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習理論|犯罪社會學專題05

更新於 2023/05/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社會學習理論為社會學領域中之社會過程學派,若以古典社會學三大家的理論劃分則為互動論的觀點。主要認為犯罪之形成乃源於犯罪人透過學習、接觸這些不符合社會規範與價值的犯罪結果。其主要之理論分支有以下幾種理論:不同接觸理論、不同增強理論、中立化理論等。

不同接觸理論

美國犯罪學家蘇哲蘭(Edwin H. Sutherland)提出不同接觸理論(The Theory of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此理論提出,在社會的一些情況下(比如社會解組)個人可能會因為接觸到不同的價值,而產生不同的行為模式,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中,若個人接觸到犯罪人,學習到了這些犯罪人的價值觀、行為模式,個人就容易產生犯罪行為。而接觸的學習,主要受接觸次數的頻度(Frequency)、時間長短(Duration)、優先順序(Priority)、強度(Intensity)等不同而異。
但對於不同接觸理論也有些批評,比如難以以實證方法進行研究、無法解釋所有犯罪型態、沒辦法解釋為何會有「接觸」,以及某地區之第一犯罪是如何產生的等。

不同增強理論

不同增強理論(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 Theory),此派系基於心理學之觀點而形成。此派認為,既然心理學得出一個人的行為是受到「制約」的,也就是人會傾向於去做會讓自己「快樂」的事,遠離會讓自己「痛苦」的事情。將此套用到犯罪上則可解釋犯罪之形成,若犯罪者透過犯罪行為可以得到「快樂」的增強效果,其就有可能會從事犯罪。反之,社會適度增加犯罪所帶來的「痛苦」則可以減少犯罪,通常就是透過社會規範來對其進行控制。

中立化理論

中立化理論(Neutralization Theory)旨在探討犯罪人對其犯罪的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來改變一般對偏差或犯罪行為之態度,使他們不易於從事犯罪或偏差行為時不會在乎社會恥辱(stigma),減少社會對其之控制效果。
一般而言,這種中立化技術可分為五種不同的類別:
  1. 責任之否認(The Denial of Responsbility)
    其否認應對其行為負責,且自認自己是當前社會環境下之犧牲者。因此自己不需服從社會給予的社會責任與義務,因此不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2. 損害之否認(The Denial of Injury)
    他們對自己因犯罪行為而造成的損害毫不在乎,比如對竊盜行為僅會認為是暫時借用、傷害行為只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不需他人干涉等。
  3. 被害人否認(The Denial of Victims)
    對於因犯罪而產生的被害人,這些犯罪人會認為這些都是因為被害者的不誠實或是不履行義務所致,因此這些受害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犯罪對犯罪人而言僅是「教訓」這些人的手段而已。
  4. 對非難者之非難(The Condemnation of Comdemners)
    犯罪人通常會受到他人非難,如家長、教師、警察等,但犯罪人通常會認為這些非難者的管教不當、不公平,或是直接認為非難者因各種原因沒資格對其指指點點等。
  5. 高度效忠其團體(The Appeal of Higher Loyalties)
    這些犯罪人通常對於自己所屬的團體,如幫派組織等有高度效忠,他們認為自己的犯罪行為都是忠於其所屬組織的表現,並以此犯罪行為為傲,認為自己值得讚揚。

Reference

蔡德輝、楊士隆(2022)犯罪學,增訂第八版。臺北市:五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39內容數
正在準備轉學考,所以會把轉學考準備期間練題的擬答放上來。如果能對未來的學弟妹有所幫助那我覺得就有價值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a Al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次級文化理論 美國社會學家柯恩(Albert K. Cohen)提出次級文化理論(Delinquent Subcultural Theory)來解釋下層少年犯罪的問題。 在此理論中,下層社會之青少年形成犯罪的因果流程是這樣的:首先,下層社會之青少年渴望達到中上層社會的生活水準或目標,但由於他們本身各
緊張理論 緊張理論(Strain Theory)係指行為人若無法有效地透過合法的手段取得社會地位或財務上之成就,內心會因此產生挫折、憤怒、緊張等負面情緒進而導致犯罪。分類上屬社會結構理論。 在此理論觀點中,中上階層的人較少有緊張與壓力存在,因為他們能獲得比較多個教育機會與資源,較能達成其所想之成就;
涂爾幹(Émile Durkheim)作為社會學三大家,關於犯罪之社會結構面皆是因其而起。在介紹無規範理論之前,須先對於涂爾幹的思想基礎有些基本的認識。 涂爾幹提出以下幾種論點: 人是社會之動物 涂爾幹認為人類正如有機體一般,在社會中被社會力量所控制,如與自然法則類似的社會秩序、約束著人們行為的社會
犯罪社會學強調以社會的角度來分析犯罪的成因,與犯罪生物學或犯罪心理學不同。通常犯罪社會學之研究可分為三大學派:社會結構學派(Social Structure Theories)、社會過程學派(Social Process Theories)以及社會衝突學派(Social Conflict Theor
次級文化理論 美國社會學家柯恩(Albert K. Cohen)提出次級文化理論(Delinquent Subcultural Theory)來解釋下層少年犯罪的問題。 在此理論中,下層社會之青少年形成犯罪的因果流程是這樣的:首先,下層社會之青少年渴望達到中上層社會的生活水準或目標,但由於他們本身各
緊張理論 緊張理論(Strain Theory)係指行為人若無法有效地透過合法的手段取得社會地位或財務上之成就,內心會因此產生挫折、憤怒、緊張等負面情緒進而導致犯罪。分類上屬社會結構理論。 在此理論觀點中,中上階層的人較少有緊張與壓力存在,因為他們能獲得比較多個教育機會與資源,較能達成其所想之成就;
涂爾幹(Émile Durkheim)作為社會學三大家,關於犯罪之社會結構面皆是因其而起。在介紹無規範理論之前,須先對於涂爾幹的思想基礎有些基本的認識。 涂爾幹提出以下幾種論點: 人是社會之動物 涂爾幹認為人類正如有機體一般,在社會中被社會力量所控制,如與自然法則類似的社會秩序、約束著人們行為的社會
犯罪社會學強調以社會的角度來分析犯罪的成因,與犯罪生物學或犯罪心理學不同。通常犯罪社會學之研究可分為三大學派:社會結構學派(Social Structure Theories)、社會過程學派(Social Process Theories)以及社會衝突學派(Social Conflict Theor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哈囉大家👋🏻!最近滑IG📱的時候,有沒有覺得世界變化好快?科技日新月異,搞得人心惶惶,尤其最近AI話題超夯,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 別擔心!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該如何保從容不迫,不被時代巨輪輾過!💪🏻
Thumbnail
如果課堂上來了一個奇裝異服的轉學生,或是職場上來了一個明顯氣場與公司氛圍不同的人,你會以什麼眼光看待呢? 相信一開始大家都會感到好奇,但也有人會心中警鈴大響而展開排拒的行動,其實都是基於心中對於未知的恐懼使然,雖然看似是正當的防衛,但有沒有可能是我們的偏見誤解了對方呢? 《我們一起》
Thumbnail
「教育,是人類條件的偉大平衡器。」我個人覺得這句話是十二年國教最核心的的關鍵,無論你身處台灣這片土地的哪一處、家庭的社經背景如何,通過義務教育是一條能夠學習進而翻轉生命道路的最佳路徑。 近年來,許多學校更推行了結合情緒教育的學習,其中最多學習團體學習效仿的即是社會學習情緒(SEL)
Thumbnail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吧!我們都知道學無止盡、學海無涯,但是卻不知道出了社會之後,該學習些什麼。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時候,總是會有人找東西給我們來讀,就算我們不想學還是得學,但是現在沒有人逼我們學習了,卻有一種漫無目標的感覺。 證照的迷思 我看到很多人有對於證照的迷思,覺得拿了一堆證照之後
Thumbnail
  這本書是朱敬一院士的讀書、叛逆心得之作,描述他如何由博而精,再由精而博地做學問。稍微介紹作者朱敬一院士,台大的經濟學教授、中研院院士,曾任國科會主委與台灣駐 WTO 常任代表團。而與此書最重要的學問方面,經濟學博士畢業後,又鑽研法律、演化生物學等等旁門左道,竟也有幾篇發表至國際期刊的論文,可說是
我不願開書店只是孤芳自賞,也不願書店只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營業場所。透過空間裡物件乘載的內容與社會溝通,是我希望書店具備功能。關於和社會溝通,我認為可以從一部叫好叫座的電影取經。
Thumbnail
歡迎來到Kangaroo的blog! 今天要來分享高中社會科學習資源吧! 那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身為台灣人,對於學習一定有深刻的體驗 從國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學、大學考研究所、考英文檢定、考日文檢定、考各式各樣的證造...我們經歷了許多有目的性的學習之旅。 因此大部分的人一旦從學校畢業走入職場,只會被動的學習目前工作上需要的知識與技能,且逐夠就好,不會想要專精,更不會主動的、額外的去做進修。
Thumbnail
三月中旬社會最多關注的國內焦點,莫過於台中一中的師生課堂衝突的事件。引起各界關注和討論,涉及層面很廣。 有人討論老師權威的態度是否過時,如何才是適當的教育者態度? 有人討論現在的學生難教、沒有禮貌,動不動就上網爆料,行為怎麼這麼無法無天?
Thumbnail
因著疫情警戒,每個人升起「求生存」本能反應,紛紛到大賣場掃貨、囤積物資,然而也造成疫情管控失衡。如同法國社會學家Alexis de Tocqueville描述「正確理解的自利原則」,唯有成為真正「自利」的人,不侷限於眼前短期好處(這是「自私」),而能拉長視野,從更長期效益思考怎樣促進自己和社群的共同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哈囉大家👋🏻!最近滑IG📱的時候,有沒有覺得世界變化好快?科技日新月異,搞得人心惶惶,尤其最近AI話題超夯,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 別擔心!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該如何保從容不迫,不被時代巨輪輾過!💪🏻
Thumbnail
如果課堂上來了一個奇裝異服的轉學生,或是職場上來了一個明顯氣場與公司氛圍不同的人,你會以什麼眼光看待呢? 相信一開始大家都會感到好奇,但也有人會心中警鈴大響而展開排拒的行動,其實都是基於心中對於未知的恐懼使然,雖然看似是正當的防衛,但有沒有可能是我們的偏見誤解了對方呢? 《我們一起》
Thumbnail
「教育,是人類條件的偉大平衡器。」我個人覺得這句話是十二年國教最核心的的關鍵,無論你身處台灣這片土地的哪一處、家庭的社經背景如何,通過義務教育是一條能夠學習進而翻轉生命道路的最佳路徑。 近年來,許多學校更推行了結合情緒教育的學習,其中最多學習團體學習效仿的即是社會學習情緒(SEL)
Thumbnail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吧!我們都知道學無止盡、學海無涯,但是卻不知道出了社會之後,該學習些什麼。以前在學校的時候時候,總是會有人找東西給我們來讀,就算我們不想學還是得學,但是現在沒有人逼我們學習了,卻有一種漫無目標的感覺。 證照的迷思 我看到很多人有對於證照的迷思,覺得拿了一堆證照之後
Thumbnail
  這本書是朱敬一院士的讀書、叛逆心得之作,描述他如何由博而精,再由精而博地做學問。稍微介紹作者朱敬一院士,台大的經濟學教授、中研院院士,曾任國科會主委與台灣駐 WTO 常任代表團。而與此書最重要的學問方面,經濟學博士畢業後,又鑽研法律、演化生物學等等旁門左道,竟也有幾篇發表至國際期刊的論文,可說是
我不願開書店只是孤芳自賞,也不願書店只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營業場所。透過空間裡物件乘載的內容與社會溝通,是我希望書店具備功能。關於和社會溝通,我認為可以從一部叫好叫座的電影取經。
Thumbnail
歡迎來到Kangaroo的blog! 今天要來分享高中社會科學習資源吧! 那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Thumbnail
身為台灣人,對於學習一定有深刻的體驗 從國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學、大學考研究所、考英文檢定、考日文檢定、考各式各樣的證造...我們經歷了許多有目的性的學習之旅。 因此大部分的人一旦從學校畢業走入職場,只會被動的學習目前工作上需要的知識與技能,且逐夠就好,不會想要專精,更不會主動的、額外的去做進修。
Thumbnail
三月中旬社會最多關注的國內焦點,莫過於台中一中的師生課堂衝突的事件。引起各界關注和討論,涉及層面很廣。 有人討論老師權威的態度是否過時,如何才是適當的教育者態度? 有人討論現在的學生難教、沒有禮貌,動不動就上網爆料,行為怎麼這麼無法無天?
Thumbnail
因著疫情警戒,每個人升起「求生存」本能反應,紛紛到大賣場掃貨、囤積物資,然而也造成疫情管控失衡。如同法國社會學家Alexis de Tocqueville描述「正確理解的自利原則」,唯有成為真正「自利」的人,不侷限於眼前短期好處(這是「自私」),而能拉長視野,從更長期效益思考怎樣促進自己和社群的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