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蹈覆徹的愛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早期關係的未竟事物,讓我們潛在不斷地複製相同的關係模式,來追尋渴望得到的愛…
醫院門診經驗中,常見到落入相同關係循環的受苦者。R小姐,總是"遇人不淑",在親密關係中常試探對方的愛,以討好的方式來維持不平衡的情感關係,對方愈不珍惜,她卻更用力地表達愛,有時甚至自我傷害,潛在地希望能挽留感情⋯⋯
在眾人不理解的背後,她的內在只是想證明”她值得被愛”的渴望。
R小姐成長在雙親失和的家庭中,父親常施暴母親,母親禁錮於傳統而隱忍並留在家內,但在情緒下卻常對R小姐說”要是沒有妳就好了”、”妳是拖油瓶”,父親對她也沒好氣。她從小只能努力地討父母歡心以獲得關愛,但不見得受到關愛時則自暴自棄,再被責罵時又更確認自己不值得被愛與存在,再以更強烈或不適當的方式獲得關注,如此惡性循環。之後的成長過程,在其他的人際關係也不斷上演相似的戲碼,讓她陷入痛苦及憂鬱。
早期重要關係的樣態,形塑往後親近關係的人際模式,若有未竟事物,例如早年關係中未能感受到足夠的信任與愛,在往後的關係裡,則可能潛在地持續追尋未實現的渴望,即使在不安全的關係之中,也未能察覺,因過去未曾感受過足夠安全與信任的關係樣態。不同的人際關係,受影響的程度或深或淺,但在自我未覺察與釐清的情況下,關係的本質難以改變。
後來R小姐走過一段辛苦的會談歷程。在過程中,我們探索與釐清早期關係如何影響到她不同的人際關係,尤其親密關係的建立與維持;我們試著讓她接納自己不堪的童年經歷,涵容關係中的傷痕,但也需在這過程中,修復及擁抱她的內在小孩,肯定自己無需任何條件、她存在的本身就值得被愛。最後,她也認清自己現在並非童年時期的女孩,已有能力可以自由地選擇、決定關係的品質,並負責任地好好善待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她找到我 問我為什麼老是不肯好好溝通 把我的想法都告訴她 然後老是莫名奇妙搞消失 她說我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嗎? 因為我們遠距離,所以溝通很重要 我不安說我怕她生氣 她說她的確不是溫柔派的 但我狀況如果不好可以說 她知道會調整,但不是直接消失 其實直接消失有時是不想吵架 有時是害怕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Thumbnail
"業力"是這樣來的,小時候遭到某男性或女性長輩情勒或霸凌,等長大出社會,職場上遇到其他主管做出類似舉動,便容易因為幼時遭遇到的經驗,反向投射到這些人身上,對方可能並沒有真的幹嘛,自己就先警界起來,圍牆高築後,反而無法正確接收訊息,而做出錯誤判斷。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母親,是讓創傷越演越烈的加害者? 只是,這一次碰觸到的創傷部位,和過去有非常大的不同;而這也讓我的眉頭因為揮之不去的鼻酸緊緊地皺了起來⋯⋯而我遲遲不敢隨著創傷指出去的方向看,因為那個人影不再是我過去一直認定的加害者:父親,反倒是那個一直依附、依賴和仰望的母親! 掀開讓黑影朦朧的布幕,我的胸口就像⋯⋯
Thumbnail
「媽,你愛我嗎」我微弱的想要再一次確認我是被愛的   「我愛你,但這句話你讓我覺得有點受傷」母親放下在吃飯的碗筷,她每一次都會回應,第一次表達她的受傷,因為我對於她的愛質疑   「抱歉,我也愛你」我抱住了她,但我還是懷疑著她是否真的愛我   時光回歸了孩時,我如同其他人一般在學校中會有喜
Thumbnail
或許,在這裡談一個來自破碎家庭(或說沒有父母)的孩子是切題的。這樣的孩子無意識地花時間找尋他的父母。把這樣的孩子帶回家愛他是眾所周知的不足。發生的事情是,一陣子以後,被收養的孩子得到希望,開始測試他發現的環境,以證明他的監護人能否客觀地恨。他似乎唯有在被恨過之後才能相信自己被愛。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她找到我 問我為什麼老是不肯好好溝通 把我的想法都告訴她 然後老是莫名奇妙搞消失 她說我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嗎? 因為我們遠距離,所以溝通很重要 我不安說我怕她生氣 她說她的確不是溫柔派的 但我狀況如果不好可以說 她知道會調整,但不是直接消失 其實直接消失有時是不想吵架 有時是害怕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Thumbnail
"業力"是這樣來的,小時候遭到某男性或女性長輩情勒或霸凌,等長大出社會,職場上遇到其他主管做出類似舉動,便容易因為幼時遭遇到的經驗,反向投射到這些人身上,對方可能並沒有真的幹嘛,自己就先警界起來,圍牆高築後,反而無法正確接收訊息,而做出錯誤判斷。
Thumbnail
擔憂親密關係中的對方心煩、動怒,所以選擇不斷負荷,是我今天面見的你。 我相信,這樣的失衡踉蹌會越來越少,我願意與你一起學習相信親密關係裡的另一個人,他同樣也是願意負荷的,我願意和你一起學習放下心中的重擔,享受在親密關係裡共同面對酸甜苦辣,攜手並進構築一個有愛的家。
Thumbnail
就跟你說youtube影片少看,這邊滿滿都是偏差的個人價值觀洗腦,像我這台也是。
Thumbnail
母親,是讓創傷越演越烈的加害者? 只是,這一次碰觸到的創傷部位,和過去有非常大的不同;而這也讓我的眉頭因為揮之不去的鼻酸緊緊地皺了起來⋯⋯而我遲遲不敢隨著創傷指出去的方向看,因為那個人影不再是我過去一直認定的加害者:父親,反倒是那個一直依附、依賴和仰望的母親! 掀開讓黑影朦朧的布幕,我的胸口就像⋯⋯
Thumbnail
「媽,你愛我嗎」我微弱的想要再一次確認我是被愛的   「我愛你,但這句話你讓我覺得有點受傷」母親放下在吃飯的碗筷,她每一次都會回應,第一次表達她的受傷,因為我對於她的愛質疑   「抱歉,我也愛你」我抱住了她,但我還是懷疑著她是否真的愛我   時光回歸了孩時,我如同其他人一般在學校中會有喜
Thumbnail
或許,在這裡談一個來自破碎家庭(或說沒有父母)的孩子是切題的。這樣的孩子無意識地花時間找尋他的父母。把這樣的孩子帶回家愛他是眾所周知的不足。發生的事情是,一陣子以後,被收養的孩子得到希望,開始測試他發現的環境,以證明他的監護人能否客觀地恨。他似乎唯有在被恨過之後才能相信自己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