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兄:火來了,快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博客來
大師兄目前的三本書,依序描寫接體員、冰櫃管理人員,再到這一本是講述在火葬場的所見所聞,這三樣工作看似很接近,其實每一種工作所需要注意的環節是有所不同的,而每一個悲傷故事的背後有光怪陸離的人生,也同樣有著發人深省的感觸。
其實我也曾經想過,人一旦死亡,不就與肉身分離,而棺木推進火爐的那一刻,為何還要喊快跑?也實在不懂為何葬儀社非得要在家屬失去親人之際,還趁機坑家屬許多錢?從燒庫錢、棺木、骨灰罈⋯⋯到各種的繁瑣細項,其實都是大撈一筆的好機會,畢竟家屬不懂所謂的「行情」,而多數的家屬也不想讓人覺得自己不重視親人,所以幾乎對葬儀社的意見照單全收,然而,那些號稱材質多好的棺木與骨灰罈,真的有那個價值嗎?我不知道,但我能確定的是死人錢絕對好賺,但真的能賺的安心嗎?
來說說我父親當年去世的當下,母親是立即打電話聯絡父親的老同事來處理,這位老同事老早就改行做葬儀社,後來還一條龍連棺木都是由自己工廠製作,母親說父親會希望熟人來替自己處理後事,但我們在悲痛之餘仍然思緒很清晰,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尊重「專業」安排,明知道所謂的VIP靈堂需要每天花費不少也是閉著眼睛答應,或許大家不知道靈堂的電費也是要家屬負擔,甚至連告別式要排幾張椅子也是算張數計價,但葬儀社還想說服我們在告別式多請幾位「美女」來助陣,自然也是想要再從我們身上再扒一層皮,還記得母親當時跟葬儀社說:「你們請來的人如果沒有林志玲的等級,我就不要!」就這樣一句話完美打槍葬儀社的提議,卻也讓我們深感葬儀社並不是熟識的就不會坑你,反而是熟識會更加肆無忌憚,就連一開始說好的帳單要列出明細,最後也只有總額數字,什麼明細通通沒有!
大師兄的書中總是有大量的觀察與思考,許多的繁文縟節或是家屬的特殊要求,其實都是在安慰在世的人,讓在世的人能放下對親人的掛念,或是原諒自己內心的虧欠,我們外人看似沒有意義的儀式與無謂的花費,其實都能替在世的人彌補心裡的遺憾,聽起來似乎有些可笑,為何親人在世的時候不好好多付出一些,總是在死後用金錢買心安呢?其實這一切都沒有答案,每個家庭都有本難念的經,每個人也都有各自的難處與選擇,喜歡大師兄不帶批判的敘事方式,我們無法真正去體驗他人的人生,就如同別人也無法輕易評斷我們的一樣,能做的就是讓自己對未來多一些期待,少一些遺憾
avatar-img
206會員
1.1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近來發現越來越頻繁出現很奇妙的感應事件。 從小就喜歡閱讀的我,發現看的書越多也越能在短時間內判斷這本書到底值不值得我繼續翻閱下去,有時候光是看書名、作者及排版,就能知道這本書到底合不合自己的口味,但我卻沒想到這樣的默契竟然也能產生許多玄妙的結果。
近期聽到不少人說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撇開成績不說,學習態度與應對實在是令人不敢恭維,尤其對老師的說話語氣充滿輕佻,用白話一點來說就是「沒大沒小」,其言行更是誇張到令人覺得與同輩相處也不該如此的程度。
老實說,會看這本書完全是被「日本文壇天才少女」、「史上最年輕文學獎得主」的封號給吸引,而這本書正是作者於14歲時的創作,很特別的是以「課表」來做每個章節的名稱,分別是國語、家政、數學、道德、午休、體育,筆觸很輕鬆詼諧,洋溢著青春少女的輕盈感,描繪了與家人、同學、老師及出版社編輯的互動。
最近越來越常看到許多關於寫作的線上課程與講座,無非都是傳遞藉由寫作能創立個人品牌,亦能利用寫作擠身作家行列,進而達成靠寫作創造被動收入的目標。 書中提到許多寫作者總認為寫作不需要考慮讀者的感受,認為自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讀者若是不能夠欣賞或是看不懂,那是他們水準太差。
這是一本身為三十三歲女性的自我剖析,告別二十幾歲絢麗燦爛的歲月之後,迎來了令人尷尬的三十三歲,然而這個年紀的女性到底在思想與實際生活上產生了什麼樣的轉變呢?是更加成熟穩重,還是依舊抱著不安與焦慮呢? 誰不會老?與其逃避不如正面迎擊吧!
我覺得身為父母,很需要的一個特質是學會「幽默感」,並且最好讓孩子認為父母是一個有趣的人,因為一個有趣的人能看到事情的另一面,並且用充滿幽默的方式去化解,尤其在孩子擔憂、焦慮、難過的時候特別能發揮效用。
近來發現越來越頻繁出現很奇妙的感應事件。 從小就喜歡閱讀的我,發現看的書越多也越能在短時間內判斷這本書到底值不值得我繼續翻閱下去,有時候光是看書名、作者及排版,就能知道這本書到底合不合自己的口味,但我卻沒想到這樣的默契竟然也能產生許多玄妙的結果。
近期聽到不少人說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撇開成績不說,學習態度與應對實在是令人不敢恭維,尤其對老師的說話語氣充滿輕佻,用白話一點來說就是「沒大沒小」,其言行更是誇張到令人覺得與同輩相處也不該如此的程度。
老實說,會看這本書完全是被「日本文壇天才少女」、「史上最年輕文學獎得主」的封號給吸引,而這本書正是作者於14歲時的創作,很特別的是以「課表」來做每個章節的名稱,分別是國語、家政、數學、道德、午休、體育,筆觸很輕鬆詼諧,洋溢著青春少女的輕盈感,描繪了與家人、同學、老師及出版社編輯的互動。
最近越來越常看到許多關於寫作的線上課程與講座,無非都是傳遞藉由寫作能創立個人品牌,亦能利用寫作擠身作家行列,進而達成靠寫作創造被動收入的目標。 書中提到許多寫作者總認為寫作不需要考慮讀者的感受,認為自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讀者若是不能夠欣賞或是看不懂,那是他們水準太差。
這是一本身為三十三歲女性的自我剖析,告別二十幾歲絢麗燦爛的歲月之後,迎來了令人尷尬的三十三歲,然而這個年紀的女性到底在思想與實際生活上產生了什麼樣的轉變呢?是更加成熟穩重,還是依舊抱著不安與焦慮呢? 誰不會老?與其逃避不如正面迎擊吧!
我覺得身為父母,很需要的一個特質是學會「幽默感」,並且最好讓孩子認為父母是一個有趣的人,因為一個有趣的人能看到事情的另一面,並且用充滿幽默的方式去化解,尤其在孩子擔憂、焦慮、難過的時候特別能發揮效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殯葬行業中,家屬在面對親人逝世的沉重情緒時,往往容易忽視某些暗藏的商業操作。某些殯葬服務人員,看似充滿關懷與體貼,實際上卻隱含著利益驅動的黑暗面。 接下來這段親身經歷,就揭示了這個行業中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現實。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害怕死亡,禮儀師應該是教育業,打造一個讓人不害怕死亡的世界。本書為讀者提供對生死議題的思考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介紹了善終的態度和安寧療護的觀念,鼓勵人們及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Thumbnail
在殯葬業工作期間的思考與感悟,探討生死與後事處理的重要性及對親友間的溝通與理解。提供四個步驟與三個重要事項,鼓勵讀者以輕鬆方式討論生死議題。
Thumbnail
你好,我是殯儀館的接體員。 我們這裡冰了很多都是比較窮苦的人,或是無名屍跟有名無主的。許多人都以為在殯儀館工作會遇到很多靈異事件,老實說並不多,倒是因為常常接觸屍體,看多了死亡面前所展露的人性,讓我對「人類」這種生物,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因為入殮與火葬時辰是老師看過的,所以必須很快完成家祭與公祭,看到新竹的朋友凌晨就開車下來,很感動,無法多說話,因為必須馬上從彰化飛奔到南投,趕在中午休息前進爐。 依照禮俗,我無法跟著去火葬場,不懂為什麼,以現代人孩子只生一個孩子或是沒有子嗣,那往生後不就變成沒有兄弟或是子女可以完成這儀式?! 總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深刻感受到當人離開時,就沒有感情了,只剩下利益糾葛。 大哥說因為家中還有長輩,所以牌位不能放回家,並一直推銷他手上南投山區的納骨塔,還有在第一天,我在警局忙著處理事情時,大哥同時在我家物色東西,想要認領拿走,連公司配給我的筆電都要A走,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衝擊,因為他太「務實」了! 連與葬儀社討論
Thumbnail
「有時候,喪事不是喪事,只是想花錢買個不要遺憾,跟買張贖罪券沒有兩樣,只要覺得值得就好。」在殯儀館工作的大師兄,看盡各種形形色色的家屬,遇過千奇百怪的荒謬事,這也就呼應他所說的:「在這工作的好處,說不定就是看看別人發生的事,再來思考自己。生前沒人知道的秘密,死後爆發出來讓至親再大吃一驚,直呼不可能。
Thumbnail
人為了錢財,可以做到什麼樣的地步?為什麼就是有人,可以為了錢變得那麼醜惡?我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會為了錢,將自己無緣的孩子,拿來煉成小鬼,還用來加害自己的姪子?錢是個好東西,但是「情」呢? 某年10月初的時候,老玄我收到了一則Line的訊息。投信者N先生用一種非常無奈的語氣,傳了一份沉痛的說明,和家
Thumbnail
百善,孝為先。好吧,老玄我有點不肖,我老母一天到晚在為我擔心,畢竟道士這工作實在是有點危險又不穩定,而且還一天到晚把沒處理的鬼往家裡塞。今天要說的故事比較神奇,說穿了,其實就是一場家庭悲劇。 隨著時代進步,會拜拜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如果是順著時代的消逝還無話可說,但如果一些不肖子孫因為一些破爛原因將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殯葬行業中,家屬在面對親人逝世的沉重情緒時,往往容易忽視某些暗藏的商業操作。某些殯葬服務人員,看似充滿關懷與體貼,實際上卻隱含著利益驅動的黑暗面。 接下來這段親身經歷,就揭示了這個行業中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現實。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害怕死亡,禮儀師應該是教育業,打造一個讓人不害怕死亡的世界。本書為讀者提供對生死議題的思考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介紹了善終的態度和安寧療護的觀念,鼓勵人們及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Thumbnail
在殯葬業工作期間的思考與感悟,探討生死與後事處理的重要性及對親友間的溝通與理解。提供四個步驟與三個重要事項,鼓勵讀者以輕鬆方式討論生死議題。
Thumbnail
你好,我是殯儀館的接體員。 我們這裡冰了很多都是比較窮苦的人,或是無名屍跟有名無主的。許多人都以為在殯儀館工作會遇到很多靈異事件,老實說並不多,倒是因為常常接觸屍體,看多了死亡面前所展露的人性,讓我對「人類」這種生物,有了不一樣的思考。
因為入殮與火葬時辰是老師看過的,所以必須很快完成家祭與公祭,看到新竹的朋友凌晨就開車下來,很感動,無法多說話,因為必須馬上從彰化飛奔到南投,趕在中午休息前進爐。 依照禮俗,我無法跟著去火葬場,不懂為什麼,以現代人孩子只生一個孩子或是沒有子嗣,那往生後不就變成沒有兄弟或是子女可以完成這儀式?! 總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深刻感受到當人離開時,就沒有感情了,只剩下利益糾葛。 大哥說因為家中還有長輩,所以牌位不能放回家,並一直推銷他手上南投山區的納骨塔,還有在第一天,我在警局忙著處理事情時,大哥同時在我家物色東西,想要認領拿走,連公司配給我的筆電都要A走,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衝擊,因為他太「務實」了! 連與葬儀社討論
Thumbnail
「有時候,喪事不是喪事,只是想花錢買個不要遺憾,跟買張贖罪券沒有兩樣,只要覺得值得就好。」在殯儀館工作的大師兄,看盡各種形形色色的家屬,遇過千奇百怪的荒謬事,這也就呼應他所說的:「在這工作的好處,說不定就是看看別人發生的事,再來思考自己。生前沒人知道的秘密,死後爆發出來讓至親再大吃一驚,直呼不可能。
Thumbnail
人為了錢財,可以做到什麼樣的地步?為什麼就是有人,可以為了錢變得那麼醜惡?我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會為了錢,將自己無緣的孩子,拿來煉成小鬼,還用來加害自己的姪子?錢是個好東西,但是「情」呢? 某年10月初的時候,老玄我收到了一則Line的訊息。投信者N先生用一種非常無奈的語氣,傳了一份沉痛的說明,和家
Thumbnail
百善,孝為先。好吧,老玄我有點不肖,我老母一天到晚在為我擔心,畢竟道士這工作實在是有點危險又不穩定,而且還一天到晚把沒處理的鬼往家裡塞。今天要說的故事比較神奇,說穿了,其實就是一場家庭悲劇。 隨著時代進步,會拜拜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如果是順著時代的消逝還無話可說,但如果一些不肖子孫因為一些破爛原因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