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規範理論|犯罪社會學專題02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涂爾幹(Émile Durkheim)作為社會學三大家,關於犯罪之社會結構面皆是因其而起。在介紹無規範理論之前,須先對於涂爾幹的思想基礎有些基本的認識。

涂爾幹提出以下幾種論點:

  1. 人是社會之動物
    涂爾幹認為人類正如有機體一般,在社會中被社會力量所控制,如與自然法則類似的社會秩序、約束著人們行為的社會規範等。
    涂爾幹也認為學習是一種社會過程,跟心理學、生物學關係不大,學習是一種社會現象,唯有用社會法則(Social Law)方可說明。又其認為社會事實(Social Fact)存在於個人意識之外,故拒絕使用複雜的心理現象來進行詮釋,因為人不可能活在沒有社會規範的社會環境。其也不贊成用個體差異(Individual Difference)來解釋人類行為,因為其一再強調集體的社會意識(Collective Consciousness)支配人類之行為。總而言之,涂爾幹認為人類環境最重要的是社會文化、道德規範,其次才是物質的環境,而每個人均基於社會情感而行動,在此過程中壓抑自己的個人意識趨向整體社會團結。
  2. 人類的本性
    涂爾幹認為人類的本性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類在本質上無法順利地自我約束,若人類之生活無法達成其目標則會感覺不快樂。
  3. 社會之本性
    因此,方有社會之本性存在,唯有集體的社會意識存在,才能控制人們之自我主義。此處之社會意識乃指社會中的每一成員均有共同的信仰與情感,由此產生歸屬於這個社會的感覺。社會唯有道德因素,才能維繫人們成為一個團結、聚合的整體。

無規範理論

在犯罪方面,涂爾幹認為犯罪是一種社會事實,有社會就一定有犯罪,甚至一定限度的犯罪是整體社會不可避免的正常現象。

涂爾幹認為若社會缺乏規範引導約束生活,則是一種無規範(Anomie)。基於人類的本性乃無法有效自我約束,因此需要社會因素來控制人類的自我主義,此即仰賴於社會提供一個清楚、明確的規範對人類進行約束。倘若社會因故無法提供清楚的規範(Norms)來指導人類行動,則會使人民無所適從、產生混亂,進而導致無規範產生偏差行為。

換言之,若將整體社會視為一種競技比賽,若此比賽有清楚的遊戲規則可循,則比賽便會運作順利,反之,若沒有一個清楚的規則,則會使場上一片混亂,各自為政,導致整體比賽無法順利運作,產生許多脫序行為。

涂爾幹則將社會的道德行為分為兩類,一種為由團體至個人的規範(Regulation),另一種則為由個人趨向團體的整合(Integration)。彼此相輔相成,前者所指之規範並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道德所產生的,這些道德規範並擴張至個人身上,亦即個人接受團體之規範並身體力行,為社會秩序的主要來源與基礎;後者則是指社會之所以有秩序乃是因為個人捨棄個人本位主義,主動地趨向社會團體,接受團體的規範。

若在經濟不景氣之時,社會階級常會產生階級變動(Declassification),如富商經歷破產而淪為下階層,其本遵循的社會規範與目標產生巨大變動,此時他們必須減少及約束其需求,適應該階層的規範,若他們不能有效適應學習自我控制,則就會產生偏差行為,因而導致犯罪。

Reference

蔡德輝、楊士隆(2022)犯罪學,增訂第八版。臺北市:五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a Ali的沙龍
20會員
39內容數
正在準備轉學考,所以會把轉學考準備期間練題的擬答放上來。如果能對未來的學弟妹有所幫助那我覺得就有價值了!
Na Al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16
社會學習理論為社會學領域中之社會過程學派,若以古典社會學三大家的理論劃分則為互動論的觀點。主要認為犯罪之形成乃源於犯罪人透過學習、接觸這些不符合社會規範與價值的犯罪結果。其主要之理論分支有以下幾種理論:不同接觸理論、不同增強理論、中立化理論等。 不同接觸理論 美國犯罪學家蘇哲蘭(Edwin H. S
2023/03/16
社會學習理論為社會學領域中之社會過程學派,若以古典社會學三大家的理論劃分則為互動論的觀點。主要認為犯罪之形成乃源於犯罪人透過學習、接觸這些不符合社會規範與價值的犯罪結果。其主要之理論分支有以下幾種理論:不同接觸理論、不同增強理論、中立化理論等。 不同接觸理論 美國犯罪學家蘇哲蘭(Edwin H. S
2023/03/08
次級文化理論 美國社會學家柯恩(Albert K. Cohen)提出次級文化理論(Delinquent Subcultural Theory)來解釋下層少年犯罪的問題。 在此理論中,下層社會之青少年形成犯罪的因果流程是這樣的:首先,下層社會之青少年渴望達到中上層社會的生活水準或目標,但由於他們本身各
2023/03/08
次級文化理論 美國社會學家柯恩(Albert K. Cohen)提出次級文化理論(Delinquent Subcultural Theory)來解釋下層少年犯罪的問題。 在此理論中,下層社會之青少年形成犯罪的因果流程是這樣的:首先,下層社會之青少年渴望達到中上層社會的生活水準或目標,但由於他們本身各
2023/03/06
緊張理論 緊張理論(Strain Theory)係指行為人若無法有效地透過合法的手段取得社會地位或財務上之成就,內心會因此產生挫折、憤怒、緊張等負面情緒進而導致犯罪。分類上屬社會結構理論。 在此理論觀點中,中上階層的人較少有緊張與壓力存在,因為他們能獲得比較多個教育機會與資源,較能達成其所想之成就;
2023/03/06
緊張理論 緊張理論(Strain Theory)係指行為人若無法有效地透過合法的手段取得社會地位或財務上之成就,內心會因此產生挫折、憤怒、緊張等負面情緒進而導致犯罪。分類上屬社會結構理論。 在此理論觀點中,中上階層的人較少有緊張與壓力存在,因為他們能獲得比較多個教育機會與資源,較能達成其所想之成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秩序談了很久,我們接下來要談失序,失序是一個社會解體的象徵,國家的崩潰、文明的消亡皆來自於此。在此不討論因為外敵軍事侵略,強迫性的解散整個國家、社會秩序的例子,只談一個社會內在的失序。表面的徵兆,初始就是法律的權威被蔑視,人們也不再照著傳統社會習慣做事,人心毫無共同體的信念,走向徹底的利己
Thumbnail
秩序談了很久,我們接下來要談失序,失序是一個社會解體的象徵,國家的崩潰、文明的消亡皆來自於此。在此不討論因為外敵軍事侵略,強迫性的解散整個國家、社會秩序的例子,只談一個社會內在的失序。表面的徵兆,初始就是法律的權威被蔑視,人們也不再照著傳統社會習慣做事,人心毫無共同體的信念,走向徹底的利己
Thumbnail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3860
Thumbnail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3860
Thumbnail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3387 社會契約論是理解當代政治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礎,而這所特指的正是盧梭(J. J. Rousseau)的著作《社會契約論》。他對於霍布斯的萬人對萬人戰爭(bellum omnium contra om
Thumbnail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3387 社會契約論是理解當代政治社會不可或缺的基礎,而這所特指的正是盧梭(J. J. Rousseau)的著作《社會契約論》。他對於霍布斯的萬人對萬人戰爭(bellum omnium contra om
Thumbnail
本次的文章,想跟大家談談,涂爾幹(Durkheim)在分析社會關係中,很重要的一個角度,即是社會分工論(De la division du travail social:法語)與集體意識(Collective consciousness)。在現今許多議題上,都可以嘗試以涂爾幹的角度,去了解、認識勞工
Thumbnail
本次的文章,想跟大家談談,涂爾幹(Durkheim)在分析社會關係中,很重要的一個角度,即是社會分工論(De la division du travail social:法語)與集體意識(Collective consciousness)。在現今許多議題上,都可以嘗試以涂爾幹的角度,去了解、認識勞工
Thumbnail
人有兩個基本屬性,分別是生物屬性和文明屬性,簡言之,人就是地球上具有文明屬性的生物。生物屬性奠定了人類行為的目的性。但生物屬性不足以解釋眼前的高樓大廈飛機大炮為什麽是人類創造的,只有文明屬性才能做到。文明屬性的核心特征是實現了認知在種群內的有效累積,於是可累積擊敗了一切不可累積。簡單講,就是其它動物
Thumbnail
人有兩個基本屬性,分別是生物屬性和文明屬性,簡言之,人就是地球上具有文明屬性的生物。生物屬性奠定了人類行為的目的性。但生物屬性不足以解釋眼前的高樓大廈飛機大炮為什麽是人類創造的,只有文明屬性才能做到。文明屬性的核心特征是實現了認知在種群內的有效累積,於是可累積擊敗了一切不可累積。簡單講,就是其它動物
Thumbnail
上一章介紹的認知心理學,針對的是個人如何處理資訊。然而,人類是一種高度群居的物種,除了自身如何處理資訊外,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很大程度地受著他人的思想和行為所影響。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研究的課題,正正是圍繞著人類在群體互動下的思想及行為特徵。
Thumbnail
上一章介紹的認知心理學,針對的是個人如何處理資訊。然而,人類是一種高度群居的物種,除了自身如何處理資訊外,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很大程度地受著他人的思想和行為所影響。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研究的課題,正正是圍繞著人類在群體互動下的思想及行為特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