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技養生~自癒四"的清單(1/1):**爬山運動的健康促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家好,我是吳照麟,67歲的法定老人,也是大家"科技養生"路上的好友。
昨天,難得的疫情陸續解封後,一個陽光普照+藍天白雲的下午,自己一人背包+瓶水的離開木柵的住家(14:12時),沿著美麗清純的景美溪,超慢跑的抵達政大門口的甜點店,享用芋圓/花生/燒仙草後(15:10時),開始進入政大運動場+登爬上山到後山"環山三路"的樟山寺步道登山口(16:12時),然後繼續上山到樟山寺+拍照留念(17:10時);再走過樟樹步道,抵達貓空纜車站+吃喝喜歡便利店的菠蘿麵包+麥片優格後,搭纜車下山+公車回到家(18:10時)。
圖一:樟山寺旁的櫻花山景
回家時,感覺經過約四小時的爬山運動,身體非常疲累+消耗許多汗水(內外衣+外套全部汗水透滿透全);導致,約40分鐘下山的纜車椅背上,手摸起來都是濕答答的。結果回到家後脈診(18:52時)一下,發現:
1.健康年齡43歲(比較平時偏年輕幾歲),脈像:初亞健康型(離開平時的肺虛缺氧型+邁向最健康的脈型+腎經負轉正/膽膀胱經都氣血不足):說明運動可以疏通經絡+活動筋骨,但對67歲的老人言,四小時的連續爬山下山運動,也開始進入運動過度,導致氣血消耗較多),心跳:93(比較平時70~80高許多)
然後,回家後再經過3.5小時休息+晚餐後的脈診(20:56時)脈診結果如下:
2.健康年齡47歲(恢復平時一般的健康年齡),脈像:身心皆脾型(離開平時的肺虛缺氧型+轉為次佳的身心皆脾型+腎經轉回平時的負+膽膀胱經還是都還是氣血不足):說明脈像陸續往回到平時的狀態中,心跳:80(陸續往回到平時的狀態中)
最後,經過當晚提前ㄧ小時(約21:00時)開始上床入眠(期待產生"修復疲勞
+恢復健康"的果效)+當晚只有半夜三點起來一次上洗手間,天亮後早起脈診(07:40時)的結果如下:
3.健康年齡52歲(比較平時的早起脈像健康年齡算是常態+所謂平時的脈診一般是上午10點左右檢測),脈像:煩惱危機型(繼續離開平時的肺虛缺氧型+轉為煩惱危機型:因為有做夢的殘餘影響+腎經保持負的+膽膀胱經恢復一正一負的常態)心跳:74(更靠近早10時檢測的常態)
結語:
以上,說明爬山下山運動對67歲老人的身體影響,顯然:運動的方式+時間需要適當,避免過激受傷,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同時,發現運動真的促進氣血循環+脈診健康年齡年輕化+脈像離開困難型+進入最佳或較佳型。最後,也看到運動的效果有時效性,運動回來經過一天後,又回到平時的健康年齡+脈像型態;所以,"每天持續的運動"才是逆齡健康有效的王道喔!
注:"感謝您的閱覽,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請幫我點紅愛心+回應(尤其,你有健康需要恢復的需要時),讓這篇文章,能幫助到更多朋友,歡迎追蹤。"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人體很奇妙!具有隨時受傷(含生理+心理的傷害)+隨時神奇的自我修復功能。舉例,自一天勞累+一夜好眠後,就恢復精神了;到眼中風,經過脈診儀測+自我調理=也是幾天就全部恢復。我希望能夠收集個人體驗自癒的案例,以方便整理+分享,得以幫助更多人;尤其,那些類獨居老人或弱勢族群的人,可消除病痛不適+降低醫療開銷+有效恢復健康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兩天前,我才來到了這個地方。朋友告訴我,天氣晴朗時,應該多爬山來鍛鍊身體。於是,我和朋友穿上運動鞋,戴上帽子,慢慢從三角下捷運站出發。這一路上有很多階梯需要爬,從前十級、二十級開始,還覺得輕鬆愉快,但當我們爬到五十級的時候,開始感覺有些疲憊,呼吸也開始急促,漸漸地感受到身體的負擔。爬升的難度逐漸增大
Thumbnail
相信現在大家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經歷過在家或戶外,簡單徒手運動的過程。今天要來探討,比較輕鬆簡單的,室內或室外的徒手運動,為何對於身體抗老化的效果不佳? 一、便利生活的隱憂 : 身體退化失能潮 首先想說這個主題是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超高齡少子化的社會,也就是說年紀超過60歲以上的長輩是越
Thumbnail
運動對於維持高齡者生活品質至關重要。要保持自主生活能力,這些肌力、柔軟度、平衡感、心肺功能的訓練皆須持續運動。運動可幫助減緩肌力、耐力、骨骼活動度的退化速度。瞭解5種適合高齡者的運動可以幫助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選擇適合和喜歡的運動是持之以恆建立良好運動習慣的關鍵。
Thumbnail
爬山,走的是路,但整理的是思路。
Thumbnail
好久沒有運動,520的前一天,天時地利人和,向著大崙尾山奔去。 今日是人妻好友開車帶路,免去舟車勞頓之累,到一個沒人帶我根本不會知道能去的山。從翠山步道進入,一路平緩好走,上有綠蔭蓋頂,下能遠眺其他山系,間有涼風襲來,偶有林間鳥兒輕啼,還遇到一群親子山野團體,老師認真講述山林,媽媽認真聽課發問,小
每逢周一,我與老公一同攀登18尖山。隨著步伐漸行漸遠,汗水不禁淋漓而下,心中浮現中年的母親,當年仍能輕盈地跟我從新街一路走到北港公園,再度回返。人生的退化、滄桑,猶如一幅悠悠流轉的畫卷,隨著歲月靜靜演繹。在步行的過程中,我不禁回想起兒子也曾在家時,每逢周一也與老公一同攀登18尖山。而如今,他已漸漸長
Thumbnail
         年紀大真的什麼就都不能做了嗎?我都記得,有一次我跟太太去爬七星山,太太因為體力比較不好,可是他不想要讓我等他,他的壓力會太大,所以都要我先上山頂等他,於是我都先上七星山的山頂。          有一次我一如既往的在七星山頂看著藍藍的天與像棉花糖般的白雲,等著我太太,
Thumbnail
居家離半平厝公園(即崇倫公園)不過百公尺之遙,十多年來却不曾好好利用。去年夏天才開始每日定時定量步行。先是在興大田徑場運動,走一圈不過400公尺就累極了;此後每週增加一圈,最終每天可以行走6000步至8000步。體力明顯轉好。
Thumbnail
為運動找理由 最近追了「草山春暉」這部戲,看著四個兄弟如何照顧年事漸高又有妄想症狀的失智母親,就覺得今年已來到50歲的我,好像不能對我的身體太好。 從小到大我都偏好靜態的活動,包含看書聽音樂看戲劇等等,對於爬山啊運動啊之類的動態活動比較沒有興趣,年過40之後,明顯覺得體力大不如前,一直到最近
Thumbnail
應該有超過十年沒到溪頭走走 這次我跟旅伴同時確診,到現在還是覺得很虛弱,打算到戶外鍛鍊一下身體 於是乎在平日的禮拜四,選了離我們不遠的溪頭,出發 開車大概一個多小時到達 由於我們是南投縣民,票價只要110元/人 買了票進去,大門廣場好多人啊 超乎我的想像 很多長輩在森林裡面一起作暖身操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兩天前,我才來到了這個地方。朋友告訴我,天氣晴朗時,應該多爬山來鍛鍊身體。於是,我和朋友穿上運動鞋,戴上帽子,慢慢從三角下捷運站出發。這一路上有很多階梯需要爬,從前十級、二十級開始,還覺得輕鬆愉快,但當我們爬到五十級的時候,開始感覺有些疲憊,呼吸也開始急促,漸漸地感受到身體的負擔。爬升的難度逐漸增大
Thumbnail
相信現在大家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經歷過在家或戶外,簡單徒手運動的過程。今天要來探討,比較輕鬆簡單的,室內或室外的徒手運動,為何對於身體抗老化的效果不佳? 一、便利生活的隱憂 : 身體退化失能潮 首先想說這個主題是因為,我們正處於一個超高齡少子化的社會,也就是說年紀超過60歲以上的長輩是越
Thumbnail
運動對於維持高齡者生活品質至關重要。要保持自主生活能力,這些肌力、柔軟度、平衡感、心肺功能的訓練皆須持續運動。運動可幫助減緩肌力、耐力、骨骼活動度的退化速度。瞭解5種適合高齡者的運動可以幫助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選擇適合和喜歡的運動是持之以恆建立良好運動習慣的關鍵。
Thumbnail
爬山,走的是路,但整理的是思路。
Thumbnail
好久沒有運動,520的前一天,天時地利人和,向著大崙尾山奔去。 今日是人妻好友開車帶路,免去舟車勞頓之累,到一個沒人帶我根本不會知道能去的山。從翠山步道進入,一路平緩好走,上有綠蔭蓋頂,下能遠眺其他山系,間有涼風襲來,偶有林間鳥兒輕啼,還遇到一群親子山野團體,老師認真講述山林,媽媽認真聽課發問,小
每逢周一,我與老公一同攀登18尖山。隨著步伐漸行漸遠,汗水不禁淋漓而下,心中浮現中年的母親,當年仍能輕盈地跟我從新街一路走到北港公園,再度回返。人生的退化、滄桑,猶如一幅悠悠流轉的畫卷,隨著歲月靜靜演繹。在步行的過程中,我不禁回想起兒子也曾在家時,每逢周一也與老公一同攀登18尖山。而如今,他已漸漸長
Thumbnail
         年紀大真的什麼就都不能做了嗎?我都記得,有一次我跟太太去爬七星山,太太因為體力比較不好,可是他不想要讓我等他,他的壓力會太大,所以都要我先上山頂等他,於是我都先上七星山的山頂。          有一次我一如既往的在七星山頂看著藍藍的天與像棉花糖般的白雲,等著我太太,
Thumbnail
居家離半平厝公園(即崇倫公園)不過百公尺之遙,十多年來却不曾好好利用。去年夏天才開始每日定時定量步行。先是在興大田徑場運動,走一圈不過400公尺就累極了;此後每週增加一圈,最終每天可以行走6000步至8000步。體力明顯轉好。
Thumbnail
為運動找理由 最近追了「草山春暉」這部戲,看著四個兄弟如何照顧年事漸高又有妄想症狀的失智母親,就覺得今年已來到50歲的我,好像不能對我的身體太好。 從小到大我都偏好靜態的活動,包含看書聽音樂看戲劇等等,對於爬山啊運動啊之類的動態活動比較沒有興趣,年過40之後,明顯覺得體力大不如前,一直到最近
Thumbnail
應該有超過十年沒到溪頭走走 這次我跟旅伴同時確診,到現在還是覺得很虛弱,打算到戶外鍛鍊一下身體 於是乎在平日的禮拜四,選了離我們不遠的溪頭,出發 開車大概一個多小時到達 由於我們是南投縣民,票價只要110元/人 買了票進去,大門廣場好多人啊 超乎我的想像 很多長輩在森林裡面一起作暖身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