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合的人就讓他離開,因為有更適合他的地方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昨天開完希塔療癒【內圈與你】課程

學生們找到了阻礙自己事業的原因

也理解為什麼家人總是造成他們這麼大的困擾

癥結點在於:

我們放了錯誤的人在內圈裡了


所謂的錯誤的人

不代表他們有錯

而是代表在這個內圈裡

不應該是這個人

因為內圈的人會100%影響你的決定

所以如果放不對人

你就會很折磨


例如:

過去我把我家人放在我的事業內圈

我就會創造出這樣的現實:

「父母一直問我每個月開多少課、賺多少錢」

「不太敢招生、因為不希望讓也想開課的弟弟傷心」


導致我的事業受阻、沒有進展


那他們之所以在這個內圈的位置

也是我的信念允許他們的


我的信念以為:

「要透過他們來影響我的事業

才能夠證明我在乎他們

或是他們關心我」


但當我們把這樣的信念轉換後

重新校正為:


「我值得全然信任我、無條件愛我的靈魂家人」


「我知道我不再需要透過事業不順、來感受到家人的關愛」


我就開始有學生主動來找我

說要報名上課了

然後當父母關心我開課情況

我可以感受到他們是真心的關心

並不是要打聽我的收入

真的非常神奇


即使家人被移出了事業內圈

我們依然擁有最好最理想的關係

因為他們依然在我的家庭內圈裡

不會因為我把他們移出去了

感情就不好了

甚至感情會更好哦


所以

如果你身邊現在有些人

造成你很大的困擾

讓你很有壓力

那或許是時候讓他離開你的關係圈了


「我知道我有選擇權」

「我知道有界限的感覺是什麼」

「我值得被尊重、被支持」

「我值得志同道合的靈魂家人」


你想要有這樣的感覺嗎?

留言YES

即可授權我為你下載到你的潛意識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凱特的沙龍
8會員
16內容數
凱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02
最近我經歷了人生很大的轉折點 即便學習希塔療癒多年 仍然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動搖我的情緒 通常我會先責怪自己 「都是因為我沒有認真挖掘 不像誰誰誰一樣那麼勤勞轉換信念 現在才會這麼狼狽」 這也導致 身為一個導師 我開始有點退縮 不曉得要怎麼樣分享、教課 才不會覺得自己好像imposter 才不會
Thumbnail
2023/04/02
最近我經歷了人生很大的轉折點 即便學習希塔療癒多年 仍然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動搖我的情緒 通常我會先責怪自己 「都是因為我沒有認真挖掘 不像誰誰誰一樣那麼勤勞轉換信念 現在才會這麼狼狽」 這也導致 身為一個導師 我開始有點退縮 不曉得要怎麼樣分享、教課 才不會覺得自己好像imposter 才不會
Thumbnail
2023/03/28
我今天打的這些文字 或許有些人還沒準備好接受 所以是打給已經準備好接受的人看的 以前的我 會以「成為最好版本的自己」 作為我的療癒服務、課程宣傳 但這陣子我的內心出現很大的變化 算是在經歷一段很大的人生轉變期 發現更多關於這個世界的真相 而真相是: 你無法成為最好版本的自己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很多
Thumbnail
2023/03/28
我今天打的這些文字 或許有些人還沒準備好接受 所以是打給已經準備好接受的人看的 以前的我 會以「成為最好版本的自己」 作為我的療癒服務、課程宣傳 但這陣子我的內心出現很大的變化 算是在經歷一段很大的人生轉變期 發現更多關於這個世界的真相 而真相是: 你無法成為最好版本的自己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很多
Thumbnail
2023/03/27
今天要來跟你分享的是 希塔療癒中 我們的宇宙有七界 每一界都跟我們息息相關 在希塔療癒課程裡 我們會教學生跟每一界連結 跟每一界保持好的關係 善用每一界的能量 可以讓我們在地球上玩得更輕鬆方便 【第一界】 這一界是無機物質 像是石頭、礦物 它們有許多美德供我們學習 像是:恆心、沈穩...等 而療癒師
Thumbnail
2023/03/27
今天要來跟你分享的是 希塔療癒中 我們的宇宙有七界 每一界都跟我們息息相關 在希塔療癒課程裡 我們會教學生跟每一界連結 跟每一界保持好的關係 善用每一界的能量 可以讓我們在地球上玩得更輕鬆方便 【第一界】 這一界是無機物質 像是石頭、礦物 它們有許多美德供我們學習 像是:恆心、沈穩...等 而療癒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任何靈性療癒都是輔助,療癒師是協助當事者看見自己、覺察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給予個案答案。 我推出 限制性信念拔除|回饋文1 之後,來找我做服務的個案,剛好是我靈性的學妹,也屬於比較敏感的族群...
Thumbnail
任何靈性療癒都是輔助,療癒師是協助當事者看見自己、覺察自己的情緒,而不是給予個案答案。 我推出 限制性信念拔除|回饋文1 之後,來找我做服務的個案,剛好是我靈性的學妹,也屬於比較敏感的族群...
Thumbnail
最近我經歷了人生很大的轉折點 即便學習希塔療癒多年 仍然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動搖我的情緒 通常我會先責怪自己 「都是因為我沒有認真挖掘 不像誰誰誰一樣那麼勤勞轉換信念 現在才會這麼狼狽」 這也導致 身為一個導師 我開始有點退縮 不曉得要怎麼樣分享、教課 才不會覺得自己好像imposter 才不會
Thumbnail
最近我經歷了人生很大的轉折點 即便學習希塔療癒多年 仍然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動搖我的情緒 通常我會先責怪自己 「都是因為我沒有認真挖掘 不像誰誰誰一樣那麼勤勞轉換信念 現在才會這麼狼狽」 這也導致 身為一個導師 我開始有點退縮 不曉得要怎麼樣分享、教課 才不會覺得自己好像imposter 才不會
Thumbnail
昨天開完希塔療癒【內圈與你】課程 學生們找到了阻礙自己事業的原因 也理解為什麼家人總是造成他們這麼大的困擾 癥結點在於: 我們放了錯誤的人在內圈裡了 所謂的錯誤的人 不代表他們有錯 而是代表在這個內圈裡 不應該是這個人 因為內圈的人會100%影響你的決定 所以如果放不對人 你就會很折磨
Thumbnail
昨天開完希塔療癒【內圈與你】課程 學生們找到了阻礙自己事業的原因 也理解為什麼家人總是造成他們這麼大的困擾 癥結點在於: 我們放了錯誤的人在內圈裡了 所謂的錯誤的人 不代表他們有錯 而是代表在這個內圈裡 不應該是這個人 因為內圈的人會100%影響你的決定 所以如果放不對人 你就會很折磨
Thumbnail
與人互動在心理學一派的說法 概略分幾個步驟 1.認識及吸引:僅止於表面 2.關係建立:近一步了解並認識更多面向 3. 加強好處及延續關係:好感疊加,依賴感跟信賴感產生或加強並延續,雙方越來越靠近。 4.惡化:付出跟回報沒有相對等、產生誤會,沒有要修復並導致混亂及產生負能量。 5.斷交並退出關係。 關
Thumbnail
與人互動在心理學一派的說法 概略分幾個步驟 1.認識及吸引:僅止於表面 2.關係建立:近一步了解並認識更多面向 3. 加強好處及延續關係:好感疊加,依賴感跟信賴感產生或加強並延續,雙方越來越靠近。 4.惡化:付出跟回報沒有相對等、產生誤會,沒有要修復並導致混亂及產生負能量。 5.斷交並退出關係。 關
Thumbnail
0306一個醫生爸爸的教育觀/老師:王怡仁 允許別人有不改變的自由 因為對方就是陷入以為你要他改變的這種想法 補償的關係,不是真的關係,是社會人格 只要是補償關係,絕對都是會不甘願 下午先講原生家庭 什麼都可以推到原生家庭、但不是它造成的 原生家庭只是釣竿、如果沒有如此,是釣不出任何東西的 ..
Thumbnail
0306一個醫生爸爸的教育觀/老師:王怡仁 允許別人有不改變的自由 因為對方就是陷入以為你要他改變的這種想法 補償的關係,不是真的關係,是社會人格 只要是補償關係,絕對都是會不甘願 下午先講原生家庭 什麼都可以推到原生家庭、但不是它造成的 原生家庭只是釣竿、如果沒有如此,是釣不出任何東西的 ..
Thumbnail
如果這樣一個評價套在老師的身上,所有熱情及理想是不是都將被污名化? 我真的什麼都不會,我不懂,我也因為這樣的狀態而做錯了很多事。
Thumbnail
如果這樣一個評價套在老師的身上,所有熱情及理想是不是都將被污名化? 我真的什麼都不會,我不懂,我也因為這樣的狀態而做錯了很多事。
Thumbnail
上很多靈性課其實是因為內在的焦慮? 這位學員是「身心靈」的前輩 她在自我生命中已追尋好久、上了許多的課 自身也是一位心靈老師 她總是對人溫暖、常常關懷學員、有時個性也帶點霸道 前一秒眼神溫柔但一觸碰到自己的課題就會冒出尖銳 我發覺到 她不斷的在上各種課、拿著各種心法、工具 但總是不願意回到自己身
Thumbnail
上很多靈性課其實是因為內在的焦慮? 這位學員是「身心靈」的前輩 她在自我生命中已追尋好久、上了許多的課 自身也是一位心靈老師 她總是對人溫暖、常常關懷學員、有時個性也帶點霸道 前一秒眼神溫柔但一觸碰到自己的課題就會冒出尖銳 我發覺到 她不斷的在上各種課、拿著各種心法、工具 但總是不願意回到自己身
Thumbnail
身邊的人怨東怨西、批評路人甲乙丙,或是做錯事懊惱、討拍,也可能面臨挫折正沮喪、討救兵……,這些狀況雖是警訊,但都不是急於出手的時候 或許,只要先觀察或聆聽,給對方時間也給自己空間,彼此才不容易被情緒勒索或 心情綁架。因為,對方需要的或許是  #心靈感受 的抒發,確認有人在旁陪伴,而不是 #問題解決
Thumbnail
身邊的人怨東怨西、批評路人甲乙丙,或是做錯事懊惱、討拍,也可能面臨挫折正沮喪、討救兵……,這些狀況雖是警訊,但都不是急於出手的時候 或許,只要先觀察或聆聽,給對方時間也給自己空間,彼此才不容易被情緒勒索或 心情綁架。因為,對方需要的或許是  #心靈感受 的抒發,確認有人在旁陪伴,而不是 #問題解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