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句點更悲傷」──愛,謝謝,以及對不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比句點更悲傷」封面/自己拍攝
作者:大師兄
出版:寶瓶文化
  之前看過大師兄寫的「你好,我是接體員」(2018/12/12出版)、「火來了,快跑」(2021/7/27出版),已經瞭解他的工作環境以及每天會面對的人事物,這次回頭看他2019年出版的著作「比句點更悲傷」,記錄他在殯儀館負責管理冰庫時發生的事。
  張大春在推薦序寫下:
  我多年以前的兩句歌詞:「寂寞只是一個句點,圍成剩下自己的圓圈。」當時為賦新詞,以為理解了人生的寂寞,殊不知對於寂寞的體會,非有對他人──尤其是陌生人──親切的慈悲與關照不可。大師兄的書,正是出自這樣難能可貴的情懷。
  殯儀館每天看到的都是死亡,的確,只有往生者才會被送過來,接下來可能是家屬、社會局、警察、檢調單位和鑑識小組等(部分人士應該在往生者送入冰庫前已經接觸過,不需要再出現在殯儀館),其中最多種情緒反應及處理方式的非家屬莫屬了。
  本來嘛,家屬就是跟往生者最有關聯的對象了,一個人死後,剩下都是生前對他種種過往情緒和回憶,有人選擇不表達,也有人選擇徹底宣洩,不管好的壞的一次通通說完。
  我不是當事人,所以我沒有權力評斷是非。
  但活到接近4開頭的年紀,殯儀館也去過2、3次,從還小不懂事、沒印象,到後來會幫忙處理一些事情,再到現在不僅可以協助處理事情,還扮演起安撫其他人情緒的角色。看著親戚傷心哭泣,我也會難過;同樣是親戚,看到他憤怒咆嘯,我也會擔心害怕,但當時的我年紀太小,膽子也小,小到我不敢上前跟他說:
  「你常常回來看她不就好了?」
  「你也沒有按時拿錢回來,到底是在不爽什麼?」
  「意見這麼多,你自己回來顧啊,一起住一個月你就知道了。」
  「你知道她最愛的就是你嗎?我們跟她一起生活的都不重要,像你這樣久久回來一次,哄得她很開心,她還留了一個房間等你回來住!」
  現在我長大了,不知道膽子是不是也跟著長大,但如果再遇到當年的親戚,我很確定自己甚麼也不會跟他說,因為所有的情緒(喜怒哀樂)及結果(後悔、悲哀、早知道......等等)都是自己的選擇。
  大師兄在書中「付出」那篇講到一個姊姊為了父母和弟妹省吃儉用,想盡辦法提供他們生活上的幫助,但是當這個姊姊生病時身體很虛弱,希望弟弟妹妹可以陪她看病,也因為看病很花錢,所以希望借給弟弟妹妹的錢可以拿回來,但他們都沒辦法陪伴和還錢,然後父母即使知道她身體不舒服,但對於她少拿錢回家這件事還是會抱怨。
  姊姊一時之間矇了,她一輩子盡心盡力照顧的家人,到頭來不僅沒有人願意幫忙,甚至反過來抱怨。於是姊姊的情緒也漸漸失控,開始怨天尤人,甚至最後精神狀況出了問題。
  整件事,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其實,嚴格來說是這個姊姊的選擇。
  大師兄說:
  我覺得付出就是要無怨無悔,不求回報的。我一直覺得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有每個人的功課,要把自己功課做好,才能去幫人寫功課。而每個人拿到的功課是不一樣的。
  有錢人拿到的可能是一加一等於多少,我們拿到的可能是加減乘除又開根號,不必替別人去想答案,要專心做好自己的題目。
  以前出席喪禮是無窮無盡的悲傷,現在喪禮結束後,反而感受到越來越多的如釋重負:一家族的人盡心盡力照顧和陪伴,沒有痛苦太久地結束生命、回到佛祖身邊一起修行。明顯感覺到大家雖然不捨,但我們最愛的親人已經離苦得樂,大家可以心平氣和地接受這個結果。
  記得有一次,剛開始有點不習慣,雖然是在等火葬的時間,但大家從回憶往生者的過往,開始聊到各自的家庭、生活和工作狀況,後來甚至有人肚子餓或渴了,提議去附近的便利商店買東西果腹,出發前還呼朋引伴問有沒有人要同行......
  於是我漸漸懂了,儘管再珍愛重視的人離去,日子還是要過,地球還是在轉,下一秒持續推著上一秒前進。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功課,活在當下,該表達愛意的時候絕對不浪費,能擁抱的時候絕對不錯過。
  希望當那一天來臨時,我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然後,不後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1會員
58內容數
一隻書蟲的遊歷,盡量不挑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Vina-avatar-img
2023/04/14
3
大師兄的書很好看,以平實的文字和幽默的語氣講述有關亡者和親人之間的故事,相當引人入勝,讓人一篇篇接續著看個不停。
3
白夜-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15
1
Vina 真的會一篇一篇地看下去呢感嘆之餘也反思自己,希望無悔
1
同意大師兄的話,付出和對一個人好,完全是個人選擇。若要求、期待對方回報,就是痛苦的根源。所以,當愛情已不在時,要好聚好散,我反對報復、反對名人爆料式地毀了對方的前途。父母子女亦然,子女小時對他們的付出是因為身為父母的責任、因為他們可愛、為父母帶來歡樂、日後成了美好的回憶。不要期待子女長大後是否回報,只要他們堂堂正正做人、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即是。
2
白夜-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16
1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 我完全同意您說的話,出於個人意願的付出本來就不應抱有任何期待,否則失了本意,也可能使這段關係變質父母子女真的是千古難題,難解,難怪古人云:「色難」我不能改變父母,只能改變自己,希望自己以後不要這樣對待小孩
1
2
長大之後才知道有些親人只是血緣關係而已,不知感恩的很多!當父母離去後,兄弟姊妹似乎只剩下稱呼而已!財產分了,各過各的生活,交集越來越少!
2
白夜-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04
1
Clear Day 亮亮 這是很現實面的問題,俗話說:「沒油沒鹽不煮冬瓜,沒爹沒娘不回娘家。」合則來,不合則去。有點難過,但也沒辦法。
1
閒人|Kuiza-avatar-img
2023/03/23
2
很喜歡最後的結論。自從學習到真正重要的是當下後,逮到機會就會向長輩與家人(還有親近的人)訴說我愛你與謝謝你的存在。
2
白夜-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3/23
2
閒人|Kuiza 可以每天不厭其煩的說,真的很不容易有時候習以為常就會忽略,我也要時刻提醒自己~
2
文西與莉莎-avatar-img
2023/04/16
1
謝謝你,這篇很動人,愛要及時。
1
白夜-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16
2
Vincci et Lisa 謝謝您的欣賞讓我們一起對身邊的人不吝表達愛意吧~
2
白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連續上班六天,相信大家身心都很疲憊了,在週日晚上為大家帶來一篇輕鬆閱讀的讀書心得。   
對現階段的自己來說,料理三餐,看似毫不起眼的日常,用最小的限度善待自己,卻巨大如人生志業那樣。我喜歡自己把自己餵飽,即使難吃,也要負責任地,直到最後的湯汁都不能閃躲。套一句日本人愛用的說法,雖然只是小小的日常,卻是我的人生「流儀」。(引自書中P.9-10)
  連續上班六天,相信大家身心都很疲憊了,在週日晚上為大家帶來一篇輕鬆閱讀的讀書心得。   
對現階段的自己來說,料理三餐,看似毫不起眼的日常,用最小的限度善待自己,卻巨大如人生志業那樣。我喜歡自己把自己餵飽,即使難吃,也要負責任地,直到最後的湯汁都不能閃躲。套一句日本人愛用的說法,雖然只是小小的日常,卻是我的人生「流儀」。(引自書中P.9-10)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付出與回報的關係,經常讓人感到困惑。有時候,無限上綱的奉獻,似乎無法換來應有的認可,甚至會導致心靈的傷害。許多人在照顧他人時,卻忘記了照顧自己。這樣的行為究竟是出於善良,還是因為深層的心理需求? 在讀完大師兄的第一本書《你好,我是接體員》後,接著讀第二本~《比句點更悲傷》。這本
Thumbnail
【電影】懼裂 The Substance - 比恐怖電影更恐怖的恐怖電影 (完全劇透) 完全劇透完全劇透完全劇透完全劇透完全劇透完全劇透完全劇透完全劇透完全劇透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害怕死亡,禮儀師應該是教育業,打造一個讓人不害怕死亡的世界。本書為讀者提供對生死議題的思考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介紹了善終的態度和安寧療護的觀念,鼓勵人們及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Thumbnail
譚松韻憑藉《歸路》、《請叫我總監》等爆款劇穩坐陸劇女神寶座,還有那部她與王凱演的【向風而行】也是很對我的胃口,要說最佳CP感,我應該會頒給她與王凱,簡直是火花四射,而這部最新播出的陸劇《你比星光美麗》則是與許凱搭配,老實說,看了二十集,個人覺得兩人的CP感真的不太夠......
Thumbnail
卓別林曾說: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火來了,快跑》作者大師兄用詼諧的語調,描述了在火葬場的所見所聞,大多數是生離死別,有悲劇,也有些是溫暖收尾的悲劇。我們以讀者的角度來看這些大師兄筆下的悲劇,到底算是悲劇還是喜劇?一時間好像也無法辨識。 大師兄提到,很多家屬會在棺木上塗上對往生者有意義的圖案
Thumbnail
《比句點更悲傷》作者從事殯儀館接體員的經驗,分享與死亡和家人有關的深刻故事。他思考活著的人該如何珍惜生命,以及反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故事涉及震撼人心的家庭糾結、自殺背後的故事、血緣關係的重要性等,教人深思。
我有很多讓我印象深刻的居服員、個案、家屬,之後會慢慢與大家分享。 今天讓我先分享一位居服大姊的故事,她是一個做事很認真很細心的姐姐,似乎派案給她之後就什麼都不用擔心,但姐姐的個性有點冷也很少笑,某次與其他同事聊天,才知道姐姐身上有很重的經濟壓力,過了一段時間姐姐突然告知要請喪假,她說她先生過世了,
Thumbnail
一旦喪失生命,我相信我們會上天堂。但是身後事,如果沒有事先預作規劃和安排,在傳統以父權為本位的社會, 許多身後的事情往往由長子安排。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付出與回報的關係,經常讓人感到困惑。有時候,無限上綱的奉獻,似乎無法換來應有的認可,甚至會導致心靈的傷害。許多人在照顧他人時,卻忘記了照顧自己。這樣的行為究竟是出於善良,還是因為深層的心理需求? 在讀完大師兄的第一本書《你好,我是接體員》後,接著讀第二本~《比句點更悲傷》。這本
Thumbnail
【電影】懼裂 The Substance - 比恐怖電影更恐怖的恐怖電影 (完全劇透) 完全劇透完全劇透完全劇透完全劇透完全劇透完全劇透完全劇透完全劇透完全劇透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害怕死亡,禮儀師應該是教育業,打造一個讓人不害怕死亡的世界。本書為讀者提供對生死議題的思考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介紹了善終的態度和安寧療護的觀念,鼓勵人們及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Thumbnail
譚松韻憑藉《歸路》、《請叫我總監》等爆款劇穩坐陸劇女神寶座,還有那部她與王凱演的【向風而行】也是很對我的胃口,要說最佳CP感,我應該會頒給她與王凱,簡直是火花四射,而這部最新播出的陸劇《你比星光美麗》則是與許凱搭配,老實說,看了二十集,個人覺得兩人的CP感真的不太夠......
Thumbnail
卓別林曾說: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火來了,快跑》作者大師兄用詼諧的語調,描述了在火葬場的所見所聞,大多數是生離死別,有悲劇,也有些是溫暖收尾的悲劇。我們以讀者的角度來看這些大師兄筆下的悲劇,到底算是悲劇還是喜劇?一時間好像也無法辨識。 大師兄提到,很多家屬會在棺木上塗上對往生者有意義的圖案
Thumbnail
《比句點更悲傷》作者從事殯儀館接體員的經驗,分享與死亡和家人有關的深刻故事。他思考活著的人該如何珍惜生命,以及反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故事涉及震撼人心的家庭糾結、自殺背後的故事、血緣關係的重要性等,教人深思。
我有很多讓我印象深刻的居服員、個案、家屬,之後會慢慢與大家分享。 今天讓我先分享一位居服大姊的故事,她是一個做事很認真很細心的姐姐,似乎派案給她之後就什麼都不用擔心,但姐姐的個性有點冷也很少笑,某次與其他同事聊天,才知道姐姐身上有很重的經濟壓力,過了一段時間姐姐突然告知要請喪假,她說她先生過世了,
Thumbnail
一旦喪失生命,我相信我們會上天堂。但是身後事,如果沒有事先預作規劃和安排,在傳統以父權為本位的社會, 許多身後的事情往往由長子安排。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