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歷練需要靠歲月去品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今日誤食有毒食物,嚴重中毒,癱在房裡無法動彈,原想技術性休刊,不如把舊文挖出來發。

最近翻以前大學時期的文章,看臉書上當年加入的NTU交流版,發現從當年到現在,整個台大都很左。但這不是台大的問題,是年輕的問題。

又,最近也在看開放式課程平台裡傅教授講西方哲學的課,是從台大的教室直接錄下來的,講台上互動的對象當然是學生。

「我是覺得你們平常玩社團啦、營隊啦,玩是要玩啦但身體要顧,我看你們好多人搞這些搞到好幾天都不睡覺,身體受不了。」

不知從何時起,我的心境是完全認同這些話。但我也能想像講台下的學弟妹的心情:「阿老師你不懂啦...」

一個處在整天喝酒跑趴打炮嗑藥隔天還完全沒事的年紀的人,怎麼可能懂。但他會永遠不懂嗎?也不會,過幾年就會發現他現在的精力並不是理所當然。

如同一個懷春少女,相信愛情且義無反顧,最後傷痕累累地步入中年,終於女兒也到了青春期,交的男友你怎麼看都不順眼。「女兒啊,媽媽是過來人,我跟你說...」他聽不懂的,也一樣義無反顧離開家裡,最後也是傷痕累累地再嘗試把經驗傳給下一代。

結論是,經驗沒辦法靠言語傳承,那要在真正歷練過才會品出其中真義,在那之前你還是只能看著她用力撞在刀口上。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書羽
10.8K會員
286內容數
愛情、職場、社會、親情、理財等事中的黑暗面,不能講的現實,有能者看了懷疑自己,無能者看了罵我社會亂源。
鄭書羽的其他內容
2025/01/13
兩則故事,今天的主角很具代表性,我媽。 女生相對的不會傾向把話明講,習慣講潛臺詞,也更容易聽懂別人的潛臺詞,然後在腦中自動轉譯。 男性尤其是最被詬病的直男,也就是「線性思維」。 然而線性思維有錯嗎? 我認為沒有錯,就是各有各的演化策略。 故事一:樓梯口的洗衣精 一日,回家後上樓洗
Thumbnail
2025/01/13
兩則故事,今天的主角很具代表性,我媽。 女生相對的不會傾向把話明講,習慣講潛臺詞,也更容易聽懂別人的潛臺詞,然後在腦中自動轉譯。 男性尤其是最被詬病的直男,也就是「線性思維」。 然而線性思維有錯嗎? 我認為沒有錯,就是各有各的演化策略。 故事一:樓梯口的洗衣精 一日,回家後上樓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揮霍青春,這是多麼大的浪費。
Thumbnail
揮霍青春,這是多麼大的浪費。
Thumbnail
討論到台灣年輕人的問題,從以前加入的台大交流版、以及最近看到的一位教授講課中,發現年輕人常常過度追求娛樂和玩樂,而忽略了身體和未來的重要性。也意識到這些道理在年輕時期很難被理解,只能在經歷後才能真正領悟。因此,建議在經歷中學習,而不是單靠言語傳承。
Thumbnail
討論到台灣年輕人的問題,從以前加入的台大交流版、以及最近看到的一位教授講課中,發現年輕人常常過度追求娛樂和玩樂,而忽略了身體和未來的重要性。也意識到這些道理在年輕時期很難被理解,只能在經歷後才能真正領悟。因此,建議在經歷中學習,而不是單靠言語傳承。
Thumbnail
悲觀的人對這社會的期待並不輸給有願景的人,可是有個現代社會相當致命的缺點:創造力不足。
Thumbnail
悲觀的人對這社會的期待並不輸給有願景的人,可是有個現代社會相當致命的缺點:創造力不足。
Thumbnail
希望這篇文章,是一篇溫柔,同時具有溫度的文章
Thumbnail
希望這篇文章,是一篇溫柔,同時具有溫度的文章
Thumbnail
【別只靠熱情,非本科工作怎麼找?】線上講座心得紀錄 當我們發現生活中一個問題時,我們會選擇抱怨,還是嘗試做出改變? 你是遵守規則的人,還是去尋求改變的人?抱怨常常是很多人在遇到難題或問題時的第一反應,我們可以選擇要當一個抱怨並安於現狀的人,或成為一位去行動,甚至促發改變的人。
Thumbnail
【別只靠熱情,非本科工作怎麼找?】線上講座心得紀錄 當我們發現生活中一個問題時,我們會選擇抱怨,還是嘗試做出改變? 你是遵守規則的人,還是去尋求改變的人?抱怨常常是很多人在遇到難題或問題時的第一反應,我們可以選擇要當一個抱怨並安於現狀的人,或成為一位去行動,甚至促發改變的人。
Thumbnail
〈你還在開蓋?我已經喝到汽水了!〉  幾十年不見了,你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歲月沒有在你臉上和身材留下痕跡,你依舊跟大學時一樣。只是我沒想到的是,你連個性也沒變。原來時間不僅沒改變你的外表,也沒改變你的思考,你還是以前的你,而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還以前的我?
Thumbnail
〈你還在開蓋?我已經喝到汽水了!〉  幾十年不見了,你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歲月沒有在你臉上和身材留下痕跡,你依舊跟大學時一樣。只是我沒想到的是,你連個性也沒變。原來時間不僅沒改變你的外表,也沒改變你的思考,你還是以前的你,而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還以前的我?
Thumbnail
看著這位「老學生」離開教室的背影,再看其他正低頭滑手機或趴著睡覺的年輕學生,真的是感觸良多。他們不知道自己現在正處於學習能力最強的年齡,卻將絕大部分的時間浪費在手機上,對課業的關注也僅限於學期末是否拿到及格的分數。但說實在,我並不責怪他們,因為我們都是被升學主義綁架的受害者……
Thumbnail
看著這位「老學生」離開教室的背影,再看其他正低頭滑手機或趴著睡覺的年輕學生,真的是感觸良多。他們不知道自己現在正處於學習能力最強的年齡,卻將絕大部分的時間浪費在手機上,對課業的關注也僅限於學期末是否拿到及格的分數。但說實在,我並不責怪他們,因為我們都是被升學主義綁架的受害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