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一開始的起心動念,當然是如同封面所寫的:事業X生活X財富,該如何取得平衡的問題。
在書中開頭也舉一個工程師外包工作的例子,儘管他被炒魷魚,卻讓我們看見 “外包”的力量有多麼強大。
這本書在前半段不斷強調一個概念:我們如果認真辛勤工作,才是真正浪費生命的行為。因為現在時代與農業社會不同,社群網路媒體的發達,讓資訊的交流十分的快速。很多商業書籍也提到類似的例子,你要如何賺大錢?就是嘗試網路生意,因為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讓受眾極大化,在這裡面即便只有1%的人買單你的商品(不論是授課或是產品),都可能讓你發家致富。但我個人對於這樣的模式還是心存懷疑,可能在於我自己信奉畢竟產品本身的價值才是最終勝負關鍵的信念。
而作者所強調的努力工作錯覺,則在於我們可能犧牲奉獻自己的時間,卻始終在各種瑣事上窮忙,一方面扣除各種稅金之後所剩無幾,另一方面當回過神來已經年少色衰,沒有能力好好享受生活。這確實是現今社會中產階級的大問題。我們以為透過教育可以翻轉人生,卻沒有真正思考過現今教育體系一開始是從訓練工人的角度出發,培養各種良好品德與技能之後,卻成了替大公司賺錢的社畜,又沒有能力真正面對各種經營的困難與挑戰(自己出來當老闆卻發現各種法規一竅不通、不知道如何計算成本利潤,最後反而將自己的人生弄得一蹋糊塗)。
有趣的是,作者強調不要嘗試追求工作與家庭的平衡,因為這是鐘擺的兩端。生活槓桿不會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或分離,他把所有事情融入在人生裡(P.102)。換言之,生活槓桿其實是一種心態的養成,而不是甚麼神奇時間管理法的傳授。究竟是甚麼樣的心態呢?說起來就是比較常見的概念,建立願景、向成功者學習、懂得對無效益的工作斷捨離、管控情緒、善用複利、助人為快樂之本等等。
在書中的後半段則著重在分享如何善用管理時間的小技巧,如何外包生活瑣事。
簡單來說,這有點像是萬法唯心的心理建設,當你不認為工作是工作,是實現人生願景的一部分,自然不會覺得自己是社畜或是為了工作犧牲了自己的其他時間。當工作的朋友與生活的朋友交織與重疊在一起,也就不需要去區分家庭與工作的時間。這一點還滿像家族事業的型態,家人/工作同事/朋友/客戶彼此之間身分互相重疊。
值得一提的是,讀這本書的過程滿常會讓我小時候讀的一句話:生命本身沒有意義,要讓生命有意義是你的責任。 作者再三強調願景/時間管理的重要性,這也是我們常常會問自己的問題:生命的意義是甚麼? 工作的意義是甚麼?怎麼樣分配時間才是有意義的? 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反覆思考的問題。
舉例來說,為什麼明明上班五天已經很累,放假還要挖家人早起去爬山健行?因為天氣很好,如果只是睡覺吃飯看電視,是休息還是蹉跎時間?登山健行所帶來的身體疲勞,相較於家人共同創造回憶所帶來的心靈滿足,哪怕幾個月後就已經忘記這天的事,我們還是會認為這是比較有意義的活動。
再舉例來說,雖然外包可以節省時間,真的甚麼事都能外包嗎?請外籍看護照顧年邁父親,很明顯是外包。但是照顧老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生活習慣、語言溝通、用藥記錄、心情起伏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外包之後難道責任都可以由外傭承擔嗎?為人子女的孝,難道可以外包的嗎?作者也有小孩,他會希望自己是被外包的,還是自己發包呢?
然而,即便我們總是希望自己不要老來拖累孩子,隨著高齡少子化社會的演進,隨著身體能力的衰退,其實要老來自己妥善照顧自己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我們又真的準備好如何面對自己的老年生活了嗎?
很多本書提的觀念其實是彼此相通的,或許成功人士所思考的方向大多一致;假設人生中最公平擁有的是時間,一般人的聰明才智也沒有太大區別,如何做好時間管理與分配就是勝負的關鍵所在。而作者自己從事房地產業、安排兒子成為高爾夫球選手(因為這是運動生涯最長又排名第四高薪的工作),或許也就可以看出所謂的願景,是你如何規劃/尋找人生方向的過程,也是幫助我們思考/探索工作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