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級文化理論
美國社會學家柯恩(Albert K. Cohen)提出次級文化理論(Delinquent Subcultural Theory)來解釋下層少年犯罪的問題。
在此理論中,下層社會之青少年形成犯罪的因果流程是這樣的:首先,下層社會之青少年渴望達到中上層社會的生活水準或目標,但由於他們本身各方面條件之限制,可能是經濟能力、身分地位或能力等因素,無法與中上層社會之青少年相競爭,以致於在學校或社會上之競爭經常失敗,造成心理上之挫折感及適應困難之問題。為解決適應困難之問題,乃逐漸改變其自我觀念及價值結構,以克服其遭遇之困擾,比如在成績上考不好就認為是因為教育制度有問題,所以不屑於服從教育制度,並認為「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因此而逐漸形成次級文化,自成一股新的、與主流不符的價值體系。但這還改變不了甚麼,他們因為深知此點所以就會結合一群利害與共的人,也就是所謂物以類聚,組成幫派等群體來形成巨大力量,此時為了解決對生活適應困擾的問題,就會形成偏差行為對社會產生危害(楊士隆、蔡德輝,2022)。
柯恩認為這些下階層社會少年犯有以下特徵:
- 因身分地位挫敗產生不能適應之問題
- 社會化(socialization)過程遭遇許多阻礙與困難
- 社會競爭條件差,且從師長上取得正向激勵與指引較少
- 短視,只享受短暫之享樂,並無長遠目標
- 對所屬團體講究自治、團結、盡忠,對於其他團體表示漠視或敵對
- 犯罪型態經常改變,不像成年犯之專業化
- 犯罪行為不以實際獲利為唯一目的,可能是為了在同儕中獲得威望
- 對父母、師長、警察等抱有敵對感
- 其犯罪通常是非功利的(Nonutilitarian)、惡意的(Malicious)、反抗性的(Negativistic)。
柯恩提出的次級文化理論與前文所提之莫頓的緊張理論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兩者皆是反映下階層少年容易犯罪的現象。主要相異之處在於,次級文化理論描述中的下階層青少年是否定中上階層的主流價值體系的,其自成一獨特價值體系,即為次級文化;而緊張理論中的下階層少年則是認同主流價值體系僅因其無法達成而感到緊張。
莫頓之緊張理論可參考這篇:
機會理論
機會理論(Opportunity Theory)認為少年之所以發生犯罪或偏差行為,主要與社會上之不同機會結構(Differential Opportunity Structure)有關。論述重點同樣為下階層社會之少年,這些少年起初也是渴望於追求中上階層之目標,但由於受限於自身條件之因素致其合法之機會與方法受到阻塞,因此感覺到了社會的不公平與不平等,又同時其所處之環境接觸到犯罪行為的機會較大(可能受其同階層之同儕影響),因此學習如何犯罪,最後導致偏差及犯罪行為發生。
Reference
蔡德輝、楊士隆(2022)犯罪學,增訂第八版。臺北市:五南