麼這些作品可以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作品,而這樣的理解同樣適用在現在諸多建築獎項的受獎名單上。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如洪流洶湧而至的時代,懂得多元思考的人,才得以在複雜的世界中游刃有餘。多元思考,不僅是解決問題的利器,更是一種藝術,是創新與洞察的源泉。
Thumbnail
人生就像一道選擇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這篇文章用五個故事告訴我們,從不同角度看事情,能找到更多可能性。例如,孔子和弟子討論危機處理,漁夫與富人爭論幸福的定義,便當裡的雞腿該先吃還是後吃,每個選擇都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不同的視角。最後,我們學到,幸福藏在當下,改變視角就能改變一切。
Thumbnail
我聽著鏡頭面前一開口就濃濃法國腔的英文。以法國人來說,他口音算重的了,不是每個法國人口音都那麼重,很重的法國口音聽起來還是有點吃力,他自己也知道,忙不迭地道歉說自己英文不好。他是Chris,是比我早三個月加入公司的PM,撇開濃濃的法國腔,他講起話來有種運籌帷幄的大將感。
Thumbnail
人生總會有許多挑戰,每個人面對的方式不同,起點、過程、終點都會有差異,真正適合自己的方式只有自己能判斷!面對愛情也是如此,無法有完美的腳本,只能靠自己去理解與分析,他人能推一把但前進的步伐仍需要自己跨出去,勇敢的邁步向前! 愛情講座#03 將用全新方式進行,除了簡化流程增加提問機會外,這次換一
奧哈馬的先知、波克夏的第二把交椅、巴菲特的夥伴,查理芒格真的是腦袋非常清晰的人。 他曾經提過一個思考方式: 你要把一個問題「倒過來想」、「反過來想」 套用在工作、家庭、投資都很有用⋯⋯ 以投資為例子,你思考的問題是「要怎麼賺大錢💰」 使用倒過來想的思考方式,會變成「要怎麼把自
一開始看到“多元思維”這個詞的時候,就想要借這本書來看,想知道如何啟動思考馬達! 作者提出利用提問→搜尋→結論→輸出四個步驟啟動思考馬達,讓我們能加深重要資訊的印象及做出高品質的決策。 以下是我的閱讀心得: A.啟動思考馬達的步驟 •提問 提問是思考的起手式,一個好的問題能帶給人們良性的思
Thumbnail
​​艾德勒 Mortimer J. Adler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到:「所謂的讀書家是指主要從印刷字獲得資訊和知識的人。」 如果依據這個定義,我應該也是一位讀書家。​​ 讀書家會有什麼特質呢?我想第一個應該是要喜歡閱讀吧。再來,因為閱讀會積累了很多想法,有時候又會由一個想法跳躍去另一個想
Thumbnail
閱讀歷史上的建築大師,最重要是將這些大師當「人」看。當我們將所謂的「大師」視為一個人時,才能平靜而不盲從地看待他被譽為「偉大作品」的背後所代表的意識,以及更深入的理解為什麼這些作品可以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作品,而這樣的理解同樣適用在現在諸多建築獎項的受獎名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